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伊伯带吧 关注:35贴子:26
  • 5回复贴,共1

柯伊伯带-太阳系边缘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柯伊伯带是太阳系在海王星轨道(距离太阳约30天文单位)外黄道面附近、天体密集的中空圆盘状区域。

柯伊伯带的假说最初是由爱尔兰裔天文学家艾吉沃斯提出,杰拉德·柯伊伯发展了该观点。


1楼2016-05-01 16:24回复
    起源
    外行星和柯伊伯带的模拟:
    (a)木星和土星2:1共振之前,
    (b)在海王星轨道迁徙之后,柯伊伯带天体被散射至太阳系内
    (c)柯伊伯带天体被木星排斥之后。柯伊伯带的复杂结构和精确的起源仍是不清楚的,因此天文学家在等待泛星计划 (Pan-STARRS)望远镜巡天的结果,那些应该会揭露更多不知道的柯伊伯带天体,并在测量后对它们有更多的了解。
    柯伊伯带被认为包含许多微星,它们是来自环绕着太阳的原行星盘碎片,它们因为未能成功地结合成行星,因而形成较小的天体,最大的直径都小于3,000公里。
    近代的计算机模拟显示柯伊伯带受到木星和海王星极大的影响,同时也认为即使是天王星或海王星都不是在土星之外的原处形成的,因为只有少许的物质存在于这些地区,因此如此大的天体不太可能在该处形成。换言之,这些行星应该是在离木星较近的地区形成的,但在太阳系早期演化的期间被抛到了外面。
    1984年,费南德兹和艾皮的研究认为与被抛射天体的角动量交换可以造成行星的迁徙。
    终于,轨道的迁徙到达木星和土星形成2:1共振的确切位置:当木星绕太阳运转两圈,土星正好绕太阳一圈。
    引力如此的共振所产生的拉力,最终还是打乱了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造成它们的位置交换而使海王星向外移动到原始的柯伊伯带,造成了暂时性的混乱。
    当海王星向外迁徙时,它激发和散射了许多外海王星天体进入更高倾角和更大离心率的轨道。
    然而,模型仍然不能说明许多分布上的特征,引述其中一篇科学论文的叙述:这问题继续挑战分析技术和最快速的数值分析软件和硬件。


    2楼2016-05-01 16:27
    回复
      传统的柯伊伯带
      传统柯伊伯带天体大约在 ~42至 ~48天文单位,虽然海王星的引力影响已经是微不足道的,而且天体可以几乎不受影响的存在着,这个区域就是所谓的传统柯伊伯带,并且观测到的柯伊伯带天体有三分之二在这儿。
      因为近代第一个被发现的柯伊伯带天体是1992 QB1,因此它被当成这类天体的原型,在柯伊伯带天体的分类上称为类QB1天体。
      传统的柯伊伯带忾来是两种不同族群的综合体,第一类是"dynamically cold"的族群,比较像行星:轨道接近圆形,轨道离心率小于0.1,相对于黄道的倾角低于10度 (它们的轨道平面贴近黄道面,没有太大的倾斜)。
      第二类是"dynamically hot"的族群,轨道有较大的倾斜 (可以达到30度) 。这两类会有这样的名称主要并不是因为温度上的差异,而是以微小的气体做比喻,当它们变热时,会增加它们的相对速度。
      这两种族群不仅是轨道不同,组成也不同,冷的族群在颜色比热的红,暗示它们在不同的环境形成。热的族群相信是在靠近木星的地区形成,然后被气体巨星抛出。
      而另一方面,冷的族群虽然也可能是海王星在向外迁徙时清扫出来的,但无论是较近或较远,相信是在比较靠近所在的位置形成的。


      6楼2016-05-01 16:31
      回复
        公转周期,这个目前有最新数据吗?换算成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6-11-15 13:50
        回复
          奥尔特云才是太阳系边缘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1-27 13:10
          回复
            欧阳后北条、欧阳本多、欧阳板垣、欧阳木下、欧阳前田、欧阳松平、欧阳村井
            欧阳永野


            IP属地:湖北9楼2023-04-13 04: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