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吧 关注:1,194贴子:17,657
  • 4回复贴,共1

读《三国志》的几个方法问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1-04-01 05:45回复
    比如,著名的“官渡之战”,读《魏书·武帝纪》,就可以得知参与这一事件的有二十三人,其中《三国志》有传的十三人,缩小了阅读范围。曹操、袁绍是这次战役双方的直接指挥者,当然是阅读的重点人物。实际上《武帝纪》、《袁绍传》记载此事的文字也最多,《纪》近九百字,《传》也有五百八十余字。其余十一人,经查阅,荀彧、荀攸、曹仁、张郃、关羽五人的传,都有二三百字叙述此事,从不同角度补充了《纪》和《传》的内容,而贾诩、张辽、徐晃、曹洪、刘备、孙策等六人的传,记载此事较少,甚至没有提及。  
            所以,我们要想从《三国志》中了解“官渡之战”的基本史实,重点阅读《武帝纪》、《袁绍传》及荀彧等五人的传记,大体可以达此目的,不必通读全书,或者漫无边际地去翻阅了。  
            另外,在《武帝纪》中没有提到而在《三国志》的传记中,涉及官渡战役事件的,尚有赵俨、张绣、崔琰、钟繇、程昱、郭嘉、董昭、乐进、李典、于禁、李通、臧霸、许褚等十三人,不过除赵俨外,一般只有二三十字,最长的也未超出一百字。《赵俨传》记载此事的文字较多,近二百五十字,主要是叙述官渡之战,李通就加紧催收户调,表明忠于曹操,并非与战争直接相关。这些传记,暂时未能阅读,不影响我们对这次战役主要史实的掌握。当然,如果做“官渡之战”的专题研究,则是另一回事了。  
            由于三国分立,有的历史事件仅读《魏书》的纪还不够,必须同时阅读《蜀书》、《吴书》中皇帝的传,才能比较全面地掌握参与该事件的人物,比如,奠定三分局面基础的“赤壁之战”就是这样。读《武帝纪》,我们便可以发现提及与事件有关的仅九人,大家熟知的周瑜、诸葛亮都没有出现。  
            因为这一次战役,是曹操和孙刘联军作战,除了读《武帝纪》外,还必须读起纪的作用的《先主传》和《吴主传》。通过一《纪》两《传》的阅读,得知参与这一事件的共二十一人,《三国志》有传的十六人。孙、刘联军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周瑜、诸葛亮,而鲁肃对促进孙、刘的联合有突出的贡献,故这三人的传记叙此事最详,都在五、六百字左右,孙权、刘备不是联军的直接指挥者,记载反而较略,只有二、三百字。曹操虽然是战役另一方的主持者,但同时也是战败者,无什么功绩可记,故仅有一百五十余字。其余十人的记载此事都较简略,有的仅一句,个别的如《刘表传》文字稍多一些,但记载的事与战役关系不大。  
            因此,想了解“赤壁之战”这一历史事件,重点阅读周瑜、诸葛亮、鲁肃三人的传,再配合读曹操、刘备、孙权的纪和传,这次战役的眉目就大体清楚了。同样,在《三国志》中,一《纪》两《传》未曾提到的有十八人,他们的传记也涉及赤壁战役,不过记载也很简略,可以暂时不去阅读,对了解此事件无多大影响。  
            有的历史事件,除了通过纪或起纪作用的传掌握参与事件的人物外,还可从阅读与该事件有关的任务传记中扩大线索,了解更多的时间的参与者,从而更全面的地把握历史事件。比如,孙权废太子孙和这件事,《吴书·吴主传》仅十二字:“废太子和,处故鄣。鲁王霸赐死。”当我们阅读《吴主传》中提到的孙和、孙霸两人的传记时,各有三、四百字记载其事,涉及文臣、武将、夫人、公主等十八人,其中《吴书》有传的八人,根据这一线索,查阅八人的传记,又可从陆逊、顾谭、吾粲等人的传中,进一步了解到当时卷入斗争的文武大臣众多,几乎“举国中分”,记忆两派斗争的剧烈情况,从而加深理解孙权在处理继承人问题上的严重失误,为孙吴的后期统治集团内讧留下了后患。  
            以上是对重大历史事件的查阅,如果要了解这一时期的典章尺度,又该从何着手呢?  
