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问题,回复量的问题。
好吧,这是这次风波的起源。那么首先问一下各位,什么样的周刊才能有很高的回复?或者说什么风格的周刊,会有很高的回复?这个问题,在史努比的那个贴子里,我曾很隐晦问过他,当然,没有现在这么直接明了,因为我想让他自己理解到这点,不过从结果来看..
之前史努比说,周刊有过八百甚至过千的回复,那么我想问,为什么当初会有那么高的回复?在我的印象中,最早期的周刊的回复量高,是因为大家对新事物的好奇和接纳,以及当初做的的确非常不错;中前期的回复量高,是因为内容的文艺、内涵和充实;中期回复量高,
是因为卖节操和卖下限;再往后,节操和下限都卖的差不多时,回复量差不多都稳定了,一直到现在为止,呈稳定下滑趋势..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究竟什么样的周刊会有很高的回复?在我看来,能够吸引人自然会有回复。那如何才能吸引人?方法很多,文笔,剧情、创意、内涵甚至无节操、卖下限等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归属感和代入感..很遗憾,现在的周刊,我没有找到上述的任何一点。稍微沾点边的,大概就是那个新闻专栏了,不过很可惜,这个“新闻”只是对吧里或群里的事情的截图报道,让经历过的人在重新回顾一遍吧了,也就是所谓的炒冷饭吧。不过我想它还是有一定意义的,最起码,它可以让一些平常上不了贴吧的同学,了解下这周又有什么无节操事件..
好吧偏题了,回到刚才的话题,归属感和代入感,怎么说呢,现在的周刊,基本上都是各个作者各写各的,剩下偶尔会出现的有互动的帖子,基本上也都是报社内部的相互吐槽,换句话说,无法与暗毁的吧友引起共鸣。你写不出人家想看的东西,有不给人家可以聊得来话题,人家凭什么回复你?这个问题,大家自己私下揣摩吧
关于归属感和代入感,说白了是想让报社能做一些和吧友相关的内容。这并不是想让报社回到当初那个靠恶搞吧友吃饭的的时代,如果真这样,估计我自己要疯掉了。我这里一直有一个企划,那就是希望报社出一个类似于采访或访谈之类的栏目,可以参考下早期诚菌的作品。每期从吧里抽出一位吧友做专访,类似于脱口秀的节目。通过这样一个栏目,来加深对这位吧友的了解
这个采访的对象,可以是当下证火热的大水哔,也可以是曾近很活跃但是最近逐渐下潜的仙贝,还可以是在吧内刚刚冒尖的新人。而且对于新人而言,这个也是一个迅速融入暗毁这个家庭的途径
如果这个栏目真的做成功的话,报社收获的关注度和回复量就不用我多说了
然后,不要问我该怎么做,也不要让我来做,我从一开始就说过,我只是来提建议的,能接受以及实行多少,那是你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