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吧 关注:294,944贴子:8,366,996
  • 10回复贴,共1

大学精神-“八百壮士”与哈工大

收藏回复

  • 218.18.25.*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

 

——“哈工大精神”探源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打下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在祖国的东北名城哈尔滨市坐落着哈尔滨工业大学。多年来,哈工大以学科全面、人才济济、成果丰盛而享誉海内外。自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苏“蜜月期”结束后,哈尔滨的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地域优势逐渐消退。尽管近年来地方政府在办学上给哈工大以很大的支持,但是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地方经济在转制过程中遭遇困难等不利条件客观存在。然而,多年来哈工大却在以稳健的势头持续发展。


  哈工大1984年入选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院校,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3所院校之一,1999年位列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几十年来,出自哈工大的两院院士有70位,各地高校领导第一把手一百多位,副校长、副书记一百多位。在国人引以为自豪的祖国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栾恩杰,“神五”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李元正,试验大队大队长许达哲,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KM6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六”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光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家骐,“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神舟”飞船分系统指挥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都是哈工大的校友。


  每当有人问询哈工大发展的动因时,学校领导的回答都是:“哈工大的发展主要靠‘人和’,靠我们内部薪火相传的强劲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向上的奋进力,我们称之为‘哈工大精神’。只要‘哈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


  提起“哈工大精神”,还要从上个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




1楼2007-07-05 07:59回复
    • 218.18.25.*
    深入实际、实干兴邦是哈工大的又一传统,工程能力强的优势,长期坚持产学研结合的传统,铸就了哈工大教学科研队伍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实干的务实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哈工大扩建之初,就注重教学科研同实际的结合。1951年苏联专家提出,学生在校学习阶段要去现场搞生产实习。学校采纳这一建议成立生产实习科,加强实践性环节。当时一年级有认识实习;二年级有机械加工实习;三年级有生产实习;四年级有专业实习;五年级时结合毕业论文搞毕业设计。那时哈工大的实习工厂很有名,有最先进的机器设备供学生实习用。这样,学生毕业后分到企业能很快胜任工作。


      早期哈工大受教育部、一机部双重领导。一机部部署哈工大与部科研部门在哈尔滨建立了工具所、焊接所等一批研究所。哈工大教师在各所任职,参加科研工作。同时,许多部属企业和科研院所也为教师搞科研,学生的生产实践、毕业设计提供场所。1960年1月,一机部在哈尔滨召开现场会总结,哈工大师生在“技术革新、技术革命”运动中与哈尔滨市107个工厂协作完成了460多个机械化自动化项目。


      几十年来,“八百壮士”和后人们以一种“啃硬骨头”的精神,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需要,解决了科学技术和工程应用方面的一道道难题。从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第一台模拟计算机的诞生,到90年代中国第一部新体制雷达的问世;从50年代中国第一台仿型立式车床的制造,到80年代中国第一台弧焊机器人的亮相;从50年代中国第一台会说话、会下棋的智能计算机的问世,到新世纪“试验卫星一号”升天……这些成果都体现着哈工大人“能吃苦,能战斗,能攻关,能奉献”的精神。


      世纪之交,“八百壮士”们已渐近耄耋之年,垂垂老矣,但是他们的精神、信念和传统,正在由一代代弟子传承下去。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师、专家队伍,在新世纪的征程中一如既往。在近年来为国家完成的一些重大工程中,如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多种机器人的研制、陀螺漂移测试转台的研制、载人航天空间环境地面模拟实验装备(KM6工程)的研制、“试验卫星一号”的研制、获得“载人航天协作贡献奖”的多项技术难题的解决等,继续体现着这一精神。


      “KM6工程”是一项由哈工大牵头,校内外30多家科研生产单位联合攻关的项目。项目在3年时间里连续攻克了许多技术难题,一次抽真空成功,在“神舟”号系列飞船地面模拟太空环境的实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4年4月在西昌发射的“试验卫星一号”是我国第一颗由高校牵头研制的具有明确应用目标的微小卫星,也是我国第一颗新技术演示验证微小卫星及第一颗传输型立体测绘卫星。“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一项目包括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地面应用等五大系统。其中40%的技术是首次采用的新技术,难度与风险很大。国内高校完成如此复杂的小卫星项目尚属首次。曹喜滨教授率领的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与兄弟单位组成的攻关团队,同舟共济苦战6年多,卫星“零故障、零缺陷、零失误”地发射成功,完成了全部实验项目任务。


      2005年11月22日,由于中石油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造成松花江水体污染,哈尔滨市政府关闭了松花江哈尔滨段取水口。在这一关键时刻,哈工大临危受命,接受了为正常供水提供方案的任务。接到任务后,学校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师生们立即行动起来,通宵达旦地在实验室里忙碌着,奔走于学校与水厂之间。李圭白、张杰两位院士和马军教授参加了建设部“哈尔滨市恢复城市供水专家咨询组”,崔福义、李伟光两教授参加建设部赴达连河镇专家咨询组,赴现场作技术指导。事后哈工大受到了省、市和国家建设部的表彰。建设部特地给哈工大写来了感谢信。


      关于“哈工大精神”确切的文字表述,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师生、校友中已讨论了多年。仁智相见,这将是一个长盛不衰的话题。有老教授提出,我们应靠什么吸引人才凝聚队伍?在“天时、地利”等方面我们既得到过机会,也曾受到限制。在新的历史时期,哈工大迎来第二个“黄金时代”。这里面既有高新技术发展的机遇,又有长期以来形成的学校教育、科研实力与文化底蕴。以“八百壮士”为代表的哈工大教师群体,当初很多人读的是按西方教育模式办的本科,来哈工大又读完苏联模式的研究生教育。西方的自由、活跃与苏联的严谨、规范相结合,使大家受益匪浅。在新世纪,文化与科学的交流日渐繁盛,我们该如何吸收人类文明的营养,继续壮大我们的肌体?这是我们要继续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


    6楼2007-07-05 08:01
    回复
      • 221.207.180.*


      7楼2007-07-09 17:30
      回复
        • 59.49.82.*


        8楼2007-07-12 08:48
        回复
          • 222.57.245.*


          9楼2007-08-17 21:38
          回复
            严重


            禁言 |10楼2008-01-08 14:26
            回复
              这些该重新温习了!


              禁言 |11楼2009-02-11 21:55
              回复
                顶!
                听校史的讲座时我对这段历史很感动,感觉是第一次真正认识了哈工大,也为是工大的学子而自豪!


                禁言 |12楼2009-02-11 22:26
                回复
                  同LS!


                  禁言 |13楼2009-02-11 22:34
                  回复
                    必须顶!


                    IP属地:北京禁言 |14楼2009-05-18 16:53
                    回复
                      顶帖!我是今年新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IP属地:日本禁言 |15楼2012-07-19 16: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