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李悝先生在田间,手提菜篮,边走边读书边读书:“小港渡者,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如蛟川城,命小溪以木筒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蒙树……
记:农家小院挺漂亮的。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吗?
李:租的,来的时候时土墙,到处是乱的。叫天人轩。
记:为什么叫天人轩?
李: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记:平常这个地方做什么?
李:就是我读书、学习、生活的地方。会客也是在这里。
记:也在这里。(李点头)学生要来了,也在这里?
李:也在这里。平时这是我的位置。我平时就是做这里。
李:这是我们四川的国学泰斗杜道生先生。(指着墙上的合影)北大37年的研究生,胡适他们的学生。这位老先生也是安贫乐道。这是当代中国十大高僧。(指照片给记者看)当时健在的最后以为竺霞法师。这本书就是我给他做的传。(出现书的封面)《竺霞法师传》。
记:这两位,这是齐白石老人?
李:恩。这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中国就是他一个人,把《四库全书》读完了的。马一浮,毛主席周总理都很赞赏他的,这个对联就是他做的,他写的。
幕后音: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李里除了读书,画画、学习之外,还给慕名而来的学生义务教授国学。先后有14名来自社会不同职业的学生,长期在这个被成为天人轩的小院里读书学习。李里讲授国学的场景。
记:这种生活让人觉得是一种非常刻意的生活?
李:因为现在的人嘛,都没有这样生活了,就显得刻意。其实现在人,很多事情把非常当正常,把正常当非常。这个中国人过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你觉得这样才是中国人的生活?
李:这样才是中国人的生活。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很多外国人来中国以后,他们都觉得很失望。后来,他们来到我这里的时候,他们大为感慨。哎呀,这就是他们多年以来,梦想当中的中国和梦想当中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找到了。
记:有什么好处?
李:你看坐在小院里就可以看到翠竹,你看门口梅花,你看梅花也开了,淡淡的。坐在这里就闻得到。淡淡的梅花的梅香。到了夜晚那,你看中秋节的时候明月当空,坐在小院里面就可以看见天上的月亮,有的时候门口还看得见白鹤飞,有的时候人少的时候啊,看见那些小鸟一只只飞到瓦上来,人就和自然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人的心就和宇宙融合在一起,安详、宁静、自在。
记:大隐隐于市,如果你的心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那么,可能住在闹市中,这种境界可能会更高啊。
李:单是从人的境界来讲,住在任何地方都一样,我这样住的目的呢,不完全是个人的快乐了,还是要结合当下这个社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保留这这样一种中国人自己的生存方式。就像这个烘笼,中国人现在不烤烘笼了,但是将烘笼放在长袍下面,暖气就全身上去,我平时就在这里读书,冬天也是对着天井。脚下放个烘笼,寒丛脚下生嘛,脚下暖和了,全身就暖和了,这仍然是很美的。竹子编起来的小筐,本身就是很美的,很有诗意。农村人讲,人要中心,火要空心。火空了心,才能烧得起来。除了肉体的享受以外,还有一种精神的东西在里面。
记:这跟你读书,读国学有什么联系吗?
李:这是浑然一体的,中国的学问和中国的生活,古人治学做到最后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生活的,怎么生活得愉快,这是治学的根本目的,所以真正的文化,就是要把文化在生活当中。文化文化,就是被文所化,化在衣食住行等点点滴滴的生活当中,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所说的文化。
记: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形式主义者,你会接受吗?
李:没有内容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有内容的形式,孔子说是文质彬彬。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就是君子,这就是孔子的追求,人不止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幕后音:李悝从14岁开始穿长袍,一直坚持到现在。
李:开始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我一直很坚持。后来母亲说,只要你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穿,你自己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不管你。
记:农家小院挺漂亮的。来的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吗?
李:租的,来的时候时土墙,到处是乱的。叫天人轩。
记:为什么叫天人轩?
李: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记:平常这个地方做什么?
李:就是我读书、学习、生活的地方。会客也是在这里。
记:也在这里。(李点头)学生要来了,也在这里?
李:也在这里。平时这是我的位置。我平时就是做这里。
李:这是我们四川的国学泰斗杜道生先生。(指着墙上的合影)北大37年的研究生,胡适他们的学生。这位老先生也是安贫乐道。这是当代中国十大高僧。(指照片给记者看)当时健在的最后以为竺霞法师。这本书就是我给他做的传。(出现书的封面)《竺霞法师传》。
记:这两位,这是齐白石老人?
李:恩。这是国学大师马一浮先生。中国就是他一个人,把《四库全书》读完了的。马一浮,毛主席周总理都很赞赏他的,这个对联就是他做的,他写的。
幕后音:在这个农家小院里,李里除了读书,画画、学习之外,还给慕名而来的学生义务教授国学。先后有14名来自社会不同职业的学生,长期在这个被成为天人轩的小院里读书学习。李里讲授国学的场景。
记:这种生活让人觉得是一种非常刻意的生活?
李:因为现在的人嘛,都没有这样生活了,就显得刻意。其实现在人,很多事情把非常当正常,把正常当非常。这个中国人过中国人自己的生活,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
记:你觉得这样才是中国人的生活?
李:这样才是中国人的生活。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很多外国人来中国以后,他们都觉得很失望。后来,他们来到我这里的时候,他们大为感慨。哎呀,这就是他们多年以来,梦想当中的中国和梦想当中的中国人的生活,他们找到了。
记:有什么好处?
李:你看坐在小院里就可以看到翠竹,你看门口梅花,你看梅花也开了,淡淡的。坐在这里就闻得到。淡淡的梅花的梅香。到了夜晚那,你看中秋节的时候明月当空,坐在小院里面就可以看见天上的月亮,有的时候门口还看得见白鹤飞,有的时候人少的时候啊,看见那些小鸟一只只飞到瓦上来,人就和自然和谐的统一在一起。人的心就和宇宙融合在一起,安详、宁静、自在。
记:大隐隐于市,如果你的心真的达到那种境界了,那么,可能住在闹市中,这种境界可能会更高啊。
李:单是从人的境界来讲,住在任何地方都一样,我这样住的目的呢,不完全是个人的快乐了,还是要结合当下这个社会,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还保留这这样一种中国人自己的生存方式。就像这个烘笼,中国人现在不烤烘笼了,但是将烘笼放在长袍下面,暖气就全身上去,我平时就在这里读书,冬天也是对着天井。脚下放个烘笼,寒丛脚下生嘛,脚下暖和了,全身就暖和了,这仍然是很美的。竹子编起来的小筐,本身就是很美的,很有诗意。农村人讲,人要中心,火要空心。火空了心,才能烧得起来。除了肉体的享受以外,还有一种精神的东西在里面。
记:这跟你读书,读国学有什么联系吗?
李:这是浑然一体的,中国的学问和中国的生活,古人治学做到最后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就是用来生活的,怎么生活得愉快,这是治学的根本目的,所以真正的文化,就是要把文化在生活当中。文化文化,就是被文所化,化在衣食住行等点点滴滴的生活当中,才是真正的中国人所说的文化。
记: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形式主义者,你会接受吗?
李:没有内容的形式就是形式主义,有内容的形式,孔子说是文质彬彬。内容和形式和谐统一就是君子,这就是孔子的追求,人不止有一个现实的世界,还应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幕后音:李悝从14岁开始穿长袍,一直坚持到现在。
李:开始其实是很难的,但是我一直很坚持。后来母亲说,只要你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不穿,你自己一个的时候我们就不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