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o侦探学吧 关注:698贴子:9,693

【转】变态人格的脑起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百度文库,
发条橙海报镇楼


1楼2014-05-17 15:46回复
    American Scientist Dec. 2010
    Inside the Mind of a Psychopath
    变态人格的脑起源
    撰文:肯特•A•契尔(Kent A. Kiehl) &乔舒亚•W•巴克霍尔兹(Joshua W. Buckholtz)
    翻译:邱天
    翻译,审校:毛利华


    2楼2014-05-17 15:48
    回复
      神经科学家们发现有些极其冷血的杀手们并非内心邪恶。是病态的大脑使得他们漂流在一个没有情感的世界里。
      提起―冷血精神病患者(psychopath)这个词,我们似乎总能够联想起电影中那些残忍的、无法理喻的暴力镜头:杰克•尼科尔森(JackNicholson)在电影《闪灵》(The Shining)中提着斧头追杀自己的家人,或者安东尼•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扮演的天才精神病医生汉尼拔•莱克特(Hannibal Lecter)——脸上戴着上了锁的盔甲面具,以防咬死别人。然而,现实生活却向我们展现了杀手们善良美好的另外一面:泰德•邦迪(Ted Bundy)不仅是法律系的学生,而且是华盛顿州政府的助理;而约翰•维恩•盖西(John WayneGacy)则是青年商会的―年度杰出青年。只要他们想去做,冷血精神病患者同样可以是讨人喜爱的。


      3楼2014-05-17 15:49
      收起回复
        我们已经对数百名监犯进行了访谈,进而评价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我们在应对冷血精神病患者这方面已经受到了许多的训练,但即便如此,真正面对这些真实的案例时依然会感到异常的激动和紧张。冷血精神病患者有一种非常显著的特质,那就是,他们缺乏共情(同情心),并且会对本应承担的最普通的社会责任置之不理。他们谎话连篇还耍手段,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内疚或后悔——事实上,他们不会对任何事情产生更深刻的感觉。


        4楼2014-05-17 15:50
        收起回复
          正常人大都是经由情绪来感知这个世界。它指引着我们本能的决定,我们与他人和外界的联系,以及我们的归属感和意图。你几乎无法想象没有情绪体验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直到你遇到一个冷血精神病患者。然而,这些冷血精神病患者常常会用一种迷人的魅力时刻掩饰自己的缺陷,你需要花很多的时间才能够明白你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人。


          5楼2014-05-17 15:51
          收起回复
            契尔曾经要求一些对此毫无经验的研究生在不知其犯罪史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监犯。结果这些成长中的―心理学家‖们都确信这样一个谈吐优雅,值得信赖的人一定是错误地被投进了监狱。接下来,当他们阅读完他的档案——拉皮条、贩毒、诈骗、抢劫等等——再去重访的时候,这个监犯会不假思索地回应:―我并没有打算告诉你那些事情,已经是过去式了。
            这种正常的表现(所谓的―精神正常的面具)给冷血精神病患者研究带来了重重困难。尽管他们会对自己那些情绪化的、不负责任的、破坏性的、暴力的行为感到歉疚,他们的行为却不会表现出任何经典的精神疾病的症状:他们不会产生任何形式的幻觉;他们既不会感到迷惑、担忧,或者被极其强烈的强迫作用所驱使,也没有对社会不适应的倾向;他们的智商通常在平均水平以上。另外,他们并不会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自责悔恨或者是改变自己的愿望。我们似乎更容易把冷血精神病患者简单地看作机会主义者,而非精神极端不稳定的受害者。简单来说:他们是疯了还是真的很坏?


