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太极吧
关注: 25 贴子: 81

乃文乃武,修身养性

  • 目录:
  • 综合体育
  • 0
    经核实吧主_和太极_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和太极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邢喜怀(1589-1679年) 。蒋发学成回家后,与当地的拳师较艺,无人能敌过他,他的太极拳艺远近闻名。他牢记王宗岳的嘱咐。王宗岳在他离开山西时对他说,对他所教的太极拳,不要随便传授,但不是不传人。如果你不得到可传的人就不传,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一定要尽心尽力传授。如果得到可传的人不传授,就如同绝了后代一样。如果能广泛传授更好。 蒋发曾经应乡邻的邀请,外出教太极拳白天给别人当把式(长工),晚上教东家的一些子侄练太极拳。由
  • 2
    赵堡三合一太极拳,它是由拳架、推手,散打三者相结合,灵活机动是一套实用组合的拳架,它继承了古老的传统,融养生,技击一起,既保留了古朴的修炼方法,并且还保存了原始的技击方法,这些原汁原味的东西,老师把它比作土特产,是家乡出来的土特产,颇有一种亲切感。所谓“手上的串子,脚下的绊子”。也是赵堡太极拳留传下来的兢技方法,它特别强调手法和腿法的运用。所谓手上的串子,即是手法在采拿折别上的主要用法,采拿的方法
  • 1
    蒋发(1574——1605年),蒋发少时喜武,习外家拳。二十二岁时(1596年)在赵堡街与青少年共同练拳,适遇山西省阳城县小王庄的太极宗师王宗岳一行二人,因赴郑州检查生意,在渡黄河前投宿赵堡,也在观看少年的练拳。发现蒋发的习武资质良好,适于培养,在蒋发恳求拜师之真诚感动下,允收为徒,带回阳城县小王庄家中长期培养。经过七年的倾囊而授,不仅在太极内功、技法拳理方面得真传,也在文才、太极哲理和武德等方面,全面培养,成为文武
  • 0
    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在上海的传承表如下: 张三丰(祖师)---刘古泉(云游道人)---王宗岳---蒋发(赵堡镇第一代)---邢喜怀(第二代)---张楚臣(第三代)---陈敬柏(第四代)---张宗禹(第五代)---张彦(第六代)---陈清平(第七代)---和兆元(第八代)---和庆喜(第九代)---郑悟清(第十代)---阎存文(第十一代)---浦嘉骐(上海弟子)(第十二代)
  • 1
    赵堡太极拳主要内容包括:传统拳架套路、推手训练方法,散打套路,太极圆桩气功。拳架是基础,是锻炼自己的太极功夫和劲力。推手是拳架动作在实战中的应用,是对自身劲力和对方劲力的体悟,由此掌握对劲力大小和方向的感应。推手功夫的高低要靠拳架练习和积累,拳架正确与否要通过推手来体会和纠正,推手动作寓于拳架之中,故有“拳架即推手,推手即拳架”之说。散手是推手的应用,是实战演练。太极圆桩气功是增强太极功力的基本功
  • 0
    大凡想健身,想强壮身心,或想学得一种伴随一生的锻炼习惯,或者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或者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定格在中华传统武术上面。愿望是美好的,中国的传统武术也肯定是不负众望,但在选老师的过程中,大家可能少不了要走弯路。在此,我想根据多年来接触武术大家的经历,与这些武术爱好者朋友们聊两句,希望对他们拜师求艺有点帮助,节省点时间和精力。就义务推广中华传统武术的一点小砖小瓦吧。 一、是否
  • 0
    赵堡郑悟清太极拳法知要     郑  钧 师者集众以宣令,安身崇德以致用,尽天下之变化,称德之盛世,反之失其德,德者得也,失者死也。师者传艺以宣令,使学者知法度立模范而已。未能予测后来之势,其变其兼变其年岁若何,先贤诲人,能使人规矩,不能使人巧,非有得之深者不能长久,至於奇巧绝妙处,并非言语文字能说明,以法为纲,因势变而变,不拘常格,神明於法外,究理於法中,学者当心领神会,先识其所以,然后知其变,宜轻
  • 0
    对于赵堡太极拳的初学者,首先应学习拳架,为便于记忆和练习,可将拳架分成数段来进行学习。在各分段中,先将每一式练习熟练,然后再将该段中各式串联起来,最后将全部各式串联在一起,务必逐步熟练,将整个套路越练越熟,无有停滞、僵硬之处。 在拳架动作熟练后,逐步学习领会各式动作的要领,达到轻灵和圆活。 在练习拳架的方法上,本门具有与众不同的三种训练方法,即快劲练法、刚劲练法、柔劲练法。其中,快劲洗髓,宜在早晨练
  • 0
