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气吞声,是名忍辱,非真忍辱,那么什么是真忍辱呢?
众生皆有清净庄严金身,这就是佛性,也是常说的自性,他如如不动,在自性的角度来看众生,不过是围绕在自性周身的习气,这习气由眼耳鼻舌身意生色声香味触法之执着心,这一执着,就有了伤身伤心的七情。虽然有了七情,但自性仍然一如本来,所以在斗气时,若在自性的角度如是而观,只不过是皮与皮的纠缠、肉与肉的纠缠、气与气的纠缠,好比静观两件衣服挂在了一起,但是穿衣服的两个人却没有受到一丝伤害,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究竟,但是,这样如是而观,根本无气可生,无辱可忍,这样是无为忍辱。但是站在衣服的角度去看这纠缠,理智会减少,忍,可能也会忍出病来。
明心见性之人,无需过程,常反观或修行到一定境地自然可做到,但未能见性前,会经历这么一个吃气的过程,但终究忍辱波罗蜜不是傻傻的当吃气包。
我所感悟,请诸位师兄指点!感恩!
众生皆有清净庄严金身,这就是佛性,也是常说的自性,他如如不动,在自性的角度来看众生,不过是围绕在自性周身的习气,这习气由眼耳鼻舌身意生色声香味触法之执着心,这一执着,就有了伤身伤心的七情。虽然有了七情,但自性仍然一如本来,所以在斗气时,若在自性的角度如是而观,只不过是皮与皮的纠缠、肉与肉的纠缠、气与气的纠缠,好比静观两件衣服挂在了一起,但是穿衣服的两个人却没有受到一丝伤害,我这个比喻可能不太究竟,但是,这样如是而观,根本无气可生,无辱可忍,这样是无为忍辱。但是站在衣服的角度去看这纠缠,理智会减少,忍,可能也会忍出病来。
明心见性之人,无需过程,常反观或修行到一定境地自然可做到,但未能见性前,会经历这么一个吃气的过程,但终究忍辱波罗蜜不是傻傻的当吃气包。
我所感悟,请诸位师兄指点!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