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了一个和大家讨论对生活忍受限度和是否叛国的问题。
其实一直不太愿意发那个帖子,毕竟这种事情,在大义上面,始终都是属于应该被批判的,更何况我一直是以儒家门徒自居。
但是纠结却是终究存在的。
无数次代入李陵的环境,还有自我假设中的韩信和方孝孺可能的后人中
无比压抑的情绪,无法忍受的狂怒和复仇的意念
甚至平息这种虚拟的情感也只能用游戏中的杀戮来完成
但同时,又无法说服自己扩大报复对象的正义性
因为从根本明白,扩大打击面是力量不足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产生的副作用
也因为,无法忘记记载着“扬州十日”的惨象和《黄河绝恋》中,日军将婴儿放到磨盘上的情景
其实一直不太愿意发那个帖子,毕竟这种事情,在大义上面,始终都是属于应该被批判的,更何况我一直是以儒家门徒自居。
但是纠结却是终究存在的。
无数次代入李陵的环境,还有自我假设中的韩信和方孝孺可能的后人中
无比压抑的情绪,无法忍受的狂怒和复仇的意念
甚至平息这种虚拟的情感也只能用游戏中的杀戮来完成
但同时,又无法说服自己扩大报复对象的正义性
因为从根本明白,扩大打击面是力量不足而不得不借助外力产生的副作用
也因为,无法忘记记载着“扬州十日”的惨象和《黄河绝恋》中,日军将婴儿放到磨盘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