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协会吧
关注: 1,891 贴子: 4,557

团结各民族佛教徒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 目录:
  • 佛教
  • 0
    有才能的人是没法模仿的,因为每一个真正有才能的人都有它完全独特的地方。
  • 0
    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独立,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 0
    比别人多一点努力,你就会多一份成绩;比别人多一点志气,你就会多一份出息;比别人多一点坚持,你就会夺取胜利;比别人多一点执着,你就会创造奇迹。
  • 0
    时间是个常数,但也是个变数。勤奋的人无穷多,懒惰的人无穷少。
  • 0
    与其消极的逃避,不如勇敢一些面对,人生,需要努力,更需要学会选择。也许不是每一天都那么美好,但每一天都会有一些美好的东西存在。人人都懂大道理,却难以控制小情绪。
  • 0
    人生在世,难免走些弯路,正因为这些弯路,让人生有了跌宕起伏的精彩,正因为有了弯路,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走些弯路是你成长的阶梯。#学长学姐讲校园#
  • 0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
  • 1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 1
    一、不杀生而行放生 二、不偷盗而行施舍 三、不邪淫而修梵行 四、不妄语而说实言 五、不绮语而说质直语 六、不两舌而说调解语 七、不恶口而说柔和语 八、不贪而修不净观 九、不嗔而修慈悲观 十、不痴而修因缘观 #佛教##中国队15枚奖牌收官#
  • 3
    近日,看到“八风吹不动”这个词,想起了苏东坡做的一首诗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意境很深的一首诗,若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是写不出这样好诗的。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复吟诵,觉得非常满意。 这时,他想起好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地赞赏,甚至会拍案叫绝。便立刻派书童把那首诗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佛印禅师一看诗偈云:“稽首天中
  • 1
    香港卫视:《世界佛教文化巡礼》栏目:佛陀的出现: <a href="http://t.cn/A6Mc8Ppl" target="_blank" content-data="s:0:"";">网页链接 </a>#新中国生日快乐##长津湖打破6项票房纪录##你被堵在路上了吗##谷歌商店原神评分##毒液2口碑##DKG TT将出征lol手游破晓杯##黑龙江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0例##国庆7天的安排##亚马逊新游《新世界》爆火#[图片]
  • 1
    经常在饭局中听到有些人劝吃素的人说“修行人心中有佛就够了,酒肉还是可以吃的,人作为高级动物,在食物链的最顶端,这些动物本来就是杀来给人吃的嘛”,“某某朋友也是修行人,喝酒吃肉一点不耽误,你不要太认真了”。说得振振有词,还经常引用一句流传甚广的话“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来自一个悲壮的公案:明朝末年,张献忠作乱,到处杀掠,百姓流离失所,四处逃难。在四川峨眉山的地方,
  • 3
    时即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年、月、日一切有为法之成住坏空,随其生类相应而立,短至一刹那、长至多数劫,皆为凡夫分别起时。那么这里的“时”字呢就指的是时间,时间就表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就是说以前的,我们现在坐在这儿,以前的时间和现在,当前我们这个时间以及未来还没有来的时间,乃至于代表着年月日一切有为法的成住坏空,有为法就是世间上凡见得到的、听得到的、意识得到的、起心动念所有一切思议能所做出的具体形
    MichaelYi85 10-30
  • 4
    马祖道一在衡山怀让禅师那里参学时,很勤奋地盘腿坐禅,雷打不动,心无旁骛。时日久了,并不见什么成效。 怀让禅师有心启发他,就问:“你坐禅是为了什么?” 马祖道一说:“坐禅是为了成佛。” 怀让禅师于是拿了一块砖头在庵石上磨。 马祖道一非常惊讶,问:“师父,您磨砖头干什么?” 怀让禅师说:“我想把它磨成镜子。” 马祖道一更加吃惊,说:“砖块怎么能磨成镜子呢?” 怀让禅师微笑着回答:“砖块既然磨不成镜子,那坐禅就
