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汉文化复兴者吧 关注:4贴子:76
  • 13回复贴,共1

童心未泯——盘点那些传统游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村童闹学图镇楼,转自汉服吧。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1-22 12:21回复
    抽陀螺
    又称“抽贱骨头”。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了,名字叫做“千千”。它是一个长约三公分的针形物体,放抽陀螺在象牙制的圆盘中,用手撑着旋转,比赛谁转得最久就为赢家。“陀螺”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在明朝,刘侗、于弈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有:“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死,踢毽子。”的记载。至于陀螺究竟是不是由“千千”演变而来,那就不可考了。但明朝时陀螺已成为儿童的玩具。根据记载,当时陀螺是木制的,实心而无柄,用绳子绕好了,一抛一抽,陀螺便在地上无声地旋转。当它缓慢下来时,再用绳子鞭它,给它加速,便可转个不停。这种玩法传了两三百年,一直到民国初年,还有这样的玩法。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1-22 12:22
    回复
      踢毽子
      又称“打鸡”。据说源于汉代,唐代《高僧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叫跋陀的人到洛阳去,在路上遇到了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井栏上反踢毽子,连续踢了五百次,观众赞叹不已。跋陀是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人,并且还是嵩山少林寺的祖师,他非常喜欢惠光,将他收为弟子,看来那时踢毽子也是一条进入少林寺的途径呀。宋朝《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明代时期,踢毽子进一步发展,关于踢毽子的记载也就更多了。明代刘侗在《帝京景物略》中写道:“杨柳儿青放空锺,杨柳儿死踢毽子。”至清末踢毽子已达到鼎盛时期,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不仅用来锻炼身体:作养生之道,而且把踢毽子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并提,一些人以会踢毽子而自荣。因此,踢毽子的活动更加广泛,特别是青少年参加者更为普遍,当时就有这样的童谣:“一个毽儿,踢两半儿,打花鼓,绕花线儿,里踢外拐,八仙过海,九十九,一百。”说明踢毽子已经到了相当普及的程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1-22 12:23
      回复
        抖空钟
        又称“抖空竹”。三国时期,曹植就曾写过一首诗《空竹赋》;明代《帝京景物略》“春场”中有童谣“杨柳儿青,放空钟”,证明此游戏在中国已有较久的历史。普通空抖空竹竹分单轴和双轴两种。轴内是空的,每个轴上有孔四、五个不等,孔内用木片作笛以利发声。连着轴有一个圆柱状的把,把的中段稍细。空竹除木制、竹制外,亦有用茶壶盖等器皿作代替物的。把空竹悬于系在两根小棍顶端的细绳上,玩者两手各持一棍来回拉动,便可产生旋转并随速度加快发出嗡嗡的响声。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卷二中记述了空钟(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清代坐观老人在《清代野记》中写到:“京师儿童玩具,有所谓空钟者,即外省之地铃。两头以竹筒为之,中贯以柱,以绳拉之作声。唯京师(指北京)之空钟,其形圆而扁,加一轴,贯两车轮,其音较外省所制,清越而长。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1-22 12:24
        回复
          荡秋千
          又称“打秋千”。在中国晋代就已开始流行,进入唐宋时期成为一种非常普及的游戏活动。荡秋千在当时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唐代宫廷把荡秋千称为“半仙戏”,五代王仁裕在其笔记《开元天宝遗事》中说:“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竞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市民因而呼之。”宋代出现了“水秋千”。据南宋吴自牧《梦粱录》等书的记载,不管是在北宋都城汴梁的金明池,还是在南宋都城临安的西湖、钱塘江,都举行过这种杂技表演。每逢夏季举行水秋千表演时,上自皇帝妃子、王公大臣,下至庶民百姓,竞相观看。表演之前,先在水中置两艘雕画精美的大船,船头竖起高高的秋千架。表演时,船上鼓声大作,船尾上杂耍艺人先耍练上竿,然后表演者按次序登上秋千,奋力悠来荡去。当秋千悠到和秋千架的横梁相平之时,他们双手脱绳,借秋千回荡之力跃入空中,在空中翻个跟斗,然后投身入水。因表演者姿势各异,看上去惊险优美而又变化无穷。“水秋千”类似现代跳水运动,是宋代杂技的新发展,在中国杂技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颇有影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6-01-22 12:25
          回复
            斗蟋蟀
            斗蟋蟀亦称“秋兴”、“斗促织”、“斗蛐蛐”。斗蟋的寿命仅为百日左右,这就将斗蟋蟀的季节限定在了秋季。而在古代汉字中,“秋”这个字正是蟋蟀的象形。斗蟋蟀始于唐代,《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秋兴,妃妾辈皆以小金笼贮蟋蟀,置于枕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亦效之。”宋朝宰相贾似道整日和群妾蹲跪在地上斗蟋蟀,《类书纂要》曰:“贾似道于半闲堂斗蟋蟀。”更荒唐者贾还带蟋蟀上朝议政,甚至曾经发生蟋蟀自贾水袖内跳出,最后竟跳黏到皇帝胡须上闹剧;贾似道还编写了一本《促织经》,讲述自己养蟋蟀和斗蟋蟀的经验,这是世界研究蟋蟀的第一部专著,贾似道不当昆虫学家实在可惜。明朝斗蟋蟀的风气最盛,宣宗朱瞻基时家家户户皆捕养促织,斗促织场也比比皆是。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载:“吴越浪子,有酷此戏,每赌胜负,辄数百金,至有破家者”。吕毖《明朝小史》记清秋吟蟋蟀:“早闻物华两个黄鹂鸣,宣宗酷爱促织之戏,遣使取之偶之意,又是博物史不记其斗蟋江南,价贵至数十金。枫桥一粮等等。贾似道华博之有人。”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1-22 12:25
            回复
              放风筝
