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立志吧
关注: 7 贴子: 1,360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6
    库尔勒市(Korla),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首府,位于新疆中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北倚天山支脉,南临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古丝绸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和西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是南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该地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 “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因盛产驰名中外的“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2] 库尔勒市是西北五省区第一座“全国文明城市”(2009年1
  • 5
    长葛市隶属于河南省许昌市,是许昌下辖的县级市;南邻许昌市区--建安区,北接郑州航空港区,临近新郑国际机场 [1] ,介于北纬34°09′~34°20′,东经113°34′~114°08′之间;总面积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7.93万人(2016年);辖4个街道、12个镇。 [2] 长葛市有两个产业集聚区(长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葛市大周产业集聚区)。截止2015年,长葛市已建成10个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博士后工作站。2017年中国工业百强县长葛位列第54名。 [1] 2016年工
  • 9
    大家好,我是一个《山海经》的爱好者,之前在吧内发过我画的《山海经画传 人神异兽录》的部分图,得到了很多人的肯定。 在不久前,我又尝试制作了《山海经》的地图,对山海经里的地理概况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今天,在这里,我打算从我理解的角度简单说说《山海经》地理方面的内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 0
    经核实吧主拳意无双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山海立志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7
    丁振宗写的,他的主要观点是黄帝一伙和蚩尤一伙是两匹不同的外星人,且都不能呼吸地球的空气,他们在地球上的主要活动是开采矿物,后来因为地盘或矿产的原因爆发了一场核战争.山海经里的各种怪兽有的是开采矿物的设备,有的是运输工具,有的是战斗机器,总之都是一些机械. 他们是7800万年之前到达地球的,并把自己的机器设备和当时的地球环境画成图留下来,就是所谓的山海图.从周朝到西汉时的官员们都是参照这山海图写的山海经,
  • 4
    巴彦淖尔,为内蒙古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西部,在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东接包头,西连阿拉善盟、乌海市,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相望,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万平方公里。[1] 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属典型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3.7℃~7.6℃。境内矿产资源、风能资源、日照资源丰富,硫铁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国内风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
  • 38
    竹山县,古称“上庸县”,隶属湖北省十堰市。位于湖北西北秦巴山区腹地。地处鄂西北山地,北属武当山,南属大巴山。东邻房县,北界郧县,西北邻陕西省白河县,西交竹溪县、陕西旬阳县,南接神农架林区、重庆市巫溪县。西魏废帝元钦因境内茂林修竹、山清水秀而改称“竹山”。县城东北距十堰市城区158公里,东南距武汉市638公里。面积3587.8平方公里,山地占总面积80%以上。辖9镇8乡279个村,2016年人口51万人,有汉族、回族、壮族、蒙古族、
  • 16
    丹江口,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汉江中上游,有“中国水都”之称,是国家旅游名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丹江口市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湖北省十堰市代管下辖。全市下辖4个街道办,12个镇,1个旅游经济特区(景区)。总面积3121平方公里,全市户籍人口46.19万人(2017年) [1] 。丹江口市是武当道教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的调水源头、中心库区、坝区。境内的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 丹江口水库是
  • 10
    河津古称绛州龙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因地处滨河要口,当黄河要津,故名。河津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隅,吕梁山南麓汾河与黄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东迎汾水与稷山县为邻,西隔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有台地与万荣县毗连,北依吕梁山与临汾市乡宁县接壤。辖区东西宽27.5公里,南北长35公里,国土总面积593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2′-110°50′和北纬35°8′-35°17′,海拔高度在367.5米至1107米之间。至2016年,河津市下辖2个街
  • 1
    白河县秦为钖县,属汉中郡;北周时改称丰利县,属西域郡;宋废除;明成化八年(1472年)于旬阳东置白河堡;成化十二年(1476年)改设白河县,以境内白石河得名。白河县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部,巴山东段。北临汉江,隔江与湖北省郧西县相望,东、南部分别与湖北省郧县、竹山县接壤,西与旬阳县相连。地势南高北低,全县山脉与沟相间,汉江从县境北部自西向东横过,县内冷水河与白石河从县境西南向东北大致平行流入汉江。行政区划分为12
