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吧 关注:188,665贴子:1,362,491

骨折的中医药治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骨折,就是外伤或疾病所致之骨部分或完全折断者,通常可分为截断、碎断或斜断。患处可有瘀血、肿痛、错位、畸形、骨声、轴心叩击痛、异常活动及功能障碍等种种表现。


1楼2016-01-06 07:23回复
    中医辩证治疗骨折四种药物疗法
      祖国传统中医中药,调理气血,增强人体抵抗力,对促进骨伤的修复愈合有着独特的疗效。主要有四种治法:
      1、运脾益气法。中医认为“脾者,运化之官”、“气者,人之根本”。人的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都与“脾”和“气”密切相关,不论什么疾病都应重视脾胃的运化和元气的调摄、培补。骨折手术对人体而言,是继骨折损伤后的又一个极大的创伤,且手术对气血的流通有很大的阻碍,所以骨折手术病人术后出现较多脾运不畅、气滞湿阻的症状,临床上表现为面黄不华、纳少神疲、少气懒言、口淡无味等症状。此时,中医辨证运用健脾化湿、补脾益气的中药,如藿朴夏苓汤、参苓白术散、归脾汤可起到调理脾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的作用,加快切口与骨折的愈合。即使没有明显的症状,适当服用一些这类中药或者在食物中加入一些健脾益气的饮片如黄芪、当归、枸杞、米仁等也不无裨益。
      2、养阴清热法。骨折术后不仅耗气而且损伤阴血,有些病人术后切口长期不愈,且有低热、盗汗、多梦、五心烦热等表现,可以采用滋阴清热的方剂,如当归六黄汤等。在平时饮食中可适当地多食用一些黑木耳、龟、鳖、枣仁等补血养阴安神之品。
      3、和营通络法。有些骨折刀口看上去已经闭合,但局部红肿疼痛难消或骨折迟迟不愈合、生长不佳,是由于创伤导致局部气血阻滞。根据中医“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辩证理论,可以用理气活血、和营通络的方法以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疼痛,促进创伤愈合。临床常用血府逐瘀汤、仙方活命饮等内服或者外敷,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4、清热解毒法。有时伤口迟迟不能愈合是由于病菌侵入,尤其是顽固的绿脓杆菌、阴沟杆菌,或是绝大部分抗生素耐药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屎球菌等少见病菌。此时常见创口红肿不愈,有脓液流出且经久不停。这时选用内服或外用清热解毒的中药也能有效地帮助控制感染,促进炎症的消退和吸收。临床上常用的有五味消毒饮、黄连解毒汤等。


    2楼2016-01-06 07:24
    回复
      中医治疗骨折分三期而治
        治疗骨折的方法很多,有西医治疗骨折的方法,也有中医治疗骨折的方法。其中中医的针灸主要用于治疗闭合性骨折,另外中医还有药物治疗骨折的方法。中医药物治疗骨折一般分三期来治疗。
      1、早期以活血化瘀为主
        基本处方是在活动止痛汤的基础上加减。如当归、赤芍、丹参、桃仁、红花、地必虫、骨碎补、落得打、川续断、延胡索各9克、桑枝12克。片剂可用化瘀活血片,七星散等。
      2、中期以和血生新为主
        治疗基本以片剂为主,可用不同种类的片剂,如接骨片、接骨紫金丹等。汤剂可用续骨活血汤,如当归、白芍、主地、泽兰叶、地必虫、骨碎补、川续断、落得打、延胡索各9克、陈皮、枳壳各6克、鸡血藤、桑枝各12克。
      3、后期以固本培克为主
        可用健步虎潜丸,每次服5克,服二次,或用汤剂,如生血补髓汤加减(当归、白芍、川断、狗脊、补骨脂、牛藤、杜仲、生地、熟地、黄芪、桑枝各9克,络石藤15克,也可用八珍汤,补中益气汤等。


