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
地图
采购
进入贴吧
全吧搜索
吧内搜索
搜贴
搜人
进吧
搜标签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
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可签
7
级以上的吧
50
个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
0
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
补签
。
连续签到:
天 累计签到:
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2月03日
漏签
0
天
黑陶吧
关注:
498
贴子:
2,088
看贴
图片
吧主推荐
视频
游戏
1
2
下一页
尾页
23
回复贴,共
2
页
,跳到
页
确定
<返回黑陶吧
>0< 加载中...
历史上的黑陶作品集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这个吧里大多都是广告贴
技术贴和说明贴太少
本人特整理些从大汶口到到近代比较典型的器皿与大家共同探讨
送TA礼物
IP属地:山东
1楼
2012-06-03 06:06
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规格: 口径30厘米 高59.5厘米 MouthDia.30cm•Height59.5cm 年代: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晚期 Late Dawenkou Culture of the Neolithic Age 类型质地类型: 陶器功用类型: 酒具 收藏地: 中国历史博物馆 the Historical Museum of China
迄今为止,最早的文字旦就出自大汶口的灰陶,比甲骨文早1000年。
IP属地:山东
2楼
2012-06-05 10:19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蛋壳陶杯学名又叫蛋壳黑陶高柄杯,
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蛋壳黑陶杯的器形可分为三部分,上面是一个敞口侈沿深腹的小杯;中间是透雕中空的柄腹,如倒置的花蕾;下面是覆盆状底座,由一根细长管连成统一的整体,形态纤巧秀致,有一种动人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陶杯经轮制而成,杯壁厚度均匀,薄如蛋壳,最薄处仅为0.2~0.3毫米,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就是今天仿制,也不是易事。而且,胎体表面经长时间打磨,使石英云母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顺着一个方向排列,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改为平行反射,使得器表熠熠发光。加上采用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划纹,它的制作工艺达到了中国古代制陶史上的顶峰。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掂之飘忽若无,敲击铮铮有声。”被世界各国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
IP属地:山东
3楼
2012-06-05 10:26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鼎,古代煮饭的器皿
高36厘米
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
这件鼎用黑陶制成,外形是鹰状,双腿和尾巴组成鼎的三个支足,鹰首突出,双目威视,神态十分强烈。
IP属地:山东
4楼
2012-06-05 11:35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一种炊、饮两用的陶制器具,形制与鬲相似。所不同的是口部有槽型的“流”,也称作“喙”,有三足。《说文·鬲部》:“鬶,三足釜也。有柄喙”,主要用于炖煮羹汤镬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这种器具主要流行于新时期时代
现存于中国陶瓷博物馆
鬶是史前东夷人创造的一种造型别致的器物,既实用又美观。东夷人崇尚鸟图腾,把自己喜爱的鬶做成各种各样的禽鸟形象,有的似展翅欲飞的鸟,有的似仰首高歌的雄鸡,造型独特,姿态生动,是很有地方特色的典型器物。由于它独特的特征,为周边部族所模仿
IP属地:山东
5楼
2012-06-05 11:45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黑陶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Neolithic Period),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 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
2.发明了陶器; 3.出现了原始农业、养畜业和手工业。
新石器时代早期 (距今约12000-9000年)发现的陶器数量较少,绝大多数为陶片,陶器中普遍参杂较大的石英砂粒,使用原始的模制技术和泥片贴塑方法、捏塑成型,工艺原始、器类简单,无刻意的装饰。 根据湖南道县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桶环的考古发现,中国至迟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了原始陶器,在中国北方,河北徐水南庄头也发现了公元前9000至公元前8000年的陶器,据此,可以大体看出,中国南方最早的陶器多圜底,中国北方早期的陶器多平底,陶器的制作方法、器表的装饰手法也有明显的差异,说明陶器的起源是多元的。 新石器时代中期 (距今9000-7000年) 陶器工艺有很大改进,普遍采用泥片贴塑法、捏塑法和泥条盘筑法,以红色、褐色陶为主,烧成温度提高,但器表存在色泽不一的现象,装饰普遍比较简单,在黄河流域彩陶开始萌芽。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大汶口文化晚期白陶鬶 (距今7000-4500年) 制陶技术快速发展,流行泥条盘筑法,满轮修整技术普及,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轮制技术,陶器颜色仍以红色为主,但色泽纯正,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灰陶比例逐渐增多,装饰手法多样,黄河流域彩陶流行。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
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龙山文化玉牙璧 (距今4500-4000年) 制陶技术突飞猛进,快轮制陶技术迅速普及,产量增加,黑色、黑灰色磨光陶流行,风格素雅凝重,在黄河流域随着袋足炊器的普遍出现,范模制陶工艺发展很快。
从出土文化看,陶器早在公元前12000年就出现,并且红陶、彩陶、黑陶几乎同时出现。
