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月台瓷窑遗址或为五代后周柴窑遗址
28/10/2010
【大公网河南频道讯】大公报8月9日报道:一件有着天空般青色的青百合花瓶早前首次在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被怀疑很可能是中国已经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而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牛店镇的站台瓷窑遗址,或为中国陶瓷界苦苦寻觅多年的五代后周的御窑柴窑所在地,文物考古专家称,将有望破解消失千年的柴窑之谜。
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创烧的柴窑,瓷器滋润细腻,技艺精绝,位列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冠。但柴窑产品有限,传世极少,有「片柴值千金」之说。柴窑窑址至今尚末发现,一般认为在河南郑州一带。《陶雅》说:「柴窑出河南郑州。」《陶雅》亦称:「后周都汴,唐属河南道……柴窑,当即在其都内。」据明代洪武时曹昭所著《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
2006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河南省登封、新密、禹州进行瓷窑专题考古调查时,在新密市牛店镇站台村境内,发现该规模宏大的站台瓷窑遗址。该遗址中部被站台河穿过,因位于站台村境内而得名。
2007年初,文物考古人员及勘探队对该瓷窑遗址进行勘探和试掘,经调查、勘探及试掘,发现有五代向宋的汝窑、钧窑过渡的瓷窑遗存。经调查,站台瓷窑遗址被确认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因遗址南部为柴窑村,该遗址曾命名为柴窑瓷窑址。遗址东南部有站台仰韶遗址。
遗物丰富出土上百件
柴窑村沟壑密布,四周分布着浅丘,附近遗迹较丰富。在站台河南岸的高台地,经调查发现有仰韶至汉代的遗迹。但文化堆积大部分以唐末五代至宋代的瓷片堆积为主。在勘探过程中发现地上暴露窑址数十处,地下埋藏窑址十余处,其中大多数为马蹄形馒头窑,而且在郭窑村附近发现的五处窑址的附近都或多或少地发现有部分青瓷或白瓷堆积。
考古人员试掘两个窑址,一个为方形窑:在窑的东部有三个烟囱,中间直,两边的斜向中收,对称。窑壁较直,用砖砌成。西部被现代房屋压住,未清理清楚,在其周围发现大量瓷片,有黑瓷、酱釉、茶叶末等;另一个为一长条形窑,在西部有五个形制相近的土洞,似烟囱,窑底发现有几块陶罐的残片。具体性质目前还不确定。
在所试掘的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能复原的瓷器多达上百件。其中出土部分器形规整、器表光滑、器壁厚薄均匀、胎质坚硬、釉色优美、玻璃质感较强的青瓷器,包括豆绿、葱绿、天蓝、天青、月白、黑釉、黄釉、酱釉等;胎色有砖红、土黄、灰白、深灰等,能辨别器形的达上百件。器形种类有碗、罐、器盖、盘、瓶、水注、洗、盏、缸等,以碗、盏较多。口部特征有:方唇、卷唇、花口、直口、折沿、撇口、敞口、敛口等;底部特征有:假圈足、小平底、浅圈足、玉璧形圈足、器里底内凹式圈足等。有的在器内用划纹装饰。主要有玉璧形圈足青瓷盘,青瓷碗,以及葵瓣口酱釉碗,茶叶末釉碗、盏等器物。年代大约从唐末到宋早期。
白瓷堆积较多,白瓷的胎色有:砖红、土黄、灰白、深灰等,能辨别器形的达数百件,主要器形是碗;其次有水注、盏等。能复原的有数十件,大都是碗。在试掘的T3中,在青瓷堆积上部的冲淤积层中紧邻堆积层处,发现一枚宋早期铜钱——元佑通宝。
探寻柴窑窑址意义重大
探寻五代柴窑窑址,意义重大。新密站台瓷窑窑址的发现,为柴窑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站台瓷窑遗址》这样介绍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站台瓷窑遗址现存面积150多万平方米,面积较大,遗存较丰富,在当时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瓷窑作坊区。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调查和试掘的部分遗物特征看,该遗址有五代瓷窑向宋汝、钧瓷过渡的遗存,可为研究河南瓷窑由北向南发展过程,及钧窑、汝窑的发展源头,以及探讨中国瓷官窑的起源等学术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该瓷窑遗址文化层堆积情况来看,瓷片堆积中除部分唐代的瓷片外,大多为五代至宋代的瓷片堆积,包含汝瓷和钧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报记者 楚长城
