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我们相约壶镇
作者:郑建新 摄影:郑导 白云小宠
莺飞草长,桃红柳绿。在一个春风暖暖,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与缙云的应淑爱、钭银菊等四位摄影爱好者相约,一起去壶镇的左库村与松岩村观赏桃花摄录风情。
车子沿着仙都景区一路行游,不一会乳白色的晨雾,笼罩在朱潭山和鼎湖峰之间,置身于云雾交织,雾似轻烟,奇峰兀立的名胜之中,真有种梦中漫游,恍若仙境的感觉。
8点30分,壶镇至左库的公路上已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热闹非凡。那一望无际的桃园,与盛开的朵朵桃花像是一大片胭脂,染红了富饶的春之山河,又像是一团团云霞,映照着充满生机的大地。
桃花,引来了蜂飞蝶舞,也引来了目不暇接的游人,站在高处俯看,只见园内人头攒动,别有一番情趣,有丽水的、永康的、磐安的,也有省外的摄影家和游客们。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以左库为中心的水蜜桃基地,业已成为壶镇继工业缝纫机、带锯之后,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的又一张金名片。时至今年,这个村已连续举办了六届桃花节,除了赏花,村里还举办了民间文艺表演,以及农家乐服务。
漫步在春色融融的田野里,我的心好像春雨洗过一样的圣洁,不知是心沉浸在这艳丽的桃花里,还是瓣瓣桃花上滴落的露珠充盈着我的心。一阵风拂过,油菜花与桃花的芬芳,夹杂着青草和泥土散发的清香扑面而来,我仿佛已沉醉在花的海洋之中。
太阳出来啦!从遥远的天际送来一波又一波暖暖的气息。蔚蓝的天空下,几只蜜蜂“嗡嗡嗡”地飞着,它们不停地舞动着薄薄的羽翼,在挂满粉红桃花的枝头上寻觅,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不知疲倦地亲吻着朵朵桃花,肚皮下鼓鼓地沾满了金色的花粉。
眼前晃动着蜜蜂上下翻飞的身影,耳边却不时传来赏花人的欢声与笑语,而我的记忆仿佛回到了久别的童年时光:千岛湖的老宅子,宅子后那片迎风摇曳的桃树林,一种久远的酿香穿过岁月的河流将我轻轻地包裹。
每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便会常常思念与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老人家离世迄今已三十多个年头。虽然时间淡忘了许多的记忆,但至今却难以忘怀她老人家过去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小时候家里穷,穿的衣服和鞋子没有一丁点的色彩。奶奶就用猪毛、鸡毛、牙膏壳从货郎担上换来一点点丝线,然后在我的衣裳、布鞋、扇子上飞针走线,绣上桃花和蜂蝶。当我行走在充满阳光的校园时,绣着蜂蝶的衣裳聚焦着许多同学们羡慕的目光,透过粉红的丝线,我仿佛看到那美丽的桃花仙子在春风里翩翩起舞······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同样的景致,不同的心境,虽然无风,却有着片片花瓣在飘落,伸手接住一片悠悠落下的花瓣,发现它还是那么的新鲜。昨夜的春雨胀满了它每一个生命的细胞,粉红的汁液正悄悄地向外散发着幽香,此时我仿佛看见在天国里的奶奶,露出了慈祥的微笑。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日影西斜,我们一路溯溪而上五公里,走进了一个依山傍水、远离喧嚣的世界,置身古色古香的松岩百廿间,有一种穿越时光隧道的错觉。放眼望去,整座古宅分前、中、后三个大天井,正中大门往里延伸,层层迭迭,每个天井都用鹅卵石铺就,其中还有排列着小鹿、扇形之类的图案。
百廿间里住着好几十户人家,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守望着自己美好的家园和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最令人叹服的是建筑物上的许多雕刻,无论是梁上,还是窗上,或者是门上,花鸟兽鱼,栩栩如生。
松岩村一位胡姓老人介绍,百廿间古宅建筑面积3700平方米,为清代贡生胡景敦所建,后人尊称他为松轩公。松轩公性格豁达,不吝钱财,修桥补路,积德从善,被乡邻奉为楷模,“齿德齐眉”的牌匾,就是时任处州府(今丽水市)对他的嘉奖。
惊闻松岩百廿间、胡氏宗祠、二十四间等文保要异地搬迁。我们真心期望当地政府和文物保护单位在拆迁和重建过程中,要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让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返程途中,由于观赏桃花的车流量过大,我们遭遇了几个小时的堵车。当车子驶入壶镇时,江畔的垂柳轻柔地挥着手,送别了恋恋不舍的夕阳,大地也将一丝丝淡淡的春意,悄然地隐藏在朦胧的夜色之中。这时,耳边传来一首悠扬动听的歌曲:壶镇,是一座千年的古镇,潺潺一条好溪水,养育多少坚强的人;壶镇,一座崭新的小城,八百里栝苍衍生出,你是光明的一盏灯······
衷心地祝愿:壶镇的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