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王国吧
关注: 104 贴子: 2,154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

  • 目录:
  • 历史综合
  • 0
    清晨的鸭绿江上雾气蒙蒙,隐约可以看到禽鸟飞过。站在鸭绿江畔,看着风吹过江面后的水光粼粼,感受着夏风带来的阵阵凉爽,一消白天的暑热之苦。与炎热干燥的北京相比,这里的气候更让人觉得舒适自在。雾气散去之后,小城集安渐渐醒来。 隔鸭绿江与朝鲜相望的集安,是我国对朝三大边境口岸之一。因地理位置的优势,这里有着明显的朝鲜族印记,高丽咸菜的品种十分丰富,口味正宗;还有类似火锅的“高丽火盆”,也是近几年在北方非常
  • 31
    殷商国家政权原是东夷集团所建,后因内部分裂而失去了首都在内的大量领土。从国家政权继承关系来说,殷商这个政权实际上不能说灭亡了。箕子东走朝鲜建立的箕子朝鲜与南宋政权类似,失去了原有的政治中心但其政权还是得以延续,其原有的文化与制度,国民的民族属性没有变化,还是延续了下去。所以本人认为箕子朝鲜与南宋一样延续了国家政权,继承则是指原有的不存在,而他人将其延续之意。所以论殷商的继承归属理应在古朝鲜的继承国
  • 0
    孤竹国兴起于商,起初位于河北,作为商王亲戚为诸侯中的伯长,因此管辖范围庞大,权势极大,所以唐代言朝鲜本孤竹之地。但是到商末,因为和纣王关系不好,可能是反对纣王改革,后来惧怕纣王讨伐,迁移到辽西。西周建立后,虽然包容了孤竹,但分封诸侯,挤压了孤竹国的空间,而且孤竹国也丧失伯长地位,不能再统辖诸侯,势力日渐衰微,沦为小国,山戎兴起后,为了生存不得不结好山戎,到齐国讨伐山戎时被当作帮凶一起灭掉。反而是逃
  • 0
    所谓“后高句丽”,其实历史上没有这个称谓,是后来历史学家命名的。当时弓裔建国,就是叫“高丽”,然后又改名叫“泰封”。所以,高丽和高句丽之间根本就没啥联系了。同时的所谓“后百济”也没这个名字,也是史学家叫的,当时就是叫“百济”。所以,把高丽叫成后高句丽,完全是一种无中生有,并不是历史真实。如果当时历史上真喊出“后高句丽”这个旗帜,本身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其组成也多是新罗人。
  • 1
    高句丽,是西汉到隋唐时期东北地区出现的一个重要的边疆民族。西汉时期,夫余人朱蒙在玄菟郡高句丽县辖区内建立政权,起初定都纥升骨城(今辽宁桓仁县城附近),公元3年(汉平帝元始三年)迁都国内城(今吉林集安市)。公元427年迁都平壤城(今平壤市)。公元668年,被唐王朝统一。高句丽在历史上前后持续了700多年,是受中原王朝制约和地方政权管辖的古代边疆民族政权。 ▲西汉玄菟郡地图。(图片来源:谭其骧编《中国历史地图集》)   高句丽这
  • 0
    今年以来,通化市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的工作方针,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延续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 提起旅游名城集安,人们自然想到的是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海东第一古碑”好太王碑、“东方金字塔”将军坟、“东北亚艺术宝库”高句丽壁画墓等众
  • 3
    梁吉起义,并没有遭到新罗的积极应对。弓裔参加后反叛,建立后高句丽,但后来又两次改国号,说明其后高句丽的称号只是借用。 弓裔相传为新罗庶出王子,因此仇恨新罗。国号后高句丽,一为拉拢高句丽遗民,一表示不臣新罗,但也有表示不图谋新罗的意思
  • 1
    古代韩民族有三韩部落,到高句丽崛起时,三韩部落后代已经不叫三韩了,而高句丽说的三韩,韩是国的意思,三韩就是指三国,所以这时候的三韩指海东三国,决不是三韩民族。高句丽自称三韩之一,就是要吞并另外两个。很显然,一个人既是扶余贵种,则肯定不是辰韩令族,那辰韩令族是啥意思呢?是吞并辰韩的令族。至于卞国人,也不是指卞韩,而是指卞国公这个封号。至于海东三韩,最后只剩下新罗,所以三韩只指新罗了。到了清朝,乾隆把