  • 1
    十堰市是湖北省下辖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与鄂、豫、陕、渝四省市交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十堰拥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十堰全境东西长约200公里,南北宽约195.5公里,全境面积23680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346万。 [1] 十堰有着悠久的历史,东临“三国”名城襄阳、南望神农架、西依大巴山、北屏秦岭,汉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境。现在的城区于清朝因人们在百二河和犟河拦河筑坝十处以便灌溉,由此得名十
  • 2
    商洛市,隶属于陕西省,位于陕西省东南部,东临河南省,东南临湖北省,北、西北、西南分别与陕西省渭南市、西安市、安康市接壤。介于东经108°34′20″—111°1′25″,北纬33°2′30″—34°24′40″之间,总面积19851平方千米。 [1] 商洛始名于汉朝,指上雒(县)和商(县)的地域合称。因地处秦岭山地,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历史上商洛道(亦称商於古道)为秦驰道的主干道之一,为“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
  • 1
    柳林县位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西麓,隶属于山西省吕梁市。东邻离石,西滨黄河,北接临县,南邻中阳、石楼,是黄河沿岸城市之一。柳林县总面积1287.29平方千米(2011年),辖15个乡(镇),257个行政村,人口32.76万人(2011年)。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5℃,年降水量472.3毫米,无霜期平均为199天。 [1] 柳林县城所在地柳林镇始兴于明,鼎盛于清,因商贾云集、物贸繁盛而享有“小北京”的美誉。 [1]
  • 1
    中阳县隶属于山西省西部,吕梁山脉中段西麓,黄河支流三川河上游的南川河流域。东与汾阳、孝义两市交界,西与柳林、石楼两县接壤,南与交口县相连,北与离石市毗邻。东西45公里,南北47公里,国土总面积1432.9平方公里。 [1] 总人口15.3万(2013年)。城镇化率60%,居全省第五位,是山西省五个城镇化率超60%的县域城市之一(介休市62.1%,孝义市62%,侯马市61.8%,霍州市60.2%,中阳县60%)。中阳县气候属暖温带亚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8℃
  • 1
    交城县是山西省吕梁市的下辖县,位于吕梁山东麓,山西省中部,晋中盆地西缘,北枕吕梁,南带汾河,东据太原,西临方山、离石。距省城太原51公里,属城郊型通衢热线,是吕梁的东大门,省城太原的近郊县。中国公路主干线307国道绕城而过,大运高速、夏汾高速公路交汇于此,太中银铁路穿境而过。交城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城鼓书、交城莲花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10年,交城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0亿元,是2005年4.04亿元的2.48倍,年均递增1
  • 1
    祁县(qí xiàn)位于山西省中部,古称“昭馀”,因“昭馀祁泽薮”而得名。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全县辖6镇2乡(昭馀镇、东观镇、古县镇、贾令镇、城赵镇、来远镇、西六支乡、峪口乡),160个行政村,289个自然村,一个省级开发区。至2013年,全县总面积854平方公里,总人口27万人。201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8.2亿元,财政收入5.5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07元。
  • 2
    汾阳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太原盆地西缘,吕梁山东麓,地理坐标东经111°26'——112°00'22"、北纬37°08'44"——37°29'10",东、北部与文水县相邻,东南与平遥县、介休市相交,西南为孝义市,西与中阳县、离石区相连。 [1] 汾阳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9个镇和2个乡,市境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 [2] ,总人口43.47万(2017年)。汾阳市素有“秦晋旱码头”之称,市境交通便利,处于太原经济圈节
  • 1
    孝义位于山西省腹地偏西,吕梁山脉中段东麓,太原盆地西南隅。地理坐标东经111°21′ -111°56′,北纬36°56′-37°18′。北与汾阳市毗邻,西北与中阳县相依,西与交口县接壤,南与灵石县相连,东南与介休市隔汾河相望。孝义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5个乡,市境总面积945.8平方千米, [1-2] 总人口49.02万(2014年)。城镇化率62.0%,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二位。孝义市处于太原经济圈节点,与汾阳、介休共同
  • 1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太原盆地偏南,地理坐标东经111°44′10″——112°10′14″,北纬36°50′01″——37°11′04″,北、东北部分别与汾阳市、平遥县接壤,东南与沁源县毗邻,西南与灵石县相连,西北与孝义市相望。介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7个镇和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744平方千米,总人口41.9万(2016年)。城镇化率64.3%,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介休市因史出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
  • 1
    霍州市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中南部,东经111°43′,北纬36°35′。与临汾、晋中盆地交界,扼山西南北。南北长约30千米,东西宽约36千米,总面积765平方千米。霍州市下辖5个街道、4个镇、3个乡,总人口28.76万(2013年)。境内东北高、西南低,平原、丘陵和山地各占三分之一,汾河从西北切割韩信岭入境,流经市境西部。太岳山主峰和汾河横贯其中。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霍州市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之一。 境内矿藏资源丰富,95%以上的地区
