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萤画屏吧 关注:72贴子:4,172
  • 5回复贴,共1

挣脱桎梏
不经意间翻阅小时候的书籍,发现了一篇这样的故事: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一同在走向邻镇花园的路上,谁知前天大雨冲垮了桥被困在了岸边,被困的还有一个妙龄女子。老和尚见女子焦急,便对她说:“不如让老衲被你过去吧。”于是老和尚背着女子淌水过了河便放下了。三个月后,小和尚终于对老和尚说:“师傅你当初为何要背她,不是男女授受不亲吗?”老和尚说:“我不过是助人,把那个女子背在背上,过了河,便放下了。你却一直将她放在心里,三个月都为将她放下。”
老和尚的话让我沉思良久。老和尚不过将女子背在背上,而小和尚却把女子放在心里。
许多事情也是如此,要放下才能轻松。人生路程中的烦扰一件一件的缠绕着,我们被束缚着,快要窒息,我们却越抓越紧,是否松一下手就能舒服一些?一路上我们左顾右盼,身上负重累累,做事情瞻前顾后,人们常说累,却不想想是谁让他们这么累的?难道不是自己么?将所有琐事都困顿在心中,事事入心,自然事事烦扰。
朋友们,看看你们的手,试着将你们攥紧的手张开,手里的东西不一定会掉下来,只是东西的棱角不再膈着你们的掌心,冰冷的触感不再让你们阵阵寒颤,它不会逃走。或者试着脱下你们一件衣服,那柔软的皮毛的确华丽,但它厚重的贴在你们身上,人前光彩照人,内里却热汗涔涔。有时候,我们要为背负的东西付出很多,顾虑很多,往往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犹豫不决,何不试着放下试试?你不放下怎么知道你放不下?
执念太深,往往伤害的都是自己。
佛家的故事总是发人深省,因为无欲无求是他们最终的境界,我们在红尘不能脱尘,为什么不能掸掸衣角的灰尘,我们戒不了贪嗔痴,但我们可以竟可能的放松自己,那些过往的欲望与执着也好像如一缕云雾飘然而去。放下,有时只在一念之间。
就像佛陀跟黑指的故事一样。一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十分敬仰,便带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佛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婆罗门把左手拿的花瓶放下。佛陀有所:“放下!”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花瓶放下了。然而,佛陀还是那两个字:“放下!”这是,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了,你还要让我放下什么呢?”佛陀说:“放下你心中的执着。”黑指才恍然大悟。
世事繁琐,为何不活的自在?困顿自己毫无益处,为何要执迷不悟?背上负重繁多,为何不选择放下?束缚我们的桎梏,从来,都只是在我们心中。


IP属地:云南1楼2013-02-28 22:41回复

    激流中的青春
    ——《家》读后感
    其实许多人不知道,巴金的《家》原名《激流》,说实话,我觉得原先的名字与整本书更贴切。在封建社会朝着新制度迈步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在激流里翻滚着、反抗着,他们叛逆的举动是对封建的一种抨击,他们违背的是早该摒弃的旧传统,他们献出自己的青春去拯救他们的家。
    这场角斗里,好像没有输赢,只是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那些人也都在打岸的浪声里消音,觉慧看着岸上渐行渐远的人影和一汪浮动的绿水,一切都在此时变得悠远了……
    合上书,眼前都是觉新、觉民和觉慧的身影,觉新自杀,觉民逃婚,觉慧出走,好像一切都是惨淡凄凉的,因为社会大背景,他们失去了太多,亲人,爱的人,甚至是自己的思想。
    常有人将觉新与觉慧相比,总是抨击觉新,说他懦弱,说他无能。
    可没人知道,他是那样的无奈。他也想反击,他也想抗争,可是他不能,他是无奈的,他是旧礼教制度下的牺牲者,在他自杀那一刻,在瑞珏也死了的那一刻,在他一步步被封建传统侵蚀的日子里,他也是拥有自己的理想的,他也有爱的人。他深爱着梅表姐,但始终没有得到她,他的思想与性格早已被封建宗法观念和封建礼教严重的扭曲,他是矛盾的,他维护着旧制度,一方面也受着五四运动的印象。他一直都想挣脱,他想从他还保有的哪怕一小寸的思想中突破出来,但是他已经被侵蚀太深了。我觉得他是在是很可怜,他是最值得同情的。在当时的背景下,他只是动荡激流中随波的一员,他的无奈是多数人的无奈,他的矛盾是多数人的矛盾。高觉新,他被旧思想吞噬,他痛苦着,痛苦并清醒着,他知道自己处于怎样的困境中,他自我谴责但无事于补,他圈地为牢将自己封禁。一开始,他败给了封建制度,后来,他败给了他自己。
    这一切都是历史中的必然,即使高觉新在历史的潮流里只小如尘埃,但是足以以小见大。这让我想起高老太爷死的时候产生的幻觉,那是老一辈纨绔子弟荒诞无耻的生活,和新一代进步青年动摇制度的行动。以此更可以说明,高觉新他一人的结局也是大多数人的悲惨,一切必然导致必然。
    但是这一切已经成为历史,我觉得,无论觉新觉民觉慧到最后也只能这样的,或许有遗憾那也终将远去,我们还是把时间停留在他们最无畏的时候吧——在他们在激流里逆流而上的时候,在他们青春的时候。
    敬他们逝去的激流里的青春。


    IP属地:云南2楼2013-02-28 22:42
    收起回复
      取长补短
      美国最佳老师奖获得者隆·克拉克的班规里有这样两条:别人有好表现,要替他高兴;自己有什么好表现,不要炫耀,输给别人也不要生气。换做中国的成语来说,就是“取长补短”。
      不是所有人就天生优异的,优异的人有其优异的缘由,有人勤奋非常,有人则会反省自身,其中还有一项所有人都听过,但不是所有人都做得到的,就是取长补短。有了这一项特殊的能力,成为优秀的人才也就不难了。
      比如丹麦的文学家第谷,他有出众的观察能力,他花费了许多时间去观察天体运行的规律,但到头来却得出了不少错误的结论,他为此非常苦恼。后来他聘请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他的助手。开普勒的观察技术虽不如第谷,但在理论方面十分擅长,他们互相配合,经过第谷细致的观察和开普勒严谨的总结,他们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规律。由此可见,第谷没有开普勒的理论总结,就无法得出正确的定律,而开普勒没有第谷的细致观察,也得不出结果。他们二人,难道不就是取长补短的优秀人士么?
      而取长补短的人有何止他们呢?历史上有名的马克思,离开了恩格斯也无法达到今日的成就。马克思受到迫害后颠沛流离,是恩格斯一直给予他帮助,马克思答应给一家英文报纸写通讯稿时,还没有精通英文,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必要时甚至代他写。恩格斯从事著述的时候,马克思也往往放下自己的工作,编写其中的某些部分。而马克思主义当中,如果没有恩格斯,也不是今日的马克思主义。
      从这几人的故事当中不难看出,取长补短是通往成功一条必经的道路,只看着自己的短处,而不学习别人的长处,一个人是无法的进步的。再优秀的人也要做到这四个字,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也往往需要跨越许多障碍,如何才能将别人的长处与自己的长处结合?如何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短处?这些都是我们必将面对的,而我们需要的就是以谦和的心态去向别人请教,不嫉妒,不急于求成,那么,“取长补短”将是一件对你终身受益的事情。


      IP属地:云南3楼2013-04-21 23:44
      回复
        这个是楼主自己写的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4-08-06 15:52
        回复
          同问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2-25 2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