              风筝,亦称“风琴”、“鹞子”、“纸鸢”。风筝是一种比空气重的,能够借助风力在空中漂浮的制品。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墨子制造的“木鸢”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东汉蔡伦改造造纸术之后,才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称为“纸鸢”。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元黄头)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危险动作,请勿模仿)。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取得了成功。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6-01-22 12:27
              回复
                过家家
                又称“扮家家酒”。不错,这也是传统儿童游戏,并属于角色扮演类!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记载:“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坐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裁,然至曰晚懊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6-01-22 12:29
                回复
                  【图片】拔河
                  拔河始于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春秋时期的楚国。楚国地处大江南北,水道纵横,除陆军外,还有一支强大的水军舟师,并曾发明一种称之为“钩拒”的兵器,专门用于水上作战。当敌人败退时,军士以钩拒将敌船钩住,使劲往后拉,使之逃脱不了。后来钩拒从军中流传至民间,演变为拔河比赛。唐代起初的拔河活动以拉扯竹索为主,到了隋唐时期已将竹索改为大绳,绳长约50丈(即167米),两头还分系小绳索数百条。在古代拔河时一边还要敲着大鼓,以壮士气。唐玄宗曾多次观看拔河比赛,拔河者多至千余人,呼声振天,中外观众,无不震骇。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1-24 12:51
                  回复
                    弹弓
                    用弹力发射弹丸等的弓。弹弓的原理与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弹射力来进行发射,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吴越春秋》记载:“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唐·白居易《和答诗·和大觜乌》:“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 宋·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与书艺局等处制造戏玩,如毬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辔、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萧昊轩 ]遂将弹弓拿了,走出天井来。”中国传说中的禄神送子张仙就是使用弹弓的好手。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1-24 12:53
                    回复
                      七巧板
                      又名“乞巧板”、“七巧牌”、“智慧板”,可称拼摆类游戏的主要代表。清陆以湄在《冷庐杂识》中记载:“宋黄伯恩燕几图,以方几七,长短相参,衍为二十五体,变为六十八名。明严澈蝶几图,则又变通其制,以勾股之形,作三角相错形,如蝶翅。其式三,其制六,其数十有三,其变化之式,凡一百有余。近又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这基本说明了七巧板的渊源与发展,即宋代的燕几图到明代发展为蝶几图,到清初演变成了七巧图。七巧板巧妙借助几何学原理,通过对一个正方形平面的对称分割,而形成几块可以拼组大量事物形体的几何形状,并可将大量事物的三维空间形态转化为二维平面形态,不仅可以丰富儿童的想象力、锻炼儿童的空间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智力水平。七巧板现已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被称为“唐图”,国外还有专门研究解七巧板问题的电脑程序。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24 12:55
                      回复
                        捶丸
                        捶丸又名“地打球”,源于唐代的“步打球”。玩时分为两队,持棒击球,以击中对方球门为胜,如今之曲棍球。元代宁志老人编写的《丸经》一书,更让人不得不细细玩味捶丸与现代高尔夫的关系。《丸经》记载,中国在宋朝已出现捶丸运动,当时最爱追逐小白球的帝王当属宋徽宗与金章宗。两人平日「深求古人之宜制,而益致其精也」,就像现代人藉助教练与教学录像带来改善球技,两位帝王则三不五时以古为师,让球技精益求精。至于帝王的球杆,则以纯金打造缘边,顶上缀饰玉器,结束球戏后,两人的球具不装在球袋而收藏在锦盒中,所谓「盛以锦囊,击以彩棒,碾玉缀顶,饰金缘边」,今天八、九十万一套的名贵球具与之相较起来恐怕都嫌寒碜。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1-24 12:56
                        回复
                          炮竹
                          最早的炮竹,是指燃竹而爆,因竹子焚烧发出“噼噼叭叭”的爆竹。古时在节日或喜庆日,用火烧竹,毕剥发声,以 爆竹—辞旧迎新的标志驱除山鬼和瘟神,谓之“爆竹”。火药发明后以多层纸密卷火药,接以引线,燃之使爆炸发声,亦称为“爆竹”。也叫“爆仗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燃草,以辟恶鬼。” 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清代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游览既毕,宴於水阁,命从者放爆竹。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声。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1-24 13:00
                          回复
                            围棋
                            源于中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传说在黄帝时开始流传,到汉朝时规则大体定型。由于围棋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有发展智力,培养意志品质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思想意识的特点,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 逐渐地发展成了一种国际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6-01-24 13: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