  • 1
    蒲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吕梁山西南侧,东与洪洞接壤,西与大宁毗邻,南与吉县、临汾相连,北与隰县、汾西交界。辖4镇5乡。县域面积1510平方公里,2016年末,全县常住人口110810人。 [1] 县府驻蒲城镇。2013年蒲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34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6%。临(汾)大(宁)干线公路过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岳庙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关旧石器文化遗址。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
  • 1
    吉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西南边隅,地处黄河中游东岸、吕梁山南端。东以石头山、金岗岭、姑射山为界,与蒲县、尧都区、乡宁县接壤;西临黄河,与陕西宜川县相望;南以下张尖为界,与乡宁县昌宁镇相接;北以处壑沟为界,与大宁县相临。素有“秦晋通衡”之称。至2013年,吉县下辖3个镇、5个乡,79个行政村,总面积1777.26平方公里,总人口108381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7.7亿元元。 [1-3]
  • 2
    襄汾县,隶属于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中南部。东临浮山、曲沃、翼城,西傍乡宁,南毗曲沃、侯马、新绛,北连临汾。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全县常住人口46.09万人(2017年)。 [1] 襄汾县下辖7镇6乡,境内有龙澍峪等景点。2010年,襄汾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15405万元,比2009年增长17.0%。
  • 1
    山西省翼城县位于省境西南,属临汾市管辖。地处中条、太岳两山之间,县境东临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眦邻,南与绛县、垣曲相连。不仅地处临汾、运城、晋城三市交界处,而且属秦、晋、豫“大三角”之中心地带。翼城总面积为1163平方公里,下辖:唐兴镇、南梁镇、里寨镇、隆化镇、桥上镇、西闫镇6个镇和中卫乡、南唐乡、王庄乡、浇底乡4个乡,县政府驻唐兴镇。 [1]
  • 1
    绛县史称故绛,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地处太行之末、中条之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东北部,东部与翼城县毗连,西部和闻喜县接壤,南跨中条山与垣曲县相邻,北部自东向西由翼城、曲沃两县和侯马市环绕。 [1] 绛县是尧王故里,晋之故都,周勃封地。因公元前541年晋平公设置“绛县”,绛县成为中国的第一个“县”。绛县是龙舞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文物资源丰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 [2]
  • 1
    夏县古称安邑,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因奴隶社会第一个王朝——夏朝建都于此而得名,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中条山西麓,南接平陆县,北邻闻喜县、垣曲县,西连盐湖区,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 夏县国土总面积1352.6平方公里,共有耕地59万亩,地貌为“七山二川一丘陵”,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和北纬34°55′-35°19′,南同蒲铁路、候风线、临夏线、大运、运三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至2012年,夏
  • 1
    临猗县古称郇阳,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临猗县由临晋县和猗氏县合并而成,地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西临黄河,东望太岳,北屏峨嵋岭,南面中条山,境内无山,是山西省唯一的平川县。 [1] 临猗县历史悠久,平畴万顷的自然环境,令郇伯封国,猗顿富兴;沃饶近盐的地理优势,使尧舜时为甸服之地,夏代时建猗国于此。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5°C,年平均降水量508.7mm。 [2]
  • 1
    芮城县,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端,黄河中游,地处晋、秦、豫三省交界处,国土面积1178.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8%,辖7镇3乡。县区矿产资源稀缺,主要依靠种植业,是华北小麦主产区。农作物主要是小麦、棉花、苹果、大棚菜等,地方特产主要是条山苹果、黄河鲤鱼,特色小吃有芝麻糖、无核蜜枣、麻片、酱菜、泡泡油糕、阳城卤肉。探明的矿产资源稀缺有磷矿石、石灰石、紫砂石、铜、金等20余种。
  • 2
    平陆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地处秦、晋、豫交界处三角地带,位于北纬34°50'12.72",东经111°13'02.44"。平陆县北靠中条山与运城盆地相依,南临黄河与河南省三门峡市相望,东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与河南省洛阳市、郑州市为邻,西与芮城县为邦。国土面积1173.5平方公里。平陆县境周长216公里,东西长67.5公里,南北宽34.5公里。平陆县城距运城市43公里,距太原市440公里,距北京市1200公里。 [1] 2012年,平陆县总人口为26.1万人,其中有回族、
  • 1
    侯马,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11°23′5″——111°41′1″、北纬35°24′2″——35°52′9″,东邻曲沃县,西接新绛县,南连闻喜县,北靠襄汾县。侯马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寒夏暑,四季分明。全市下辖5个街道、3个乡,行政区域总面积274平方千米,是山西省行政区域面积最小的县市,总人口25万(2014年)。城镇化率61.8%,居山西省各县市第三位。侯马是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1] 、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绿色
  • 1