新闻录入:楚长城 责任编辑:楚长
28/10/2010
【大公网河南频道讯】大公报8月9日报道:一件有着天空般青色的青百合花瓶早前首次在日本武雄市阳光美术馆展出,被怀疑很可能是中国已经失传千年的官窑「柴窑」。而位于河南省新密市牛店镇的站台瓷窑遗址,或为中国陶瓷界苦苦寻觅多年的五代后周的御窑柴窑所在地,文物考古专家称,将有望破解消失千年的柴窑之谜。
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创烧的柴窑,瓷器滋润细腻,技艺精绝,位列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冠。但柴窑产品有限,传世极少,有「片柴值千金」之说。柴窑窑址至今尚末发现,一般认为在河南郑州一带。《陶雅》说:「柴窑出河南郑州。」《陶雅》亦称:「后周都汴,唐属河南道……柴窑,当即在其都内。」据明代洪武时曹昭所著《格古要论.古窑器论》记载:「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
2006年底,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河南省登封、新密、禹州进行瓷窑专题考古调查时,在新密市牛店镇站台村境内,发现该规模宏大的站台瓷窑遗址。该遗址中部被站台河穿过,因位于站台村境内而得名。
2007年初,文物考古人员及勘探队对该瓷窑遗址进行勘探和试掘,经调查、勘探及试掘,发现有五代向宋的汝窑、钧窑过渡的瓷窑遗存。经调查,站台瓷窑遗址被确认东西长1000米,南北长1500米,总面积150万平方米。因遗址南部为柴窑村,该遗址曾命名为柴窑瓷窑址。遗址东南部有站台仰韶遗址。
遗物丰富出土上百件
柴窑村沟壑密布,四周分布着浅丘,附近遗迹较丰富。在站台河南岸的高台地,经调查发现有仰韶至汉代的遗迹。但文化堆积大部分以唐末五代至宋代的瓷片堆积为主。在勘探过程中发现地上暴露窑址数十处,地下埋藏窑址十余处,其中大多数为马蹄形馒头窑,而且在郭窑村附近发现的五处窑址的附近都或多或少地发现有部分青瓷或白瓷堆积。
考古人员试掘两个窑址,一个为方形窑:在窑的东部有三个烟囱,中间直,两边的斜向中收,对称。窑壁较直,用砖砌成。西部被现代房屋压住,未清理清楚,在其周围发现大量瓷片,有黑瓷、酱釉、茶叶末等;另一个为一长条形窑,在西部有五个形制相近的土洞,似烟囱,窑底发现有几块陶罐的残片。具体性质目前还不确定。
在所试掘的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能复原的瓷器多达上百件。其中出土部分器形规整、器表光滑、器壁厚薄均匀、胎质坚硬、釉色优美、玻璃质感较强的青瓷器,包括豆绿、葱绿、天蓝、天青、月白、黑釉、黄釉、酱釉等;胎色有砖红、土黄、灰白、深灰等,能辨别器形的达上百件。器形种类有碗、罐、器盖、盘、瓶、水注、洗、盏、缸等,以碗、盏较多。口部特征有:方唇、卷唇、花口、直口、折沿、撇口、敞口、敛口等;底部特征有:假圈足、小平底、浅圈足、玉璧形圈足、器里底内凹式圈足等。有的在器内用划纹装饰。主要有玉璧形圈足青瓷盘,青瓷碗,以及葵瓣口酱釉碗,茶叶末釉碗、盏等器物。年代大约从唐末到宋早期。
白瓷堆积较多,白瓷的胎色有:砖红、土黄、灰白、深灰等,能辨别器形的达数百件,主要器形是碗;其次有水注、盏等。能复原的有数十件,大都是碗。在试掘的T3中,在青瓷堆积上部的冲淤积层中紧邻堆积层处,发现一枚宋早期铜钱——元佑通宝。
探寻柴窑窑址意义重大
探寻五代柴窑窑址,意义重大。新密站台瓷窑窑址的发现,为柴窑研究提供重要线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站台瓷窑遗址》这样介绍其重要的学术价值:站台瓷窑遗址现存面积150多万平方米,面积较大,遗存较丰富,在当时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瓷窑作坊区。对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从调查和试掘的部分遗物特征看,该遗址有五代瓷窑向宋汝、钧瓷过渡的遗存,可为研究河南瓷窑由北向南发展过程,及钧窑、汝窑的发展源头,以及探讨中国瓷官窑的起源等学术热点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该瓷窑遗址文化层堆积情况来看,瓷片堆积中除部分唐代的瓷片外,大多为五代至宋代的瓷片堆积,包含汝瓷和钧瓷,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报记者 楚长城
新闻录入:楚长城 责任编辑: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