      5楼2016-01-06 07:32
      回复
        有益骨折愈合的药膳
        骨折后,吃什么东西都是有讲究的,吃错了东西不但不会恢复健康,还容易让骨折加重,甚至减缓恢复时间,老中医推荐大家可以进行如下饮食:
        方1、赤小豆适量煎服,加赤砂糖少许温服之,本方适用于活血化瘀期。
        方2、紫丹参50克,洗净,加水煮,取汁,其汁与猪长骨1000克,黄豆250克同煮,待烂熟,加入少量桂皮,盐即成。
        方3、生螃蟹500克,捣烂,热黄酒冲服250克,余渣敷患处,约半日“各各”有声即好。用于骨折接骨。
        方4、鲜湖蟹2只,取肉(带黄),待粳米粥熟时,入蟹肉,再加以适量生姜,醋和酱油服食,常服。
        方5、乌雄鸡1只(约500克),去皮毛内脏,洗净,三七片5克,纳入鸡肚中,加少量黄酒,隔水清炖,熟后用酱油蘸服,常服。
        方6、生黄芪30~60克,浓煎取汁,加粳米100克,煮粥,早晚服食。
        方7、当归20克,黄芪100克,嫩母鸡1只,加水同煮汤食用。


        6楼2016-01-06 07:43
        回复

          有益骨折愈合的药膳【续1】
          一、威灵仙木瓜粥
          制法:威灵仙、宣木瓜、天花粉、骨碎补、白芍、续断各12克,粳米O.1公斤,盐适量。将药放人锅中,加清水适量。旺火煮沸,改小火煮煎取浓药汁。将粳米洗净加药汁,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成粥,用食盐调味即成。
            功效:通络止痛,消肿排脓,平肝舒筋。用于骨折后期辅助治疗。
          二、参芪炖羊肉
            制法:党参、黄芪、当归各15克,枸杞子12克,羊肉0.5公斤,葱、姜、盐、料酒各适量。羊肉洗净放人锅内,另将当归、党参、黄芪装入纱布袋中,扎紧口,放人锅中,调料也放入锅中,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改小火炖烂熟即成,去药包,食羊肉、饮汤。每日分2次服,连服15日。
            功效:适用于骨折后期,骨折初步接续,但犹未坚固,患肢功能有一定障碍,身体乏力,肌肉痿弱。
          三、五加皮骨碎补粥
            制法:骨碎补、五加皮、赤芍、土鳖虫各12克,粳米O.1公斤,盐适量。将药洗净,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旺火煮沸,改用小火煎取浓药液,粳米淘洗干净,加药汁及清水适量,中火煮粥。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肝肾,强骨,续伤止痛,破瘀血。用于骨折中期辅助治疗。
          四、枳壳羊肉粥
            制法:枳壳、没药、乌药各lO克,当归、赤芍、乳香各12克,通草6克,羊肉0.2公斤,食盐适量。将全部药煎取药汁。羊肉切片,加药汁、食盐,中火炖至肉熟烂即可食川。每同2次。
            功效:行滞消胀,理气宽中,活血止痛。用于骨折后期辅助治疗。
          五、益母草煮鸡蛋
          制法:益母草30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将益母草与鸡蛋放人水中同煮,鸡蛋刚熟时去壳,加入红糖,再煮片刻。吃蛋喝汤,每火1次,连服lO~15日。
            功效:化瘀生新。益母草辛散苦泄,祛瘀生新,用鸡蛋煮食,行而不伤,补而不滞,适用于骨折中期,肿胀减少者。
          六、桃仁续断粥
            制法:乳香、桃仁、续断、苏木各lO克,粳米O.1公斤,将上药加清水适量取汁。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药汁,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煮粥。水煎每日2次分食。功效:舒筋活络,消肿生肌,止痛止血。用于骨折早期辅助治疗。
            注:月经过多及孕妇禁用。
          七、三七当归鸽子汤
            制法:三七、当归各15克,鸽子1只。将鸽子宰杀,去毛及内脏,与三七、当归同放人锅内,加水适量煮至鸽肉熟烂。吃肉喝汤。每日l剂,连用7~10天。
            功效: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骨折早期(伤后l~2周)、骨折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皮肤呈青紫色瘀斑。
          八、板栗炖鸡
            制法:板栗0.3公斤,嫩母鸡1只(约1公斤),酱油、黄酒、食盐各适量。板栗取栗肉,母鸡宰杀切块后放人砂锅中,加入板栗、黄酒及少量清水,小火焖l小时后加盐调味,分次佐餐服用。
            功效:在骨折愈合期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九、赤芍红花桃仁粥
            制法:红花12克,赤芍lO克,桃仁6克,粳米O.1公斤。将桃仁浸泡发透去皮,将红花、赤芍水煎,去渣取汁,加入桃仁、粳米煮粥食用,每日l剂,连服5~7天。功效: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骨折早、中期,骨折部位肿胀、疼痛明显、皮肤呈青紫瘀斑。
          十、当归川断炖排骨
            制法:当归、川断各10克,补骨脂12克,新鲜猪排骨或牛排0.3公斤,将排骨剁成块,与三味中药同放锅中加水适量,煮至肉熟烂,去药渣,吃肉喝汤,每天1次,可连用1~2周。
            功效:消肿止痛,活血化瘀。适用于骨折中晚期,骨折部位肿胀逐渐消失,疼痛明显减轻,瘀血肿块尚未完全散尽,骨折尚未完全愈合的患者。