    赵堡太极拳有九层功夫,即拳架三层功、推手三层功、散手三层功。推手为中层功夫,是通往高层功夫的必经之路,也是技击训练的重要手段。按“打手歌”:“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的要求,对拳架的一招一式要认真用功,不可有半点马虎,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能经得起推手的检验,否则姿势有错误,在推手中就处处被动挨打。拳架和推手二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推手要求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含胸拔背,沉肩坠肘,特别要求掌心
  • 0
    秀赵堡太极拳法是保持武当太极拳原貌的正宗太极拳术,讲究运动须知往返,往返必带折迭,折迭之中必寓挫之。其架势适中、动作紧凑、虚实分明、刚柔相济、一气呵成。   在练习方法上,有着与众不同的三种训练方法:即快劲练法、刚劲练法、柔劲练法。快劲洗髓,宜在早上练;刚劲练骨,宜在中午练;柔劲练筋,宜在晚上练,符合中医的阴阳学说和哲学的“天人合一”理论。久练对于祛病强身、防暴自卫,有着重要作用。
  • 0
    你从事技击上的爱好,除了要有纯厚的功底,还必须要有灵变的步法。八卦拳它有突特的八卦步法,堪称一绝,形意拳是三体式,善用鸡步,太极拳有太极步法,主要是阴阳虚实步,所谓“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更有前辈流传的各种步法技能,又如“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没有太极拳的步法,就没有根基,没有根基,何谈太极技击。 武当赵堡太极拳成架,它几乎每一个拳式,都有它的各种步法,确实有此步法在其它太极拳中是没
  • 0
    太极拳的步法十分重要,离开了步法就无法进行对敌,在赵堡太极流传的《九要论》中,对步法更有详实的叙述。人的一切肢体运动和技击运用,全赖于步的周旋,所谓“夫五官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于步。步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步法在实战中之胜负,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学太极拳也要学练步法,进步、退步、倒插步、拗步、仆步、跟步、斜行步、透步、盖步等、而这些步法正是为了适应推手,散打巧妙运作的步法,所以不懂得步法的运
  • 0
    赵堡太极拳名家阎存文和弟子浦嘉骐在上海和太极养身馆表演推手。
  • 0
    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郑悟清弟子,阎存文。
  • 0
    赵堡太极拳有适合各种人练习的三种架式 赵堡太极拳经过历代前辈太极拳家的长时期的传习,总结创编出符合科学道理的拳架套路,这一架式在当时是从技击,搏斗出发创编的。随着身传口授,前辈拳家在教学中因人不同,因学拳的阶段不同,传授不同的高低架子。赵堡太极拳现在传习的架子有三种: 第一种:中架。赵堡太极拳中架一般教授初学者,中架动作分清,难度适中,初学者易于掌握。 第二种:低架。也叫盘功架,领落架,这适合青、壮年
  • 0
      2007年6月9日下午三时,在西安市唐华宾馆举办了中美武当赵堡太极拳西安联谊会。会议由美国太极功夫俱乐部有限公司总裁彭文先生主持,参加会议的有西安赵堡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李随成先生、副会长吴忍堂先生、顾问赵增福先生、秘书长王玮先生、委员秦胜家、赵军、赵超以及西安市赵堡太极拳精英六十余人,美国娥眉太极学院、国际太极易拳道总会、国际武术散手道及美国太极功夫俱乐部十三人代表团参加了联谊会。   联谊会首先由西安赵
  • 0
    西北太极拳圣--郑悟清 黄埔军校轶事 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七分校校史 --‘西北太极圣地’西安兴庆宫沉香亭郑悟清太极拳教场,由郑悟清的徒弟陈公舜主持.-- 武当赵堡太极拳始创武当张三丰己600多年,后传山西王宗岳。明万历24年蒋发传入赵堡400多年,1938年10代宗师郑悟清任黄埔军校武术教官,将武当赵堡太极拳传入西安己80多年,人称郑悟清‘西北太极拳圣’,兴庆宫沉香亭教场称‘西北太极圣地’。现西北太极圣地兴庆宫沉香亭郑悟清太极拳教场
  • 0
    (郑悟清门下弟子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 孙兰亭、谷泰隆、李海龙、郭命三、王秉瑞、尤国才、于辉庭、高智怡、吕兴周、郭德政、李文斌、原云龙、 李西安、魏习典、陈修祥、杨豪毕、张志和、刘得印、杨荣吉、高国卿、郭大均、郭兴梁、张朝温、马正印、 刘吉祥、高 峰、谭志远、郑子毅、李春起、刘迈洲、王学成、张俊聪、行登岳、张自德、郝凤东、闫同鑫、 谷良凯、房丙演、顾 喜、李宝森、李保超、胡公安、李智体、源龙斌、徐国典、
