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在异界吧 关注:167,125贴子:6,370,558
  • 9回复贴,共1

明朝的那些事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看起来明朝皇帝都不怎么样,就好像是个最不中用的朝代。其实,只要细心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明朝其实也是历史上有骨气的王朝之一了,和号称最强大的汉、唐比,明朝也算毫无愧色了。
明朝边患的是蒙古,而汉则是匈奴。老糊涂总是津津乐道明英宗在土木堡被俘,可是汉高祖当年也被匈奴兵围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呀,最后的解决方案是,汉朝去给单于老婆送礼,请她吹枕边风,放了汉高祖一条生路;而明朝则断然拒绝蒙古索求财物换英宗的要求,另立新君打败了蒙古,虽看起来没有君臣之道,但明朝的那股骨气也可见一斑。汉武帝派兵北伐匈奴,而明成祖则是亲征蒙古。“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并不适用于整个汉朝,而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辉煌。
与唐朝比,不错,唐初国力强盛,四海咸服。可盛唐以后呢?安史叛兵和黄巢匪兵以及吐蕃蛮兵都曾攻入长安。可以比较的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玄宗和唐僖宗弃都南逃蜀中。明朝则从未有过这种例子。在李自成进入北京前,崇祯皇帝拒绝迁都,最终也以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君王死社稷”的志向,这和清帝溥仪向日本驱膝称臣更有天壤之别;也是在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中,唐朝向回鹘借兵,结果回鹘兵在长安附近烧杀掠夺,无恶不作。而明朝在“靖难之役”等内乱中,可曾向蒙古借过兵?还有就是,汉唐长期实行“和亲政策”,而明朝则从没有拿宗室女子嫁蒙古、满洲去换和平,虽然那样可以保得一时平安,但也同样会助长异族气焰,越发的瞧不起这个礼仪之邦,最后导致的就是,边关告急,异族在边关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明朝无论是遇到多大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在明末那种内忧外患中,明朝依然兵分两路对付满清和造反的李自成,对关外的土地依然没有放弃“全辽可复”的计划。从英宗到崇祯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廷更是坚定,兵临城下宁死不迁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



1楼2012-02-13 12:58回复
    2L


    2楼2012-02-13 12:59
    回复

      每当我看到少帝陛下同陆秀夫跳海殉国时的场景,我都潸然泪下:
      要骂就要骂混蛋南宋皇帝赵构和宰相秦桧,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否则岳家军早就直捣黄龙,血洗“靖康耻”!
      倘若南宋皇帝是汉武大帝刘彻、大唐贞观皇帝李世民那样的一代雄主,那么真正跳崖的是蒙元侵略者!
      


      4楼2012-02-13 13:00
      回复
        明英宗朱祁镇在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的策划下,发动“夺门之变”杀死胞弟---景泰皇帝朱祁钰,复辟成功!而后,又杀害了民族英雄于谦,也是昏君一个!唯一赞赏的是: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废除了惨无人道的明代宫妃殉葬制度!
        所以,明朝16帝中,只有开国奠基的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雄才大略的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体恤爱民的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可惜在位仅1年)、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和明孝宗弘治皇帝朱佑樘,其余都不怎


        5楼2012-02-13 13:00
        回复

          崖山陆秀夫等十万人全部殉国,蒙古人可以几个月内,就踏平花腊子摸,铲平俄罗斯,夷灭东欧列国,但是在江南的华夏文明面前,他停顿了几乎50年。


          6楼2012-02-13 13:01
          回复

            崖山失败后,30万宋军将士只有2万人被俘虏,其余全部战死,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军民,都自杀殉国。


            8楼2012-02-13 13:02
            回复

              这就是你们说的中国的骨气?摒弃传统的四维八德,培养出了不知廉耻(我也一样,天生的奴才)的一代。”这就是“辉煌灿烂的华夏文化”?这就是“坚强挺拔的汉族脊梁”? 或许那句话说的对:“宋之前是中国,宋之后是支那”再看现在,创造宇宙的韩国 ,日本,欧洲,美国等的文化入侵,全然不知历史的幽暗处,有多少前朝的渣滓在窃笑,有多少同胞的冤魂在哭泣。这就是骨气?


              10楼2012-02-13 13:04
              回复
                回复5L
                其他的我不说,你说就朱元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和朱佑樘可以其他都不咋的我不赞同.
                隆庆皇帝朱载垕废除海禁,加强了海权与文化交流,万历皇帝朱翊钧的万历三大征,其中包括最出名的"炕鈤援朝"就是万历皇帝出兵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弃用东林党改用魏忠贤为首的阉党,为明末争取了最后的喘息之机.崇祯朱由检就不用说了吧?


                IP属地:四川11楼2012-02-13 14:59
                回复
                  机会纵然来事,如若不能把握,那就会失败,那失败的结果....


                  13楼2012-02-14 15: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