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吧
关注: 1,003,701 贴子: 2,612,820

学习和实践观音菩萨的慈悲救世精神

  • 目录:
  • 佛教
  • 9
    老子人中龙,圣人即是龙。 炎黄华夏子,人人化成龙。 附: “读书志在圣贤”,“望子成龙”。 “东方智慧”其实就是要像老子骑的青“牛🐂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佛家叫大乘菩萨乘,用“牛车”比喻,菩萨即是“圣人”。
  • 1
    求求哪位好心人借我760元。没有人帮助的话,今天真的想去死了!为了760元的房租,今天不交,就要被房东赶出去了。可惜我那么多的书。如有人帮助,让我度过这个关卡。找到工作后一定归还,今后一定感恩戴德。一时有难,不代表一世有难。我也只是抱着一丝丝希望求助。已经快两天没吃东西了。我也是被朋友骗了才落得如此境地。真的太难了,我自小父亲去世,母亲再婚我就出身社会,我没有去偷,去抢,去当坏人,最终成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倒
  • 10
    “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 不执平等智,神通所作缘。 引: “既然我们想从这娑婆世界往生极乐净土,又想瞻仰阿弥陀佛的风采,我们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净土,什么是阿弥陀佛。有了正确的认识,修行起来才不致演出认贼作父的笑话,也才不会走错了路而入于魔道。就好比我们要寻找一位自幼失散的亲人,虽然难免记忆模糊,但是至少要有个大概的轮廓,否则茫茫人海中,何处觅得?…所谓“不见本性,修行无益”,不但是禅门的圭臬,同样也
  • 3
    极乐世界是大同世界。 佛陀先用小乘教化部分优秀的人,让他们成了罗汉,岂知他们不想弘法帮助别人、共成大道,所以佛陀骂小罗汉是“焦芽败种”。 弥勒将直接弘扬大乘,人人愿持“五戒、六度”,人人皆是菩萨。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成就别人,“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大家同吃同喝、同劳同休、同甘共苦、处处皆同,从而实现“大同”。 引: “当来下生的弥勒佛,曾经七佛受记,为释迦牟尼佛的辅佐,现正在兜率内院说法,等待
  • 2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 9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至【药王当知。是诸人等。已曾供养十万亿佛。于诸佛所成就大愿。愍众生故。生此人间。药王。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示是诸人等。于未来世必得作佛。何以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法华经。乃至一句。受持读诵解说书写。种种供养经卷。华香璎珞末香涂香烧香缯盖幢幡衣服伎乐合掌恭敬。是人一切世间所应瞻
  • 14
    夏天了,人人都能做最方便的法布施梦参老和尚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说我也不能讲经、不会说法,念句阿弥陀佛总可以吧?我想每一位道友都会吧? 现在夏天了,虫子、蚂蚁,路上到处有各种虫类,你见到,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这叫法布施。 不要产生了分别心、执著心,你见到一切众生,只要它有神识的,你给它念一句“阿弥陀佛”。 咱们看到很多道友,见到一些众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它只要一闻到这声音,给它种下善根去
  • 12
    在你真心帮助别人之时, 也就是无住布施时, 同时也成就了你自己。
  • 13
    祈求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保佑
  • 27
    信自本具真性佛,愿行四十八大愿。 弥陀自现眼前净,十方三世极乐遍。
  • 3
    佛法本是人来修,神奇玄幻非人有。 越玄越幻越难修,渐老渐无渐苦受。
  • 7
    人身难得人人是,若不珍惜何等痴。 己身他身唯一体,何日再来未能知。
  • 611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highshow01 08:24
  • 31
