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斯坦伯格钢琴吧 关注:25贴子:79
  • 0回复贴,共1

柏斯隆重推出赵晓生老师的贝多芬解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本期节目中,赵晓生教授解读的是贝多芬的《C大调钢琴奏鸣曲,Op.2/3》、《G小调钢琴奏鸣曲,Op.49/1》以及《G大调钢琴奏鸣曲,Op.49/2》。
▎《C大调钢琴奏鸣曲,Op.2/3》
这是一首规模巨大、结构极其具有创造力的作品。在贝多芬作品2的三首献给约瑟夫·海顿的奏鸣曲中,这首是篇幅最为巨大的一首。
第一乐章展开部的主体很特殊,这是贝多芬的一个新的创造,在他以前很少有人用这种连续短琶音的写法。比如,长距离的行进过程,海顿用音阶连接,变成一个长句子;莫扎特可能用一个长的琶音。而贝多芬则不同,他用短琶音的长句子连接。
第一乐章快要结束的时候,贝多芬增加了很大的一段华彩乐段的写法。华彩乐段本来是协奏曲里才有的东西,但贝多芬把它写在了奏鸣曲中间,这就使得他的奏鸣曲具有了协奏曲的快板乐章的形式。
▎《G小调钢琴奏鸣曲,Op.49/1》 & 《G大调钢琴奏鸣曲,Op.49/2》
这两首作品虽小,但里面的内容很丰富,而且写得非常精致、可爱,也很成熟。
《G小调钢琴奏鸣曲,Op.49/1》的第一乐章是行板,音乐材料用得相当丰富。第一个主题很悲哀,第二个主题运动起来了,比较愉快,但同时又很典雅。展开部用了自己习惯的语言,将重复音、颤音合在一起,成了很雄伟的一个式样。
《G大调钢琴奏鸣曲,Op.49/2》具有一种结构力,节奏上有着很强烈的对比,从二分音符到四分音符,到八分音符,再到三连音,使得曲子的内部动荡性、节奏的对比性非常强烈。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5-22 15:3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