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楼吧 关注:77贴子:25,083

今日《齐鲁晚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3月24日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5-03-24 10:57回复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新中国经历了成立后最困难的时期,这三年被称为“瓜菜代”。“瓜菜代”的含义就是用瓜果蔬菜代替一部分粮食,以填饱肚子。因为那三年,城市居民口粮、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都是计划供应,不能满足每人每月所需。


    IP属地:山东2楼2015-03-26 09:30
    回复
      国有国情、家有家规,在咱们国家,有些家庭生活方式已约定俗成。比如老人带孙子,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反倒是那些不愿带孙子的,被人们不理解。如果你看孙子还要收费,同龄人会说你不讲亲情。80后独生子女居多,婚后只要一个孩,双方家庭4位老人争着照看一个孙子(外孙)。别说不收费,就是全包下孙子的费用,能天天看孙子,老两口也高兴。


      IP属地:山东3楼2015-03-27 10:25
      回复
        于是 ,一些有条件的单位便建起粮食、蔬菜基地,收获的作物上缴国家后,还可自我调剂一部分,补助本单位人员。济南北郊园艺场就是基于这种背景下建立的,与它同时建立的还有位于长清县许寺公社的粮食农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5-03-27 19:46
        回复
          北郊园艺场建在小清河南岸、标山北麓、济洛路以东,占地10几亩。全场有3个蔬菜队,一个大田队(种粮食),一个饲养队(以养猪为主)。参加生产劳动的最多达100多人。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5-03-27 19:55
          回复
            那年那月“大胶皮”
            1948年秋济南刚解放,我便随父母从经三小纬六路搬到官扎营西街105号。这是官扎营一带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03-27 20:29
            回复
              这16户人家中有13家与“ 大胶皮”相依为命。
              我家所在的这条街,是官扎营西街的支线,后来改叫宝华街。这条街上有个铁路北货场,运煤列车在这里卸货。当时济南市大部分生产、生活用煤都从这里转运出去。“大胶皮”就是运煤工具,它的真名叫大地排车。我们院里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5-03-27 21:11
              回复
                我住的这个院解放前是油料作坊,东屋一排二层楼,西屋一溜平房,所谓的院落就是一条宽不到两米的路。每家每户门前都支起一个“大锅头”,几乎天天摊煎饼。因为俺院的13家都来自莱芜农村,煎饼是他们的主食。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5-03-28 12:30
                回复
                  国有国情、家有家规,在咱们国家,有些家庭生活方式已约定俗成。比如老人带孙子,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反倒是那些不愿带孙子的,被人们不理解。如果你看孙子还要收“帮带费,同龄人会说你不讲亲情。80后独生子女居多,婚后只要一个孩,双方家庭4位老人争着照看一个孙子(外孙)。别说不收费,就是全包下孙子的费用,能天天看孙子,老两口也高兴。


                  IP属地:山东9楼2015-03-29 20:33
                  回复
                    想起当年“大胶皮”
                    1948年秋济南刚解放,我便随父母从市区搬到官扎营西街115号。这是官扎营西街的一条支线,后来改名宝华街。115号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其中13家与“大胶皮”相依为命。115号院解放前是家油料作坊,东屋是一排2层楼,西面是一溜平房,沿街是红砖红瓦的账房楼,院落其实就是一条宽2米多的走道。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支起一个“大锅头”,主要用来摊煎饼。官扎营西街西头路南有个铁路北货场,列车运煤大都卸在这里,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市区用煤单位。运煤工具就是大地排车,当时俗称“大胶皮”;拉车的人也叫拉大胶皮的。大地排车车轮与现在的公交车车轮差不多大,车盘又宽又长,能装一吨多煤。俺院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他们都是解放初从莱芜迁来济南谋生。那时,拉地排车也有组织,叫运输生产合作社,下面设中队和小队。115号院沿街门楼是其中一个中队的办公地点,每天一大早,拉大胶皮的都会在这里领工,凭领工单到货场装货、送货,10天结一次账领一次钱。