  • 1
    第三条,认可破三乘戒律。认为所受的三乘戒律是可以破犯的,在某种因缘下或特殊修法下我们可以不守三乘戒律。必须注意,无论什么条件,三乘戒律都不可破,任何人,包括高僧圣者法王等都必须执行,否则就是披著佛教外衣的左道旁门。
  • 2
    邪恶见和错误知见: 第二条,认神通为成就目的。认修行学佛是为了证神通变化,得到神通就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得到神通就成就解脱了。要明白,神通与成就解脱完全是两回事,无论有多大的神通,也不属于成就解脱的本质,因此,圆满福慧,证空性真如,生死自由,才是成就的目的。
  • 0
    一念之正脱离苦海   接触到正法是我多生累劫的福报。 当今社会有很多以佛弟子自称的高僧大德、法王、法师,常自夸有如何如何的成就!以前没有接触到正法,看到他们会很崇拜、恭敬,盲目追随他们,希望求加持,增益世间的福报!但通过恭闻羌佛的法音说法,才知道真正的上师必须持有七师十证通过考核才是合格的上师的!三星日月轮以下的还不能开示佛法。   恭闻了法音“如果做到这一点,成就很轻松,如果违反了这一点,修任何佛法
  • 0
    [cp]#放生功德海[超话]# 除贪离厄的鸽王 从前,佛有一世为鸽王,领众五百,常飞到国王的宫苑里翱翔取食。国王看到了,命令猎人张网捕鸽群,所有的鸽子不论大小,全部都被捕捉,关在笼子里,被喂食糠米、肥肉。等到鸽子长得又大又肥美,太官就宰杀它,烹煮成美味佳肴。 鸽王看到鸽群都被拘禁了,就一心念佛,并忏悔先前罪过,同时慈悲地发愿:「希望所有被捕的鸽子都能获得解救,远离疾病、别离、八难之苦。」又告诉其他鸽子说:「佛经
  • 0
    https://mp.weixin.qq.com/s/OlRG92SYeNyGFaglLsJlKw A%2F%2Fmp.weixin.qq.com%2Fs%2FOlRG92SYeNyGFaglLsJlKw,%E7%BD%91%E9%A1%B5%E9%93%BE%E6%8E%A5)
  • 0
    恭迎“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圣诞日” 祈愿众生无始业障远离,病痛消除,身体健康,道业增长,早证菩提!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佛、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佛教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以琉璃为名,乃取譬琉璃之光明透彻以喻国土清静无染污。 在佛教内,东方药师佛与西方阿弥陀佛同被视为解决众生生死问题之两大并行法门。药师佛法门除同样鼓励命终往生净土外,另着重
  • 0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 一样东西是否值得拥有, 不在于其本身的价值, 而在于你是否需要。 只有你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不要在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上纠缠, 在那上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 损失的就越多。 找准自己想要的, 才最有意义。 有人认为,受了冤屈,最应该做的就是辩解。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是任何时候都适用。当我们所受的冤屈辐射到别人的时候,我们要出声辩解。 如果那冤屈只与我们自己有关,辩解反而不是最好的
  • 0
    我们说过,我们是慈悲为本,为了迁就刘子朋,我们会将金槓杆送到台湾。 现在,金槓杆已经送到台湾了! 我们上一次已经说了,因为必须遵守台湾政府的防疫规定,送金槓杆的人的防疫隔离期(十四天旅馆隔离,加上七天居家隔离)在十一月六号结束,所以,公开提拿的日期就定在十一月八号、九号两天,时间为每天的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地点在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139号文殊院(总统府斜对面100公尺)。 再次重申: 1. 刘子朋如果能够找到一个
    人人爱美 10-30
  • 2
    【佛教故事】佛说这四件事在世间不能永存   释迦牟尼佛住在祗树给孤独园的时候,有一位婆罗门,有个十四五岁的女儿,聪明伶俐,无人可及。可她突然身染重病,不久就死了。   父母非常疼爱这个独生女,面对女儿突然死亡,父亲悲痛难以言喻,不觉竟然疯了,整日到处乱走。   有天来到佛陀所住的地方,一见到佛陀,当下神智清醒,并向佛陀顶礼。悲伤的父亲说:“我没有儿子,只有这个女儿,爱惜她如手中珠玉,让我忘掉一切忧愁。
