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吧 关注:78,663贴子:662,919

【教程】AE撕纸效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杂谈。
1. 最近偶像大师(本家和灰姑娘女孩)中毒,冒着全家火葬场的风险决定挖坑(一开开俩),然填坑进度将十分龟速,毕竟工作狗一条。(我知道你们对爱马仕没什么兴趣,哼哼,就让我一个人踏进这骗钱大坑吧!)
2.经常有人通过贴吧找上我,原因自然是那本《AE for Animation》的翻译帖子,这里必须说明一下,原先翻译了将近200页的第一册的文本,因为硬盘的报废而付之东流,后来我才醒悟,改用为知笔记,妈妈再也不担心我的硬盘突然狗带了。
重译的工作其实也并不顺利,主要是许多内容都重新审视了一遍,然后回想起以前翻译的质量其实并不是很好,所以就改以更“专业”的姿势去捣鼓这玩意了。
在这方面我也请了音无姐姐担任二次校对,这样也能最大限度保证文本质量。以前也曾经发动一些群友一起翻译,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校对花费的精力都快赶上重新翻译了,所以……只能说这种带有专业性质的翻译确实不好上手吧。目前还是由我个人翻译,你们就当作有生之年系列吧。
<预览>

讲道理,真心喜爱迈德,想要做迈德的朋友,现在网络上的教程资源非常丰富,没必要紧盯着这本“动画后期”的教材,所以大家该干嘛干嘛,期待你们做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3.然后说明一下,我以前是文科生,所以挺注重理论知识的。我打算整理到一定数量后再另外开个帖子,可能对你做特效没什么帮助,可能你会看过就忘了,但是我也把该说的都说了,装完逼就跑,起码心里高兴不是~
内容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废话说到这里,下面开始教程~


IP属地:四川1楼2016-04-29 02:58回复
    完了吗,夜深人静先插一楼


    IP属地:湖北4楼2016-04-29 03:31
    回复
      3.
      3.1新建合成【撕纸应用】,从上往下依次置入合成【撕开】和【纸张纹理】。
      3.2【纸张纹理】轨道蒙板:Alpha蒙板(CC译名:Alpha遮罩)

      3.3效果如图(黑色是合成背景,可切换透明,这里为了方便查看):

      4
      4.1新建合成【总合成】,从上往下依次置入合成【撕开】【纸张纹理】【撕纸应用】。

      4.2【纸张纹理】轨道蒙板:Alpha蒙板(CC译名:Alpha遮罩)
      4.3关闭【撕纸应用】的显示(理由后面会提到 #1)

      4.4效果如图:


      IP属地:四川5楼2016-04-29 03:47
      收起回复
        纠正4.4
        效果如图(其实和3.3一样):

        5
        5.1新建合成【背景图】,直接置入一张图片。或直接将图片拖拽到【新建合成】按钮,自动创建合成。

        5.2返回合成【总合成】,置入合成【背景图】,复制一层【撕开】=【撕开 2】,置于【背景图】上方。
        5.3【背景图】轨道蒙板:Alpha蒙板(CC译名:Alpha遮罩)

        5.4效果如图:


        IP属地:四川6楼2016-04-29 03:57
        回复
          6.制作“被撕开的纸的剩余部分”。
          6.1复制一层【撕开】=【撕开 3】,添加效果“CC 翻页”。
          6.2同时新建空对象,命名“翻页控制”,添加效果“滑块”,更改该效果名为“折叠半径”。

          6.3.1将【撕开 3】-“CC 翻页”的“折页位置”属性链接到“翻页控制”层的“变换”属性-“位置”。

          6.3.2将【撕开 3】-“CC 翻页”的“折叠半径”属性链接到“翻页控制”层的“折叠半径”-“滑块”。

          6.4.1“翻页控制”层“折叠半径”-“滑块”参数如6.2所示,设置为50(自调)。
          6.4.2“翻页控制”层“变换”属性-“位置”参数如6.3.2所示(自调),在本例中,撕开的纸从右边划向左边。



          IP属地:四川7楼2016-04-29 04:25
          收起回复
            补充楼上:
            6.1【撕开 3】效果 “CC 翻页”-“补偿”由“前和后页”更改为“前页”
            <更改前>


            <更改后>


            7.制作“被撕开的纸”
            7.1.1复制一层【撕开 3】=【撕开 4】,将“CC 翻页”-“补偿”的“前页”改为“后页”,“后页”图层选择合成【撕纸应用】(4.3 #1的理由在这里)


            7.1.2添加效果“投影”,参数自调。


            7.2到目前为止的效果:


            IP属地:四川8楼2016-04-29 04:46
            收起回复
              夜深人静,我也插一层楼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6-04-29 04:53
              回复
                这里大家都发现了,未撕开的部分出现的空隙,这样肯定不是最终完成的效果。
                那么重点来了,要怎么样才能消除这些空隙呢?
                答案就是“遮罩阻塞工具”(旧版本译名:蒙板抑制,英文:Matte Choker)
                8.1分别给【撕开】和【撕开 2】添加效果“遮罩阻塞工具”。参数自调,直到看不见空隙为止。

                效果:

                很明显,已经撕开的地方,和“被撕开的纸”(即合成【撕纸应用】)的边缘不一样,前者表现过于平滑,这是不符合实际的,原因就是“遮罩阻塞工具”在消除空隙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减少了边缘的粗糙效果而实现的。所以我们重新给合成【撕开】添加能够使其边缘粗糙的效果。见图2-3,直接把原来已经做好的“湍流置换”和“毛边”的效果都复制过来,不要忘了给【撕开 2】也加上。
                效果如图:
                【撕开】&【撕开 2】



                IP属地:四川10楼2016-04-29 05:09
                收起回复
                  终于大功告成啦。。。。。。???
                  NONONO,不要被黑色的背景蒙蔽了,如果你把背景色更改为别的颜色,或者切换为透明背景,那么你就会发现——

                  首先大家不要忘了,合成【撕开 3】(=【撕开】)里面有一个图层,是黑色的纯色,所以在【总合成】中,它的表现当然也是黑色的。
                  要怎么解决呢,其实很简单,点进合成【撕开】,将里面的纯色图层“黑色”更改为和背景一样的颜色就可以了。
                  但是我要告诉你,这其实并不算是解决办法。
                  因为……如果你的【总合成】的背景是一本书的封面(假如你想做的是撕开封面然后出现内容的效果),这个方法肯定是行不通的。
                  好吧,那么我也不卖关子了~
                  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撕开 3】的叠加模式改成“轮廓Alpha”,

                  然后神奇的事情就发生了~

                  -THE END-
                  Thank you for reading!


                  IP属地:四川12楼2016-04-29 05:27
                  收起回复
                    顶顶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6-04-29 06:29
                    回复
                      好呀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4-29 07:04
                      回复
                        那本书和mad内还是有点区别的,也有点难看懂,然后这教程好评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6-04-29 07:09
                        回复
                          学习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4-29 07:38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6-04-29 07:41
                            回复
                              Mark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4-29 08: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