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芝林大药房吧 关注:18贴子:204
  • 1回复贴,共1

安宫牛黄丸治疗癌性发热的观察研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其原因十分复杂,具有间歇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
中医学认为,肿瘤形成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痰瘀毒热为标。癌性发热乃痰、热、瘀、毒聚积,郁毒内生,日久化热而成。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表明,解毒祛瘀法能预防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所以清热解毒、消瘀散结法是治疗癌性发热的方法之一。
安宫牛黄丸源自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由牛黄、犀角、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芩、栀子、郁金、冰片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豁痰开窍的功效,主治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目前安宫牛黄丸及其类方的临床应用范围很广,已由传统的内科危急重症扩展、渗透到临床各科疾病,既有危急重症,又有疑难杂症,还有一般病症。
江苏省中医院的张晓清,南京中医药大学的代兴斌、乐音子根据肿瘤及癌热的病因病机特点,对安宫牛黄丸治疗癌性发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
研究选取48例癌性发热患者,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19例,原发性肝癌6例,乳腺癌10例,胃癌13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采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安宫牛黄丸1/2粒,溶于50mL温开水中,顿服,每天2次;对照组采用消炎痛栓治疗,消炎痛栓每次1粒,塞肛,每天2次。
第1天用药前后30min、1h各测体温1次,以后每隔2h测体温1次,第2天用药后每隔2h测体温1次,停止用药至停药第7天每隔6h测体温1次。根据每次体温测量结果,以体温进行性下降的起始点时间为基准,计算每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计算各组用药前30min、用药7d后的平均体温,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的平均体温变化。根据体温测量结果,参照复发标准(停药3d后,患者最高体温较停药前上升≥1℃),统计各组停药后复发例数,计算每组复发率。所有患者在治疗开始前24h和治疗后每3d复查1次血常规、大小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观察治疗药物对消化道、骨髓功能、心肝肾功能等方面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 ) 表示,M组间比较采用t/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比较,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结果比较:
1、 耐受性:治疗组耐受率为100%,对照组耐受率为87.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退热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91.30%,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3、 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治疗组治疗前平均体温38.1±0.8℃,治疗后平均体温36.6±0.4℃,平均起效时间(2.6±0.3)d;对照组治疗前平均体温38.3±0.2℃,治疗后平均体温36.5±0.5℃,平均起效时间(1.9±0.6)d。治疗组治疗后平均体温与治疗组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平均体温与对照组比较,P>0.05;平均起效时间比较,P<0.05。
4、 体温复发及稳定情况比较:治疗组复发率16.67%,稳定率83.33%;对照组复发率26.09%,稳定率73.91%;p<0.05。
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组总发生率25.00%,对照组总发生率52.17%,p<0.05。
结果显示,患者对其有较好的耐受性,总有效率为87.50%,平均退热时间为(2.6±0.3)d,退热后体温稳定率为83.33%。个别患者出现轻度腹泻、食欲减退,考虑与安宫牛黄丸性质寒凉,致患者脾胃虚寒有关。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治疗癌性发热退热作用温和,疗效稳定,用于癌性发热的治疗,切合癌性发热病机,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1楼2014-10-24 15:59回复
    原来安宫牛黄丸也可以治疗肿瘤,近年来对安宫牛黄丸的研究报道逐渐增多,除以上所述作用外还可用于中毒性菌痢、恶性组织增生、忧郁症、尿毒症等急性流行性和内源性的热毒病症及扁桃体炎、哮喘、急性肾炎、夏季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癫痫、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紫癜、胰腺炎等。
    又长知识啦


    2楼2014-10-24 17: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