    灵宝市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河南省西部,南依秦岭,北濒黄河。辖10镇5乡,440个行政村,国土总面积301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3.51万(2017年),其中:耕地面积84.7万亩,非农业人口11万。被誉为“黄金之城”、“苹果之乡”、“道家之源”、“旅游观光胜地”。 [1] 灵宝市地处黄河中游,是人类最早活动和发祥地之一。且位于古代长安、洛阳两大古都之间,古墓葬、古遗址遗存丰富。解放后,相继出土了两万多件珍贵文物,有近百件文物属全国罕见
  • 1
    永济古称蒲坂,又称智邑。永济扼蒲津关口,当秦晋要道,是古河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永济市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端,是晋、秦、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合阳县隔河相望,南依中条山与芮城县接壤,东邻运城市,北接临猗县。 [1-2] 永济在南北朝时期隶属于泰州、蒲州,唐朝两建中都,蒲州成为六大雄城之一。清雍正年间设置永济县名。1994年1月,撤县设市。永济人文
  • 1
    闻喜县古称桐乡,秦时更名为左邑县,汉武帝刘彻在此欣闻平南越大捷而赐名 “闻喜”,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的交界处,东与绛县、垣曲相接,北与侯马、新绛相连,西与稷山、万荣、盐湖区接壤,南与夏县相邻。 [1] 闻喜县历史悠久,自改左邑桐乡为闻喜至今,已有2100余年历史,名人辈出,古迹颇多。魏晋有地图之父裴秀,唐有中兴贤相裴度,宋有抗金名相赵鼎,清有“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境
  • 1
    济源市,是河南省省辖市,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位于河南省黄河以北,北隔太行山与山西晋城相接,西距中条山与山西运城交界,南临黄河与河南洛阳接壤,东与焦作毗邻。 [1-2] 济源是愚公移山故事的发源地。上古时期是夏少康的都城“原”,战国至两汉时期济源因“轵邑”富庶而闻名。隋开皇十六年即公元596年设济源县,属怀州。1988年撤县建市,原属新乡地区,后划归焦作市管辖,1997年升为省直管市,由河南省政府直接领导,2003年被列为河南
  • 1
    新乡市,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北部、南临黄河,紧邻省会郑州,中心位于北纬35°18′,东经113°54′,南临黄河,与郑州市、开封市隔河相望;北依太行,与鹤壁市、安阳市毗邻;西连焦作市,与晋东南接壤;东接油城濮阳市与鲁西相连,总面积8249平方公里。 [1-2] 新乡市属于华北板块,地处黄河、海河两大流域,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主要是太行山山地和丘陵岗地,南部为黄河冲积扇平原,平原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8%,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历年
  • 1
    林州,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地处豫、晋、冀三省交界处。林州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105.97万,辖4个街道、16个镇、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1994年撤县设市,暂由安阳市代管。林州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红旗渠精神的发祥地。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区是国家5A级风景区 [1] 。林州市景色优美、名胜众多,境内的林虑山群峰秀拔、峭壁险峻、林木葱郁、飞瀑流泉、景罕物奇,为世所称,
  • 7
    三门峡位于河南西部, [1] 东与千年帝都洛阳市为邻,南依伏牛山与南阳市相接,西望古都西安,北隔黄河与三晋呼应,是历史上三省交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2] 三门峡市域面积10309平方千米,总人口226.87万 [3] (2017年常住人口),辖2区(湖滨区、陕州区)、2县(渑池县、卢氏县)、 [4] 2个县级市(义马市、灵宝市)和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产业集聚区,市人民政府驻湖滨区。 [5] 城市名片: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 、天鹅之城、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
  • 1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洛河中上游,隶属十三朝古都洛阳市,全县总面积2306平方公里,辖10镇8乡,388个行政村,县域总人口50万人(2016年),其中农村人口39万人。地貌总体呈“七山二塬一分川”,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林业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1] 洛宁古称崤地,是中国古代沟通东(洛阳)西(西安)两京的官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设崤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称永宁,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更名洛
  • 3
    洛阳,古称斟鄩、西亳、洛邑、雒阳、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下游,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1-2] 洛阳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十三个王朝在洛阳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
  • 1
    伊川县北依洛阳城区,南接嵩县,东临登封,西望宜阳,东北与偃师接壤,东南与汝州市毗邻。伊川县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现辖10镇4乡,359个行政村10个城市社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总面积1234平方公里,总人口80万人,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3个首批对外开放重点县、35个扩权县之一。 [1] 伊川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先进县、河南省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河南省红旗渠精神杯、省级双拥模