                    IP属地:山东10楼2015-03-29 21:33
                    回复
                      想起当年“大胶皮”
                      济南刚解放时,官扎营西街有条支线,后来改名宝华街。官扎营西街115号就座落在支线上,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其中13家与“大胶皮”相依为命。115号院解放前是家油料作坊,东屋一排2层楼,西面一溜平房,沿街是红砖红瓦的账房楼,院落其实就是一条宽2米多的走道。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支起一个“大锅头”,主要用来摊煎饼。官扎营西街西头路南有个铁路局北货场,当地人叫“炭场子”,货运列车运来的煤大都卸在这里,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市区用煤单位。运煤工具是大地排车,俗称“大胶皮”,拉车的人也叫拉大胶皮的。大地排车车轮与现在的公交车车轮差不多大,车盘又宽又长,能装一吨多煤。车把式驾辕,一边一个拉套子的。115号院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他们解放初从莱芜迁来济南谋生。那时,拉地排车也有组织,叫运输生产合作社,下面设中队和小队。115号院沿街门楼是其中一个中队的办公地点,每天一大早,拉大胶皮的都会在这里“等活”,凭领工单到货场装货、送货,有时当天、有时几天结一次账领一次钱。拉大胶皮有两样东西随身带,一是“披布”,二是钩针。披布是块4尺见方的黑布,主要披在肩上,驾把时垫在车绊下,也可用来擦汗。钩针是缝麻袋用的。一辆大胶皮一般装一吨煤,一个麻袋装200斤,装完煤,用钩针穿上麻绳把包口缝好。拉‘’大胶皮‘’车,是纯粹的力气活。装煤的大铣是特制的,像簸箕,锄满一铣煤10多斤沉。装满200斤煤的麻袋要驾到或扛到地排车上。最累人的是拉大胶皮的车把式,虽说有拉套子的话,可车把式还要掌握方向和速度。遇到上沿,同行的几辆车相互接应,一辆一辆往上攀。遇到下坡,驾车人则要用两臂紧紧夹住车把,使出浑身力量撑住车,让车尾触地,摩擦减速。拉套子的也要一边一个抱住车把,让满载货物的车慢慢滑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03-30 14:40
                      回复
                        想起当年“大胶皮”
                        济南刚解放时,官扎营西街有条支线,后来改名宝华街。官扎营西街115号就座落在支线上,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其中13家与“大胶皮”相依为命。115号院解放前是家油料作坊,东屋一排2层楼,西面一溜平房,沿街是红砖红瓦的账房楼,院落其实就是一条宽2米多的走道。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支起一个“大锅头”,用来烧火做饭摊煎饼。官扎营西街西头路南有个铁路局北货场,当地人叫“炭场子”,货运列车运来的煤大都卸在这里,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市区用煤单位。运煤工具是大地排车,俗称“大胶皮”,拉车的人也叫拉大胶皮的。大地排车车轮与现在的公交车车轮差不多大,车盘又宽又长,能装一吨多煤。车把式驾辕,一边一个拉套子的。115号院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他们解放初从莱芜迁来济南谋生。那时,拉地排车也有组织,叫运输生产合作社,下面设中队和小队。115号院沿街门楼是其中一个中队的办公地点,每天一大早,拉大胶皮的都会在这里“等活”,凭领工单到货场装货、送货,有时当天、有时几天结一次账领一次钱。拉大胶皮有两样东西随身带,一是“披布”,二是钩针。披布是块4尺见方的黑布,主要披在肩上,驾把时垫在车绊下,也可用来擦汗。钩针是缝麻袋用的。一辆大胶皮一般装一吨煤,一个麻袋装200斤,装完煤,用钩针穿上麻绳把包口缝好。拉‘’大胶皮‘’车,是纯粹的力气活。装煤的大铣是特制的,像簸箕,锄满一铣煤10多斤沉。装满200斤煤的麻袋要驾到或扛到地排车上。最累人的是拉大胶皮的车把式,虽说有拉套子的,可车把式还要掌握方向和速度。遇到上沿,同行的几辆车相互接应,一辆一辆往上攀。遇到下坡,驾车人则要用两臂紧紧夹住车把,使出浑身力量撑住车,让车尾触地,摩擦减速。拉套子的也要一边一个抱住车把,让满载货物的车慢慢滑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5-03-30 14:45
                        回复
                          想起当年“大胶皮”
                          济南刚解放时,官扎营西街有条支线,后来改名宝华街。官扎营西街115号就座落在支线上,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其中13家与“大胶皮”相依为命。115号院解放前是家油料作坊,东屋一排2层楼,西面一溜平房,沿街是红砖红瓦的账房楼,院落其实就是一条宽2米多的走道。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支起一个“大锅头”,用来烧火做饭摊煎饼。官扎营西街西头路南有个铁路局北货场,当地人叫“炭场子”,货运列车运来的煤大都卸在这里,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市区用煤单位。运煤工具是大地排车,俗称“大胶皮”,拉车的人也叫拉大胶皮的。大地排车车轮与现在的公交车车轮差不多大,车盘又宽又长,能装一吨多煤。车把式驾辕,一边一个拉套子的。115号院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他们解放初从莱芜迁来济南谋生。那时,拉地排车也有组织,叫运输生产合作社,下面设中队和小队。115号院沿街门楼是其中一个中队的办公地点,每天一大早,拉大胶皮的都会在这里“等活”,凭领工单到货场装货、送货,有时当天、有时几天结一次账领一次钱。拉大胶皮有两样东西随身带,一是“披布”,二是钩针。披布是块4尺见方的黑布,主要披在肩上,驾把时垫在车绊下,也可用来擦汗。钩针是缝麻袋用的。一辆大胶皮一般装一吨煤,一个麻袋装200斤,装完煤,用钩针穿上麻绳把包口缝好。拉‘’大胶皮‘’车,是纯粹的力气活。装煤的大铣是特制的,像簸箕,锄满一铣煤10多斤沉。装满200斤煤的麻袋要驾到或扛到地排车上。最累人的是"大胶皮"j驾辕的车把式,虽说有拉套子的,可车把式既要用力拉车,还要掌握方向和速度。遇到上沿,一辆车很难上去,同行的几辆车便相互接应,几个人推一辆,一辆一辆往上盘。遇到下坡,驾车人则要用两臂紧紧夹住车把,使出浑身力量撑住车,让车尾触地,摩擦减速。拉套子的也要一边一个抱住车把,让满载货物的车慢慢滑行。等卸完货,拉着空车回家,这才能喘口匀和气。


