中医药文化吧
关注: 9 贴子: 44

  • 目录:
  • 其他
  • 0
    荣耀精神在,坚守与深耕才是日常——致敬同慎德特邀老药工郭西岭 郭西岭,男,汉族,河南省禹州人,1933年6月生,现年86岁,出具有丰富的中医临床经验,擅长医药。从事中医药行业72年。国家首批“中华老药工” 晨起丨运动 药材与健康 暑去凉来,立秋后的早晨,太阳并不急着露脸,只在小城参差不齐的楼宇之外涂抹了些许明艳的橘色,那般作态,就像这个清凉的早晨是它给人们的一个恩赐。初秋的风拂过楼宇,拂过路灯柱子,拂在行人的脸上
  • 0
    中国,是举世瞩目的匠人之国,无数传统技艺巧夺天工,令世人叹为观止,阿胶正是其中一项。阿胶已经存在了三千年了,而阿胶的背后有着这么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的支撑着这个古老事业持续发展,那就是熬胶人。 老药工李振生就是这个熬胶人群体中的一员。 俗话说:入行先过关。熬胶人入行,自然也要过“三关”。即心关,人关,时间关。 老药工李振生说:这个世界太嘈杂了,我们要面临的诱惑也太多,但熬胶人却不能浮躁;熬胶,熬得不
  • 0
    常法武,同慎德特邀老药工。国家首批“中华老药工” 1928年生,现年91岁,河南省禹州人,从事中医药行业七十余载 1947年加入医药公司,开始接触中药材,并学习传统中药材辨识、鉴定;其中主要包括眼观、手摸、鼻嗅、口尝、水试、火烧六个方面,常法武通过常年观、摸、嗅、尝、试、烧各类药材,逐渐掌握了一套中药鉴定之法。 擅长中药辨识,具有丰富的中药鉴别经验,可一眼辨药。在医药公司时,曾给医院送药,但医院却选择了另一家更便
  • 0
    如果说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那么中药炮制技艺就是中医药宝库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为传承中草药文化,勉励为我国中草药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老药工,1985年,汪林昌老师傅被国家评定为“中华老药工”,中央领导人彭真为其题词:“光荣的老药工的经验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宝库"。 中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序例写道,”药有毒无毒,阴干暴干,采造时月、生熟、土地所出真伪陈新,并各有法。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
  • 0
    同慎德特邀老药工李玉德,国家级首批“中华老药工”,1934年4月生,现年85岁,河南省禹州人,从事中医药行业68年。 在素有“药都”美誉的禹州,不但有源远流长的中医药文化,而且有流传了千年之久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禹州的中药加工炮制技艺以历史悠久、制作精细、内涵丰富成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自幼出生于禹州的老药工李玉德,1951年便进入“天兴堂药铺”学习中药炮制,一干就是68年;并于1985年授予“老药工”的荣誉称号,中
  • 0
    中医文化千年盛, 各显神通医杂症。 时至近代有大成, 救死扶伤有贤能。 有趣的医生“外号” 过去的医生除了姓名之外,有的还有“号”,“号”之外还有“别号”。名字多是父母给取的,“号”和“别号”则一般是医生自己取的,至于“外号”,则是病家或后世医家给取的。取义各有不同,大致上以赞誉的成分居多。 有以医生的籍贯(或其长期工作的地方)取号的,如医圣张仲景曾为长沙太守,故被人尊为“张长沙”。明代王肯堂,又称“王
    文知Amy 7-31
  • 0
    中华悠悠五千年, 生生不息延绵绵。 国医立基数千载, 典籍叙述脉象显。 《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 《脉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书,西晋·王叔和撰于公元3世纪,10卷。集汉以前脉学之大成,选录《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扁鹊、华佗等有关脉学之论说,阐析脉理、脉法,结合临床实际,详辨脉象及其主病。 成书背景 王叔和在《脉经·序》中说:“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
    文知Amy 5-15
  • 5
    【简介】 党参呈椭圆形或类圆形的厚片,表面黄棕色或灰黄色,中央有淡黄色圆心。有特殊香气,味微甜。党参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止渴、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 【形态及分布】 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较少分枝或中部以下略有分枝,长15-30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灰黄色,上端5-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茎缠绕长约
  • 3
    望闻问切医之纲, 齐断病症用古方。 祥察细辨因人异, 古今中医不寻常。 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主要包括诊法、诊病、辨证和病案四大部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有三:整体审察、诊法合参、病证结合。 一、整体审察 整体审察是中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诊断疾病时的整体观念,是指要考虑整个人体(内)与自然环境(外),或
  • 0
    总有一种文化值得我们去传承…… 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流传至今的众多文化都弥补珍贵,值得我们去了解、去传承、去将其发扬光大,比如中药、比如阿胶。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以来都深受人们的尊崇与信赖。在春秋时期,《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的意思,而阿胶正是这样一味“治未病”的名贵道地药材。 三千年前,东阿阿胶起源于商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记载称
  • 0
    1.脑卒中又叫中风、脑血管意外。其发病先兆,一般表现为突然昏眩、头痛呕吐、说话不清、半身无力。 2.
  • 0
    中医药学乃是我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魂,是独具特色和优势的珍贵资源藏于《伤寒论》,《黄帝内经
  • 2
    大家好。 遵循古圣先贤的教诲,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生命仿佛脱胎换骨。深深地感恩古圣先贤们。早就感觉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也亲眼目睹社会世
  • 0
    简单,就两条: 1.不准人身攻击,争辩务必心平气和,尊重他人,不准目中无人,自以为是。 2.只准发布“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帖子,其他与此无关的如广告
  • 1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中医药文化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