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扬帆吧 关注:1,019贴子:33,361
  • 4回复贴,共1

一条鞭法的弊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万历九年(1581 年),张居正在清丈全国土地的基础上下令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主要内容是:
1.把一切征项包括田赋、徭役、杂税等合并起来编为一条征收,化繁为简;
2.把过去按丁、户征收的力役改为折银征收,称为户丁银,户丁银摊入田赋中征收。需要注意的是一条鞭法还没有把力役全部摊入田赋,只是部分摊入;
3.“一概征银”,无论田赋或力役一律折银缴纳,差役由政府雇人充当。
这是我国税收历史上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
那么具体实施后,它的不足之处在于哪里?


1楼2014-08-07 14:07回复
    抛开土地丈量的准确性和彻底性,也抛开田地的好坏,只说卖粮这件事,众所周知,在古代赋税都是以粮食来订量需要交出的赋税,而一条鞭法的推行,就是要农民将自己出产的粮食卖出,换的货币交予国家,这个对于重农抑商的农耕年代,家家户户都是本分的农民,在加上商业的不繁荣,市场货币流通很少,农田丰收后,大规模的变卖粮食,所以导致了供过于求,再加上商业的不发达,在一个地方货币的总量是偏少的,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囤积购买大批量的粮食,不说有钱没钱买,就说粮食的储存都是问题,尤其是南方阴雨地方,霉变率很高,所以购买粮食的成本就成了手中能够拿出现钱的商户的首要考虑,除非有大规模的粮食需求和足够现钱的地方才可能用平均市价才购买百姓手中的粮食,以此推断,那么一条鞭法的推行,势必造成一定时期内,大批量的粮食涌进市场,导致粮价极低,从而更多的卖粮,家里田地的产出很有可能连口粮都不一定能够留足,而这样的前提下才刚刚能把赋税交上,而到了春天需要耕种的时候,首先家里的粮食都变卖交了赋税,来年春天,当人们要耕种的时候就要到市场上买种子,而普通农户大规模的购买种子,所以导致种子的价钱居高不下,市场供不应求,这样一年下来,小户人家倾家荡产也不一定能够周而复始几年的光景,所以又会变卖土地,给大户地主当佃户,耕种自己的土地,土地兼并严重,真正的流民失所,再加上其他的徭役,百姓可谓是生不如死,不说百姓,就算是稍小一点的地主也会被拖垮。而富者以贿免,贫者愈困,有实力,背景的人暗中操作,真可谓是所有的土地都被收入囊中。在豪民与里胥的利益共同体背景下,类似于这样的新政又无法彻底的贯彻实施下去,所以倒霉的终归还是百姓。


    2楼2014-08-07 14:46
    回复


      IP属地:浙江3楼2015-01-25 20:31
      回复
        一概征银,确实实实在在地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关键是损害的程度如何,真的能像你说的那样严重吗?恐怕有待考证,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11 15:36
        回复

          初看 以为是哪位大师 看到这句话 我可以断言 底子不厚


          IP属地:广东6楼2016-04-19 17:0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