          7楼2016-01-06 07:50
          回复
            有益骨折愈合的药膳【续2】

            一、骨折初期因新伤骨折,经脉受损,离经之血瘀积不散,出现出血、肿胀、疼痛等症状。食疗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可用葱、韭菜、茭白、芥菜、螃蟹等食物。
            方1:黑豆、绿豆、干竹笋水煎服(黑豆100g,绿豆1 OO g,竹笋30g)。
            方2:猪血加姜、葱煮汤(猪血250g)。
            方3:生荸荠捣烂煎汤代茶(荸荠100g)。
            二、骨折中期为血生新期。初期症状好转,瘀血渐化,骨折开始修复,食疗重点是和血生新,补骨接骨。
            方1:猪胴骨炖黄豆汤(骨500g,黄豆100g)。
            方2:接骨木炖红豆(接骨木250g,红豆50g)。
            方3:猪脊骨炖黑豆汤(骨500g,黑豆1 00g)。
            三、骨折后期为固本培元期,骨折初步接续但犹未坚固,应以益气血,补肝肾以充养筋骨。
            方1:枸杞桂圆粥(枸杞子50g,红枣10枚,桂圆肉50g,大米100g加水煮粥,快熟时调入冰糖)。
            方2:核桃芝麻冲饮(芝麻500g炒熟,核桃肉500g,共研末。每次冲饮服三次,每次20g)。
            方3:双补汤(紫河车10g,猪肾一只,煮汤调味饮食)。


            8楼2016-01-06 07:56
            回复

              治疗骨折秘方--跳骨丹
              【来源】《外科十三方考》下篇【组成】马钱子16两(先用童便浸,每3日换新童便1次,如每天一换更好。满49日后取出,换用米泔水浸7日,最后再以清水透3日,水当勤换。去皮,炒干,研粉),枳壳8两(去瓤。在马钱子浸于童便中至25日时,将枳壳投入一齐浸渍,至24日时取出,再用清水漂2日,焙干研粉),羌活2两,独活2两,北细辛2两,北黄芪8两,红花2两,血竭4两,制乳香4两,制没药4两,台乌药2两,金毛狗脊4两,地鳖虫4两,田七4两,辰朱砂2两,骨碎补8两,潼蒺藜4两,煅自然铜4两,飞天蜈蚣4两(产四川灌县)。
              【加减】伤重者,可另加碎蛇末少许掺合用之,以骨接好为度。方中飞天蜈蚣亦可去之,于每料药中均加入碎蛇(又名脆蛇)6钱,接骨仙桃草4两。
              【功效主治】消肿定痛,活血舒筋,促进骨痂生长。用于各种骨折,脱臼、新旧伤痛。
              【制法】上各为细末。 【用法用量】1-10岁每用1分至1分半;10-20岁每用2-3分;20-30岁每用4-5分;30-40岁每用5-6分;40-60岁每用6分,此后均以6分为度,不可多用。用时以水1盏(能饮酒者,水酒各半更好),同引药放入壶中煨浓,然后泌出药水,调药末服之,每晚1次,伤重者可早晚各服1次。引药如下:伤在头部者,用川芎、升麻各3钱;伤在两臂及两手者,用桂枝、桑寄生各3钱;伤在胸前者,用枳壳、桔梗各3钱;伤在肾部者,用补骨脂3钱;伤在小腹者,用大腹皮3钱;伤在腰间者,用杜仲4钱(伤重者加倍);伤在右胸者,用陈皮、木香各3钱;伤在左胸者,用骨皮、香附各3钱;伤在两腿脚者,用木瓜3钱、牛膝5钱;伤在背上者,用独活3钱、麻黄根1钱;伤在全身者,用红牛膝根8钱;伤后大便不通者,用桃仁、木通、熟军各2钱。凡受伤者,除按上述以所伤部位加引药外,无论何部,均宜再加仙桃草5钱为引。服此药时,若伤处上有夹板者,须放松之,以防止全身发生痉挛时,使被压部分发生不良结果。如伤在手足,则睡时当使受伤部位露于被外。如手足伸缩异动,此乃药力到达之征。如服药过量痉挛太甚时,可多服生豆浆以解之,或煎上好肉桂5钱服之。痉挛过后,再绑好夹板;若药后皮肤变黑者无碍。 【用药禁忌】孕妇忌服。服后当避风,忌食豆类,以及各种荤腥。更忌房事。


