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虔吧 关注:169贴子:4,871
  • 0回复贴,共1

被遗忘的刘焉牧伯制建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扫盲版的《品三国》也好,史学家的研究也罢,其实都忽略了一个对汉末军阀割据以及三国鼎足起到决定性的人物和事件: 刘焉和他的牧伯制建议。两汉基于历史教训制定了郡国制度,其最大的好处,就是有效防止诸侯王以及地方大军阀的割据,因为地方的军政大权掌握在郡太守或相当于郡太守的诸侯王国的国相手里,即使他们想要对抗中央,以一个郡或王国的实力也是难以形成大军阀的。小子前文《莫论隆中对且说讨董卓》也提到过,东汉的州刺史是监查郡守们的,他们起初并没有军政的实权。东汉之初,州刺史的薪水是600石,甚至级别低于郡守,到汉成帝以后才提高到和郡守同等待遇的2000石。刘焉的牧伯制建议被采纳后,管辖数郡的一州就可以有了掌握了军政实权的州牧,这是打破郡国制度的开端,推动了地方大军阀快速生成,最终导致了鼎足三分。
公元188年即汉灵帝中平5年,太常刘焉向中央政府建议,四方的兵乱是由于州刺史的实权太小,不能有效地阻止郡守们的胡作非为,建议中央将刺史提升为州牧,遴选有名望的重臣作州牧并扩大州牧的军政实权。[注1] 其实刘焉这么倡议是有他的小算盘的,他本人后来就因此第一个作了益州牧并且开始了"杀汉使绝汉道"的割据。从小子前文《莫论隆中对 且说讨董卓》里所列讨董卓的13家诸侯联军名单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关东诸侯们绝大多数还是太守级的小军阀,其中包括后来囊括幽州,冀州,并州,青州4个州的大军阀袁绍,当时也只是个渤海郡太守。但是随着讨董联军的瓦解和内杠,郡守级的小军阀或被消灭,或效仿刘焉成了州牧级的大军阀:
曹操 - 从东郡太守进而成为兖州牧
陶谦 - 从徐州刺史成为徐州牧[注2]
公孙瓒 - 杀了不做皇帝的刘虞成为幽州牧
袁绍 - 巧取豪夺了韩馥的冀州成为冀州牧
刘表 - 从荆州刺史成为荆州牧
刘璋 - 接老爹刘焉的班,成为益州牧
吕布 - 偷袭了不中用的刘备成为徐州牧
袁术 - 封丘一战被曹操打出中原,跑到南方自领扬州兼称徐州伯
孙策 - 虽未正式自称州牧,但总共保有6个郡,可以算是州牧级的军阀了。
刘备 - 和其他军阀屡战屡败,但袭了刘璋的益州鼎足一隅
等等诸如此类,郡守级的小军阀们快速地生成为州牧级的大军阀了。时下热门话题的各个版本的《隆中对》虽然有战略家们的智慧,但毕竟是大军阀们进一步吞并的过程和必然性,不能作为华夏分裂的理由。所以小子以为三国鼎足的成因是:
第一,黄巾暴动促成了郡守们的扩军,使之成为小军阀
第二,董卓的暴政使中央的权威丧失,小军阀们走出自己的地盘,开始纵横天下;即使没有董卓,汉末宦官们的擅政也足以使使中央的权威丧失,导致小军阀们的走出自己的地盘的。
第三,刘焉倡导的州牧制推动了出动的小军阀生成割据的大军阀
第四,大军阀间的吞并,导致了三国鼎立;各版本的《隆中对》只不是这吞并过程中的策略,是不足以被夸大为导致分裂的。
如果只有小军阀的盘踞,一旦出现曹操这样的英雄人物,国家是完全可以在短时内统一的,就像曹操剿灭广陵太守张超一样。但是,大军阀的出现,其所保有的经济军事实力强大,给国家统一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甚至曹操这等豪杰和大军阀作战中也流露出出了"得陇望蜀","鸡肋"一般的厌战感叹。所以说,刘焉的牧伯制建议是导致汉末大军阀割据,三国鼎足的关键所在。
-------------------------------------------------------------------------
注1: 《后汉书刘焉传》: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清选重臣,以居其任。
注2: 本文中的州刺史指没有军政实权的监查官员,州牧指掌握州军政实权的州长。史书中的州刺史,州牧有时混为一谈,要细心区别。比如,孙坚杀的荆州刺史王睿,黄巾杀的兖州刺史刘岱,就是监查官员,没有太大的军事实权,所以轻易被杀;刘表之徒有时称刺史,有时称州牧,但实际是掌握了军政大权的州牧。


IP属地:浙江1楼2014-01-30 10:2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