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吧 关注:149,041贴子:2,188,503

说说中国航天的失败发射情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中国航天自从1970到现在经历了45年,既有辉煌的成功经历,也有惨不忍睹的失败经历。只有更好的总结失败才能更好的谋划未来。
中国航天迄今最为惨痛的失败就是长三乙火箭在1996年2月15日的首次发射:火箭起飞22秒后导致火箭爆炸和人员伤亡,在当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时的总师龙乐豪不就是因为这次失败而一夜白头吗?所以:不要只是关注成功,更要关注成功背后的故事。


1楼2015-10-29 12:32回复











    2楼2015-10-30 09:15
    收起回复






      长三乙1996年首飞造成8死57伤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716/01/6708867_300263147.shtml


      3楼2015-10-30 09:18
      收起回复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下称“长三乙”)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低头并偏离发射方向向右倾斜。飞行约22秒,火箭头部坠地,撞到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俱毁,并造成人员伤亡。
        这是长三乙首次发射国际通信卫星,长三乙是当时中国航天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捆绑了4个助推器。“我是长三乙的总设计师兼总指挥,我们的胆子也够大了,首飞就承担发射一颗国际卫星,全世界公开广播,这在国际上也没有先例。
        但是,“火箭起飞22秒,就像运动员跳高,跨过一个横杆不往上飞就斜掉下去了。”
        那段时光是龙乐豪刻骨铭心的疼,也让这位总设计师“一夜白头”。他说,“那时才真正知道什么叫痛苦。说实话,我没想到失败得这么惨。”
        因为承担国外卫星发射,国际惯例是允许失败的,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失败原因调查清楚。“改进措施是不是有效?你说了不算,要找第三方来评定。我们当时请了美、德、法、英的5个专家来,我跟他们报告了3天,他们非常认可。当时我从事火箭研究30多年了,从经验来看,火箭的总体设计方案没有问题”。
        14年后,龙乐豪谈起这次失败时说,“我没有灰心,问题不在于有没有失败,重要的是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改进研制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今后的失败或避免失败。”
        后来,故障原因查明为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面对舆论的压力,龙乐豪带领团队不断推理,反复试验,全面审查了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再次认定正确无疑,并在此基础上,围绕设计、生产、产品质量控制、研制管理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复查,完成了12类、122项试验,提出44项、256条改进措施,从而确保了后续飞行试验皆获成功。


        5楼2015-10-30 09:23
        回复
          科学是允许失败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5-10-30 09:57
          回复
            国人习惯于成功,被在载人航天上取得的成功冲昏了头脑而完全忘记了其实航天是个高投入低回报高风险的行业,一个零件失效都有可能导致惨败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5-10-30 10:54
            收起回复
              美国人俄国人都经历过惨痛的教训,国人还没有经历过,国人普遍玻璃心 很难想象出了类似事故时候的舆论反应


              IP属地:日本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15-10-30 10:57
              收起回复
                假设神五失败的话,刘竹生,黄春平,戚发轫,袁家军等人会否被骂死。尽管有了进步,但国人对于失败的承受力还不够。长五推迟发射便有人大骂等。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5-10-30 11:22
                回复
                  我认为普通民众的嘴很烦人,明明什么都不懂,却要装作很懂,满嘴喷粪,成功或失败他们都能找到槽点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5-10-30 12:28
                  回复
                    同楼上,成功了就说中国乱投钱,养老漏洞那么大还搞什么航天,失败了就骂各种人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5-10-30 14:29
                    收起回复
                      什么都不懂就知道瞎bb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15-10-30 14:29
                      收起回复
                        所以说这些年小心翼翼 人多嘴杂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5-10-30 15:40
                        回复
                          2014年没有失败


                          IP属地:日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5-10-31 09:05
                          回复
                            1969年12月,酒泉,东方红1(DFH-1),长征1号第2级故障,未能入轨
                            1973年9月18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 失败
                            1974年7月14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失败
                            1974年11月5日,酒泉,长征二号发射返回式卫星,因为一根控制信号导线这段,火箭在起飞20秒后姿态失稳,火箭自毁
                            1976年11月10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长空一号失败
                            1979年7月27日,酒泉,风暴一号发射实践二号(一箭三星)
                            1984年1月29日,西昌,长征三号发射东方红二号通信试验卫星失败
                            1991年12月28日,西昌,长征三号发射东方红二甲失败
                            1992年12月21日,西昌,长征 2E发射澳星失败
                            1995年1月25日,西昌,长征2E发射Apstar-2 失败
                            1996年2月15日,西昌,长征3B发射Intelsat-708 失败
                            1996年8月18日,西昌,长征 3发射中星七号失败
                            2009年8月31日,西昌,长三乙发射帕拉帕D通信卫星失败(这次失败打破了中国自1996年10月长二丁成功发射返回式卫星以来的连续成功记录)
                            2011年,酒泉,长二丙发射实践11号04星失败(这次失败也打破了长征二号丙火箭自从1975年成功发射以来的不败金身)
                            2013年12月9日,太原,长四乙发射资源“资源一号03星”失败


                            17楼2015-10-31 09:14
                            收起回复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CZ-3B)是中国这些年年在国际发射服务市场上的主推火箭,它实际上是以长三甲作为芯级,在其一级上捆绑了长二捆的四个助推器,并采用了加长、加强的二级贮箱,其GTO运载能力一跃达到5100千克。长三乙火箭还可执行其它轨道要求的任务,并且还可满足有效载荷调姿、再定向和起旋要求,以及双星和多星发射的要求等。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后约两秒,火箭飞行姿态出现异常,火箭偏离发射方向。飞行约22秒后,火箭撞上离发射架不到2公里的山坡上,随即发生剧烈爆炸,星箭全部损失,星体和箭体基本没有大的残骸。死亡6人,伤57人,爆炸地点距发射架1200米,毁伤民房80余间,故障原因后查明为惯性基准大回路里的一个电子元件失效,造成惯性基准无输出。
                              CCTV的《撼天记》称:“失控的火箭让现场的专家们意识到一场灾难已经无法避免。许多人至今还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让他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的恐怖场景。火箭爆炸的地点正好在航天工程技术人员住的宿舍附近,强烈的气浪瞬间冲垮了钢筋水泥的建筑。
                              本来应该是昂首飞上太空的火箭,此时却变成一场是实实在在地“飞来的横祸”。与火箭打了几十年交道的航天人第一次看到了身边的死亡。
                              事故中一位专为火箭设计飞行弹道的高级工程师不幸成为失控火箭的牺牲品。”


                              19楼2015-10-31 09: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