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ghur吧 关注:22,977贴子:1,289,076

【历史】鞑靼民族如何走出斯大林的阴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苏联元帅:红军若有十万蒙古骑兵就能横扫黑海


1楼2013-06-19 21:09回复
    “我父亲就那样死在了异乡。我知道必须回到故乡去寻找我的根,虽然我从没见过克里米亚。没想到,从乌兹别克斯坦回家的路竟然那么漫长。”


    2楼2013-06-19 21:10
    收起回复
      自由万岁!!!


      3楼2013-06-19 21:10
      回复
        60岁的玛丽娜的语调平和,笑脸上并无阴影。若有人期望在她身上找到一个沉重的鞑靼受害者形象,注定要大失所望。过往的残酷岁月似乎并没成为她的重负。她坐在自家小旅社的土耳其式凉亭里,将茶水和传统干果一字排开,在此可以俯视山坡下的克里米亚巴切萨莱旧城区。


        4楼2013-06-19 21:11
        回复
          我春季的时候前往克里米亚,作为乌克兰的自治共和国,民居保持着两三百年前的原貌,中间伸出了不少清真寺宣礼塔的尖顶。小路上头戴鞑靼式圆帽的老人赶着驴车,大声吆喝着跟在后面的孩子。黄昏在鸡叫与犬吠声中渐渐降临,春天的暖风吹起了尘土。


          5楼2013-06-19 21:12
          回复
            自几个世纪前随蒙古大军来到克里米亚,鞑靼民族在这温暖的半岛上生息繁衍,为这片土地刻上了不同于北方斯拉夫文化的印痕。旧城中心是建于17世纪的克里米亚汗国王宫,奥斯曼和鞑靼传统融合的杰作:土耳其式的四方形建筑、圆角木制屋顶和圆拱回廊,以鞑靼人的彩绘艺术装饰外墙。当年臣服于奥斯曼帝国的可汗们在受到波兰、立陶宛、俄罗斯和乌克兰哥萨克四面包围的困境中,仍然倾向于享受生活的浪漫情调。似乎难以想象,为了今日波澜不惊的日常生活,仅为双脚在这片故土上站立,鞑靼人付出了血泪的代价。


            6楼2013-06-19 21:13
            回复
              1944年5月,仍属于俄罗斯加盟共和国一部分的克里米亚遭遇了一场劫难。斯大林以克里米亚半岛鞑靼人在二战时与德国合作为由,把鞑靼人居民强逼流放到中亚,大约46%被流放的人死于饥饿或疾病,其余的人直到数十年后才获准返回克里米亚半岛。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8楼2013-06-19 21:13
              回复
                玛丽娜的父母和15万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送往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其余人被送往哈萨克斯坦和西伯利亚等地的古拉格,两千多户鞑靼家庭因此永远离散。


                10楼2013-06-19 21:15
                回复
                  不幸中的大幸,玛丽娜的父母并未失散,他们如牲畜一般被运进位于乌兹别克斯坦一处偏远村庄的定居点,被检查站、路障和铁丝网隔离起来。人们需要每个月在当地警察处登记,以防有人逃跑。住在四处漏风的土房或防空洞里,他们衣不遮体,甚至不得已冬天赤脚在户外劳作,往往两三天才能等来几块面包。他们对当地疾病的免疫能力低下,又缺乏基本的医疗服务。


                  11楼2013-06-19 21:16
                  回复
                    走过地狱般的年月,玛丽娜的父母仍然幸存了下来。1952年,玛丽娜出生在乌兹别克斯坦。幸运的是,当她成年,形势已大为松动。定居点的铁丝网被拆除了,虽然不允许返回克里米亚,但鞑靼人已经可以自由活动。玛丽娜进了塔什干大学攻读机械工程,在那里她第一次感受到苏联是如何试图在文化上消灭自己的民族“当然,没人能禁止你在自己家里讲鞑靼语。但我认为如果要消灭一种语言,不需要刻意去禁止它,只需要切断它繁荣的渠道。政府规定鞑靼人不得以鞑靼语接受教育,如此一来,我们渐渐无法用鞑靼语思考和表达复杂的问题,然后越来越依赖俄语。这才是最有效的消灭。”玛丽娜说。在这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中,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母语、学校和媒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楼2013-06-19 21:18
                    收起回复
                      ★★★★★★★★★★★★★★★★★★“当然,没人能禁止你在自己家里讲鞑靼语。但我认为如果要消灭一种语言,不需要刻意去禁止它,只需要切断它繁荣的渠道。政府规定鞑靼人不得以鞑靼语接受教育,如此一来,我们渐渐无法用鞑靼语思考和表达复杂的问题,然后越来越依赖俄语。这才是最有效的消灭。”玛丽娜说。在这有计划的种族灭绝中,他们失去了自己的母语、学校和媒体。★★★★★★★★★★★★★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楼2013-06-19 21:19
                      收起回复
                        1980年,玛丽娜的父亲去世,至死也未能再见魂牵梦萦的故乡。玛丽娜和丈夫决心不顾禁令返乡,但行到阿塞拜疆的巴库就被当局阻止。他们和成百上千急切的克里米亚鞑靼人一起滞留在巴库,失望和愤怒急剧蔓延。少数人成功到达克里米亚,却被拘捕和遣返。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5楼2013-06-19 21:20
                        回复
                          多年来,约25万人返回克里米亚,其中几千户鞑靼家庭未得到政府的安置,城镇周围的野地里至今遍布着他们搭建的简易棚屋,如丑陋的伤疤般无法忽略。近几年的国际人(和谐)权组织报告显示,克里米亚鞑靼人仍受到语言、宗教和文化的歧视。放逐的历史造就了他们坚固的集体认同,但比放逐更难承受的,是故乡的失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7楼2013-06-19 21:22
                          回复
                            ★★★★★★★★★★★★★近几年的国际人(和谐)权组织报告显示,克里米亚鞑靼人仍受到语言、宗教和文化的歧视。放逐的历史造就了他们坚固的集体认同,但比放逐更难承受的,是故乡的失落。★★★★★★★★★★★★★★★★★★★★★★★★★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楼2013-06-19 21: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