            6楼2014-05-17 15:52
            回复
              从《圣经》中的该隐(Cain),到尤皮爱斯基摩人(Yupi Eskimos)所说的谎话出口成章、到处欺骗偷窃并且和很多女人上床的人(kunlangeta),以及尼日利亚语中自私又充满恶意的人(arankan)——几乎现存的每一种文化都有关于个人的反社会行为威胁公众的记载。多亏现在的技术能够实时捕捉大脑活动,专家们不用再局限于检测冷血精神病患者的异常行为。我们可以研究在他们思考,做决定以及对环境作出反应的同时内部的心理过程。我们发现的是,冷血精神病患者远不是单纯的自私,而是具有严重的生理缺陷。他们似乎有一种学习上的缺陷阻碍了情感的发展。


              7楼2014-05-17 15:53
              回复
                精神病学家们一直对冷血精神病患者束手无策并且很久以来都认为无法给予他们帮助。然而现在,科技正在逐步揭开这种紊乱背后的机制——是时候改变对他们的这种态度了。如果说是特定的生理缺陷阻碍了冷血精神病患者对他人的共情,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以及从自身错误中习得经验,那搞清楚这一点就会带来一些新的疗法:可能是药物,或者是目标性行为治疗策略。


                8楼2014-05-17 15:53
                回复
                  契尔已经启动了一项耗资数百万美元的宏伟项目(由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NIMH)、美国国家药物滥用研究所(NIDA)和约翰&凯瑟琳•麦克阿瑟基金会(the John D. and Catherine T. Mac-Arthur Foundation)资助)以收集基因信息、大脑成像以及1000个冷血精神病患者的历史案例,并将其汇编成一个可查询的数据库。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契尔设计了一台便携式扫描仪——一台安置在拖车里的功能性磁共振机器——以便在监狱内操作,从而避免了将危险的犯人带出监狱所需要的高等级的许可。


                  9楼2014-05-17 15:54
                  回复
                    我们相信冷血精神病患者和其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一样需要接受治疗,但你不需要出于同情才去帮助他们。美国的监犯有15%-35%是冷血精神病患者。冷血精神病患者犯罪会比正常人更早、更频繁、更暴力,并且他们在获释后再犯罪的比率是常人的4-8倍。事实上,在一个40点精神病量表的测试中(参见28页的表格),冷血精神病患者得分的高低与他们违背获释时誓言的可能性大小有着直接的相关。契尔最近估算了一下,每年起诉并关押冷血精神病患者的花费,加上他们对他人生活造成的损失,总计已经高达2500-4000亿美元。再也没有其它如此大的精神健康问题象冷血精神病患者这样被如此故意地忽略了。


                    10楼2014-05-17 15:54
                    回复
                      高智商,低情商
                      一个叫布莱德(Brad)的罪犯犯下重罪被捕入狱。一次采访中,他向我们讲述了当初自己是如何劫持了一名年轻女子,将她绑在树上强奸了2天,并切破她的喉咙,将她杀死后离开。随后,他以几句让你无法忘记的完全不搭边的话收场:―你拥有过一个女孩么?我认为关爱、交流和怜悯这3―C(caring,communication and compassion)是十分重要的。这是和别人搞好关系的关键所在。我试着用3―C和周围的每个人相处。他说这些话时语气毫无迟疑,显然意识不到在给出这些可怕的供词之后,这种平静的自我辩护听起来是多么别扭。


                      11楼2014-05-17 15:55
                      回复
                        这些冷血精神病患者看起来或许很有魅力,但由于很难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的感觉,他们甚至无法辨别音高。想象一下,从来没有忧伤,没有悔恨,没有自尊心,同样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关心会是什么样子。冷血精神病患者的情感世界很简单:他们无法随心所欲时便会烦躁和恼怒,因为一些最微不足道的理由干出冒险的事。他们缺少忠诚和激情,游荡在生活中,经常一时兴起而犯罪——一个小小的刺激和冲动就可能使他们去欺骗、剽窃、强奸,甚至谋杀。至于奉献、愧疚或者愉悦这类复杂的情感,他们只知道书本定义,人们称他们是―只懂单词却不懂音乐‖(know the words but not the music)。
                        众多的研究表明,冷血精神病患者体验世界的方式与常人完全不同。他们很难作出适当的道德价值判断并且克制犯罪的冲动。他们对情感、语言和分心刺激的反应也有障碍——这是一种在5岁以前的小孩子身上才会存在的问题。