    走的圆 10-22
  • 2
    【佛教故事】别人嘴巴的奴隶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 静静地听着, 然后说: “谢谢你们来找我, 不过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 我必须赶过去。” “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会有较充裕的时间, 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有什么话想告诉我,再一起过来好吗?”   那些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耳朵所听到的话,和眼前所看到的情景: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其
    走的圆 10-22
  • 4
    【佛教故事】因果不昧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高僧,他有很大的神通。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高僧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   古古怪,怪怪古,孙子娶祖母。  猪羊炕上坐,六亲锅里煮。   女吃母之肉,子打父皮鼓。 众人来贺喜,我看真是苦! 原来,这位祖母在临终时,她拖着孙儿的手,心里很舍不得。她说:“你们都成家立业,惟独我这个小孙儿,没有人照顾。唉!怎么办呢?”说完便去世。因此因缘,祖母死后神识便
    走的圆 10-22
  • 3
    【佛教故事】有因有缘 世间相聚 释迦牟尼佛的时代有个村落,村人都非常铁齿,不信佛法,不信善恶报应,要度他们可以说很不容易。   释迦牟尼佛就吩咐目犍连尊者去跟他们说法,去度他们。果然目犍连尊者一去,一跟他们说佛法,他们很欢迎,也很能信受。之后,那个村落的人全部信佛。   有弟子因此非常疑惑,就请示佛陀。   佛陀才说,过去世目犍连尊者曾是个樵夫,有一天在山上捡柴时,惊动树上的蜜蜂,全部飞起来,好像很生气
    人人爱美 10-22
  • 1
    【佛教故事】不自我设限 克契和尚在佛光禅师身边有十二年了,从来没请教什么问题。禅师问。 为什么,克契和尚答道:“您每日都很忙,学僧实在不忍心打扰。”   时光荏苒,就这样三年又过去了,禅师又问他,   克契和尚回答道:“学僧不敢随便和您讲话! 您老太忙了,”   又过了一年。一天,克契和尚刚好经过佛光禅师禅房外面,禅师便对克契喊道:“我今天有空,快到到我的禅室来谈谈禅道。”   克契合掌作礼道:“您很忙,我不敢随便浪费您
    人人爱美 10-18
  • 1
    送一轮明月给他 一位住在山中茅屋修行的禅师,有一天趁夜色到林中散步,在皎洁的月光下,他突然开悟了自性的般若。   他喜悦地走回住处,眼见到自己的茅屋遭小偷光顾,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要离开的时候才在门口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   送一轮明月给他小偷遇见禅师,正感到错愕的时候,禅师说:“你走老远的山路来探望我
    走的圆 10-19
  • 3
    1)减盐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盐摄入量过高会增加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及肾脏疾病的风险。对于口味较重者,可尝试阶段性减盐,即每月或每年减少5%的盐摄入量。 2)研究发现,体重每减轻10公斤,血压就会降低5~10毫米汞柱,高血压患者控制好体重就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同时降低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控制体重的最佳方式是坚持锻炼身体和适度调整饮食,不要乱用减肥药,也不提倡过度节食减肥。 敬请大家饭前念诵《感恩词》: 感恩
    走的圆 10-22
  • 1
    人生无常,珍惜时光      人生无常,生病有时候是对人类的一种警惕,让我们知道病苦灾难会没有预兆的来临,警惕我们要时刻把握人生,现在不做、今天不做、今年不做,不知道是否还有明天、明年可做?因而能时时刻刻警惕自己不敢松懈。   不单是人体凡夫身有病是正常,连佛也会有病啊!   有一天佛陀和阿难出去托钵,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和人群聚居的地方有一段距离,当走到树林和乡村交界处时,地上有很多断落的树枝和竹刺,佛
    走的圆 10-19
  • 3