  • 0
    《授秘歌》 (唐)李道子 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水清河净。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 0
    1.金刚捣碓 2.懒擦衣 3.单鞭 4.双金刚捣碓 5.白鹅亮翅 6.搂膝拗步 7.斜行拗步 8.建前堂 9.披身捶 10.合手 11.出手 12.肘底看拳 13.倒卷肱 14.白鹅亮翅 15.搂膝拗步 16.闪通背 17.单鞭 18.云手 19.高探马 20.右侧脚 21.左侧脚 22.抱月蹬根 23.青龙击水 24.二起 25.怀中抱膝 26.踢一脚 27.蹬一根 28.掩手捶 29.抱头推山 30.单鞭 31.前照 32.后照 33.勒马式 34.野马分鬃 35.探马式 36.玉女穿梭 37.背折靠 38.单鞭 39.云手 40.跌岔 41.更鸡独立 42.朝天蹬 43.倒捻后 44.白鹅亮翅 45.搂膝拗步 46.闪
  • 0
    《太极拳论》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
  • 1
    蒋 发----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先师  邢喜怀----赵堡太极拳第二代传人  张楚臣----赵堡太极拳第三代传人  陈敬柏----赵堡太极拳第四代传人  张宗禹----赵堡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张 彦----赵堡太极拳第六代传人  张应昌----赵堡太极拳第七代传人                  ┌王林清-王泽善                  │    ┌张玉亮  ┌刘鸿义                  │    │徐孝昌  │赵水平    
    蒼_龍 5-15
  • 0
    杜元化在《太极拳十三式手法起源之图》中说:“本太极拳十三式手法,始由天道起,中包六十四势,每势要练够十三字,即一圆、两仪、四象、八卦是也,末以天道终。余师云:苟非其人,道不虚传。” 然,杜元化先生的“十三式”与流行的“十三式”文字、内容、作用是不一样的。流行的十三式是: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而杜元化先生却是:圆、上、下、进、退、开、合、出、入、领、落、迎、抵。这里杜元
  • 0
    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大架一百零八式,小架郑悟清拳法七十五式,式式皆为画圆,走圆,是本拳种的核心与特征,整个拳架先走大圈后转小圈,犹如春蚕抽丝连绵不断,里有顺圈逆圈组成,以身而言,有:以手化圆,以肘化圆,以胸腹化圆,以膀化圆和以胯化圆。丹田转动,此乃一圆化太极。 武当赵堡(和式)太极拳拳架“中正平圆轻灵匀活”,动作舒展大方,演练时,步活圈圆,环环相扣,无明显发力动作,套路贯穿,有柔有刚,在掌握套路
  • 0
    和式太极拳七十二式动作名称 起势 第一式 金刚三大对 第十一式 搂膝跃步 第二式 懒扎衣 第十二式 伏虎 第三式 如封似闭 第十三式 指裆捶 第四式 单鞭 第十四式 肘底看捶 第五式 领落上金刚 第十五式 倒撵猴 第六式 白鹤亮翅 第十六式 白鹤亮翅 第七式 斜行 第十七式 斜行 第八式 琵琶势 第十八式 海底针 第九式 跃步斜行 第十九式 闪通背 第十式 转身琵琶势 第二十式 如封似闭 第二十一式 单鞭 第三十一式 鹞子翻身 第二十二式 云手 第三十二式 左
  • 0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 领落 第三式 翻掌 第四式 揽插衣 第五式 如封似闭 第六式 单鞭 第七式 领落 第八式白鹤亮翅 第九式 搂膝斜行 第十式 开合 第十一式 琵琶 第十二式 搂膝拗步 第十三式 上步十字手 第十四式 搂膝斜行 第十五式 开合 第十六式 收回琵琶势 第十七式 搂膝腰 第十八式 上步十字手 第十九式 搂膝高领落 第二十式 束手解带 第二十一式伏虎第 二十二式 擒拿 第二十三式 指因捶 第二十四式迎手捶 第二十五式 肘底看捶 第二十六式 倒撵猴
  • 0
    第一式. 预备势 第二式.金刚三大对 第三式.揽扎衣 第四式. 右白鹅亮翅 第五式. 单鞭 第六式. 斜金刚三大对 第七式. 左白鹅亮翅 第八式.斜行 第九式. 高探马 第十式. 鹞步 第十一式.斜行 第十二式. 高探马 第十三式. 鹞步 第十四式.上步金刚三大对 第十五式. 伏虎 第十六式. 擒拿 第十七式.串锤 第十八式. 肘底藏锤 第十九式. 倒碾肱 第二十式.左白鹅亮翅 第二十一式. 斜行 第二十二式. 闪通背 第二十三式.右白鹅亮翅 第二十四式. 单鞭第九式 第二十五式.
