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的世系
一般认为,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他在位的时候,东夷族势力强大。东夷族首领益曾经被舜任用,去管理草木鸟兽,后来又被禹选为继承人。虽然禹在位的时候让他参加天下大事的处理,并且在禹死时又被禅让给最高的权力,但是结果却由启继承了权位。于是益便率众向启进攻。屈原《天问》篇说:“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意谓启代替益作了君主,但却突然遇到灾祸,后来遭受忧患的启为什么却能够把拘禁解脱。从这段话推测,启和益之间一定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以启的胜利告终的,即古本《纪年》所说的“益干启位,启杀之”。
居于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的有扈氏对启所实行的家天下不满,启遂率众前往讨伐,在甘(今陕西户县南)地战。战前,启在誓师之辞中指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因此上天才要“剿绝其命”。启借“恭行天之罚”①的名义与有扈氏作战,在舆伦上占了优势。战争的结果,有扈氏被剿灭,启的地位得到巩固。有扈氏是旧传统的维护者,《淮南子·齐俗训》说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
启的时候,夏朝生机勃勃,启部在均台(今河南阳翟)举行盛大宴享,还在“天穆之野”演出了精彩的乐舞。启是一位能歌善舞的人,在舞蹈的时候,他“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②,有突出的表演。启的时候,乐舞的场面相当壮观,《墨子·非乐》篇说它“万舞翼翼,章闻于天”。这种欢乐的情景与讨伐有扈氏胜利后夏朝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关系的。
关于启的品德,古代文献里有不同的说法。《战国策·燕策》一谓“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启被看成是贪婪于权位的人。《墨子·非乐》篇谓“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用弗式”,启被看成是一位只知荒淫享乐的昏庸君主。然而在谦家传说中,启则是一位贤王。启和其父禹一样,也处于传统观念尚有很大影响的时期,关于他的不同传说正反映了其品德的复杂性和当时社会观念的变迁。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从启开始,夏朝共传13世①、16王。古本《纪年》说夏朝共历471年,可能近于实际。夏朝世系如下:
一般认为,启是夏朝第一位君主。他在位的时候,东夷族势力强大。东夷族首领益曾经被舜任用,去管理草木鸟兽,后来又被禹选为继承人。虽然禹在位的时候让他参加天下大事的处理,并且在禹死时又被禅让给最高的权力,但是结果却由启继承了权位。于是益便率众向启进攻。屈原《天问》篇说:“启代益作后,卒然离孽,何启惟忧,而能拘是达?”意谓启代替益作了君主,但却突然遇到灾祸,后来遭受忧患的启为什么却能够把拘禁解脱。从这段话推测,启和益之间一定进行了复杂而尖锐的斗争。这场斗争是以启的胜利告终的,即古本《纪年》所说的“益干启位,启杀之”。
居于今陕西关中平原地区的有扈氏对启所实行的家天下不满,启遂率众前往讨伐,在甘(今陕西户县南)地战。战前,启在誓师之辞中指责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因此上天才要“剿绝其命”。启借“恭行天之罚”①的名义与有扈氏作战,在舆伦上占了优势。战争的结果,有扈氏被剿灭,启的地位得到巩固。有扈氏是旧传统的维护者,《淮南子·齐俗训》说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
启的时候,夏朝生机勃勃,启部在均台(今河南阳翟)举行盛大宴享,还在“天穆之野”演出了精彩的乐舞。启是一位能歌善舞的人,在舞蹈的时候,他“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②,有突出的表演。启的时候,乐舞的场面相当壮观,《墨子·非乐》篇说它“万舞翼翼,章闻于天”。这种欢乐的情景与讨伐有扈氏胜利后夏朝的巩固和发展是有关系的。
关于启的品德,古代文献里有不同的说法。《战国策·燕策》一谓“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启被看成是贪婪于权位的人。《墨子·非乐》篇谓“启乃淫溢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铭苋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用弗式”,启被看成是一位只知荒淫享乐的昏庸君主。然而在谦家传说中,启则是一位贤王。启和其父禹一样,也处于传统观念尚有很大影响的时期,关于他的不同传说正反映了其品德的复杂性和当时社会观念的变迁。按照《史记·夏本纪》的记载,从启开始,夏朝共传13世①、16王。古本《纪年》说夏朝共历471年,可能近于实际。夏朝世系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