    打工时好多人问我 我都听不清,别人慢点说我还是听不清,我虽然戴助听器了的听力不完善。我因听不清犯错了被骂,我因听力问题很困扰,常念观世音菩萨可以恢复听力吗
    被布布 08:18
  • 14
    贪嗔痴慢疑 戒定慧谦证 五毒不执着 圣道即可成
  • 8
    烦恼伴随欲望同生, 只要欲望不要烦恼, 这绝无可能。 没有烦恼, 全赖欲望悉无。 正趣越多, 劣欲越少。 于正趣中寻真觉, 于正念中觅清凉。
  • 14
    不追求清醒的“觉”, 就不会真切的去“察觉”, 那必然是处在“幻觉”之中。 时间久了, “无常”也觉得“有常”了
  • 3
    命若已定,算它只会增加烦恼; 命若不定,算不准算它干什么。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
  • 9
    弥勒弥勒何弥勒,笑口常开即弥乐🌻 清凉清凉何清凉,不以为意是清良🍀
  • 11
    菩萨成佛尚需徳, 凡夫未悟不以然。 菩萨凡夫谁缺徳? 身德口徳意德然🥰
  • 7
    每个人此生最重要的目标: 活成此生的自己, 因为这就是来此生前的目的。 上辈子的记忆已无从寻起, 下辈子的去处也尚未明了, 唯有能把握的只有此生的体验。 莫嫉妒别人的优渥, 上辈子你也可能早已体验过; 莫鄙视别人的低贱, 下辈子的任务可能就是低贱; 每一世的体验都是你宝库中的宝藏, 沙漠中即使遍地是金又有什么快乐? 莫因羡慕别人表面的美好, 而葬送了活成自己的此生; 也莫应思想恋恐太多, 而失去了眼前的美好🙏
  • 12
    大乘即是菩萨乘,菩萨不修何大乘? 口信心非菩萨愿,知行心想来生行。 附: 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 13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若要莫念此时景,觉知生活眼前人。 注: 一个是现在回忆过去, 回忆不起来, 因为过去那会犯迷糊; 一个是未来不念现在, 只是不想念, 因为现在这会真生活。
  • 7
    不开悟, 是因为被诸多的“概念”束缚住, 从而不敢相信自己的“真心”, 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感觉”, 那又如何修得无上正等正“觉”? 他看我这样对大家说, 心想那必是“无脑”之人🐷 其实确实不该用脑“想”🙀 但这不“想”功夫要实修😄
  • 9
    无私欲后无私情,先成贤来后入圣, 放下欲情不执着,人人圣贤皆可成 (注: 五欲随缘则开悟,心死情没是圣人。 五欲:财、色、名、食、睡; 情:贪、嗔、痴、慢、疑。 贤人:开悟后的人; 圣人:罗汉和大菩萨,已跳出轮回; 但菩萨因救渡人,会倒驾慈航重入轮回来度人。 儒家:读书,志在“圣贤”; 孔子为什么最喜欢颜回,因为颜回是“贤人”)
  • 7
    既然众生平等,死后皆有灵魂。 一昼一夜之间,灵魂痛苦离身。 此时切割煎煮,剧痛必招愤怨。 加之宰杀放血,慈悲怎忍下咽?
  • 109
    养子方知父母恩,立身方知人辛苦
    自然宽和 06:57
  • 8
    (不着相:不执“有”,不执“无”, 一心体验。 白话:不思考好坏,只管体验) 有没有想过:都没能好好的活着, 要明心见性干什么? 相反:若好好的活着,就是明心见性了。 所以要思考的是: 如何好好的活着? 那就是: 在戒杀盗淫妄纵的生活方式前提下(以免后患), 尽量做自己真心想做的事🙏 有也好,没也好,好也好,坏也好, 都将是一种体验, 只管一心体验不去想。 “真心”活跃,必然易见。
  • 10
    你不把你的欲求弄清楚, 你会心甘的跳出轮回吗? 你若没有欲求你也不会来此轮回。 你压抑它而不让它明白真相, 它会带着你无尽的轮回, 直到有一天它明白真相, 觉得没有意义, 心才会涅槃。
  • 16
    “东方剩人”玩诗月余,转其一组,以求雅意: 《弘道组诗》 心变识变习性执,多行善行见真性🌸 觉醒方知众生迷,梦中白活把福尽🍂 (心变) 乍离还寒思君夜,滴滴泪珠伴星光✨ 日沉月浮夜复夜,终将此心化虚空🌑 (识变) 情到深处心欲碎,生生世世不相离💫 奈何桥头桥何奈,可怜再生可再识☄️ (习性执) 明知欲伤身要试,清楚情害心偏尝🍋 身苦心痛真堪忍,娑婆世界浮沉中🍺 (多行善行) 众生娑婆处处苦,能与方便尽方便☂️ 一
  • 7
    量变引质变, 不悟因已悟。 未经山风雨, 怎看彩虹出🙏 注: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 一,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三,大彻大悟时,看山仍然是山,看水仍然是水。 第三重与第一重都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但并不是一样的。 经过第二重的实修、体会、悟得, 不执着后,来到第三重, 看到的山水是“真正的山水”。) 【“观音山上观山水,品“相”鼎前品鼎香”🙏
