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当时身不遇吧 关注:22贴子:983

(又要和三侄子谈谈人生哲学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6-11-02 19:15回复
    【露过霜华重,秋意来得仓促,整个四九城如泼墨山水,在一个湿漉漉的雨天后笔墨更重】
    【夜里因疏风骤雨,并未得以安眠,故而晨起时候尚早,不忍扰熟睡的娇妻,独身起后更衣洗漱。同嘉河三言两语寒暄间,不知为何起了拜佛之念,又唤聂蹑同往。京中拜佛修禅之所,果以潭柘寺为上;虽雍和宫亦是好去处,可终究在闹市间,少了几分韵味】
    【同善男信女一道取香跪拜,祈家人安泰,祈前途昭明顺利。起身将离时,忽觉那厢一人面善,再瞧,却是久违的二皇姑】
    【上前去依礼问安】姑母。


    4楼2016-11-02 20:03
    回复
      (早起唤了轻眉与我出府,车马一路出了城东,往潭柘寺而来。湿冷的秋日,并不是我喜欢的时节,但我心有十分不解的事,问不了人,只好问一问佛。从前皇仪院里的先生与我说过,你可以什么都不相信,但一定不能什么都不敬畏,举头三尺有神明,心存敬畏,必定也就跟着生了笃信。)
      (我在宫中时,紫禁城也有雨花阁,权作一处求神问佛的方外之地,在那里我所求最多的,是阿玛额娘同弟妹皆好。如今我在潭柘寺,仍是一处方外之地,而我所求,左不过,也只有子女平安了。我拈清香三炷供于佛前,三拜复起,进门时已叫轻眉替我与后头禅院的师太递了拜帖,正待要出门往后院去时,闻得一声姑母入耳,于是驻足:)
      “岳都。”
      @爱新覺罗岳都


      IP属地:江苏5楼2016-11-02 20:28
      回复
        【距离宫道之上的碰面已是过去许多年,我由毛头小儿长成眼下模样,可她却是无甚改变,仍旧是我印象之中温和的眉眼。时光转瞬即逝,我在上书房念着书,在布库房习着骑射,在户部问事学道——在我不经意间,原来已过了这样多年;可岁月待她慷慨至极,竟连面上都未曾留痕】
        好巧。【久违再逢时,竟连寒暄之言都难择】姑母……有心事?
        【——是故这才来问了佛祖。】


        6楼2016-11-02 21:08
        收起回复
          “这样的天不好——这才没让福晋陪你一同来?”
          (我仍旧一副温和神情,面上添了在小辈们面前最为惯常的笑意。许多年过去,昔时的稚子已经长成,风华气度,一如皇兄皇弟们当年的模样,天家子嗣血脉里就带着和常人不同的物事,因着这份不同,才更显出类拔萃、卓尔不群。)
          (我曾经希望我的儿子也能这样,但很可惜,并未实现,回过头来想想时,何尝又不是幸事,毕竟为人父母,子女平安才为上。彼时我择赫哲为婿,额驸不涉朝堂,府里也安稳,后来嘉树长大,终谋官职,但说到底,现在又能如何呢?)
          “是。倒叫你瞧了出来。”
          (我一颔首,能教人看出的情绪,我不瞒。)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16-11-02 21:29
          回复
            【阴翳的天色下是一场雨过的痕迹,即便来时乘了马车,一路上山亦有油纸伞遮蔽,可衣摆袖口仍是沾了水痕。她说得不差,天色不好,故而我未让知虞同行】
            姑母猜得准,她阴雨天贪睡,不想扰她好梦。
            【清晨的潭柘寺人不少不多,我二人立于其间,便真如佛祖前虔诚的信徒,没有甚么天家身份附加的尊卑,只有祈愿与被神佛听闻的心】
            由何?
            【她不掩饰自己的心思,我故也乐得此机会洗耳恭听】


            8楼2016-11-02 22:08
            回复
              “好福气。”
              (我这一句好福气,既道岳都的福晋,也捎了岳都一回。能被人所喜欢、所在意,能有值得自己喜欢和在乎的人,在我看来,都是很好的福分。我在年少的岁月里,也曾读过一些书册,只道身是女子,多望一生被藏好,妥善安放,免苦,免惊,免四下流离,免无枝可依——能得如此,固然是幸事,而反过来对另一个人,能把自己心中所喜的人一生藏好,免去一切苦忧,一样是福气。)
              “姑母记得你还小的时候,有一回说起过和时月一起去拜过佛,那会儿姑母问起你时,你说为的是双亲和手足,那么今日所求,可还一样吗?”
              (听他一问,略略停顿,也未忙答,只反过来拿了话再询他。)


              9楼2016-11-02 22:30
              回复
                【起初要请旨求汗阿玛将知虞赐婚于我时,额娘并非没有忧虑,她所忧不过知虞年岁小,还不懂得如何担起一个王府主母的担子,生活中我照顾她的时日远胜过她照顾我——然而于我而言,照顾与否并非要紧事,有人作陪才好:如她所言,这是我的福祉】
                【无声地笑笑,未答这句夸赞,而是留神在人后话,思忖一番,续道】
                也差不离,不过再添一个知虞罢了。
                【这几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至少眼下如此。微偏过头,看向身侧人】姑母呢?又为何作求?


