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国演义吧 关注:574贴子:291,096
  • 8回复贴,共1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呜呼公谨,不幸夭亡!
  修短故天,人岂不伤?
  我心实痛,酹酒一觞;
  君其有灵,享我烝尝!……
  呜呼公谨,人死永别!
  朴守其贞,冥冥灭灭。
  魂如有灵,以鉴我心;
  从此天下,更无知音!
  呜呼痛哉,伏惟尚飨。”


1楼2012-08-19 08:41回复
    这是诸葛亮急匆匆从荆州赶往江东,在周瑜灵堂前所念“祭文”的一部分。《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写诸葛亮在荆州夜观天象时,突然得知周瑜已命归西天以后,就“以吊丧为由,往江东走一遭,以寻贤士佐助主公。”
      他到达周瑜灵堂时,人未进门,就先闻哭声,前后三跪九叩地到灵前,扶念挽联,字字血泪,句句辛酸。念罢后又“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看得周围的吴军将帅们,个个感伤不已,连原先以为周瑜之死,完全是诸葛亮造的孽,见了他就要杀他的将帅,也不由自主地放下了手中的刀,真可谓诸葛亮“假戏真做”做到了极致,任何人也看不清他心中的真实用意,充分表现了一个政治家的恢宏胆略与敏锐才智。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周瑜是被诸葛亮活活“三气”而死的:“一气”发生在赤壁大战刚刚结束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先下手为强,顺势占领了原被曹操控制的荆州。当周瑜率兵到达南郡时,只见赵子龙已在城楼上洋洋得意地守卫着;周瑜想立即回头去抢占荆州,得探马来报,荆州也被张飞拿下了;周瑜又想转头去夺襄阳,不料襄阳早被关云长拿走了!周瑜当场气得一声大叫,“气伤箭疮,半响方苏。”
      “二气”是周瑜设下圈套,想以孙权妹妹孙尚香为诱饵,骗刘备到江东京口相亲,然后扣下他作人质,强行以人来换回荆州。但诸葛亮将计就计,成功地为刘备娶回了孙夫人。当刘备带着孙夫人高高兴兴地回荆州时,周瑜带兵去追袭,想在半路上干掉他,不料自己却被刘备的部将打得大败而归。当他下船逃回驻地时,岸上军士齐声呐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周瑜闻之,羞得大叫一声,又导致“金疮迸裂,倒于船上。众将急救之,却早已不省人事了。”
      “三气”是刘备原答应孙权,待他得了西川后立即归还荆州。但又迟迟不愿去攻打西川。周瑜见之,设下妙计,一面提出愿替刘备去攻打西川,以换回荆州;另一方面又向刘备提出,要为攻打西川的大军准备钱粮,待大军到达荆州时,刘备要亲自出城劳军。他想待刘备出了荆州城后,突然乘其不备进入城内,强行收回荆州。但是周瑜这一“假途灭虢”的计策,又被诸葛亮识破了,他一方面爽朗地答应周瑜的要求;另一方面又积极备战,调动各路人马来保卫荆州。当周瑜兵临荆州城时,却见赵子龙在城楼上闭门不出,周围根本不见刘备的身影。周瑜立马城下,怒斥刘备不讲信用,忽接探马飞报,关羽已在江陵向荆州杀来、张飞从秭归杀来、黄忠从**方向杀来、魏延从孱陵抄小路杀来,使周瑜顿时陷入四面楚歌之中。他只听远近城楼上、道路上喊声四起“活捉周瑜!活捉周瑜!”犹雷贯耳、震动百余里,周瑜既紧张又愤恨,在马上大叫一声,箭疮复裂,立即坠于马下,左右将他急救归船。周瑜醒来后,又闻报“玄德、孔明在前山顶上饮酒取乐。”后又得诸葛亮派人给他送来的书信,上说:“……曹操失利于赤壁,志岂须臾忘报仇哉?今足下兴兵远征,倘操乘虚而至,江南齑粉矣!亮不忍坐视,特此告知。幸垂照鉴。”周瑜览毕,气从胆边生,一声长叹,连叫数声,当场就魂归西天了!时年仅三十六岁。


