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洛阳城由内城和外郭城组成①。内城是在东汉、魏晋旧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形制和范围,经考古勘查证明,基本与魏晋故城相合②。外郭城为北魏新筑,因未进行考古勘查,文献记载仍有许多问题不够明晰,所以有必要进行探讨。
一 外郭城的范围
北魏洛阳外郭城的范围,《洛阳伽蓝记》卷五明言:“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因此历来大都在此范围内探求外郭城四面的界限。很多研究者将外郭城南北界限定在邙山和洛水之间,统而言之十五里;东西以七里桥为界,因有“七里”一词,则认为该桥距建春门为七里;西则以长分桥为界,依“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而定为七里;在此基础上再加内城东西六里而凑足东西二十里。但是应当指出,这种计算方法,在南北界方面,没有考虑到古洛河的位置对南北距离的影响。东面的界限,猜测成分很大,且未计七里桥东一里到郭门的距离。西面的界限则缺乏旁证资料比定长分桥的位置,无法验证文献所记距离是否正确。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结合墓志以及对部分地区的实地调查,提出一些与上述不同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指正。
东界:《洛阳伽蓝记》卷二记载:“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桥南有魏朝时马市,……桥北大道西有建阳里,大道东有绥民里。”“绥民里东,崇义里”。“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京师士子,送去迎归,常在此处。”上述地点距建春门的里程,以“方三百步为一里”推算,并考虑里坊间以及里坊与桥的间距,大致情况是:崇义里距建春门约三里余;七里桥近四里,郭门约为五里。
除上所述,《水经注》卷十六“穀水”条记载,穀水“出自城池也。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魏书》列传七十一“冯熙传”亦载:“熙柩至洛七里涧,高祖服衰往迎……。”据此,七里桥为跨七里涧之桥,亦称旅人桥,该桥“朱超石与兄书云,桥去洛阳宫六七里”③。可见七里桥的“七里”是指对洛阳宫的距离而言。洛阳宫与内城东城墙的距离,依考古勘查实测图观察,约为三里④。这样,七里桥距内城东城墙的距离约为四里,与上面推算的里程相合。以此为准,大致可以推断七里桥在今大石桥村西附近,郭门则在七里桥东一里。
南界:《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所谓永桥也。”“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可见城南是以洛水为界分为两部分,因此有必要首先明确古洛河的位置。据实地调查和当地群众介绍,古洛河河道大致是从今东新庄西,经东新庄北,流至东石桥村北,又经佃庄、西大郊、东大郊村南,再过东凹庄北、北许村、桑头南,然后东流与今日洛河河道合⑤。从古洛河河道来看,东新庄以西一段略直一些,它正处于城西寿丘里南北十五里的南界。东新庄至西大郊村这一段,若以西大郊村为准东西画一直线,则东新庄至西大郊村的古洛河河道向北弯曲1-3里,故该段处于邙山与洛河之间的距离不足十五里。东大郊村以东的古洛河河道较直,所以城东南北距离足十五里。
在洛河以南,可将距宣阳门四里左右,与宣阳门相对的西大郊村南比定为永桥的位置。永桥以南的南界为圜丘。据《魏书》卷八“世宗纪”记载,景明二年十一月“壬寅,改筑圆丘于伊水之阳”。圜丘与永桥相对,从今西大郊村向南引直线至今伊河河堤北(即伊河故道北),王疙壋村南一带,大体可比定为圜丘的位置。上述比定的永桥与圜丘间的距离大约为五里。下面再探讨一下永桥至圜丘一段的东西范围。据《水经注》“洛水”条说,洛水“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伊水”条说,“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迳圜丘东,……伊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据当地群众介绍,传说东大郊村即是伊洛相交之处,地点约在东大郊村偏东一带;并说伊水过去大致从今王疙壋村东流经相公庄东,再东北流至东大郊村东与古洛河相交,解放前发水时,伊河水也曾这样流过。这些传说与上述文献记载基本相合,比较可信。因此,永桥与圜丘间的东界不会越过古伊洛相交的东大郊村一带;若以永桥与圜丘间的南北御道为准,御道东的范围约2-3里左右。御道西的范围,从设有四夷里,且慕义里万有余家来看,至少也在二里左右。