                10楼2016-11-02 23:17
                回复
                  (谁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愿信的,有莲花座上慈眉善目普度众生的佛,也有与我朝夕相伴形影不离的人。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康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佛堂里的香烛烟火日日不绝,善男信女来往如织,可为的总也离不开这三桩事。)
                  “也同你相差无几,只是比你又再多了一样——”
                  (于是点一点头,平添一句:)
                  “为人夫人妇时,求的是夫妇平安,为人子女时,求的是双亲平安,再有一样,为人父母后,又该求子女平安了。”


                  11楼2016-11-02 23:48
                  回复
                    【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我不是圣人,未能由俗世超脱,更难能抛却七情六欲。正因有牵挂,在神佛之上,虽不知其是否真切的存在,却仍选择信——甚至在这样一个阴沉沉的天里,到京郊庙宇拜佛,在慈眉善目的菩萨跟前求一个心安】
                    【而她自也同我一般,不过肉体凡胎,所求亦囿于私欲】
                    让侄儿猜猜,姑母心事亦是由此处来?【一滞,将手中捻着的香奉入香炉之中】若是侄儿妄断,还望姑母莫怪。


                    12楼2016-11-03 09:21
                    回复
                      “是。你从小就很聪明。”
                      (深吸一口气,吐出一个是字。令婉与行远状似不睦,嘉树眼疾迟迟未愈,都是我的心病。我时常会想,好像他们更小些的时候,并没有叫我费过太多的心,怎么成人了以后,却比从前的事情要多了太多?)
                      (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在这一点上,天家子嗣众多,也是不能免俗的,更遑论是我。)
                      “子女平安,双亲就跟着一样平安,可子女若有了什么事,做父母的也不得安稳——只憾旦夕祸福,从来都是无处预料的。”


                      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16-11-03 12:22
                      回复
                        姑母谬赞。
                        【话至此处便也当止,再多便是逾越。每一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每一个人心头都怀揣着难言的牵挂与苦闷,她因家中孩儿而来,似是想求座上菩萨佛祖一个答复,然而并非每一个信徒的问都能得到回音,亦并非每一个凡人的苦楚都能被禅宗点悟化解】
                        【当手无足措时才会将祈愿寄予神佛,当无可奈何时才会将烦恼交给菩萨】
                        儿行千里母担忧,遑论人生路这般长,不可能平澜无波,总需遇劫历劫。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依侄儿看,事情转圜尚未定论,总有可解之法。


                        14楼2016-11-03 19:37
                        回复
                          “倘若真是如此,那就好了。”
                          (长长的喟叹了一声,我何尝不知道,月有阴晴圆缺,潮汐起起落落,万事万物皆相依相存,什么事都终归会有一个妥善的轮回终结。可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终结,又是怎么样的终结,谁也不能笃定。)
                          “人常说心病难医,只我如今反而觉得,心病医的倒容易——哪一件心病,不是为着身旁的事儿起来的?把事情解决了,问题就妥当的很了。但是要怎么解决身旁的那些事儿,才是真正的难题。”
                          (我自小生长于金尊玉贵的紫禁城,我有九五至尊的父亲,风华雍容的母亲,弟妹也都很好,什么都是不缺的,我一直以为双亲俱全,手足情深,身处天底下最好的地方,是不会有什么事能够叫我有所为难的。)
                          “岳都,你有见过两眼都看不见东西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么?”
                          (那时候我忽略了一样事情,而多年后叫我为难的,却偏偏就是这件事情。)


                          15楼2016-11-03 20:32
                          回复
                            【心病难医,心魔难除。叫人恼的,不是难能走出困境,而是被此魔障困住的自己】
                            身周琐事,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终是关乎人心,故难择断。
                            【生在帝王家,便更是容易被迷了眼;虽曾见过双目失明者,不见俗世倒也少了纷扰,得个清静;然则若盲了的是心头那双眼睛,难免不是埋藏祸端】
                            嗯?见过。雾蒙蒙的眼、滞缓的神色,不如常人一般机灵,有时又觉比常人敏锐——大抵因目受障,少见扰乱心绪之物,故也敏于其他五感。


                            16楼2016-11-03 20:57
                            回复
                              (目盲之事,从前只在话本子里或是嬷嬷的故事里听到过,多是说哪儿有一位双目皆盲却本事了不得的剑客,或是哪儿有一位善心的姑娘,只是盲了两眼云云。故事只是故事,而故事里的人最后几乎都被赋予了好的结局,但这样的事放在自己至亲的人身上,已经全然与那些故事没有关联。我只知道两眼看不见,是一件很不好很不好的事,近在眼前而不得见,真的不能叫人轻易释怀。)
                              (更何况,双目失明的,是我亲生之子。)


                              19楼2016-11-03 21: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