  • 53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lbk]3[rbk]其疆域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强盛时期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到今延边地区,南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5世纪后期,高句丽改称“高丽”,高句丽出土文物“延嘉七年铭金铜如来立像”、“中原高句丽碑”均称本国为“高丽国”,其君主也被中原王朝皇帝册封为“高丽王”。总章元年(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 而王氏高丽,
  • 1
    高句丽自商周以来就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浑江、鸭绿江流域。追溯其族源,应该是商人的一支在商人人主中原前后向东迁徙而形成。在其发展过程中,与中原的汉族人及东北的夫余人、肃慎人、鲜卑人、秽貊人、靺鞨人、契丹人等相融合,形成了具有地域、语言、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特点的相对稳定的古代民族共同体。多年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我们已在浑江、鸭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内发现了高句丽人的原始文化遗存。西周初年,高句丽人派代表参加了
  • 1
    总的来说,在高句丽灭亡之后,高句丽遗民主要流向了李唐和新罗这两个战胜国,部分流向了周边国家。除一部分因复国而亡,大多数都接受了新身份,融入了新家园。也正是伴随着他们的融入,高句丽才彻底成为了过去。
  • 1
    经核实吧主幽州刺史毌丘俭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高句丽王国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10月6日,“十一”长假已过大半,在国庆黄金周期间,吉林各个景区呈现出了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的盛况。独具魅力的吉林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红色旅游持续升温、文旅演艺精彩不断、重点景区人气爆棚,不同方式的旅行证明了吉林的多样性。 红色旅游持续升温 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红色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的热门选择。四平战役纪念馆开展“倾听国旗故事·见证岁月辉煌”主题活动,“我与国旗合个影”拍照打卡环节深受游客喜爱。寒葱岭红
  • 1
    要理解这个现象,就得看这些名字是谁取的。 自1396年起,汉城成为朝鲜王朝的首都。在那个时代,李成桂的军队经过漫长的征战,来到朝鲜半岛建立李氏王朝,以“汉阳”作为首都。 此时,李成桂深知明朝的强盛地位,于是决定将首都的名称命名为“汉城”。 时间一久,台湾的媒体和公众便能接受这一新名称。在官方文件和新闻报道中,逐步使用“首尔”而非“汉城”。 我国则秉持着“睦邻友好”的外交原则,对韩国的请求表现出理解和尊重,在
  • 1
     贞观十七年,高句丽联合百济攻取新罗40余城,新罗危在旦夕,向唐朝请求援助。此时的唐朝,经过十余年的“贞观之治”,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于是唐太宗决定攻打高句丽,彻底解决这个由来已久的“顽症”。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以高句丽“残虐其民”、“侵暴邻国”、“违我诏令”为由,凭借“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今朕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雪君父之耻耳”的话语,说服了众人,于是命刑部尚书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
  • 0
    高句丽政权始于公元前三十七年,止于公元六百六十八年,公元三年迁都至国内城 ( 今吉林集安 ) ,四百二十七年再迁都至平壤。桓仁与集安是高句丽政权早中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所在,累计共四百六十五年,是高句丽文化遗产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考古工作者在集安、桓仁陆续发掘了多处高句丽王城和贵族墓葬遗迹,对部分遭受自然损害的王陵进行维修,高句丽丰富的文化内涵,轮廓逐渐清晰。 为保护高句丽历史