西界:《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载,白马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迴回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自延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根据上述史料,可看出大市东二里应夹在白马寺与大市之间,白马寺在西阳门外三里,是大市东二里在距西阳门第四里位置内。以此类推,大市“出西阳门外四里……”应指大市东部边界与西阳门的距离;大市周迴八里,即东西南北各占二里,所以大市实际位于距西阳门第五、六里内。大市西二里东西占一里,应在距西阳门第七里内。张方沟在大市西延酤里之西二里,距西阳门为九里。
但是上面根据寺、里坊、市的排列所推算的里程,与文献记载有出入。比如《洛阳伽蓝记》卷四说:“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所谓长分桥,卷四说:“中朝时以穀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名为张方桥也。”可见长分桥即是张方桥,前述张方沟即应为该桥下之沟名。这样,前面推算的九里与《洛阳伽蓝记》所述的七里就发生了矛盾,这个矛盾虽然在获得考古勘查结果之前很难解决,但仍有线索可寻。据隋开皇九年张礼暨妻罗氏墓志称:“葬张方桥北二里,却背芒足,前眺洛川”⑥。该墓志,一说出土在大马村东,下黄村北⑦,按此说张方桥应位在今下黄村与其南周村之间,这个位置与阊阖门相距约十里。另一说出土在平乐村西二里许⑧,按此说张方桥应在今象庄西一里半左右,这个位置与阊阖门基本相对,其间距离约为九里,与前述推算里程相合,可信程度较大。
除上所述,城南洛河故道的位置也有助于说明城西的西部界限。如前文所说,洛河故道从今东新庄西流经东新庄北至东石桥村北,这段洛河故道若以西大郊村东西延伸直线为准,则向北弯曲1-3里,因此从阊阖门向西六、七里之地南北不足十五里;但是若将城西的西界移到上述推算的九或十里处,则南北基本够十五里。总之,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述城西里坊、市、寺的排列;根据墓志比定的张方桥的位置;根据洛河故道的位置等来看,疑《洛阳伽蓝记》所述“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的“七里”有误,这段距离似以九里为宜。
北界:城北紧邻邙山,范围很窄。《洛阳伽蓝记》卷五“凝玄寺”条说:“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地形高显,下临城阙……”。可见该寺已近邙山脚下。城北其它设施,如禅虚寺、阅武场、光风园等等,其位置也在这个范围内,因此城北的北界约在距内城北城墙二里左右的地方。
一 外郭城的范围
北魏洛阳外郭城的范围,《洛阳伽蓝记》卷五明言:“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因此历来大都在此范围内探求外郭城四面的界限。很多研究者将外郭城南北界限定在邙山和洛水之间,统而言之十五里;东西以七里桥为界,因有“七里”一词,则认为该桥距建春门为七里;西则以长分桥为界,依“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而定为七里;在此基础上再加内城东西六里而凑足东西二十里。但是应当指出,这种计算方法,在南北界方面,没有考虑到古洛河的位置对南北距离的影响。东面的界限,猜测成分很大,且未计七里桥东一里到郭门的距离。西面的界限则缺乏旁证资料比定长分桥的位置,无法验证文献所记距离是否正确。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根据《洛阳伽蓝记》的记载,结合墓志以及对部分地区的实地调查,提出一些与上述不同的看法,供同志们参考指正。
东界:《洛阳伽蓝记》卷二记载:“出建春门外一里余,至东石桥。……桥南有魏朝时马市,……桥北大道西有建阳里,大道东有绥民里。”“绥民里东,崇义里”。“崇义里东有七里桥,……七里桥东一里,郭门开三道,时人号为三门。……京师士子,送去迎归,常在此处。”上述地点距建春门的里程,以“方三百步为一里”推算,并考虑里坊间以及里坊与桥的间距,大致情况是:崇义里距建春门约三里余;七里桥近四里,郭门约为五里。
除上所述,《水经注》卷十六“穀水”条记载,穀水“出自城池也。其水又东,左合七里涧。……涧有石梁,即旅人桥也。”《魏书》列传七十一“冯熙传”亦载:“熙柩至洛七里涧,高祖服衰往迎……。”据此,七里桥为跨七里涧之桥,亦称旅人桥,该桥“朱超石与兄书云,桥去洛阳宫六七里”③。可见七里桥的“七里”是指对洛阳宫的距离而言。洛阳宫与内城东城墙的距离,依考古勘查实测图观察,约为三里④。这样,七里桥距内城东城墙的距离约为四里,与上面推算的里程相合。以此为准,大致可以推断七里桥在今大石桥村西附近,郭门则在七里桥东一里。