    2楼2012-08-19 08:42
    回复
      《三国演义》的描写可谓淋漓尽致。它之所以要写周瑜是被诸葛亮“三气”而死,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周瑜的奸窄、狭隘。因为《三国演义》的写作宗旨就是为了“褒蜀、抑曹、贬吴”的,诸葛亮“三气周瑜”正好精彩地实践了这一宗旨的意图。
        但是,我们只要冷静地思考一番,仔细分辨史料,就会不难发现,周瑜不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查遍三国历史,从不见有这方面的记载,哪怕是一点点蛛丝马迹也没有提及。
        从史书上看,诸葛亮不但没有气死周瑜,甚至到江东凭吊周瑜的情节也是虚构的,更谈不上他在周瑜灵前念那篇烩炙人口的“祭文”了:
        第一,按照历史事实,诸葛亮一生与周瑜从未认真交手过。查陈寿的《三国志》,周瑜比诸葛亮大六岁,周瑜二十四岁授建威中郎将时,诸葛亮还只有十八岁,那时他还隐居在隆中偏僻山中,尚未出山创业。建安十三年(208),周瑜三十四岁,已是一个身经百战、具有丰富军事经验和组织才能的大将军了,统率着东吴强大的水军。但诸葛亮当时二十八岁,正初出茅庐,仅为刘备管管后勤工作,在社会与军中都还没什么名望,根本谈不上与周瑜交手。当时周瑜没有也根本不可能有想暗算诸葛亮的任何念头;诸葛亮也没有条件与资格去成为周瑜的死对头,当时诸葛亮的聪明才智还没有真正得到表露的机会,周瑜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妒忌他呢?
        从史实上来看,诸葛亮与周瑜稍有接触,是在赤壁之战前后的一年间,而周瑜在赤壁之战后的第三年就在巴丘(今湖南岳阳)病逝了,他们之间没有多少接触机会,何来像《演义》中所说的这样深度的恩恩怨怨,诸葛亮非要将他活活气死不可?
        况且,他们稍有接触的一年时间里,孙刘正处在联盟的蜜月期,两军一致对外,与曹操共同抗争,周瑜的智慧与才能都用在战略与实战上;而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师,精力主要花在外交与整体战略方针的谋划上。他们各有其主,在平日的政务上,不会有多大的直接接触,也不会有太多的纠葛发生,应该说,他们之间不会有那么深厚的矛盾与冲突。
        第二,从史实上来看,周瑜是大家一致公认的心胸宽广、气度恢弘的人。《三国志》对他的评论是:“性度恢廊”说他性情开朗、气度宽宏,并几度用“英隽异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等词句来盛赞他;刘备也说他“器量颇大”、蒋干说他“雅量高致”,可见周瑜完全不是一个小鸡肚肠的人。从大量史实我们可以看出,周瑜出身名门,家教甚好,少年得志,能统观全局。他平时待人诚恳、热情、人品很好,重修养,会打仗,又懂艺术,尤其能精通音乐。《三国志》还说,周瑜“大率为得人”就是说他为人颇得他人好感。当时东吴的第一老将程普,倚凭自己曾随孙坚破黄巾、讨董卓,又追随孙策平刘勋、征黄祖,身经百战,战果辉煌,他倚老卖老,看到二十四岁的周瑜就被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心中十分不服气。根据《江表传》记载,程普曾多次当着众将的面羞辱周瑜,但周瑜总是不当一回事,身居高位,宁可受点委屈,极尽全力要与程普搞好关系,终于使程普金石为开,深深为周瑜的才华与人品所折服,从此对周瑜十分敬仰、佩服与尊重,逢人就说:“与周公谨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意思是说,与周瑜交往十分痛快,就像饮美酒一样,不知不觉间就会自我陶醉了。就这样,后来程普与周瑜结成“忘年交”,在日后的战事中多有建树。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周瑜的人格魅力是十分强劲的,根本不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顺此而论,他怎么会百般妒忌他的下辈诸葛亮呢?诸葛亮即使有来“气”他的举动,像他这样气度不逊于当年司马懿的大将军,又怎能被小辈的诸葛亮寥寥数语就活活气死呢?这不是纯属天方夜谭吗?
        第三,据史料记载,周瑜之死不是被“气”死,而是死于积劳成疾。周瑜少年得志,年纪轻轻就担负着治理国家与军队的双重使命,一心想为东吴的国事、军事操劳,其肩头担子之重可想而知。用现代时髦的话语来说,周瑜是一个全心全意扑在事业上的“工作狂”。他一生文武双全,事无巨细,身先士卒;战无大小,都要势必亲征,长期的国事、战事的强大压力,使他心力交瘁,积劳成疾。同时,他平时长期身居江陵前线,条件艰险,又不大注意自己身体与身心的调理,使心脑肝肾功能严重损伤,加上毒箭伤口的纠缠,在他身上潜伏着一种难以摆脱的心病。
        有专家分析,根据现代中医学的理论来剖析周瑜的死因,不难发现,周瑜因过度操劳,身体丧失了先天元气,肾脏气滞血淤,肝脏解毒功能受损,血气受阴,他原本就伴有吐血的顽疾,最后使他心血动力不足,加上常年征战,脏腑有旧伤,又不注意日常调养,致使肾气虑,肝火盛,心气结,阴阳失调,全身机理失衡,最后导致心脏病突发而亡。
        这才是周瑜之死的真正原因。按常理而论,人只有被“气病”的可能,绝不会有被活活“气死”的道理。看来“诸葛亮三气周瑜”这桩历史公案,是可下定论的时候了!诸葛亮也可因此而洗刷活活气死自己盟友统帅的冤情,还其真实的历史原貌。


      3楼2012-08-19 08:43
      回复
        我还是比较容易接受双方既是敌人,又是知己的关系。正所谓一时瑜亮一壶酒万古消沉


        IP属地:河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2-08-19 09:00
        回复
          大都督啊~~~~~~~


          IP属地:辽宁6楼2012-08-19 09:01
          回复
            zouni


            7楼2013-01-26 17:42
            回复
              公瑾…


              来自手机贴吧8楼2013-01-26 17:51
              回复
                万古巨坟


                IP属地:辽宁9楼2019-12-23 14:0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