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导视:他们被称为中西合璧的夫妻翻译家,联手翻译了1000多万字的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著作。离骚、楚辞、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以及鲁迅文集等作品在他们的笔下为世界知晓。经历了无数的波折和坎坷,人生路上,他们携手同行,一路走过50多年的风雨岁月。请继续收看大师之:翻译家杨宪益
解说:从1944到1946年之间,杨宪益在国立编译馆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宋朝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书长达294卷,从战国到五代,是跨度1362年,历经16个朝代的编年巨著,由于小时候的打下深厚的古文基础,翻译这部史书对杨宪益来说并不困难。
访谈:
杨宪益:梁实秋问我们做什么翻译,我说你决定吧,梁实秋就说你就找一部大书翻译吧,然后就选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外国英文还没有翻译,你们就把《资治通鉴》翻译了吧,我说可以,每个月我就翻译一万字左右。
反正那个时候她的英文比我好,我中文比她好一点,在中文方面我帮助她比较多,英文方面是听她的多一点。
解说:1951年,经著名学者向达推荐,杨宪益从南京来到了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从此和“翻译”相伴。
访谈:
晓虹:《红楼梦》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决定对它进行翻译的呢?
杨宪益:《红楼梦》很晚。是后来外文出版社想把中国的重量的书都做一些翻译,他们想的是几部小说,一部《水浒传》,一部《三国》,一部《红楼梦》,还有《西游记》。那个时候外国人跟外文出版社有关系,有一个叫沙博理的人,沙博理是美国人,他中文并不好,可是他的爱人是中国人,可以帮他的忙,所以就让他翻译《水浒传》,但是《水浒传》他也没有翻出来,同时还有一个美国人要翻译《三国》,结果也没有翻出来,《西游记》没有找到人翻译,《红楼梦》就决定让我来翻译。
晓虹:最先好像是您和戴乃迭先一起翻译了前八十回,但是那个时候正好是文革期间,还以为手稿丢了。
杨宪益: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决定要翻一百二十回还是翻译前八十回,不过我们那个时候已经翻完了前八十回,那个时候我们翻译的手稿他们没有好好保留,有一个管英文翻译的叫熊川如,他看我们有八十回《红楼梦》的初稿,他就把它留下来了,没有丢。
晓虹:如果丢的话工作就得重新开始。
杨宪益:丢的话也没有什么,那就重新再翻译。
晓虹:当时翻译前八十回用了多少时间?
杨宪益:两年。
晓虹:您的反应让我很好奇,因为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您刚才又说如果丢了的话就选择重新再翻译,显得特别的淡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
杨宪益:关于中国的古文,有的古文是比较困难的,像《楚辞》、《离骚》是比较困难一点,后来的《唐代传奇》虽然是小说,也比较困难。翻译白话的像《红楼梦》我以前翻过半白话的书,像《老残游记》、《儒林外史》我以前都翻过,这些都很简单拿过来就翻。《红楼梦》很简单,我说戴乃迭就拿打字机打出一个初稿,然后再把文字改一改。
晓虹:《红楼梦》里有很多人名,包括有词、有诗,翻译起来会是什么情况呢?
杨宪益:没有什么困难,我后来想人名字太多了,开头像丫鬟的名字我想也把意思翻出来,后来想想人太多了也记不住,后来就决定选重要的人翻译。
晓虹:翻译《红楼梦》之前您自己好像对《红楼梦》都不是太感兴趣。
杨宪益:我小时候对《西游记》、《三国演义》兴趣更大一些,对于《红楼梦》一直没有看全。
晓虹:当时为什么对《红楼梦》不感兴趣呢,是不是不太对脾气?
杨宪益:《红楼梦》太像我们的老家,有很多东西我觉得很讨厌,我对《儒林外史》的兴趣比《红楼梦》大一些。
解说:从1944到1946年之间,杨宪益在国立编译馆的主要工作是翻译宋朝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这部史书长达294卷,从战国到五代,是跨度1362年,历经16个朝代的编年巨著,由于小时候的打下深厚的古文基础,翻译这部史书对杨宪益来说并不困难。
访谈:
杨宪益:梁实秋问我们做什么翻译,我说你决定吧,梁实秋就说你就找一部大书翻译吧,然后就选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这本书外国英文还没有翻译,你们就把《资治通鉴》翻译了吧,我说可以,每个月我就翻译一万字左右。
反正那个时候她的英文比我好,我中文比她好一点,在中文方面我帮助她比较多,英文方面是听她的多一点。
解说:1951年,经著名学者向达推荐,杨宪益从南京来到了北京外文出版社工作,从此和“翻译”相伴。
访谈:
晓虹:《红楼梦》又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决定对它进行翻译的呢?
杨宪益:《红楼梦》很晚。是后来外文出版社想把中国的重量的书都做一些翻译,他们想的是几部小说,一部《水浒传》,一部《三国》,一部《红楼梦》,还有《西游记》。那个时候外国人跟外文出版社有关系,有一个叫沙博理的人,沙博理是美国人,他中文并不好,可是他的爱人是中国人,可以帮他的忙,所以就让他翻译《水浒传》,但是《水浒传》他也没有翻出来,同时还有一个美国人要翻译《三国》,结果也没有翻出来,《西游记》没有找到人翻译,《红楼梦》就决定让我来翻译。
晓虹:最先好像是您和戴乃迭先一起翻译了前八十回,但是那个时候正好是文革期间,还以为手稿丢了。
杨宪益:我们那个时候也没有决定要翻一百二十回还是翻译前八十回,不过我们那个时候已经翻完了前八十回,那个时候我们翻译的手稿他们没有好好保留,有一个管英文翻译的叫熊川如,他看我们有八十回《红楼梦》的初稿,他就把它留下来了,没有丢。
晓虹:如果丢的话工作就得重新开始。
杨宪益:丢的话也没有什么,那就重新再翻译。
晓虹:当时翻译前八十回用了多少时间?
杨宪益:两年。
晓虹:您的反应让我很好奇,因为很多人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您刚才又说如果丢了的话就选择重新再翻译,显得特别的淡然,怎么会有这样的态度呢?
杨宪益:关于中国的古文,有的古文是比较困难的,像《楚辞》、《离骚》是比较困难一点,后来的《唐代传奇》虽然是小说,也比较困难。翻译白话的像《红楼梦》我以前翻过半白话的书,像《老残游记》、《儒林外史》我以前都翻过,这些都很简单拿过来就翻。《红楼梦》很简单,我说戴乃迭就拿打字机打出一个初稿,然后再把文字改一改。
晓虹:《红楼梦》里有很多人名,包括有词、有诗,翻译起来会是什么情况呢?
杨宪益:没有什么困难,我后来想人名字太多了,开头像丫鬟的名字我想也把意思翻出来,后来想想人太多了也记不住,后来就决定选重要的人翻译。
晓虹:翻译《红楼梦》之前您自己好像对《红楼梦》都不是太感兴趣。
杨宪益:我小时候对《西游记》、《三国演义》兴趣更大一些,对于《红楼梦》一直没有看全。
晓虹:当时为什么对《红楼梦》不感兴趣呢,是不是不太对脾气?
杨宪益:《红楼梦》太像我们的老家,有很多东西我觉得很讨厌,我对《儒林外史》的兴趣比《红楼梦》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