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色颜如吧 关注:91贴子:262
  • 2回复贴,共1

【分享】万色城:电商“第三条道路”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文网址:http://www.ennweekly.com/2015/0629/15869.html
目录:
“消费商”创业
破解电商三痛


1楼2015-09-22 10:47回复
    概括而言,传统电商无外乎两条道路。
    “第一条道路”是以阿里为代表的平台电商模式;“第二条道路”是以京东为代表的自营电商模式。两种道路甚至越来越接近,京东已开放平台,其“自营”也只是提供物流,没有自己的产品。
    电商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有没有第三条道路?
    在互联网之都杭州,万色城才露头角,却已是政府“宠爱”的明星企业。
    作为电子商务平台,万色城拥有一系列炫目的数据:截至今年一季度,平台上55%的网商盈利,只有10%的网商亏损。相比之下,淘宝集市店有600多万个卖家,真正赚钱的不足30万个,仅占5%。并且,万色城平台的纳税额呈每季度持续高速增长趋势。
    除了能让普通人“赚钱”,万色城还在重新定义“大众创业”。
    在国家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力倡导和政策扶持下,各地加快发展创业孵化服务,大批创业企业涌现。但在万色城集团董事长朱海滨看来,“大众创业”仍然只是少数人的创业。创新工场、众创空间、车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主要还是为有资源、有技术的专业人才和中小企业服务,普通大众在创业方面得到的支持很少。
    作为“双创”最重要抓手之一的电子商务,虽一直被各路资本竞相追捧,行业痛点却难以掩盖:无广告无流量;卖产品无利润;客户没有忠诚度。
    “这三大痛点如果不突破,电商作为一种商业逻辑是不能成立的,创业者的积极性也会受到打击。”朱海滨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
    自6年前创立以来,万色城在摸爬滚打中各个击破上述痛点,冀望通过改写传统电商模式,实现“帮助10万普通创业者成功”的初衷。


    2楼2015-09-22 10:49
    回复
      “消费商”创业
      “大众创业到底该如何界定?创业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这是朱海滨一直思索的问题。
      当下,因肩负稳增长、促就业的重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在政府持续出台的税收、奖励、金融、人事、土地政策中,对创新创业者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
      目前的创新工场、众创空间、车库咖啡等新型孵化器,也主要还是为有资金、知识、技术或其他条件的个人和中小企业服务,普通大众在创业方面得到的支持很少。
      “只有办工厂、开公司才算得上创业吗?如果这样说的话,那么大众创业的对象就只能是有资源的个人和中小企业了,没有资源的普通人就要被排除在外。”朱海滨认为,被排除的这部分人恰恰是“大众”的主体,在工业4.0催生“机器换人”的时代,他们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是政府最应该救助、企业最应该帮扶的群体。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201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将占全球总销量17%。比如广州市即规划至2017年,60%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都要使用机器人等智能化设备进行生产。这势必引发失业潮。
      这部分被产业更新“淘汰”的普通人,需要寻找出路。互联网深化提供了新的可能。一个被称作“消费商”群体的出现和不断壮大,让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所谓消费商,是介于消费者和产品供应商之间、通过消费过程中的分享来获取收益的群体。这一群体的壮大,主要得益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发展。
      朱海滨预测,消费商未来可能会占据零售渠道比例的30%,与线下零售商、传统电商并肩而立。
      目前,消费商群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个体普通消费商;有品牌和产品支撑的消费商;有平台支持的消费商。
      “万色城网商就属于第三类消费商,但同时也获得品牌、产品支持。”朱海滨介绍,目前在万色城创业的消费商主要是90后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年轻宝妈、失业或离职的待业者以及兼职者这四类普通人。
      朱海滨认为,作为最微小的普通商人,消费商应该被纳入“大众创业”的范畴。而且,主流价值观对创业成功的评判标准也要松动,因为受出身、教育、机遇、个人能力等因素所限,极少数创业者能取得雷军、马云式成功并拥有一大笔财富。
      从消费商的情况出发,朱海滨给出了自己对“普通人创业成功”的评判标准:通过付出劳动获得收益,实现个人和家庭的财务自由,并生活得更加幸福。
      “帮助10万普通创业者成功”便是万色城的愿景,而这也成为万色城与旨在服务中小企业的其他电商平台的核心区别。
      “为什么是10万个,因为企业的资源有限,服务人数越多,服务质量会下降。我们要做的是‘小而美’。”朱海滨指出。


      3楼2015-09-22 10: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