    【佛教故事】 拜谁都挺好!心中牢记拜的是佛法 曾经统一印度的阿育王,有一次,发心供养出家人。其中有一个小沙弥,也来参加应供。阿育王就为难了,因为在印度,即使贵为一国之尊的国王,见到出家人,也要五体投地恭敬顶礼。阿育王顶礼了许多大法师之后,面对这样幼小的小沙弥,实在无法下拜,但是不顶礼呢,又担心对三宝不恭敬,会受到严厉的批评责备。在左右为难之下,他只好把小沙弥叫到没有人的地方,勉强屈身向他顶礼,嘱咐他
    走的圆 10-22
  • 4
    【佛教故事】每一种创伤,都是一次成熟 在古印度的时候,常常发生干旱或是水灾,因此,老百姓们常常失去收成,过着饥肠辘辘的日子。有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忍心看到大家总是饥饿的样子,于是,他每天清晨都到神庙里去祈求大梵天为人间免去灾难,使人们能过上吃饱穿暖的日子。   也许是因为他虔诚的缘故,感动了大梵天,终于在一天清晨,大梵天来到了他的面前。他激动地叩拜在大梵天的脚下,并对大梵天说:“尊敬的大梵天啊,您常常
    走的圆 10-22
  • 2
    【佛教故事】拿什么填补无穷的贪欲 佛陀时代,有位婆罗门国王名叫多味写,平日信奉九十六种外道。一天,国王忽萌善心,欲行大布施,于是依照婆罗门教的规定,将其积聚如山的奇珍异宝,布施给需要帮助的人;若有人来求助,便请他自取一撮珍宝而去。奇怪的是,国王如此布施了数日,珍宝一点儿都没有减少。 佛陀知道国王宿世积福,度化因缘成熟,于是变化成外道修行者前往该国。国王知道有行者远来,便出来接见,寒喧作礼后,国王问:
    走的圆 10-17
  • 3
    有句话说:“一个人说话的语气,比讲话的内容更重要。”你的语气中,藏着你对人、对事的态度。 生活中总不乏刀子嘴豆腐心的人:虽然嘴上刻薄,但我是好心。 其实,刀子嘴真没什么好炫耀的。 言为心声。无论你的初衷再好,刀子就是刀子,它划开的伤口实实在在。再好的感情,也受不住每天的尖酸刻薄。 语言可以暖心,也可以伤心。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听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 战国时期,有一年齐国遭遇了一场罕见的饥荒
    人人爱美 10-18
  • 2
    守住低处,才是登高之道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之事,大抵是不错的。但人追慕的高处,应该是事业的高处,是人格的高处,是人生境界的高处,而不应该是名利的高处,这才称得上是高尚的人生追求。   其实,善于低处经营的人,最后往往能到达更高的人生高处。低调的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低调的人,谦虚、平和、淡泊、宁静。他们不争身外之物,因此更能心无旁骛,全心全意地攀登事业的高峰;他们不为名利所困,因而更
    走的圆 10-16
  • 2
    禅者的祝福 唐朝的龙潭禅师,他少年未出家时很贫穷,靠卖饼为生,无处栖身,所以道悟禅师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给他住。 为了表示谢意,他每天送十个饼给道悟禅师,而道悟总是回赠一个给龙潭,并祝福他说:“这是给你的,祝你子孙繁昌!” 他实在不解,有一天他问何故,道悟却说:“你送来的,我送给你有什么不对?” 龙潭听后从此开悟出家,后来成为一代宗师。 取之于人要回报于人,得之于社会要回馈社会。
    走的圆 10-20
  • 2
    诵念《心经》 逢凶化吉 (唐 玄奘) 唐朝玄奘法师,早年在四川时,一次看见一个生疮的人,又脏又臭,衣服破烂。起悲悯心,带他回寺院,给他衣服,饮食。病人很感激,便传授法师《心经》,从此常常诵念。后来赴印度时,经过莫贺延碛——沙河,天上不见飞鸟,地面没有走兽。这时形影孤单,只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和《心经》。遇见许多恶鬼,奇形怪状,跟在身边,只要一念《心经》,尽都消散。逢凶化吉,全依靠它。 (出《三藏法师传》)
    走的圆 10-20
  • 3
    佛典故事:佛以慈心降毒龙入钵 佛初成道于鹿野苑度五比丘,又度化了耶舍等五十位年轻比丘后,思索着该往何方弘法,才能广利一切人天? 「摩竭提国的优楼频螺迦叶三兄弟,信奉外道的他们,极受国王臣民的尊崇敬仰。虽然傲慢难调,可是他们聪明利根,想必很快能领悟佛法的真谛。现在是度化他们的时候了。」 于是,世尊从波罗奈国出发,一路走向摩竭提国,终于来到优楼频螺迦叶住处。 迦叶见到如来相好庄严,欢喜地问:「年少的沙门,
    人人爱美 10-15
  • 3
    佛典故事:向佛乞食的贫女 舍卫国中,有位贫穷困苦的女子以乞食维生,常常三餐不继,生活不得安稳。 初初行乞时,还有善心人士愿意接济、布施,然而时间一久,人们司空见惯,对于这孤单憔悴的身影,也就日渐遗忘,形同陌路。 失去同情与照顾的贫女,因为走投无路,于是来到佛陀的住所乞食。 当时,佛陀怜悯贫女即将饿死的境遇,于是请阿难送一些食物给贫女疗饥,贫女也因佛陀的慈悲而乞得食物,心生欢喜。 贫女命终之后,因当时的一
