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要先能合围黄维兵团,但中野的实力弱于黄维兵团,如何又能合围,这就只能靠刘帅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了:
一、骄兵之计:由于中野实力很弱,因此,长期避战12兵团,淮海战役开打后,刘帅以运动防御手段阻击12兵团,让敌军看上去一路突破中野的阻击北进,而让对手产生了骄兵思想,致使黄维在蒋的催促下,没有和李刘兵团连结而大胆挺进。
二、刘帅将五行发挥到极致。即便黄大胆挺进,中野以实力而论,也不可能硬围黄兵团,必须要造成其混乱才可能有机可乘。而平原地区,刘帅能利用的地形只有河流,因此,刘帅策略是以4纵在南坪集阻击敌军,争取时间在身后布置大纵深馕型阵地,然后诱使敌军过河,并通过疑兵之计,造成敌军背水撤退而混乱。
三、假戏做足,南坪集阻击恰到好处。刘陈邓派陈赓去南坪集阻击前,刘帅并没有向陈赓交底,陈赓在立了军令奖坚决顶住敌军才派往前线。这使得阻击战斗空前激烈,假戏做足。当我军身后馕型阵地部署完成,才令陈赓做出顶不住的样子而后撤,使得黄维上钩,大胆渡过浍河。
四、疑兵之计,逼迫其自乱阵脚。黄维渡过浍河,还不足以将其合围,原因是毕竟黄的实力是绝对优势的,如果让黄维看出我军实力单薄,其组织一个兵团全力攻击,我军也无可奈何。通过疑兵使其发现我大纵深馕型阵地,造成其不知虚实而背水撤退,产生混乱。自此,时机成熟,我军全线出击将其合围在双堆集地区。
五、压迫对手,使其应对失当。在刘帅多种计策下,黄维应对失当。黄维过浍河,相当于过河卒,正确策略是只能前进不能后退,黄惊慌之下,选择了背水撤退,被我军合围在双堆集。黄被合围后,四面八方都是我军部队,他就必须要用足够的兵力组织防御,能抽出来突围的,也就只有4个师了。而刚过浍河时,我军由于兵力也不足,囊型阵地任何一个方向都很单薄,而黄却可以使用整个兵团进行冲击。同时,在被合围前,黄兵团士气尤在,全兵团冲击,对任何一个方向都是绝对优势兵力,绝对优势火力。形势和被围后比天差地别。
本人认为,双堆集硬实力绝对劣势一方合围绝对优势一方,可谓是解放战争的巅峰之作,用兵之妙,叹为观止。18军军长杨伯涛在接收《中国元帅刘伯承》一书作者采访时说“刘伯承太厉害了”时任18军33团营长后任台军特种兵中将司令的廖明哲将军在接收凤凰网《淮海战役》视频采访时说“我们对解放军将领的佩服,只佩服刘伯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