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德里安吧
关注: 128,979 贴子: 3,442,518

闪击战之父装甲兵之魂

  • 目录:
  • 历史人物
  • 169
    接受协议,🇷🇺可以保住既有 底盘,还能改善和美国的关系。 他不同意停火,莫非觉得能打到占领全境 ?
    龙御魅 02:11
  • 130
    一个德国正版39年步兵师装备: (以二战初期的第一波步兵师为例)为典型的三角师。辖步兵3团,炮兵1团,侦察、反坦克、工兵、通信、卫生各1营,师补给纵列1个。 全师编制17734人,手枪4481、步枪12609、冲锋枪3、轻机枪378、重机枪138、20mm高炮12、37mm反坦克炮75、50mm轻迫击炮93、81mm重迫击炮54、75mm轻步兵炮20、150mm重步兵炮6、105mm轻榴弹炮36、150mm重榴弹炮12。
    英萨克 01:54
  • 102
    涉及到果脯装备的50掷弹筒,网友的看法很不一致。 有的网友认为50掷弹筒应该用枪榴弹取代,也有的网友认为应该用45-50迫击炮取代,还有的网友认为有60迫击炮,就不需要50掷弹筒了。 这些看法都是有问题的。因为有些例如45-50轻迫击炮是代替不了50掷弹筒的,有些例如枪榴弹和60迫则是和50掷弹筒是互补关系,无法替代。 掷弹筒为何无法取代?一个原因就是高性价比, 第一,造价, 在果脯39年装备表中,掷弹筒造价是60元, 是82迫造价的500元的1/8,
  • 15
    一楼献给格伦德尔
  • 56
    作者声明:很多资料甚至思路都来源于deepseek,无法排除相关数据系deepseek自己瞎编的可能性。 …………………………………………… 背景:明末清初的架空近代塞力斯(不要去硬套明清),领土是乾隆巅峰领土,要搞马政,目标是建设适合本土的马政,改变20世纪中国无好马尤其是炮兵挽马的情况。 …………………………………………… 目标:重挽马+中挽马+东南亚轻挽马+乘骑马 1. 800-1000公斤级重挽马,通过引入欧洲重挽马,培养出类似夏尔马这
  • 85
    中国古代的技术创新发明,税赋徭役沉重的秦汉时期更高,税赋徭役中等的宋朝中等,税赋徭役比较低的明清明显慢了。 从新顺1730想到可能有这样一个规律:地主富农能从地租里获取巨大的利益的前提是税赋如同清朝民国那样整体来说不重,不到国民经济比例的两位数。 18世纪的英国财政收入占经济比例跟现在中国是一个档次的,反而更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一些自由主义倾向的人士可能有这样一个迷思:资产者是伟大进步的,给富裕阶层和资产者
  • 23
    根本原因是华北野战军根本没几门炮,晋中战役之前徐总只有几十门攒下来的老式火炮(含各种山野步迫),数量不会超过五十门晋中打完缴获了几百门各式火炮,但是把炮往几个兵团和晋绥军区一均摊,马上就稀薄了,太原战役之前徐总手下全部火炮加起来二百来门(含迫击炮),对比一下因为大别山战役主动放弃重武器的中野,淮海之前还有野炮45-60门 迫击炮300门,加上山西山地多,阎老西重视修碉堡,换别的野战军全给你扬了。
  • 52
    二战各国用啥重量级别火炮,主要看运力如何。 德美运力强,师级可以用5吨半150/155榴。 红毛运力差,师级只能用4吨152榴,巴巴罗萨后,师级更是只能用122榴。 鬼子运力更差,除了少数样本部队师级能用4吨级150榴,别的部队,精锐主力师级才能用一战旧3吨150榴,多数部队师级只能用105/120榴。 所以说,二战各国师级用啥火炮,主要看的就是各国运力如何,能保障多大重量级别火炮运营。 所以说,与其讨论二战各国师级能用什么重量级别火炮,不如
  • 18
    其他改装航母或多或少保留了原来的舰体特征,尤其英日最初那几艘改装航母都非常另类。 但列克星敦级一开始就是大平板和封闭式舰艏、舰尾,虽然最初是尖头还有8门203炮,但舰体修长庞大不影响整体颜值,改装后直接变方头和高炮就更帅了。 当然还有三点不足: 一、大烟筒不好看(二战这种巨型航母跑30节就够了,没必要这么大马力,当初改航母的时候就应该缩动力,烟筒也能小不少)。 二、机库相比后来专门设计的约克城和埃塞克斯有点小。
  • 6
    二战后代替步兵炮的是无座力炮,火箭筒,便携式导弹,而不是反坦克炮。 为何如此? 第一,小口径反坦克炮(37-50)的弹重和装药量远低于65-75步兵炮,杀伤力更是远低于65-75步兵炮。 第二,65-75反坦克炮的重量远高于65-75步兵炮。 代表就是德75Pak40,防列重1425,德75Lig18,防列重400Kg。 以上一句话总结, 重量相同,反坦克炮比步兵炮口径小多了,弹重轻多了。 口径相同,弹重相同,反坦克炮比步兵炮的重量大多了,弹内装药也少不少。 第三,反坦
  • 20
    918之后上海兵工厂现有产能,克式山炮月产6门, 汉阳兵工厂月产75野炮两门,上海兵工厂搬汉阳后,应该立即大量造,再增加设备,做到年产三四有门很容易。 一个师一年就三百万,少养两个师,一个增加三四百门山野炮,战斗力翻倍。
  • 22
    黑豹已经出现,不三不四能不能依然推进?