  • 14
    明辨是非不执辨🌗 善恶分明不着明🌔 执着辩明生烦恼🌚 何来法忍常清凉🌎
  • 6
    “无常”会让人获得更多不一样的体验, 从而能产生新的觉知, 不然在同一状态下久了会麻木。 因而要正视“无常”, 它有不好的转变, 也有变好的转变, 但都有新的体验, 接受才有新觉知。 世事无常常有变, 逆来顺受是法门。 (儿时有作:花开花落,星燃星灭。 万事无常,天理运行) 搜索“花落星空”的图片都还怪好看🌸
  • 57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 7
    众生后土恩🤰🏻草木流水情💧 古今同日月🌙天地共光阴🌓 注: 后土:四御天帝之一,大地之母, 献身化作六道,供众生快速净化灵识🙏
  • 11
    信,是在修行过程中逐渐加深的。 修的越深,信的越深; 行的越多,信的越多。 随着觉的圆满,信也会圆满, 佛是真正“不迷信”的人。 (举例: 刚接触一人或读完本书,发现怎么这么厉害, 心中不由感叹“这是最厉害的了!”。 随着成长,再回头看过去, 感觉那时是“迷之崇信”。 当然,那时也没错, 因为那时的认知只能看到那个高度) 『只有证到了,才会不迷信,才会真的信。 没证到之前只能看圣贤书、听圣贤话』
  • 6
    替天行道,天亦助之; 人定胜天,岂需天助? 注: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上天不分亲疏,常眷顾顺应天道之人。 “天道”无私,“损有余而补不足”, 减少多余补给不足,如此才能世界大同; “人道”则“损不足以奉有余”, 减少不足扩大多余,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人自以为能逆天而行, 岂不知人生尚由“命、运、人”决定, 天道又岂可违背? (人定胜天,原本之意是人心安定胜过一切; 现在意思是人能战胜上天, 估计受“与天斗,其
  • 10
    心有疑惑要弄清,无明挂碍心难甘。 强作不执假不动,此生荒废何生参。 每个事物都有“真相”, 弄清“真相”就不会“执着”, 因而每个事物都能训练“离执”。 需要离开执着的事物越少, 心就越自在, 心越自在, 就越有智慧。 注: “佛”有个释意就叫“真相”🙏
  • 6
    谁越“不在意”, 谁就越自在, 也会活的越好。 坚决认为一切是“虚幻”, 其实是在“意”中执着于“空”, 也依然是“在意”。 所以“不在意”: 不光对“有”的不在意,也要对“空”的不在意。 注: “贪婪现世损来世,贪婪来世损现世”。 来世现世皆重要,受持五戒意无执 『如果我都不在意“我的想法”, 还会在意“你的想法”吗? 这就是“无生法忍”了』
  • 14
    无字天书人尽有,有为世众认难清。 天书原为圣人阅,作意凡夫岂能明。 注: 道家的“无字天书”,和佛家的“佛性”,异名同指。 两者都告诉学习者: 若处于安静心定中,就会见到“无字天书”或“佛性”, 各种厉害的法就会从“自性”中流淌出。 不然释尊怎能应机说法? 六祖不识字、未见过的经书又怎能解释? 又怎能出的了《六祖坛经》? 被西方评为人类第一伟人的伊斯兰教创教者“穆罕默得”, 又怎能在起步文盲的情况下, 成为统一阿
  • 14
    皮囊终究黄花败,此身到头留下何? 道说无患佛说业,庆幸灵识更高洁。 注: 肉躯会渐渐衰老败坏,生命到头能留下什么? 道家说:“吾有大患,及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意思是有了这个肉身,我就要不厌其烦的提供它衣食住行, 没有肉身的麻烦后那多逍遥自在啊。 佛家说: “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意思是人死后什么也带不去,只有业障随着灵识。 我就思考了: 活着时我要做些什么对死后比较“有利”? 既然只剩下业障和
  • 19
    “明心见性”可能被人误解了, 这个“见”应该是“显现”,而不是看见…… 不然让人从向外找变成向内找了…… 即使见到的性也还是想象出来的东西,并不是真性。 真如、本性又叫真心, 只要不被妄想迷惑、不被执着压制, 就会自动显现出来,都不需要找的。 若是找到后又能见到的,那就成“相”了, 那就不是真“佛”,不是真性了😄 “见性”只是明白道理,出了禅定后又会恢复到过去习性; “现性”就会展示自己的真实面目了, 不管禅定
  • 945
    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
    妙趣我 05:30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2

会员: 慈悲自在

目录: 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