            《三国志》和《史记》、《汉书》有不同之处,它只有纪和传,没有志,因而典章制度没有专篇叙述,而是散见与各纪、传中。同时又受到题材的局限,纪、传往往语焉不详,即使通读,也是一鳞半爪,很难形成较完整的感念。要掌握某一典制的情况,比了解历史事件更为困难。不过,近人杨晨以《三国志》的资料为主,编撰了《三国会要》,为我们提供了方便条件。杨晨在《会要》中,将这一时期的典制,分列为天文、历法、管制、选举、兵、刑、食货、庶政等十五门列,一百余项子目。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的内容,检索有关的门类子目,找到这一方面的材料。同时还可根据子目下引文出处提供的线索,在《三国志》中查到这些典制的原文,从而加深对该典制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其作用的理解,避免了翻阅全书之苦。  
    


    3楼2011-04-01 05:46
    回复
      又如《魏书·陈思王植传》中著名的《求通亲表》,有八百六十余字,引用《尚书》、《诗经》、《论语》及《孟子》等典籍和“崩城”、“陨霜”等历史典故三十处,引用名物制度如“椒房”、“远游(冠)”、“华盖”、“朝觐”、“驸马”、“奉车”等也有十八处。这近五十处引用的典籍、典故、名物、制度,除少数的话如文子的话语意明白,“伊尹耻其君不为尧舜”为人们熟悉外,其余便是阅读此表的难点。把这些问题弄清了,表文的内容也就基本上读懂了。那么,遇到这样的困难又如何解决呢?  
              首先,充分利用前人的注释。  
              《三国志》除裴注外,清代学者为它做考释的,还有顾炎武、何焯以下,约有二十余家,近人卢弼汇集诸家注释、考订,撰成《三国志集解》。在《集解》中,卢弼不仅时时提出自己见解,还对书中引用的典籍典故,多注明其出处,并引出原书有关文字,帮助读者领会其原意,对于难懂的名物制度也做了解释,是我们阅读《三国志》的良师益友。比如前书提到的《求通亲表》,除人们比较熟悉的管仲相齐桓以霸的事未注外,其余典制都做了解释,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令文含意,省去了许多查阅的时间。  
              至于《求通亲表》,引用的三十处典籍典故,《集解》注释了十六处,十八个名物制度注释了七处,只解决了部分问题。不过,通过《集解》,发现卢弼引用《文选》或李善注有十五处之多,告诉我们《昭明文选》也收入了《求通亲表》这篇文章,而李善有为其作注。我们可以在《文选》卷三十七中找到此表文,就可以查到李善对三十处典籍典故全都作了解释,十八处名物制度也注了十四处,大部分问题可获解决。如果其中某些注释不详或看后仍不能明了的,李善注又为我们进一步查阅其他书记提供了新的线索。  
              此外,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三国志选注》,选入了《武帝纪》、《陈思王植传》,其中对《求贤令》和《求通亲表》都作了较详细的注释。《曹操集译注》也收入了《求贤令》。这些注释都可加以利用,帮助我们解决阅读上述《令》、《表》的困难。  
              其次,善与使用各种工具书。  
              阅读《三国志》没有找到所需要的注本,或者注本对引文,对话中典制未作注释,又该怎么办呢?这就要借助工具书了。以上述《求贤令》为例,“孟公绰”句是引文,但不知出自何典故。不过,魏晋时人常常引用儒家经典作为立论的依据,因此,可先查《十三经索引》试试。该书将十三部经书文字分句编目,凡属十三经的文字,又要知道句子的第一个字,便能查到该句出自某书某篇。通过查“孟”字,知道引文出自《论语·宪问》,再查《十三经注疏》对该句的解释,就可弄清其原意了。  
              齐桓公称霸是由于重用管仲,通过新版《辞源》、《辞海》,或《二十四史传目引得》(中华书局出版)查到管仲不廉而相桓公霸诸侯的史实。同样,“钓于渭滨”句很容易联想到姜太公钓鱼渭滨的事,如果联想不到,《辞源》、《辞海》在“钓”字下的“钓台”、“钓鱼”条目,都给我们提供了太公钓鱼渭滨的线索,找到了姜太公事迹见《史记·齐太公世家》,从而查出这一典故的出处并了解其含意。  
              “盗嫂”事新《辞源》举出直不疑和陈平两人,这里是用何人的典故?查《汉书·直不疑传》与此处事迹不符,而《史记·陈丞相世家》,正好与令文上说的“遇(魏)无知”、“受金”等事迹相合。至于“被褐怀玉”、“明扬仄陋”,《辞源》、《辞海》均有解释,并举本篇***例句。通过查阅上述工具书,也可以帮助我们读懂这篇令文,并较为深刻形象地理解其内容。  
              再看《求通亲表》,其中“椒房”、“远游”等十八处名物制度,新《辞源》均列有条目,作了解释,新《辞海》也多数收为辞条。但是,三十处典籍典故,新《辞源》、《辞海》只有小部分能查到,或者提供了线索,大部分则需要找其他工具书方能解决。比如,表文中表明《鹿鸣》、《常隶》等《诗经》篇名的,可直接在《诗经》及其注释中求解;对于“诗曰”、“传曰”、“孔子曰”、“孟子曰”等引文,可通过《十三经索引》,找到篇目,求得解决;有的引文如“不为福始,不为祸先”,语意十分清楚,就不必再查其出处了。所以,即使没有找到注释本,通过查阅工具书,同样也可达到读懂上述《令》、《表》的目的。
      