  • 110
    本身不想发在古巴,原先这些都是发在西方伪史吧,但是既然有网友发,我就凑个热闹,在古巴也发一贴。
  • 5
    在二战时能装备63式装甲车吗?
  • 6
    倾斜侧甲+侧裙的三号试验车
    KwK34 4-3
  • 46
    历史上65型护卫舰,发动机选型就是2种,一种是潜艇上的柴油机发展来的37Dp,单台2000Hp,计划用3台,另外一种则是在民用6缸43/67柴油机基础上发展的9缸E43/67,单台功率3300Hp,计划用2台。 最后是因为潜艇发动机缺乏倒车功能,有倒车功能的37Dp研制中,被迫选择9缸43/67。 后果自然不用说, 第一就是主机功率不足、航速低,只有21.5节,不仅低于之前的01型护卫舰的28节、也低于之后的053K/h的26-28节。 第二,就是发动机体积大重量重,轮机舱体积巨大,
  • 145
    作为军迷一直要牢记两条 :1 不要用你的爱好挑战军人的职业。 2.不要你觉得 而是要军队觉得。 一上来就来批判051不该用蒸汽轮机 应该用1.2w马力的柴油机 ....丝毫不顾当时最紧急的远洋导弹测量的护航任务051建造背景。。。。先不提柴油机天生不适合作为中大型告诉舰艇上的定论,就那个18EV390柴油机的可靠性,基本就是差评如潮。直到051都停建的90年代还能水一大堆论文改善可靠性这玩意谁敢提出来上051,我只能说你有点反GM了。。 051这个项目能成
  • 24
    关闭最后的高炉,彻底丧失了从零开始的钢铁生产能力! 一个工业革命的开创者,最后以这样的结尾收场! 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 23
    AK47或八一式那种m43弹标准的中间威力弹自动步枪大规模量产,其实是有相当合金钢质量门槛的。国产“五六式冲锋枪”可用性就与原版存在很大差距,80年代的81-1才变得可靠起来。 二战非摩托化部队短距离步炮协同环境下,传统中间威力弹的优势削弱、连发后座不好控制的缺点增加。 因此设想一种7.62×33尖头步枪弹:初速每秒600米、弹头7.1克(德国7.92自动短弹等比例缩小)枪口动能1200到1300焦耳之间大概AK47的六成左右。 因成本及难度都大幅度下降
  • 25
    冷战时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国家不少。我姑且也给一个参考答案吧,不知道对不对。 海军应该还是英国第三。陆军应该是西德。空军不知道,英法德任选一个吧。导弹和大蘑菇应该是法国第三。最后,整体战应该是华夏第三,毕竟六七十年代我们几乎是全民皆兵
  • 27
    二战后舰船航速,基本上30节就足够了,32节就是上限了,35节和以上航速已经不需要了,就是驱逐舰都是如此,这个搜索一下美的红毛60年代以后的导弹巡洋舰和驱护舰的航速。都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为何如此?因为对于非航母水面舰艇来说,50年代导弹取代了鱼雷和火炮以后,舰艇航速对于舰艇的作战性能影响越来越小了,舰艇日益成为一个导弹搭载平台,所以也就不需要过快的航速了,你再快还能快过导弹? 甚至航母都是如此,福莱斯特/小鹰标
  • 79
    终极倾甲4号,车体倾甲化,炮塔用前装甲80厚度的简化版4号炮塔。
  • 21
    截止民国17年累计制造673门,其中改良炮闩者480门(出处:《新编沪造山炮教练之实施》)
    李成梁 4-2
  • 10