              9楼2016-01-06 08:18
              回复

                【组成】骨碎补(炒)28g,煅自然铜14g,士鳖虫14g, 乳香(炒)14g,没药(炒)14g,红花7g, 三七14g,仙桃草14g,血竭14g ,黄芪28g,麸炒积壳28g,乌药7g, 冰片3.4g,马钱子(制)10g,细辛7g, 羌活7g,独活7g,狗脊(炒)14g, 蒺藜14g,朱砂(水飞)7g。
                【功效主治】消肿定痛;活血舒筋;促进骨痂生长。用于骨折,脱臼,新旧伤痛。
                【用法用量】口服,十至二十岁:一次四片;二十至三十岁:一次五片;三十至四十岁:一次六片;五十岁以上:一次七片。开水或黄酒送服,日2次。 【禁忌】孕妇忌服。 【注意】1.本品含马钱子,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按规定量服用。不得任意增加服量,不宜长期连续服用。2.服药后约3小时左右,骨折部可自觉感到微有跳动10-20分钟,这说明药的效用。3.服药后若感到全身骨节均有跳动,这是服药过量所致;可服绿豆汤或用肉桂粉1g冲服,即止,或到医院求治。4.服药后,安卧避免吹风。


                10楼2016-01-06 08:28
                回复
                  枳马二仙丹《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组成】马钱子1斤,枳壳2斤。
                  【制法】马钱子用瓷瓦刮去粗皮,童便泡49日,枳壳用童便泡24日,暑天10余日即可,泡后去瓤,二药各用麻布袋盛,置流水中冲洗1日,取起,用新瓦焙干,分别研成细末,用瓷瓶收贮备用,勿使泄气。
                  【功效】消肿,接骨。主治骨断及折碎者。【用法用量】用时先将药引(伤在头面者用白芷;胸膈用川芎;腰部用杜仲;腿部用牛膝,手臂用桂枝)泡酒中,或煎汤,和黄酒(甜酒亦可)1匙,于临睡前调药末(马钱子末1分,配枳壳末1分和匀)服之,伤重者服3钱,不得过量,外加麝香2-3厘;轻则服1-2钱,且不须加麝香,大人以此为准,小儿酌减。患处亦以前药2与1之比成份和酒或尿敷之,但须将药分作3帖,先以1帖乘热包上,冷则更换他贴热药包之,如此更迭换包,旋干旋加酒或尿,入药炒热,即能止痛愈伤。


                  11楼2016-01-06 08:37
                  回复
                    加味枳马二仙丹《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组成】马钱子1两(瓷瓦刮去粗皮,童便泡49日),枳壳6钱(童便泡24日,暑天则10余日,泡后去瓤)(上2味用麻布袋盛,置流水中冲洗1日,取起用瓦片焙干),自然铜6钱(制),苏土鳖6钱,古铜钱20枚(火煅醋淬7次),碎蛇3钱,三七1两,血竭6钱,乳香5钱(制),没药5钱(制),虎骨6钱,冰片4钱,麝香1钱。
                    【制法】上为细末,严密贮存备用。
                    【功效】消肿,接骨。主治骨断及折碎者。
                    【用法用量】每服5分至1钱,用温黄酒送服。量病人体质强弱及伤势轻重加减,有时可用到1钱5分至3钱极量。


                    12楼2016-01-06 08:41
                    回复
                      骨碎补

                      骨碎补,本名猴姜,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命此名。或作骨碎布,讹矣。江西人呼为胡姜,象形也。岭南虔、吉州亦有之。叶似石韦,而一根,余叶生于木。
                      【别名】猴姜、猢狲姜、石毛姜、过山龙、石良姜、爬岩姜、石岩姜、碎补、树蜈蚣、地蜈蚣、黄爬山虎、麻鸡翅膀、搜山虎、肉碎补、猴掌姜、石连、姜、石巴掌、毛姜、申姜、岩姜。
                      【来源】本品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的干燥根茎。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性味】苦,温。
                      【归经】归肾、肝经。
                      【功能主治】补肾强骨,续伤止痛。用于肾虚腰痛,耳鸣耳聋,牙齿松动,跌扑闪挫,筋骨折伤;外治斑秃,白癜风。
                      【用法用量】 3~9g;鲜品6~15g。外用鲜品适量。
                      【注意】阻虚及无瘀血者慎服。