  • 0
    和兆元(1810-1890),字育庵,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习文学医。1825年,师从赵堡镇一代太极拳名师陈清平习武,悉心苦练,尽得真传。之后,太极神手陈清萍之师张彦(赵堡人)云游归乡后,和兆元又得精心指点,悟通拳理,其功夫出类拔萃,刀、枪、剑、棍无所不精。 后在北京供职,官授武信郎。在理学大家李棠阶影响下,对太极拳进行了重大改革。尤使太极拳理论有了长足发展。以理学、儒家、道家并结合医学理论来指导规范拳架,使理论与
    蒼_龍 2-11
  • 0
    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的八字诀: 中、正、平、圆、轻、灵、柔、活
    蒼_龍 2-8
  • 0
    2013年12月29日,赵堡太极拳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授牌仪式在西安温州会馆隆重举行。陕西省武术界、文化艺术界、赵堡太极拳传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术流派代表近百人,参加了授牌仪式。 赵堡太极拳诞生于道教圣地武当山,400余年前传至河南焦作赵堡镇,20世纪30年代初由第十代传人郑悟清、郑伯英等民间拳师传至西安,逐渐发展成长为中国太极拳六大派系之一。赵堡太极拳具有严谨的拳架招式和散、推手技击套路,强调“养生是根本
    蒼_龍 2-6
  • 0
    《太极拳论》 (明)王宗岳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由著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
    _和太极_ 12-31
  • 0
    《授秘歌》 (唐)李道子 无形无象,全体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水清河净。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_和太极_ 12-31
  • 0
    张三丰,(名通,又名全一,字君实(亦作“君宝”),号玄玄子,宋代技击家,武当丹士,精拳法,其法主御敌,非遇困危不发,发则必胜。(见《辞源》修订本1-4,1050页)是武当拳和太极拳等道教武术的创始人。徽宗召之,道梗不前。夜梦玄帝授之拳法。厥明以单丁杀贼百余;遂以绝技名于世。由三峰而后,至明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张松溪为最著。据清雍正年间,曹秉仁纂修的《宁波府志》卷三十一张松溪传载:“张松溪,鄞人,善搏
    _和太极_ 12-27
  • 1
    和式太极拳就是赵堡太极拳,本来没有和式太极拳和赵堡太极拳这两种称呼,后来赵堡太极拳第十一代宗师郑悟清先生在世时,很多弟子劝郑老师说,你传的太极拳遍及西安各行各业,也有不少外地的,应当叫郑式太极拳。郑悟清老师说:“我是跟和(庆喜)老师学的,永远称赵堡和式太极拳,谁也不能改。” 故此和式太极拳的名称便传了出来。
    蒼_龍 12-2
  • 1
    赵堡太极拳各招式在实战中都非常实用。良好的使用效果来源于灵敏的反应,周身的协调、发劲的完整,这些能力的具备来源于坚持不断、规范地盘练拳架和推
    _和太极_ 11-29
  • 0
    1-1
    蒼_龍 2013-10
    蒼_龍 10-28
  • 0
    9
    蒼_龍 2013-10
    蒼_龍 10-23
  • 0
    8
    蒼_龍 2013-10
    蒼_龍 10-22
  • 0
    7
    蒼_龍 2013-10
    蒼_龍 10-21
  • 0
    6
    蒼_龍 2013-10
    蒼_龍 10-20
  • 0
    5
    蒼_龍 2013-10
    蒼_龍 08:23
  • 0
    预备式:练拳的开始,也是迎战对手的开始,预备式要求虚领顶劲,全身放松。虚领顶劲----精神提起、注意力集中。全身放松,不但是筋骨肌肉的放松,更重
    蒼_龍 10-17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综合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