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吧 关注:4,054贴子:174,300
  • 3回复贴,共1

明末愤老杨光先:宁要中夏草,不要西洋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址http://news.qq.com/a/20101206/001105.htm


IP属地:广东1楼2012-04-15 15:41回复

    “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曾被视为矢志破旧立新的激进主义宣言。但很少人知道,这句话其实是300多年前另一句守旧宣言的升级版—“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这句话的著作权属于明末清初那位以顽固守旧著称的学者杨光先。
    不过,与其说杨光先“顽固守旧”,毋宁说他“顽固卫道”。确切地说,他只是比别人更犟一些而已,只认一个理:听圣人的没错!只要圣人说谁是妖孽,他一定拼死去打倒它。倘若真是妖孽,他自然要穷追到底;要命的是,即使所有证据都证明那其实是个冰清玉洁的九天仙女,他也会埋头批斗,决不放过。


    IP属地:广东2楼2012-04-15 15:42
    回复

      成也历狱,败也历狱
      不幸的是,历法这东西是可以通过实测来验证的,不像价值观之争,说黑说白,全凭口舌。杨光先如愿以偿扳倒“西洋妖孽”之后,朝廷任命他为钦天监监副。他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懂什么历法,于是上疏请辞。结果朝廷不但驳回,还提拔他做钦天监监正。杨光先只好硬着头皮上任。
      几年后,鳌拜倒台,朝廷发现杨光先确实无法胜任历法推算—这位“学者”接掌钦天监之后,所造的历法谬误百出,一年有两个春分、两个秋分,连闰月也算错了。于是朝廷起用来自比利时的传教士南怀仁治理历法。南怀仁遂提出要以实证来证明两种历法的准确度,并在次年的现场推算比赛中赢了杨光先。“杨氏学术”之缺终于藏不住了。
      然而这时,杨光先再度展现了非凡的底气,昂然宣称:“臣只知历理,不知历法”,“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就像晚清大学士倭仁反对洋务运动时喊的那样:“宁使中国无技艺,不使中国有西学”;又像今天“左愤”或“民族主义愤青”的宣言:“用洋货的就是卖国贼!”
      南怀仁则趁热打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上疏称杨光先为鳌拜的党羽,结果杨光先被判处死刑,后虽赦免回乡,但死在路上,未能重演当年“舁棺死劾”后的“咸鱼翻身”了。
      这就是历史上的“康熙历狱”,它和万历年间的“南京教案”、康熙亲政后与罗马教廷的“礼仪之争”一起,扼杀了17世纪中国向现代文明转型的一线生机。此后朝廷下令不欢迎西洋人,只准钦天监之类的技艺之士留在中国,且必须具结永不回国;原先已开始的“译西书七千部”计划就此搁浅;排外被确立为不可违反的祖制;吸收西方科技文化被视为对中国基本体制的严重威胁。其后果是灾难性的:经济上,中国继续停留在刀耕火种、畜拉手提的原始生产方式中;文化上,北京的国子监依然把“四书”“五经”作为唯一的课程,而此时剑桥大学的课程已经包括逻辑学、几何、数学、法律、医学、修辞、音乐,当然也少不了神学。两相对照,也就不难明白为何工业**没能发端于中国,为何中国只能等到被洋枪洋炮轰开国门之后才开始艰难地补课了。
      而挑起这场历狱的杨光先,终其一生都以“历史正确”的“有识者”自居,并坚信:一、我最正确,反对我就是反对真理;二、我不屑于了解你,就算事实证明你比我高明也没用;三、对异见者务必赶尽甚至杀绝。这就犹如套在葫芦里长大的西瓜,之所以讨厌圆球形的西瓜,是因为它从未见过真正的西瓜,之所以长成葫芦模样,是套子使然。他们从未设想过:自己(或圣人)绝不会错吗?别人绝无长处吗?


      IP属地:广东5楼2012-04-15 15:44
      回复
        皇汉+杨光先后人:汤若望和清朝皇室打压汉族 汤若望后人+弯刀师(巴尔干穆斯林族,杨光先是回民):淋浴间舒服吗@霉离剑金陵捞蠕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21 12: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