    德国的运动战在二战大显神威,一度被英国媒体称为“闪电战”。 闪电战强调空地一体协调,多兵种协同作战。通过工兵,步兵,炮兵,坦克和飞机的配合,在局部集中压倒性兵力优势,用飞机提供近地支援,以坦克作为矛头突破,步兵巩固防线,再打击纵深瓦解对手的通讯指挥体系,虽然前期被认为无懈可击,但随着战争局势的恶化,兵力和技术兵器对比的巨大差距,闪电战也“不灵”了。 苏联也发展了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大纵深体系,强调在防
  • 26
    果军与日军基层单位步枪,日本99式和三八式精度高、有效射程都在400-450米左右,配合掷弹筒400-500有效射程,哪怕歪把子再差劲基层火力单位也比果军中正式加捷克轻机枪强得多,日军枪法200米左右是可以的,反倒是果军步枪这块中正式和汉阳造多数实际有效射程300米不到,而且受限于训练和补给,200米左右射程拼不过三八和99,实际上中正式设计上有效射程500米,但是实际上跟汉阳造一时瑜亮吧。 果军当年步枪质量、射程这些综合对比最优秀的就
  • 71
    正常情况下,一艘船最本质没法变的设计是他大致吨位和动力,之外的,带的什么导弹,鱼雷,火炮,雷达,电子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都是可以改的,除非是超过了吨位能承受的。 而驱护舰航速这个指标,在二战后由于作战形态改变,地位一落千丈,基本只有毛子自己还卷了10年,没记错的话极致是基尔丁,其他国家基本放弃追求这种航速,毛子在此后也放弃了。 我国在60年代随着仿制56驱逐舰的惯性才搞了051,他的极速性能一点用没有(当然也有网友指
    flagfw1 4-2
  • 44
    被光头吊打,被红军吊打被日军吊打,只能欺负下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辛辛苦苦培养的决死纵队结果是给他人做嫁衣。至于阎锡山对老百姓我是持怀疑态度。真对老百姓好红军在山西扩红不会那么容易。
    dhfgpuj 4-2
  • 24
    古埃及作为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之一,土地非常富饶又是农耕文明,又处于强敌环伺的环境,可以说战争从文明建立开始就一直进行了3000多年,直到公元前30年的屋大维罗马时代被终结(虽然还有库什文明在苟延残喘),那么古埃及有哪些堪比中国的孙子兵法古代著作,深刻总结了古埃及人民对于战争的理解?
  • 42
    冷战华约以苏联为首。 那么,论人均生活水平,苏联是不是华约最富的? 不是,论人均生活水平,华约最富的是东德。 实际上,论人均生活水平,不算在1968年退出华约的阿尔巴尼亚,苏联是华约最穷的。 冷战华约7国,按照人均生活水平排名,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保加利亚、罗马尼亚、苏联。 冷战华约7国,论人均生活水平,东德第1,捷克斯洛伐克第2,匈牙利第3,波兰第4,保加利亚第5、罗马尼亚第6、苏联第7。 冷战华约7国,论
  • 89
    太平洋战争美日战损1:10是真的吗,本子再差好歹也派的精锐师团呐,百度上面说盟军伤亡69余万,日本伤亡150余万(算上海陆)还有的数据显示美军死亡15w,日军死亡120余万的,有点逆天啊,有没有大佬解答一下这两个(双方伤亡数字和战损比)的问题的,谢谢了
  • 114
    为何不三不四是最优选择,为何Vk3002Db不如不三不四合适?
  • 4
    我又来求教了,抖音上刷到的,感觉有点胡扯呢?有证据表明吗?1917年德国不是在打一战么?有可能卖炮给敌对势力么?
  • 4
    征服法国后是不是最佳时间?这个时候如果只保留四号,那么需要换装什么炮才合适?
