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还有不到一个周的时间,第35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将隆重开幕,而随着这一时间窗口的打开,中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将再次投向洛阳。
盛世盛会盛情,国花国色国韵。历经三十三载磨练与积淀,面对这个“中国四大节会之一”,洛阳早已是胸有成竹,有条不紊。
已经成为洛阳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已经成为外界打量洛阳的重要窗口……由一个城市的“狂欢”演变至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的“盛宴”,一路走来,牡丹文化节不容易,洛阳不容易。
一个节会,一个历史的必然
如果从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种下第一棵牡丹开始计算,至1983年举办首届牡丹花会,从一“花”到一“节”,洛阳走了1300多年。
关于洛阳牡丹文化节的肇始,有种种际遇供人归纳总结。
难忘周恩来总理的“提醒”。1959年秋,周恩来总理视察洛阳时曾指示:“牡丹是我国的国花,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是我们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美好幸福的象征。洛阳建了这么多大工厂,将来产业工人几十万,节假日要有游玩的去处,要建几个公园,广植花卉,要大力发展牡丹。”
难忘友好城市的启发。1981年,洛阳与日本冈山结为友好城市,1982年春,冈山代表团访问洛阳。在与日本友人的交往中,洛阳知道了日本有一个樱花节,每逢樱花盛开,日本人扶老携幼,举家观赏,还有许多国外游客慕名前往。
难忘当时洛阳决策层的英明与果断。他们及时发现了牡丹提高洛阳知名度的巨大价值,明白了举办牡丹花会是抓好洛阳城市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洛阳经济的一个良好抓手。
1982年9月,洛阳市委召开常委会议,对举办洛阳牡丹花会进行专题研究。
1982年9月10日,时任市长任普恩在《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命名牡丹为“市花”和确定“牡丹花会”的议案》上签字。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举行第十四次全体会议,批准市政府这一议案,决定命名牡丹为洛阳市花,每年4月15日至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牡丹花会的横空出世是历史的必然,贯穿其中的原因主线,是洛阳数千年文采风流的厚积薄发,是多年禁锢后洛阳对美的追求的再次喷发,是洛阳勇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敢为天下先精神的集中体现。
1983年首届牡丹花会盛况空前:10天内涌入洛阳赏花的游客达250万人次,是平常年份的10倍以上;宾馆住满了人,有人打地铺也要一睹牡丹芳容;主观赏区王城公园一天售出门票15万张,铁门被拥挤的游客挤破。
一个节会,一个品牌的铸就
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牡丹花会再次打开了洛阳走向世界的大门。从最初的市级到省级再到今天的国家级,从最初的“花会”到今天的“文化节”,在不断的脱胎换骨中,一个凝聚着洛阳人精气神、饱含洛阳人心血和汗水、寄托洛阳人希望和梦想的品牌在不断打磨中成形、厚重,亮闪闪、金灿灿。
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到“花会搭台,经贸唱戏”,从游客人数的翻番到招商引资额的不断突破……随着对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牡丹花会在推动洛阳乃至河南改革开放,特别是在招商引资、旅游工作上的作用日益凸显。
这引起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关注。
1991年4月,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河南洛阳牡丹花会”,由省政府主办,形成了“洛阳搭台,全省唱戏”的新格局,牡丹花会由此成为河南省的重要节会活动,成为全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升格并没有就此结束。
2010年4月,河南省领导希望洛阳牡丹花会有文化部等有关部委参与,由文化部和河南省政府共同主办。
洛阳开始全力以赴,积极向省文化厅、国家文化部汇报,邀请文化部领导来洛调研。
2010年11月25日,文化部办公厅正式复函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同意从2011年起,“河南省洛阳牡丹花会”更名为“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由文化部、河南省政府主办,河南省文化厅、洛阳市政府承办。
三十载前行不间断,三十载辛苦不寻常,在不间断的前行和不寻常的辛苦中,洛阳感动了河南,感动了中国,也在感动着世界。在不断扩大的感动涟漪中,牡丹文化节成了洛阳名副其实的软实力,成了洛阳含金量十足的金字招牌。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在回顾与遐想中,第三十四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的号角已经吹响:“坚持高起点策划、高标准立意、高质量运作,把牡丹文化节与洛阳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办得更有深度、广度,更有实效。要在吸纳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确保把本届牡丹文化节打造成市民期盼、外界关注的精品节会。”
办一届更加出彩的牡丹文化节,洛阳信心百倍,志在必得。
即将到来的4月,让我们相约千年帝都,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