到4500年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代,黑陶文化才成为社会主流陶器,做工精细为部落氏族专用礼器,后伴随着殉葬习俗,很多技工被殉葬,至使黑陶高超技术流失,故夏、商、周、战国、秦的黑陶艺术远远比不上大汶口及龙时代的黑陶艺术。
IP属地:山东
6楼
2012-06-05 13:09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黑陶鱼口罐
为夏朝制作
几乎沿用了新石器黑陶文化的技法,黑陶材质为泥质,与细泥质的黑陶做工精细度相差甚远,由此可见,细泥质黑陶工艺在后龙山文化时代流传甚少。
IP属地:山东
7楼
2012-06-05 13:17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名称】:商灰陶盉
【类别】:陶器、灰陶、盉
【年代】:商代
【文物原属】:商代酒器
【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陶瓷史家们往往把它分成三个时期来介绍:商代早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较夏代为多,有少量红陶、棕陶和白陶,而黑陶、黑衣陶已很少见。商代中期的陶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最多。商代晚期的陶器,仍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最多,另有少量的泥质红陶。
IP属地:山东
8楼
2012-06-05 13:25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淳化枣树沟脑遗址出土先周陶器新器型:鬲式甗
此间考古专家认为,从箅隔和侈沿等形制特征来看,此类器形应与甑配套使用,在结构和功能方面更接近于甗。此外,在许多鬲、甗的足部或腹部都发现有包泥痕迹,应与鬲在灶上的安放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新器型和新使用痕迹的发现对研究陶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都有重要的意义。
周代黑陶已不多见,祭祀用的为青铜及彩陶。黑陶渐渐的淡出。
IP属地:山东
9楼
2012-06-05 13:38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秦时代的黑陶罐一对,和汉朝以及后世民间的黑陶罐无本质区别,黑陶逐渐沦为民间生活器皿,失去了祭祀的功能。黑陶工艺主要在民间传播。
IP属地:山东
10楼
2012-06-05 13:44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黑陶到了汉代,又迎来了历史上新的转机,黑陶艺术以汉砖、汉瓦的形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只不过历史上一直称其为青砖青瓦。
青砖以粘土、页岩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的
由此可见青砖和黑陶为同一原料,烧制后为灰黑色。可见并不是黑陶淡出了历史舞台,而是黑陶在历史上名称发生了变化,青砖青瓦即黑陶砖瓦一直沿用至今。
IP属地:山东
11楼
2012-06-05 13:58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画像砖的产生早于画像石,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是画像砖艺术的滥觞期。最早的画像砖几乎都是战国晚期各国都城宫殿上的建筑用砖,多为体量较大的空心砖和条形砖,主要用作宫殿的台阶和踏步,其中以秦都栎阳和咸阳出土的画像砖最为精美。战国末,秦国最先开始了从木椁墓向砖室墓的演变,使用画像空心砖来修建墓室。伴随着秦军统一六国的号角声,画像空心砖墓被秦人从关中带到了关东地区。 西汉早期,这种画像空心砖墓在今河南地区迅速发展,并在西汉中期影响到今晋南、冀南、鄂北、皖北和鲁西等周边地区。西汉晚期到东汉末是画像砖艺术的繁荣期。从西汉晚期起,画像砖墓开始摆脱了呆板的箱式结构,迅速向居室化发展,画像砖也摆脱了空心砖的旧模式,向多形化发展。东汉时期,画像砖艺术发展到巅峰,画像砖墓的分布范围扩大到西至甘青,东到海滨,南起云贵,北达大漠的广阔区域,并形成了以今河南地区和四川、重庆地区为代表的两大中心分布区,其中四川、重庆地区的画像砖持续繁荣到蜀汉时期。东汉时期的画像砖已经扬弃了图案化的构图,而以有完整画面的方形、长方形、条形的实心砖作为主要载体。 其中,以四川成都平原一带的画像砖最具特色,砖的规格均为长方形,一般宽50、高40厘米左右,一砖一个画面,图像内容极具地方特点,整齐地按一定间距镶嵌在砖室墓的墓室和甬道壁面上。魏晋至宋元时期是画像砖艺术的衰落期,但南朝时期在以今南京为中心的长江流域画像砖艺术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期,南京地区发现的宏规巨的巨幅拼镶画像砖墓代表了这一时期画像砖艺术的最高水平。隋唐以后,虽然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诸多地点都发现过画像砖墓,但始终没有形成一个中心分布区域,画像内容也日益趋于形式化和简单化。元代以后,画像砖作为一种民间美术艺术形式,淡化出了历史舞台。
IP属地:山东
13楼
2012-06-05 14:09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唐朝黑陶羊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中。
黑陶到了唐朝武则天期间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
黑陶被当作御用器皿出现在宫廷记录中,唐朝时代既有著名的唐三彩也有璀璨的黑陶艺术品
伴随着唐朝的衰落,黑陶艺术再一次沉浸在历史的长河上。
IP属地:山东
14楼
2012-06-05 14:22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宋代黑陶胭脂盒
黑陶已再一次淡出礼品行业,但在百姓生活中流传甚广。生活中的各种器皿都有黑陶的影子
IP属地:山东
15楼
2012-06-05 14:29
回复
收起回复
中国日照黑陶
富有美誉
9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
查看此楼
元明清的时候,黑陶在各地地方志上多被称为土陶手工艺。
黑陶几乎与收藏家及官方无缘
明代陶让在《陶雅》中说天下藏家无黑陶者难称尽善尽美!为现在人杜撰。这里就不做解释了。大家可以查阅此书。
也可以说黑陶在官方记录中已被贬为土陶。黑陶彻底的转为民窑生产。
但有2项例外。1是青砖2是紫砂壶中的黑壶 但这两项均属于黑陶种类的夹砂黑陶。其工艺水平与细泥质及泥质黑陶工艺水平相差甚远。
IP属地:山东
16楼
2012-06-05 15:02
回复
收起回复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贴吧热议榜
1
大S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
1806450
2
大S去世后上亿元遗产怎么分
1549876
3
孩子该判给汪小菲还是具俊晔
1488228
4
大S曾被预言活不过50岁
1431729
5
具俊晔回应大S去世
1103752
6
大S遗体将在日本火化
634512
7
格莱美奖霉霉碧梨挂零蛋
496294
8
大S病逝前曾患其他重度疾病
423192
9
英年早逝的明星谁最让人惋惜
305634
10
T1新人Smash什么水平
215200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