  • 1
    高句(gōu)丽(lí)(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史书中也写作“高句骊”,简称“句丽”“句骊”,现又叫“高氏高丽”) 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民族政权, 与百济,新罗合称朝鲜三国时代。其人民主要是濊貊和扶馀人,后又吸收些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高氏一族在高句骊国的统治维持了六百多年的时间,这一历史时期,有汉史称其为“夫余族”。西汉平帝刘衎元始三年(高句丽瑠璃明王高类利23
  • 2
    公元918年,在朝鲜半岛也出现了一个名为“高丽”的政权,因其统治者姓王,故学界以“王氏高丽”称之,但二者没有直接继承关系。 首先,两个政权建立的时间悬殊,历史发展归属不同。王氏高丽立国于高句丽灭亡250多年之后的公元918年,至公元1392年,王氏高丽的大臣李成桂废王自立。李成桂在1393年以“朝鲜、和宁等国号奏请”明朝,明赐李成桂为朝鲜王,王氏高丽遂改号“朝鲜”,学界一般称之为李氏朝鲜或简称李朝。 其次,辖境内居民构成
  • 1
    孤竹国是个古国,又没有亡国,如何封朝鲜于孤竹?不可能的。当时,朝水和鲜水只是两条河流,地处孤竹,说封于孤竹就可以了,为啥说封于朝鲜?何况史书提及孤竹时,从未说孤竹含朝鲜。箕子东迁,途经孤竹倒是大家都认可的。另外一个可能,就是箕子途经孤竹时,受封于朝鲜。朝鲜在孤竹之外,受孤竹管辖,所以此封无害孤竹。箕子客居孤竹是可能的,孤竹腾出地方让箕子居住,因为同为殷商系的,但你裂土称国是不妥的,所以最终启程继续
  • 1
    周时,商人谋反,召公平叛。商人残余力量逃往东北,东北有韩侯国,为当地部落侯国,奉命与其战斗,但实力不济,召公命令燕国为其筑都城,平定叛军。因此授予韩国为东北诸侯之伯。当时三国为韩侯国,燕国,箕子朝鲜。后来,东胡崛起,韩侯国首当其冲,不断衰弱。而燕国与箕子朝鲜互相争斗。看到韩侯国衰弱后,箕子朝鲜灭韩侯国,改为海西国。最后,燕国又打败箕子朝鲜,使箕子朝鲜退守朝鲜北部。
  • 1
    起源 高句丽是一个发源于中国东北辽东四郡中玄菟郡治下的高句丽县,高句丽建立之后,先后击败肃慎,鲜卑等族。后又多次同扶余发生战争,最终扶余战败,高句丽逐渐在辽东谋得一席之地。 西汉 公元前37年,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扶余人朱蒙因权力之争从北扶余带走了一个小部族,这构成了日后高句丽的王族,并且合并了周边一些小民族和政权。 东汉 公元3年都城迁至今吉林省集安,此后高句丽不断兼并周围边疆政权,逐渐强大起来。强
  • 1
    朝鲜从名字看,韩族称朝(zhao)鲜,其地在大陆的东端。那么意思是太阳鲜艳的含义,比较符合其地理特征。比如日本,就是日出之处的意思。符合中原人的地理概念。另一说法,是因为地有朝水和鲜水,所以叫朝鲜。再一种说法,箕国曾灭辽东韩国,设韩西国,韩被错写成朝,西谐音为鲜,不过这是封朝鲜以后的事,应该不靠谱。
  • 1
    第三,我国历代王朝都认为高句丽是边疆政权。高句丽居地在商末至汉初是箕子朝鲜的辖地,而箕子朝鲜是周朝的地方诸侯,进入汉代之后为卫氏朝鲜取代,但依然是汉朝的藩属。公元前108年,汉灭卫氏朝鲜并设置乐浪等四郡,在包括朝鲜半岛中部以北地区实行了和中原地区相同的统治方式。自汉至唐,尽管各王朝对高句丽的管理方式不一,但历代的统治者都认为高句丽的活动区域是中国的领土。这也是隋唐两朝不惜倾全国之力完成统一高句丽的重要
  • 7
    我国史书出现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战乱导致的文献失散及王氏高丽的误导是其主要原因。王氏高丽向宋朝奉上了一个将王氏高丽和高句丽连接起来的“高丽世次”。宋人对王氏高丽和高句丽的认识已经很模糊,而王氏高丽所呈现的“高丽世次”又进一步起到了误导作用,以致我国史书记载出现了明显错误。其结果不仅“高丽”这一我国古代边疆民族使用的称号,为源出于三韩的新罗的继承者王氏政权冒名顶替,而且作为王氏政权继承者的李
  • 0
    箕准逃亡到海中,居韩地称王。那么他是通过从海上,由北朝鲜逃到南朝鲜的?但怎么又说王于海中呢?而且他旁边还有个辰国?难道是在朝鲜附近岛屿上他称韩王。或者他是三韩之王,但怕卫满的进攻,将王府设于岛上。三韩只是遥尊他为王?