    人人爱美 10-15
  • 3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子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子,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子到达主人家时,却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子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桶子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他为只能负起责任的一半,感到非常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子终于
    走的圆 10-22
  • 2
    舍智连通说富那,须空旃论迦头陀, 那律天眼波离戒,阿难多闻密行罗。   这首偈语是说,佛陀十大弟子各具不同的第一功行。由于他们各有特色,因此在当时的僧团里便形成一种奇特的现象:舍利弗尊者带领着一群比丘一起经行;目犍连、富楼那、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阿那律、优波离、阿难、罗睺罗等也各自带领着一群比丘各自经行,甚至提婆达多也不例外。   佛陀看见诸大弟子各自率众经行的现象,便为大众说法:“善者与善者在
    走的圆 10-22
  • 1
    坦然面对世间的无常      “生又何欢,死亦何哀”,人们常常这么说,却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不是不明了,而是看不透。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去舍卫国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了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了。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此情此景令这个婆罗门大为惊奇,便上前去问那父亲原因。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婆罗门回
    人人爱美 10-14
  • 4
    禅门故事 苹果的吃法      有一对夫妇常常为吃苹果的问题发生口角。   妻子怕苹果皮沾了农药,吃后会中毒,所以每次都一定要把皮削掉;丈夫则认为果皮有营养,把皮削掉太可惜。由于夫妇俩经常吃苹果,所以就常常吵架。最后,俩人竟吵到去找无嗔大师评断是非。   无嗔大师对那位妻子说:“你先生这么多年来都吃不削皮的苹果,身体还好好的,你担心什么?”   无嗔大师又对那位丈夫说:“你太太不吃苹果皮,你就嫌她浪费,那你就把她削的皮拿
    走的圆 10-22
  • 2
    坦然面对世间的无常      “生又何欢,死亦何哀”,人们常常这么说,却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不是不明了,而是看不透。   在罗阅祗城有一个婆罗门,去舍卫国修学佛法。   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种。忽然,有一条毒蛇爬到了那儿子的跟前,将他咬死了。然而那父亲不但不管儿子,反而接着干活,连头也不抬。此情此景令这个婆罗门大为惊奇,便上前去问那父亲原因。耕种者反问道:“你从何方来,来此为何目的?”   婆罗门回
    走的圆 10-20
  • 2
    水火 昔有一人,事须火用,及以冷水,即便宿火,以澡盥盛水,置于火上。后欲取火,而火都灭;欲取冷水,而水复热。火及冷水,二事俱失。   译文:   水和火   有一个人,在家中作事,他要用火,同时也要用冷水。所以他就拿了一只瓦盆,装了火种,放在房中;又拿了一个铁罐子,盛了水,放在有火种的瓦盆上。他这样想∶“我把火和水都已预备好了。”过了一些时,他去生火,火却已经熄灭;再去倒冷水,冷水也已经变成热水了。 这
    走的圆 10-20
  • 2
    闻法的殊胜之益 释迦佛陀的姨妈为佛陀做了一件金缕衣,佛陀却要姨妈拿这件金缕衣去供养众僧。 姨妈就认为,这件金缕衣是特地为佛陀做的而舍不得,佛陀就解释说:“ 因为众僧的福田广大无边,为了使您的布施得到广大功德,所以我才劝您这样做,况且您如此做,就等于供养我了。” 姨妈就拿金缕衣去供养众僧,但没人敢接受,只有弥勒菩萨接受。弥勒菩萨就穿着这件衣服到城里乞食,那庄严的风采,得到很多人的赞叹,并争先恐后的观看,
    走的圆 10-2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活菩萨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