                          IP属地:山东17楼2015-03-30 21:09
                          回复
                            拉大胶皮虽说又苦又累,回到家,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贤惠的莱芜媳妇,端上一壶小酒、两盘小菜,煎饼大葱蘸甜酱,喝的舒服吃得美。1958年前后,运输生产合作社组建成运输公司,成了大集体企业。公司添置了一批解放牌半挂汽车,当年拉大胶皮的成了汽车驾驶员或汽车修理工。此时官扎营西街115号也改成宝华街31号,原先住在这里的莱芜兄弟及家人也陆续搬进运输新村宽敞明亮的新房。现在,“棚改”后的宝华街高楼林立,留给人们的是曾经的美好与甜蜜!


                            IP属地:山东18楼2015-03-30 21:51
                            回复
                              想起当年“大胶皮”
                              济南刚解放时,官扎营西街有条支线,后来改名宝华街。官扎营西街115号就座落在支线上,是这条街上为数不多的居民大院,住着16户人家,其中13家与“大胶皮”相依为命。115号院解放前是家油料作坊,东屋一排2层楼,西面一溜平房,沿街是红砖红瓦的账房楼,院落其实就是一条宽2米多的走道。每家每户都在门前支起一个“大锅头”,用来烧火做饭摊煎饼。官扎营西街西头路南有个铁路局北货场,当地人叫“炭场子”,货运列车运来的煤大都卸在这里,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市区用煤单位。运煤工具是大地排车,俗称“大胶皮”,拉车的人也叫拉大胶皮的。大地排车车轮与现在的公交车车轮差不多大,车盘又宽又长,能装一吨多煤。车把式驾辕,一边一个拉套子的。115号院那13家的主人就是拉大胶皮的,他们解放初从莱芜迁来济南谋生。那时,拉地排车也有组织,叫运输生产合作社,下面设中队和小队。115号院沿街门楼是其中一个中队的办公地点,每天一大早,拉大胶皮的都会在这里“等活”,凭领工单到货场装货、送货,有时当天、有时几天结一次账领一次钱。拉大胶皮有两样东西随身带,一是“披布”,二是钩针。披布是块4尺见方的黑布,主要披在肩上,驾把时垫在车绊下,也可用来擦汗。钩针是缝麻袋用的。一辆大胶皮一般装一吨煤,一个麻袋装200斤,装完煤,用钩针穿上麻绳把包口缝好。拉‘’大胶皮‘’车,是纯粹的力气活。装煤的大铣是特制的,像簸箕,锄满一铣煤10多斤沉。装满200斤煤的麻袋要驾到或扛到地排车上。最累人的是"大胶皮"j驾辕的车把式,虽说有拉套子的,可车把式既要用力拉车,还要掌握方向和速度。遇到上沿,一辆车很难上去,同行的几辆车便相互接应,几个人推一辆,一辆一辆往上盘。遇到下坡,驾车人则要用两臂紧紧夹住车把,使出浑身力量撑住车,让车尾触地,摩擦减速。拉套子的也要一边一个抱住车把,让满载货物的车慢慢滑行。等卸完货,拉着空车回家,这才能喘口匀和气拉大胶皮虽说又苦又累,回到家,小日子过得还是挺滋润的。贤惠的莱芜媳妇,端上一壶小酒、两盘小菜,煎饼大葱蘸甜酱,喝的舒服吃得美。1958年前后,运输生产合作社组建成运输公司,成了大集体企业。公司添置了一批解放牌半挂汽车,当年拉大胶皮的成了汽车驾驶员或汽车修理工。此时官扎营西街115号也改成宝华街31号,原先住在这里的莱芜兄弟及家人也陆续搬进运输新村宽敞明亮的新房。现在,“棚改”后的宝华街高楼林立,留给人们的是曾经的美好与甜蜜!。


                              IP属地:山东19楼2015-03-30 21: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