  • 1
    有的帖子,被删除了。
  • 8
    那个朝鲜族吧的吧主,靠着卑劣的手段,到处申请吧主,现在一定会来捣乱的!做好准备吧
    大漢099 6-10
  • 1
    吧务后台发现七页黑名单,已全部放出
    虞化龙. 5-30
  • 4
    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集安市境内以及辽宁省桓仁县境内。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包括五女山城、国内城、丸都山城、12座王陵、26座贵族墓葬、好太王碑和将军坟一号陪冢。 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中国政府於2002年在集安启动了《高句丽王城王陵与贵族墓葬地保护规划(2002至2020)》,划定包括国内城、丸都山城两个高句丽都城、12座王陵与好太王碑等两处附属建筑、27座贵族墓葬的43处保护区。
  • 0
    关于三韩的脉络是很清楚的,但辰国的出现,让疑云丛生。卫满时阻碍辰国等进贡,其心理是称霸一方,但难道辰国和朝鲜是差不多的存在?古书又记载,说辰国最古。但辰韩实际是秦人逃过来形成的,又怎么可能最古。或者有可能记载辰国最古的意思是三韩最古?首先,箕子时代的三韩,其实只是有马韩,到秦统一,才诞生辰韩等,马韩统治三韩,但辰韩在三韩中文明程度最高,与中原打交道最积极,所以史书记载卫满阻碍辰国等前来进贡。之所以
  • 2
    “五一”假期过半,吉林省文旅热度持续。文旅大数据监测显示,5月1日至3日,吉林省接待省外游客占比39%,较2023年“五一”假期提高20个百分点,重点景区成引客核心。 据统计,假期前3天吉林省游客数量增长明显,多个景区游客数量翻番。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33%;长春动植物园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5%,净月潭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59%;吉林市北山风景区累计接待游客同比增长215%;延边州的延吉帽儿山(恐龙)文化旅游区累计接
  • 0
    1月19日,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辽宁省高句丽遗迹考古工作(2018—2019年)结束。截至目前,辽宁共发现高句丽遗迹300余处。其中,山城70余座,墓葬200余处,其他相关遗迹60余处。 此次调查历时2年,调查共涉及城址31座、墓葬218处、遗址和关隘21处,确认了边牛山城、五女山城、高俭地山城、城墙砬子山城、瓦房沟山城、下古城子城址、黑沟山城、高尔山山城、塔山山城等高句丽城址。 确认雅河流域墓群、望江楼墓群、上古城子墓群等
  • 4
    周封韩国于山西。由于地震和内乱,韩国迁往晋国领土,原封地被芮国占据。晋强大后,灭掉盘踞自己封地的韩国,韩国迁徙到河北,并产生叛心,和山戎联合在一起。齐桓公伐山戎,再次灭掉韩国。韩国人迁往半岛南部,成为三韩。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中原韩国的文明程度高于大家记载的三韩。第二,如果是大家同甘共苦多灾多难一起迁往南部,为啥到南部还要分成三韩?
