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普及吧 关注:7,024贴子:40,177
  • 1回复贴,共1

【方剂分析】散收配伍在不同方剂中的运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药组或药对的相互配伍及其作用体现,是方剂学的特色,而散收相配、相反相成的特点尤为突出。
  在此,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进行概括和提炼,以领会和探讨散收相配特点的深刻含义。
  1 散收配伍在解表剂中的运用
  解表剂是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的作用,用治外感表证。解表剂中药物大多具有宣散外邪作用,但也有散中寓收的药物组合,如桂枝汤
  桂枝汤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的作用,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证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主要病机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风寒外袭当以辛温发汗而解之,故用桂枝解表散寒,兼能温阳通络,体现辛温发汗以祛风寒之表邪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疗思想。但又有营阴外泄(汗出),腠理不固之表“虚”病机的存在,故选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
  此方中桂枝辛散治卫强,芍药酸收治营弱散收相配,等量合用,散中寓收,汗中有补,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使有汗出(病汗)的外感表寒证经解肌发表调和营卫而解。方中桂枝与芍药的收散相配,不但能使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而且桂枝、芍药分别与方中的生姜、大枣、甘草相配后所体现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作用,又使桂枝汤具有“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的特殊治病机理。故柯琴赞之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2 散收配伍在温里剂中的运用

  温里剂是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但也有在温热香散药之中佐以少许收敛之品成散收相配之势,如回阳救逆汤
  回阳救逆汤由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五味子、制半夏、麝香组成,具有回阳救逆、益气生脉的作用,主治寒邪直中三阴、真阳衰微证,证见恶寒蜷卧、四肢厥冷、吐泻腹痛、口不渴、神衰欲寐,或身寒战栗,或指甲口唇青紫,或吐涎沫、舌淡苔白、脉沉微甚或无脉。主要病机为寒邪直中三阴,阴寒内盛,阳微欲脱。“寒中三阴,阴盛则阳微”,故应以回阳救逆、益气生脉药以治之。方中四逆汤回阳救逆,六君子汤补益脾胃,肉桂温补三阳、祛寒破阴,再加五味子、麝香,成其特色之药。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指出:“人之有生,血气顺则周流一身,脉息和而诸疾不作。血气逆则运动滞涩,脉息乱而百病丛生。”麝香虽只三厘,但藉其辛香走窜力甚,斩关夺门,通十二经血脉,使诸药迅布周身,而令本方不失为回阳救急之峻剂。寒邪直中三阴,阴寒极甚而真阳欲脱,非大辛大热不足以破阴回阳。然阳气衰微,骤用辛热香窜之品,恐反致真气亡散,虚阳暴越,故方中佐少量五味子酸涩敛气。麝香和五味子相配,一散一收,散中有收,既助回阳救急之效,又无真气耗散,虚阳外亡之虞,相反相成,诸药合用,阴寒散而阳气回,气血充于脉道,脉复阳回而诸证自除,可谓配伍严谨,颇具巧思。
  3 散收配伍在理气剂中的运用

  理气剂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或气逆病证。理气剂多为芳香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气,故有些方中又配有收敛之药,如定喘汤。
  定喘汤由白果、麻黄、苏子、甘草、款冬花、杏仁、桑白皮、黄芪、半夏组成,具宣肺降气、清热化痰之功,主治哮喘,证见咳嗽痰多气急、痰稠色黄、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主要病机为风寒外束、痰热内蕴所致。“风寒外束,则肺气雍闭,失其下行之令,久则郁热内生,于是肺中之津液郁而为痰,哮嗽等痰由所来也”,故当以解表散邪、宣肺平喘、清热化痰药以治之。方中麻黄辛温发散,既能宣肺气之雍闭,又能平气急之咳喘,但“肺为娇脏,畏热畏寒,期间毫发不容”为防其辛散太过而伤肺,故又以甘涩之性的白果而收敛之,且白果具敛肺定喘、祛痰止咳之效,两药合用,使肺气之雍闭得以宣通,又不伤肺气,痰饮祛而增平喘之功,又因其一散一收,使麻黄得白果相配,则表散受约,宣散不至太过而伤肺气;白果得麻黄相伍,则收敛肺气而不至留邪闭寇,且散收相配,正适肺司开阖之职,有异曲同工之妙,共为君药。配以杏仁、苏子、款冬花、半夏协助平喘祛痰,桑白皮、黄芪清泄肺热,甘草调和诸药,使痰热清、外寒散、肺气降、咳嗽痰喘诸证自除。
  4 散收配伍在祛痰剂中的运用
  祛痰剂是以祛痰药为主组成,具消除痰饮之功,以治各种痰病的方剂。痰病复杂,又因生痰途径不同,治法各异。二陈汤作为治痰的基础方也寓散收配伍的特点。
  二陈汤由半夏、橘红、茯苓、甘草、乌梅、生姜配伍组成,具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主治湿痰咳嗽,证见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病机多为脾肺功能失调。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失健运,则停湿生痰,湿痰犯肺,致咳嗽痰多。“治病必求其本”,故本方以半夏为君,半夏辛温性燥,因其性燥,燥脾胃之湿,湿除则痰无以生,降逆而和胃。又因其辛温能散,通调肺气,滞涩之证解除;为防半夏辛散之力过大,祛痰而伤正气,故配以乌梅少许,收敛肺气,与半夏配伍,相反相成,并有祛痰不伤正,邪去正复之效,并有欲劫之而先聚之之意,以达邪痰去尽,正气未伤。散收相各,标本同治,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方中茯苓甘淡渗湿,陈皮辛温理气,甘草平以益脾,“益脾则土气以制湿利气,则痰无能留滞”,益脾制其本,利气制其标也。
  由上观之,散收相配、相反相成,制其标而复其本,去其邪而不伤其正,在各药相配中,扬己所长,避己所短,于貌视矛盾之中达到实质上的有机结合。这也是中医精髓所在,从整体出发通过辨证论治的辨证思维认识方法,认清矛盾的双方面“满招损,谦受益”,既防其过甚,又补其不足,明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制其因,调其整体,最后以达机体的和谐统一。这种独具辨证思维特色的配伍方法,作为方剂中诸多配伍方法的一种,为使方剂通过药物彼此间的有机组合,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最佳而毒副作用最小的最终目的,发挥其特有的作用。
作者 欧阳建军 刘三云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13-11-11 10:34回复
    定喘汤那里是黄芩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6-27 0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