      5楼2011-04-01 05:46
      回复
        其三,勤于查阅各类读书札记。  
                魏晋之际,已进入骈文时期。作者谴词造句,注重文才,引文用典,灵活多变。因此,有些词语在工具书中查到了,但句子却讲不通顺,意义仍不能理解,还必须结合词语在文中的前后字句,仔细体会,才能求得比较准确的解释。有的词语、典故,在工具书上查不到,但是,有的查阅清人或近人的读书笔记、读史札记: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陔余从考》、俞正燮《葵已类稿》《存稿》、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札记》等书的有关条目,可能获得解决,或者手到启发,找到解决的途径。  
                当我们读《魏书·刘劭传》时,其中引用了夏侯惠荐刘劭的表文,有“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等句。这里的“文学”,不能理解为今天所说的“文学”,而这里的“文章”,从后面的“著论属辞”看,与现在所说的“文学”才比较接近。新《辞源》在“文学”条下,有“文章博学”、“文献经典”、“官名”三种解释,此处现在哪一种呢?联系“文学之士”与“推步详密”分析,“推步”一般指推算天文历法,而古代精熟文献经验的人,往往通解天文历法,则这里的“文学”,选择“文献经典”这种解释比较符合表文原意。如此理解。前后文句通顺,文意清楚。  
                又如《吴书·吕蒙传》中的“脱误有功,富贵可致”句。“脱误”一词,工具书或未收录,或解释与此句意不符。但新《辞海》释“脱”字有“倘或”、“或许”等含义,并举《后汉书·李通传》:“事既未染,脱可免祸”为例句。据此,这里“脱误”的“脱”字,也应如此解释。结合句子前后文意,“脱误”应作“假如”、“侥幸”理解较为合适,可能是当时习语。从以上所述,遇到这类词语,只要我们细心分析体会,还是可以获得解决的。  
                对于某些既无注释、工具书上又查不到的词语、典故,翻阅前人的读书札记,也是一种求解的办法。如《陈思王植传》中的《陈审举表》,有“伯乐相之,孙邮御之”句。孙邮,卢弼《集解》未注,《辞源》等书也无。从上下文意看,“孙邮”当是任命,而且善御。在查阅《陔余从考》时,卷四有“王良即伯乐”条,其中提到的秦善御的有王良(见《孟子》)、邮无恤(见《左传》)、邮无正(《国语》)。并说上述三人“本为一人,而伯乐则其字也。”伯乐又名孙阳(见新《辞源》“伯乐”条)。这里,曹植大概是在“孙阳”与“邮无恤”里哪个名中各取一字,合为“孙邮”,以指善御者,亦即伯乐。至于“伯乐相之,孙邮御之”,上下两句用不同成为指同一个人,这是六朝骈文排偶句的特殊用法,如沈约《宋书·恩幸传论》:“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卿相”即是,湖广字伯始,是同一个人。“孙邮”虽未直接找到解释,但在《陔余丛考》“王良即伯乐”条的启示下,作如此推断、理解,是有依据的。又如《魏书·曹爽传》注引《魏末传》,有“设薄主人,生死共别”、“设主人祖送”等句。“设薄主人”、“设主人”“盖当时习语,犹今言作东道请客也”,并列举了很多例句加以说明。当然,解决这样的问题,开始难度较大,但只要我们不断积累知识,持之以恒,就会逐渐化难为易。  
                此外,引用当时人的文字与对话中,还有不少谶纬、灾异等内容。如《蜀书·先主传》中的《劝进表》,就大量引用了《河图》、《洛书》等谶纬符命,《魏书·高堂隆传》中的疏奏,以宫殿失火、淫雨成灾、鹊巢宫阙等自然现象,验证人事,其目的主要是为自己的立论罩上一层神秘色彩,加强其说服力,在我们今天看来,毫无实际意义。对于这样内容的引文,在阅读中不必深究,理解其用意即可。  
                三、如何查阅纪时、地名和职官  
                《三国志》的纪和传,除上述引用当时人的文字和对话外,阅读记人叙事部分,一般不甚太难,但是纪时、地名和官爵特别多。尤其是职官,在有传记或传记的某一段文字中,犹如任职简历表。《魏书·王凌传》约七百五十字,出现不同名号的官爵达二十六个之多,《蜀书·张翼传》有四百三十余字,不重复的官名也有十九个,《魏书·明帝纪》中,一段不足一百四十字的纪文,官名就有十六个。大约每二十余字甚至十字左右即有一个职官名称。这些官爵名号对于了解传文含义无多大障碍,但要弄清一个任务的升降荣辱,职权大小,以及在权利结构中处于何种地位,就不能不了解其所任官职的品秩和职责了。纪时与地名虽不如官爵名多,但对于我们阅读纪、传,建立时空观念,深刻理解传文,准确掌握史实,比起官名更为重要。但是,前面说过,《三国志》只有纪、传,没有表、志,对职官、地理、纪年等无专篇叙述,阅读中遇到上述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6楼2011-04-01 05: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