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施行了短时期的禁酒令。根据这项法律规定,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度娘)。在这种严苛的法令统治下,私酿酒,也就是自家后院非法生产的玉米压榨烈酒也随之大量兴起。因为制作过程常常需要隐匿在只有月光的暗夜里,这种酒就得了一个隐喻的名字,叫做Moonshine,而酿制过程也被亲切的称之为moonshining。鉴别moonshine的好坏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燃烧酒液:火焰越蓝则表明该酒的质量越好。
看完Moonlight之后,我的脑子里就一直出现moonshine燃烧时的蓝色火焰。而蓝色,正好是这部影片颜色的基调。然而鉴别一个电影的好坏也有一种办法,那就是看它的海报。一张小小的海报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要通过纯视觉元素创意的传达出电影的主旨,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不知道多少人和我一样,看过很多少次之后才发现海报里的人物是三张脸的合成体。在暗蓝色色调下,三个黑人男孩脸庞的轮廓就这么不着痕迹的衔接在了一起。尤其是稍微年长的两个男孩的眼睛,几乎一模一样。如果不是下巴的胡须,我大概会错过这个精彩的创意。
这让我想到导演的一段采访(我就看过这一个)。因为电影需要三个不同年龄的演员来演同一个角色,导演选角的唯一原则就是找三个男孩,让这三个人的眼神能传达出一样的神情。毫无疑问,仅一张海报就能告诉我们导演做到了。事实上如果我们把三个黑人男孩的头像放在一起,他们有着比乍一看上去更高的相似度。
另外,海报的颜色也非常漂亮,和谐。海报的色调也是单纯简洁的。左边的男孩最年轻的,他的底色是蓝色的,中间的男孩颜色发紫,而最年长的右边男孩脸上的颜色就好像前面两种更饱和的颜色的重叠色,这好像象征着成长和蜕变。关于为什么定下蓝色的基调,原因可以有很多,不过影片中的这句对白可能更能直接的告诉我们这个决定的来源。
Juan: [imitates old lady voice]"Running around, catching a lot of light". "In moonlight, blackboys look blue". "You're blue". "That's what I'm gonna callyou: 'Blue'."
影人偏爱蓝色也无独有偶,不能不想起那年的戛纳,Blue is the warmest color.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