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介绍:
1.游戏前准备:
卡组、硬币、D6骰子、最好有一张用来计算生命值的纸方便游戏进行。
2.开始准备:
以猜拳或抛硬币的方式决定先攻与后攻,双方将各自的领主卡置于各自核心区。
从【后援】中抽取5张卡在手中作为【营地】。
3.回合流程:
①增援阶段 :
回合开始时,从【后援】中抽取2张卡加入【营地】。
②战略阶段:
(1)可进行【召唤卡】的召唤,次数不作限制。
召唤卡召唤流程:
召唤阶段:宣告要召唤的卡牌,并根据卡牌等级支付召唤代价。
响应阶段:对方决定是否发动卡牌效果进行响应。
重整阶段:进行一切相关卡牌效果的判定,结束结算与召唤流程。
(2)可进行【召唤卡】状态的变更。【进攻】,表示为正放;【防御】,表示为横放。每回合可以进行一次状态变更,召唤时可以选择两种状态的任意一种。但召唤初回合不能进行状态变更,战斗结束之后的卡牌不能进行状态变更。
(3)可进行【法术卡】的使用,其中【吟唱法术】在吟唱期内为横放表示,发动效果时转为正放。
发动流程:
发动阶段:宣告效果,指定目标。
响应阶段:对方决定是否发动卡牌效果进行响应。
重整阶段:进行一切相关卡牌效果的判定,结束结算与发动流程。
(4)可进行【召唤卡】的【战斗】,其中战斗流程如下:
I.召唤卡之间的战斗流程
宣战阶段:此时召唤卡A向召唤卡B进行宣战,其中A必须为【进攻】状态。
战斗阶段:进行以下计算。
a.如B处于【进攻】状态,将(A攻-B甲)与(B攻-A甲)比较大小。(A攻-B甲)>(B攻-A甲)时,B破坏;(A攻-B甲)<(B攻-A甲)时,A破坏;(A攻-B甲)=(B攻-A甲)时,A与B均破坏。并且A一方的【领主卡】受到(B攻-A甲)的伤害,B一方的【领主卡】受到(B攻-A甲)的伤害。(差值小于等于0则不承受伤害i)
b.如B处于【防御】状态,将(A攻-B甲)与(B攻-A甲)比较大小。(A攻-B甲)>(B攻-A甲)时,B破坏,B一方的【领主卡】受到(A攻-B甲)的伤害;(A攻-B甲)<(B攻-A甲)时,A与B均不破坏,A一方的【领主卡】受到(B甲-A攻)的伤害。(A攻-B甲)=(B攻-A甲)时,A与B均不破坏,双方的【领主卡】不受伤害。
重整阶段:进行一切相关卡牌效果的判定,结束结算与战斗流程。
II.召唤卡与领主卡之间的战斗流程
宣战阶段:此时召唤卡A向领主卡B进行宣战,其中A必须为【进攻】状态。且领主卡B一方的庭院上不能存在【防御】表示的召唤卡。
战斗阶段:对领主卡B造成召唤卡A的攻击力数值的伤害。
重整阶段:进行一切相关卡牌效果的判定,结束结算与战斗流程。
(5)可进行【战场卡】的使用,使用后将【战场卡】置于【核心位】。
(6)可进行符合发动条件的卡牌效果的发动。
发动流程:
发动阶段:宣告效果,制定目标。
响应阶段:对方决定是否发动卡牌效果进行响应。
重整阶段:进行一切相关卡牌效果的判定,结束结算与发动流程。
③调整阶段:
检查【营地】,将【营地】中的卡牌丢弃到不大于6张。
如我方庭院上存在【吟唱法术】,减少1回合【吟唱时间】。
④结束阶段:
准备对方回合的开始。
效果压制:
当多个卡牌效果发动而相互冲突时,以【战场卡】>【法术卡】>【召唤卡】>【领主卡】
例:
甲方召唤【召唤卡】黑锋游骑兵(C级 人类 【黑曜之锋】 处于进攻状态时,攻击力+1)
响应1:乙方响应召唤,发动【召唤卡】深渊的影猎手 效果(C级 恶魔 【深渊咆哮】 从营地中丢弃1张卡,对方一次召唤失败并破坏那张卡)
响应2:甲方响应效果,发动【战场卡】黑石要塞 效果 (从营地中丢弃2张卡,从后援中抽取一张法术卡使用并立即发动效果)
响应3:甲方抽取【魔阵法术】雄鹰远视 并发动效果(B级 【自由者】 本卡牌存在于场上时,对方无法响应我方的召唤 每个我方的调整阶段,从后援中抽取1张卡)
乙方停止响应,进入判定。
黑石要塞 发动生效,雄鹰远视 发动生效,深渊的影猎手 发动效果失败,黑锋游骑兵 召唤生效。
结算,甲方从营地中丢弃2张卡,乙方从营地中丢弃1张卡,黑锋游骑兵 召唤成功,雄鹰远视 置于魔阵位。
胜负规则:
1.对方【领主卡】生命值归零时,判负。
2.对方【后援】、【营地】没有卡牌,【庭院】上没有【召唤卡】时,判负。
【后援】(牌组)构成规则:
1.【领主卡】有且仅有1张。
2.同名卡牌数目不得超过4张。
3.卡牌总数不得少于40,无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