                      【附方】
                      1、治关节脱位,骨折:在关节复位或正骨手术后,取槲蕨(去毛)和榔榆皮捣烂,加面粉适量,捣成糊状,敷伤处,二至三日换药一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治骨折:骨碎补四两,浸酒一斤,分十次内服,每日二次;另晒干研末外敷。(《泉州本草》)
                      3、治金疮,伤筋断骨,疼痛不可忍:骨碎补(去毛,麸炒微黄)、自然铜(细研)、虎胫骨(涂酥炙黄)、败龟(涂酥炙微黄)各半两,没药一两,上件药,捣细罗为散。每服一钱,以胡桃仁半个,一处嚼烂,用温酒一中盏下之,日三、四服。(《圣惠方》骨碎补散1)
                      4、治马坠车辗,踠折,呼叫疼痛,声音不绝:骨碎补1两,当归1两半(锉,微炒),牡丹1两,虎胫骨1两(涂酥,炙令黄),白芷1两,芎藭1两,赤芍药1两,败蒲1两(烧灰)。
                      上为细散。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日4-5次。(《圣惠方》骨碎补散2)
                      5、治骨折:乳香1钱半,没药1钱半,骨碎补1两(燎去皮)。 上为细末,和匀。分作3服,用童便或黄酒调服。(《普济方》骨碎补散)


                      14楼2016-01-06 09:27
                      回复
                        白毛蛇


                        【出处】始载于《本草抬遗》,以草石蚕为名,云:“生高山石上,根如簪,上有毛,节如蚕,叶似卷柏,山人取浸酒,除风破血,主溪毒,煮食之。”
                        【别名】草石蚕、石蚕、石奇蛇、石祁蛇、白伸筋、石伸筋、白毛岩蚕、岩蚕、老鼠尾、墙蛇、石蚯蚓、飞线蜈蚣、石岩蚕、白花石蚕、毛石蚕、白毛骨碎补、白毛阴石蕨、地蜈蚣、石母、树蕨蕨、石上蚂蟥、马骝尾、阴地蕨、白毛伸筋。
                        【来源】药材基源:为骨碎补科植物圆盖阴石蕨的根茎。夏、秋季挖取,洗净,去附叶、须根,鲜用或晒干。
                        【性味】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风火牙痛;疖肿;带状疱疹;风湿痹痛;湿热黄疸;淋浊;带下;腰肌劳损;跌打骨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研末,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15楼2016-01-06 09:31
                        回复
                          好帖,辛苦了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1-06 09:51
                          收起回复
                            芒萁


                            【别名】草芒、山芒、山蕨、虱槟草、乌萁、芒仔、穿路萁、路萁子柴、鸡毛蕨、筲萁子紫、反蕨叶、蜈蚣草、硬蕨萁、狼萁草、蕨叶草、芒萁、蕨萁、蓈萁、铁蓈萁、铁芒萁、铁蕨鸡、硬脚萁、狼萁蕨
                            【来源】为里白科植物芒萁的幼叶、叶柄及根茎。全年可采。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化瘀,止血,接骨。用于鼻衄,肺热咳血,尿道炎,膀胱炎,小便不利,水肿,月经过多,血崩,白带;外用治创伤出血,跌打损伤,烧烫伤,骨折,狂犬、毒蛇、蜈蚣咬伤。
                            1.《福建民间草药》:治跌打伤胸,酒水各半或加冰糖炖服。
                            2.《广西药植名录》:治狂犬病及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根状茎或茎心0.5~1两,全草1~2两;外用全草(或根状茎或茎心)捣烂敷,或晒干研粉敷患处。
                            【备注】(1)同属植物铁芒萁形态相似,性效相同。


                            18楼2016-01-06 09:58
                            收起回复
                              祖国医学认为:“跌打骨折,皆瘀血在内而不散也,血不活则瘀不能去,瘀不去则折不能续”,“气为血帅,血为气母”,“肝主筋,藏血;肾主骨,生髓;脾主肌肉,司运化;肺主皮毛,朝百脉”。根据这些理论,我们使用活血化瘀、续筋接骨、滋养肝肾、补气非血的中草药治疗,有效地达到了瘀去、骨充、肌生、筋舒、气和调畅的功效。


                              20楼2016-01-06 10: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