南界:《洛阳伽蓝记》卷三记载:“宣阳门外四里,至洛水上,作浮桥,所谓永桥也。”“永桥以南,圜丘以北,伊洛之间,夹御道,东有四夷馆,……道西有四夷里……。”可见城南是以洛水为界分为两部分,因此有必要首先明确古洛河的位置。据实地调查和当地群众介绍,古洛河河道大致是从今东新庄西,经东新庄北,流至东石桥村北,又经佃庄、西大郊、东大郊村南,再过东凹庄北、北许村、桑头南,然后东流与今日洛河河道合⑤。从古洛河河道来看,东新庄以西一段略直一些,它正处于城西寿丘里南北十五里的南界。东新庄至西大郊村这一段,若以西大郊村为准东西画一直线,则东新庄至西大郊村的古洛河河道向北弯曲1-3里,故该段处于邙山与洛河之间的距离不足十五里。东大郊村以东的古洛河河道较直,所以城东南北距离足十五里。
在洛河以南,可将距宣阳门四里左右,与宣阳门相对的西大郊村南比定为永桥的位置。永桥以南的南界为圜丘。据《魏书》卷八“世宗纪”记载,景明二年十一月“壬寅,改筑圆丘于伊水之阳”。圜丘与永桥相对,从今西大郊村向南引直线至今伊河河堤北(即伊河故道北),王疙壋村南一带,大体可比定为圜丘的位置。上述比定的永桥与圜丘间的距离大约为五里。下面再探讨一下永桥至圜丘一段的东西范围。据《水经注》“洛水”条说,洛水“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伊水”条说,“伊水又东北至洛阳县南,迳圜丘东,……伊水又东北流注于洛水。”据当地群众介绍,传说东大郊村即是伊洛相交之处,地点约在东大郊村偏东一带;并说伊水过去大致从今王疙壋村东流经相公庄东,再东北流至东大郊村东与古洛河相交,解放前发水时,伊河水也曾这样流过。这些传说与上述文献记载基本相合,比较可信。因此,永桥与圜丘间的东界不会越过古伊洛相交的东大郊村一带;若以永桥与圜丘间的南北御道为准,御道东的范围约2-3里左右。御道西的范围,从设有四夷里,且慕义里万有余家来看,至少也在二里左右。
西界:《洛阳伽蓝记》卷四记载,白马寺“在西阳门外三里御道南。”“出西阳门外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迴回八里。……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市西有延酤、治觞二里。……”,“自延酤以西,张方沟以东,南临洛水,北达邙山,其间东西二里,南北十五里,并名为寿丘里,皇宗所居也。”根据上述史料,可看出大市东二里应夹在白马寺与大市之间,白马寺在西阳门外三里,是大市东二里在距西阳门第四里位置内。以此类推,大市“出西阳门外四里……”应指大市东部边界与西阳门的距离;大市周迴八里,即东西南北各占二里,所以大市实际位于距西阳门第五、六里内。大市西二里东西占一里,应在距西阳门第七里内。张方沟在大市西延酤里之西二里,距西阳门为九里。
但是上面根据寺、里坊、市的排列所推算的里程,与文献记载有出入。比如《洛阳伽蓝记》卷四说:“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朝士送迎,多在此处。”所谓长分桥,卷四说:“中朝时以穀水浚急,注于城下,多坏民家,立石桥以限之,长则分流入洛,故名曰长分桥。或云:晋河间王在长安遣张方征长沙王,营军于此,因名为张方桥也。”可见长分桥即是张方桥,前述张方沟即应为该桥下之沟名。这样,前面推算的九里与《洛阳伽蓝记》所述的七里就发生了矛盾,这个矛盾虽然在获得考古勘查结果之前很难解决,但仍有线索可寻。据隋开皇九年张礼暨妻罗氏墓志称:“葬张方桥北二里,却背芒足,前眺洛川”⑥。该墓志,一说出土在大马村东,下黄村北⑦,按此说张方桥应位在今下黄村与其南周村之间,这个位置与阊阖门相距约十里。另一说出土在平乐村西二里许⑧,按此说张方桥应在今象庄西一里半左右,这个位置与阊阖门基本相对,其间距离约为九里,与前述推算里程相合,可信程度较大。
除上所述,城南洛河故道的位置也有助于说明城西的西部界限。如前文所说,洛河故道从今东新庄西流经东新庄北至东石桥村北,这段洛河故道若以西大郊村东西延伸直线为准,则向北弯曲1-3里,因此从阊阖门向西六、七里之地南北不足十五里;但是若将城西的西界移到上述推算的九或十里处,则南北基本够十五里。总之,根据《洛阳伽蓝记》所述城西里坊、市、寺的排列;根据墓志比定的张方桥的位置;根据洛河故道的位置等来看,疑《洛阳伽蓝记》所述“出阊阖门外七里长分桥”的“七里”有误,这段距离似以九里为宜。
北界:城北紧邻邙山,范围很窄。《洛阳伽蓝记》卷五“凝玄寺”条说:“在广莫门外一里御道东,所谓永平里也。……地形高显,下临城阙……”。可见该寺已近邙山脚下。城北其它设施,如禅虚寺、阅武场、光风园等等,其位置也在这个范围内,因此城北的北界约在距内城北城墙二里左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