  • 11
    这个是什么火炮?好像克氏山炮,但又有点不像。
  • 97
    2000-2010年前两国海军发展差不了多少,兔子小步快跑下水一些水面舰艇(2艘052b、2艘052c、2艘051c、2艘054、4艘054a、1艘071),买来4艘现代级,并继续完工老瓦。 三哥也通过购买子系统下水了3艘加尔各答、3艘什瓦里克,买了3艘11356,开工了维克兰特号航母,买了螺丝改装航母。 但从10年开始,兔子下水/服役/在建了4艘052c、38艘052d/dl、14艘055、36艘054a、2艘054b、72艘056/056a、7艘071、4艘075、1艘076、1艘002、1艘003,开工了004。 相比之下三哥那边就没法看了,
  • 41
    坦克在我个人眼中就是古代重骑兵的位置 一种武器需要战术运用配套支持 武器不会被淘汰,只会被替代,这没错,但是相应的战术会因不合时宜被废弃,这时的武器与被淘汰并没有区别。 历史上重骑兵与坦克之间有很长的空白期,就是因为这种战术在空白期时,因为武器无法完成战术任务,只能选择放弃这类战术,一直等到坦克的发明使用。 现在又到了坦克的尴尬期,现在最多是战场上的配角。地位不及低防护的装甲运兵车 说回海军,真正的海战
  • 68
    晋一八式八八野炮 口径 88公厘 88毫米 炮身长 2750公厘 =2750毫米 =2.75米 炮管重 386公斤 炮管倍径 31倍 炮管倍径31倍的数据来自书籍将校袖珍 炮闩式样 横楔式 高低射界 -5°~+45° 负五度到正45度 方向射界 6° 六度 驻退复进机式样 液压弹簧式 正常后退距离 1000公厘 =1000毫米= 1米 炮架式样 双轮单腿式 弹重 榴弹9公斤 初速 525公尺/秒 525米/秒 最大射程 10500公尺= 10500米 书籍将校袖珍里最大射程为11000米 放列全重 1360公斤 行列全重 2300公斤 运动方式 六
  • 5
    不强求2马赫,像b1b那样有个1.2马赫也行吧
  • 82
    刚才在知乎上看到的,随手加了一下交换比居然是53:16,可比诺门罕糟糕太多了……
  • 29
    看了一下日军的九九式山炮,7500m的射程是尖锐弹刷出来的,若用榴弹则只有5500m的射程。所以这个12千克的弹重是否是尖锐弹的?而发射的普通榴弹则跟正规105榴的弹重一样?
  • 22
    BTR-60采用全焊接钢装甲,防护如下: 7 mm at 86° 首上 9 mm at 47° 首下 7 mm 车体侧面 5 mm 车体后上 7 mm 车体后下 5 mm 底盘 7 mm 车体顶部 10 mm 炮塔正面 7 mm 炮塔侧面 7 mm 炮塔后部 7 mm 炮塔顶部 BMP-1/2采用钢制全焊接结构,重13吨左右,正面发动机挡板为铝合金材质。装甲防护如下: 车体 首上:7mm/80°(铝合金) 首下:19mm/57° 侧上:16mm/14° 侧下:18mm/0° 后上:16mm/19° 后下:16mm/19° 顶部:6mm 底部:5-7mm。 炮塔 正面:23mm/42° 侧面:19mm/36° 后面:13mm/30° 顶部
  • 75
    库尔斯克此前一周的局势,俄军三面合围,乌军防线迅速崩溃,只能沿着图中这条红色路线逃回苏梅本土。 可这条红色通道早在3月初就被俄军实现完全火力覆盖,无人机、火炮和大口径航弹打击随叫随到,甚至有乌军表示每分钟都有2~3架俄军无人机在空中盘旋。 在这种情况下,乌军能从库尔斯克口袋中安稳逃生的概率是多大? 人员和机动装备大概能保存下来多少? 历史上有无类似战例可以参考?
    luzern 4-2
  • 12
    小白求助,以二战末期到五十年代初的技术,设计一款25倍径105榴弹炮,它能做到的最大射程是多少?203毫米口径的加农炮要达到30公里的最大射程要多少倍径?设计45倍径的130毫米高平两用舰炮,最大射高能达到多少?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2

会员: 装甲精英

目录: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