  • 1
    叶县位于河南省中部偏西南,是“中国岩盐之都”,辖2个街道、16个乡镇、576个行政村,88万人(2011年),总面积1387平方公里。 [1] 叶县不仅有内涵丰富的明代县衙,更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为豫州地,周属应侯国,春秋时期为楚国附属国许国国都。叶县是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叶姓始祖沈诸梁的封地,是世界2300万叶氏后裔的祖地。 [2] 叶县矿产资源丰富,以盐为最,展布面积400平方公里,储量3300亿吨,品位居全国井矿盐之首,被国家
  • 1
    平顶山,别名鹰城。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经济区重要的能源和重工业基地,豫中地区的中心城市 [1] 。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08′至34°20′、东经112°14′至113°45′ 之间。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截至2013年,辖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舞钢市、叶县、鲁山、宝丰、郏县4个区5个县(市),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总人口502万。平顶山市区面积90多平方公里,人口102万。[2] 平顶山市处于暖温带和亚热带气候交错的边缘
  • 1
    舞钢市位于河南省中部, [1] 地处伏牛山东部余脉与黄淮平原交接地带。总面积645.67平方公里,人口31.9万,隶属于平顶山市。舞钢市铁矿石储量达8亿吨,境内景点有九头崖、灯台架、二郎山、祥龙谷、五峰山、九龙山景区、石漫滩水库、田岗水库等。
  • 2
    阳泉市,是山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古称“漾泉”。位于山西省东部,是一座新兴工业城市。阳泉市北接忻州市,东隔太行山与石家庄市相望,西接太原市,南邻晋中市。2012年建成区面积达到105平方公里,全境总面积4452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开始,阳泉市利用煤炭资源优势,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一路领跑山西各市,被誉为“小上海”。截至2017年,阳泉市下辖3区、2县,市区内常住总人口约78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2亿元。世界五百强企业阳煤集团总部
  • 1
    南阳,古称宛,河南省辖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陕三省交界地带,因地处伏牛山以南,汉水以北而得名。总面积2.66万平方公里。2016年全市现辖2个行政区、4个开发区、10个县、1个直管市。户籍人口1010.75万人,常住人口863.4万人,在河南省18个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 [1-2] 2016年,南阳市城区面试为640.77平方千米,城区人口为125.61万人。 [3] 南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为楚汉文化的发源地。夏朝初,禹把今南阳境
  • 1
    光山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北临淮河,南依大别山,位于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京九铁路、宁西铁路、国道312、国道106、沪陕高速、大广高速穿过。光山是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产品产区。光山是红色革命老区,风景秀丽,有王大湾会议旧址、徐畈鄂豫皖首府机关旧址,宝相寺春秋墓、“诗城乐地”净居寺、司马光故居、永济桥、紫水塔、大尖山、白露河、官渡河等。信阳市“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推进潢川、光山两县一体化发
  • 2
    信阳,古称义阳、弋阳、申州,又名申城,为河南省地级市,地处河南省最南部、淮河上游,东连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要地,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 [1] 信阳处于武汉城市圈、中原经济区、皖江城市带的结合部和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中的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中西部人口密集区的中间位置。全市总面积1.89万平方公里,人口880.5万,辖8县2区及6个管理区、开发区。 [1] 信阳
  • 1
    新蔡县,古称蔡州,河南省省直管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总面积1453平方公里,耕地148万亩,辖20个乡镇、3个街道,361个村(居)委会,总人口113万(2015年)。 [1] 新蔡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河南省直管县、河南省林业生态县、河南省双拥模范县、河南省级园林城、河南省卫生城。 [2] 夏朝初年,炎帝裔孙、华夏凿井术的发明人伯夷辅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为吕侯,在此地建立吕国。春秋时期(公元前529年),蔡平侯将国都迁
  • 1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位于郑州与武汉之间,历史上被誉为“中原之腹地,豫鄂之咽喉”。 [1] 确山县隶属驻马店市,以县城东南六里的确山为名。截至2010年,确山县辖10个镇、2个乡。确山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内有以机械、化工、采矿等为主的工业生产体系;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是豫南最大的建材生产基地。 [2]
  • 3
    驻马店是河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河南中南部,北接漯河、周口,南临信阳,地处淮河上游的丘陵平原地区。因历史上南来北往的信使、官宦在此驻驿歇马而得名。素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美称。京广铁路、京珠、大广高速和107、106国道纵贯南北,新阳高速横跨东西,上武高速和焦桐高速穿境而过,省道、县道纵横交错。 [1-2] 驻马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创世纪活动的核心区域,是轩辕黄帝的夫人嫘祖的故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生活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