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神曲吧 关注:198贴子:655
  • 5回复贴,共1

说说但丁神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但丁的《神曲》,更多的是为了对中世纪文化及基督教思想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把一些基本的概念作为知识点储存在大脑里,以防今后遇到。这个想法源起自读到过太多后世的大作家们对这部书的评论、引用及再创新,可见这部书对后人的影响之广泛,所以我想认识一下后世诸多思想形成的源头。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我想我是不会去读这部冗长的注释多于正文好几倍的书的。
《神曲》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是它的框架结构和寓意,而不是具体的对三层世界及诸多人物的描绘和评论。但丁在书中列举了太多的政治人物,涉及了太多他所处世代的党派斗争和私人恩怨,并且按照主观意愿来了一次大审判,把诸多历史人物和当时还未死的众生一一按罪分类,发配到各自的位置上,这一点让我很不喜欢。如果事情有这么简单就好了,可是有罪无罪、罪轻罪重真的能够这样泾渭分明吗?谁来判定?谁有资格判定?神吗?我想就算是基督教中的上帝也不能做到完全的公正,因为人并不是自由的,在很多时候一个人的行为都是没有办法的选择,都是受着自身命运及周围环境影响的,并没有改变自己的途径和力量。所以,绝对的公正是不可能有的,公正的标准更不能由某个人来制定。但丁在书里做了一回上帝,而不是一个应有的探索者的形象。
《浮士德》与《神曲》
如果把《浮士德》拿来和《神曲》做一下比较,可以发现很多值得思考的有意思的地方。《神曲》里有正宗的基督教神学思想,却没有真正的信仰;《浮士德》里有信仰,但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信仰。二者虽然都是讲述一个人在充满艰辛的道路上前进,最后抵达理想之境的过程,但《神曲》偏重于上天的恩惠,给了书中的“我”很多的特权,而《浮士德》更侧重于(强调)自我的努力和永远忠于理想的信念和勇气,既自助者天助。但丁对宗教及信仰的理解还很单一,很片面,不能让自己跳出当时历史局限来看问题。他所寄望的用基督教神学的思想来改造世界,终究只是一场梦。当然,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思想来评判但丁,要知道,但丁可是出生在700多年前。
贝雅特里齐和格蕾琴是《神曲》和《浮士德》中引领人类走向光明,抵达的幸福之境的使者,是纯洁和真爱的象征,所谓“永恒的女性”。但丁和歌德都把具体的女性神圣化,作为“引领我们飞升”的力量。格蕾琴和贝雅特里齐的原型都是两位大作家年轻时曾暗恋过的对象,最后同样都是没有结果。可以想见,正因为没有结果,最初的感情没有被平凡的现实所磨损,两位大作家才可以把心中的美好情感理想化,把对象理想化,成为可以终生追寻的理想的化身。这时候,具体的对象是谁,格蕾琴和贝雅特里齐的原型是谁,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格蕾琴和贝雅特里齐是在但丁和歌德的梦想中诞生的,她们具有凡间女子所具有的一切美德,更具有尘世女性所不具有的超凡脱俗的气质。但丁和歌德可以在失恋的心情中把自己的理想境界上升到如此的高度,把一个可能极为普通、平凡的女子塑造出被后人世代歌颂的天使,这就是升华的力量,这就是大师和我们普通人的差别。我想,就算这二位大师的这两段恋情没有以失败而告终,以他们的生命力和艺术表现力,依然能够创造出不朽的诗篇和人物。人家是多情的大师,我辈不及也。
但丁的理性和神学信仰
但丁作为文艺复兴的开创性人物,最值得称赞的一点在于对理性的肯定。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就因为拥有上帝赐予的理性之光。人有理性分辨善恶,有自由意志选择善或恶的道路,所以人对自己的行为负有道德责任。但丁认为,爱上帝是最高的善,其次是爱世间的正义,或者说正确地爱他人与事物。爱作为一种天赋的本能,无所谓善恶,但在爱的对象、方法,爱的力量的大小上,有可能出现错误、偏差,需用理性加以认识、分辨,需用意志加以控制。所以但丁曾说:爱是一切幸福与罪恶的种子和根源。因为罪的产生也完全可能是源于爱。



IP属地:四川1楼2011-12-17 09:52回复
    楼主求但丁神曲TXT版,956009444@qq.com。楼主好人!!!


    3楼2013-06-10 14:26
    收起回复
      楼主好
      本帖已收藏
      加油下次写出更好的!!!!


      IP属地:浙江4楼2014-01-30 21:52
      回复
        但是但丁是信奉基督教的啊,在他的眼里上帝是伟大的主,从最开始的他自己对那些罪人的不解,同情到最后的认同,是一种对他自身灵魂的洗礼,就是在旅行中慢慢与地狱审判者同行。


        IP属地:甘肃5楼2014-11-19 23: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