                        12楼2014-05-17 15:56
                        回复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冷血精神病患者在理解言语的其它方面也会遇到困难。冷血精神病患者很难理解隐喻修辞。譬如,相比其它人来说,他们更有可能将―爱是包治百病的药。这个句子判断为是负性的。另外,契尔在一个1999年的研究中发现,冷血精神病患者在识别抽象单词(如―爱、―欺骗、―信任、―奉献和―好奇)时会犯更多错误。
                          冷血精神病患者的另一个缺陷与他们如何注意事物有关。在一个巧妙的赌博实验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约瑟夫•纽曼(JosephP. Newman),和我们两个当中的巴克霍尔兹(Buckholtz)进行了更深入的工作,结果表明即使当前的方法无法帮助他们达成目标,冷血精神病患者也很难去改变策略。参与实验的人员每人拿到一副电脑操作的牌,这副牌以这样的形式排列:第一组10张牌中9张为人头牌(扑克牌的J.Q.K),第二组10张牌中8张为人头牌,第三组10张牌中7张为人头牌,如此类推。游戏规则是这样的:翻出人头牌得一分,反之则少一分。玩家可以随时结束游戏。玩家们最初能够轻松得分,但当情况越来越糟时,非冷血精神病患者会有所注意并在大约翻开50张牌后退出游戏。可是冷血精神病患者却会继续将所有牌翻完,分数当然也所剩无几。


                          14楼2014-05-17 15:58
                          回复
                            纽曼相信,冷血精神病患者显而易见的冷酷无情其实是注意力缺陷导致的:当他们的注意力被其他的东西吸引时,便不会接收新的信息。之前的调查暗示冷血精神病患者很迟钝:即使在恶臭的气味之中或者看到残缺不全的面孔图片,他们的手心都丝毫都不会出汗。不过纽曼和他的同事最近证明,实际上冷血精神病患者对不愉快的刺激也会有正常生理反应(譬如触电的威胁),除非他们的注意被别的东西所吸引。一旦集中注意到某个目标,冷血精神病患者会一直进行下去,就如同火车不到站他们就不下车一样。这种锲而不舍的专注,全速前进的趋势,再加上冷血精神病患者的冲动,就可能产生《冷血》(In Cold Blood)中描述的恐怖场景:彻夜进行的严刑拷打几乎毫无目的,两个罪犯一旦开始了这场暴力,就会对可能终止这场罪恶的信息(如受害者的恳求)不管不顾,直到罪行结束都无法回头。


                            15楼2014-05-17 15:58
                            回复
                              被改变的大脑
                              1848年,一个叫菲尼斯•盖奇(Phineas Gage)的风华正茂的黑发男子在佛蒙特州的拉特兰-伯灵顿铁路作工地领班。正当他和下属们清理岩石区域的时候,一个意外的爆炸炸飞了他的铁钎。这根铁钎超过3英尺长,是一根很重的金属杆。铁钎从他的左脸穿入,从头顶部穿出。这样严重的伤害按理说应该会导致死亡,至少是瘫痪。不过据主治医师回忆,虽然有一半茶匙容量的脑组织漏到了地上,盖奇的意识却始终都很清醒,并且康复也相当顺利。然而,他的同事却发现了他的变化——一个比无法运用四肢更令人不安的变化。从前聪慧的、性情平和的、有责任感的盖奇,现在变得粗暴、难以琢磨并且非常情绪化。盖奇的故事成为了神经科学的经典案例,因为它揭示出,人类的行为看起来是由于个人意愿,究其根本却是生物性的原因。


                              16楼2014-05-17 15: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