  • 3
    程妮娜《东北史》考证:“西周时期东北地区也存在一个韩侯国,这与后来战国七雄中的韩没有任何关系。从《诗经·大雅·韩奕》来看,此韩侯国的地理位置有两大特点,一是靠近燕国,一是与秽貊等少数民族聚居地相邻。”韩侯国是由北上的貊族和南下的秽族在开原一带融合后建立起来的,时间当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距今约3000年,今天的开原为韩侯国都城韩城。 开原是东北地区最早建城的地区,并成为国都。西周时期,开原称韩城,是韩侯国的
    大漢099 4-16
  • 0
    三韩在朝鲜南部,不准确,实际在朝鲜半岛南部的南部。箕子封国,叫箕国,称箕侯,因地处朝鲜这个地方,所以叫箕子朝鲜。这个名称也决定了他应该主要在朝鲜北部以及朝鲜南部北部。辽东也也称三韩,应该是另一个意思,因为辽东民族地域广阔,不会看得起半岛三韩,快下海了。原因有人分析说,是辽东曾有个古韩国,为周北面的伯国,燕国曾为其筑城,以开原为都城。后因为受游牧民族侵扰灭亡。但辽东称三韩的具体原因还找不到,但绝对和
  • 0
    别躲在后面搞小动作,不说话小心抑郁症
  • 3
    目前历史当中 印刷术共分为 1.泥版印刷 2.雕版印刷 3.木板活字印刷 4.金属活字印刷 其中按年份最早发明的国家是 1.泥版印刷 中国 2.雕版印刷 中国 3.
  • 5
    身份、法律和制度   高句丽是由王和贵族、平民和奴隶等构成的典型的阶级社会。个人的生活也要受到阶级框架的一定制约。高句丽王是由名为“桂娄部”的特定部族产生的,慢慢地,王室与其它贵族之间出现了显着的差别。虽然王室贵族们拥有巨大的特权,但是有时也成为权利斗争的牺牲品。在构成高句丽的五个部族中,桂娄部以外的另外四个部族——沸流那部、椽那部、桓那部、灌奴部等部族的首领和领导层也被编入高句丽的政治体制内,担
  • 49
    高丽民族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他人征服而历史文化被断层的民族。高丽先民靠着自己的顽强与智慧延续至今。我们全体高丽民族有理由为自己的民族历史而骄傲。
  • 46
    乙支文德是既勇猛又智慧的高句丽杰出将领。612年,由一百一十万三千八百名士兵组成的隋朝大军向高句丽发动了进攻。隋朝的军队没能攻下辽东城,进攻的进度被拖延了。于是隋朝派出别动队攻击高句丽的首都。乙支文德诱敌深入,等待隋军别动队陷入困顿。隋军在连粮食供给都断绝了的情况下,遇到了强大的高句丽军队,最后开始退却。此时,乙支文德下令发动总攻,在萨水大败隋军。在隋朝的三十万五千别动队中,活着逃回去的只有两千七百多
  • 6
    高句丽王朝,一个700多年的王朝,一个从战国时期就登上历史舞台的王朝,一个灿烂辉煌的民族,不记载在正史里面,而是单独记载在东夷传里,说明什么? 中原王朝有700年的王朝吗?一个周朝,还要算上传说中的大部分,才800年, 高句丽这么长久的王朝不记载在正史里,啧,啧,,太可惜了,中原史书应该大吹特吹才是啊, 应该吹成古代版的大陆海峡,才过瘾啊, 为什么,这一切是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呢? 这一切说明一个铁证事实,高句丽自
  • 4
    我相信,大家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会想起21世纪版的【高丽与辽的爱情故事】续集
  • 15
    逛贴吧也七八年了,这些年里我一直看到或多或少的,关于大韩民国所谓争夺什么“印刷术”的起源地,什么“孔子”的祖先是韩国人,什么中秋节,什么粽子节,春节等等,太多太多我们自认为的是中华发源地,中华先民智慧结晶的文化,似乎无端的被韩国人抢着宣布说:是起源自于韩国。 在这里争论声音里,我开始在大家干劲十足的爱国声音里,开始还嘲笑韩国人不自量力,把别人的东西文化说成是自己的,作为追求历史考古的我,真的很惭愧
  • 0
    以前的痕迹也一点没留下
  • 2
    申请人:@风雨江晓鹤 申请感言:本人对历史感兴趣,特别是东北这部分区域,想为贴吧做贡献,汇集资料和大家研究交流。本人是文科生,地理历史是学习的科目,将多交朋友,努力把贴吧建设好,也方便有共同爱好的同道一同学习成长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