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吧 关注:213,025贴子:7,214,996

藏在《韩熙载夜宴图》中的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南唐的大画家顾闳中,是一位很有名的人物画家,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韩熙载在家中举行夜宴时的情景,全图以屏障等物作间隔,分为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等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五个场面,刻画了四十六个不同人物的形象。其中韩熙载是全画的中心,在五个场面中反复出现,表情、动作各不相同,作为豪华酒宴的主人,他或则注目凝神,或是沉郁寡欢,反映了他矛盾苦闷的内心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4-24 22:38回复
    《韩熙载夜宴图》,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全长三米,共分五段,每一段画面以屏风相隔。此画中的主人翁韩熙载,五代时潍州北海人。后唐同光年举进士,文章书画,名震一时。因父亲光嗣因事坐诛,熙载逃奔江南,投顺南唐,历事李升、李璟、李煜三主,官至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韩熙载定居南京后的寓所,也即此画的发生地在今南京中华门一带,《同治上江志》载:“戚家山,在江宁城南聚宝门外,南唐韩熙载居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6-04-24 22:39
    回复
      说起《韩熙载夜宴图》,可能有人还不知其中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6-04-24 22:40
      回复
        提起南唐,自然要提及一个人物:李后主李煜。李煜爱好诗文书画,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名句,可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词人之一。但他在政治上却是个庸才,是气量狭小的昏君。当时南唐已经是岌岌可危了,面对日益强大的北方敌国后周的进犯,李后主一方面以财物媚悦敌国,换取片刻安宁;另一方面排斥异己,“颇疑北人,多以死之”,把猜疑之心放在了那些由北入南的官员身上。而这位官居南唐中书舍人的韩熙载正巧是出身北方望族,自然他的名字列入了李煜的猜疑名单之中。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4-24 22:40
        回复
          有一天李煜得知一些朝中官员将会聚韩宅,具有丰富想像力的他不由得陷入极度的恐惧:这伙人是不是阴谋串联?于是,李后主想出一个搞清这件事情来龙去脉的方法。他召见了自己所信任的画家顾闳中与周文矩,授命他们同赴韩熙载宅邸,暗中窥测这次宴会的真实情况,并把这些情况如实地描绘下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6-04-24 22:40
          回复
            经过了一夜认真细致的观察,顾闳中发现,宾客中有当年的新科状元郎粲、太常博士陈雍、紫薇郎朱铣等官员和教坊副使李嘉明,此外就是当时一些走红的歌女和舞女。顾闳中和周文矩是画院中鼎鼎大名的画家,他们有“默记背写”的本领,出宫之后,顾闳中便凭记忆客观地创作出这幅反映当时宴会盛景的《韩熙载夜宴图》。李煜展卷之际,见到韩熙载纵情声色,戒心减少了许多。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04-24 22:41
            回复
              第二段“观舞”。夜宴到达了最高潮。韩熙载的娇小轻盈的宠妓王屋山无疑成为了今晚最亮的一颗明星,她身着窄袖蓝色长裙,随着鼓乐声跳起当时很流行的六幺舞。白居易曾有“六幺水调家家唱”的诗句,说明这种舞在当时非常流行。据王国维考证,六幺舞是以手袖为容,以踏足为节拍的。画面中,韩熙载敲击红漆羯鼓助兴。韩的门生舒雅手按拍板,应着节奏,敲打着拍子。几乎所有人都在观看歌舞,惟独一位僧人不敢正视舞者,他是韩的知心好友德明和尚,耳闻欢歌笑语,表现出一种尴尬矛盾的心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4-24 22:42
              回复
                第二段“观舞”。夜宴到达了最高潮。韩熙载的娇小轻盈的宠妓王屋山无疑成为了今晚最亮的一颗明星,她身着窄袖蓝色长裙,随着鼓乐声跳起当时很流行的六幺舞。白居易曾有“六幺水调家家唱”的诗句,说明这种舞在当时非常流行。据王国维考证,六幺舞是以手袖为容,以踏足为节拍的。画面中,韩熙载敲击红漆羯鼓助兴。韩的门生舒雅手按拍板,应着节奏,敲打着拍子。几乎所有人都在观看歌舞,惟独一位僧人不敢正视舞者,他是韩的知心好友德明和尚,耳闻欢歌笑语,表现出一种尴尬矛盾的心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6-04-24 22:43
                回复
                  第三段“休憩”。午夜将至,韩熙载与四位女伎围坐内室榻上休息,一侍女手捧水盆侍候,韩洗手的动作很舒缓,另有两侍女正在准备乐器,添换茶酒,这一切似乎表示宴会的结束。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6-04-24 22:43
                  回复
                    第五段“宴归”。曲尽人散夜未央,宾客们意犹未尽,有的与女伎一诉衷肠,有的则拥着女伎悄声说话。韩熙载重衣黄衫,复执鼓槌,端立正中,默默地凝视着。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4-24 22:44
                    回复
                      五幅连环组画放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完整的夜宴图,把我们带入了南唐贵族的奢靡而神秘的夜生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4-24 22:45
                      回复
                        韩熙载(902-970),字叔言,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出身豪族,诗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唐朝末年登进士第,后逃往南方避乱,曾任中书侍郎、光政殿学士承旨等官。由于当时北方战争频繁,所以江南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文化中心,短暂的安逸和平静造就了南唐官僚士大夫生活的奢侈糜烂,他们大多蓄有歌伎(或称家姬、乐伎)。据史书记载,韩熙载家就有歌伎四十余人。所以这样通宵达旦的夜宴作乐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4-24 22:45
                        回复
                          资料贴,学习啦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4-24 22:45
                          收起回复
                            但是这位来自北方的才子,内心却隐含着不甘寂寞的雄心壮志。他不光在艺术上颇具造诣,而且满腹经纶,具有很强的政治才能。早在李煜的父亲李在位时,韩熙载就因为其出色的才能受到重用,面对北方的战乱,他力劝李励精图治,出兵中原,统一天下。然而生性懦弱的李毫无雄心,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历史使命。不久,李殁,后主李煜继位。这位风度翩翩的少年君主曾让心灰意冷的韩熙载重燃起过一星希望之火,但他很快发现李煜也同样沉溺声色,无心朝政。韩熙载那双忧郁的眼睛已经看到了南唐国势日衰的历史必然。面对这样的残局,纵使是孔明再世,也无力挽回;况且他毕竟没有孔明的才华与执着。面对朝中那些小人的排挤,他觉得心灰意懒,便辞去了宰相的职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4-24 22:45
                            回复
                              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韩熙载敏锐地感觉到李后主已悄悄地把猜疑的利剑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为了明哲保身,他不得不“率性自任,颇耽声色,不事名检”,把真实的自己隐藏在酒色歌舞之中。这种圆滑而又无奈的做法,对他这种才气高逸的士大夫来说,实在是非常痛苦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4-24 22:4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