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一份标注为河北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河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网络流传。《报告》称,遵照徐勤省长“主动对接交通银行等各大金融机构,力争更多金融机构及其区域总部落居雄安新区”的指示,省金融办多次召开研究部署会议。
4月11日上午,又召集了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等主要负责同志共谋支持雄安新区发展的金融举措,提出了“早对接、要政策、控风险”为着力点的工作安全,省金融办及“一行三局”立即行动,分工落实,取得初步进展。文件签署日期显示为4月11日。
《报告》称,省金融办及“一行三局”积极跑办协调,争取国家支持,以超常规的金融举措助推雄安新区发展。具体而言:
(一)积极协调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引进金融机构,争取“新三板”、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及其央行直属机构等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机构迁址雄安新区,打造金融资源集聚区。
(二)争取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支持,设立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业“雄安”品牌。如中国雄安发展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中国雄安信托公司、中国雄安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雄安证券公司、中国雄安基金管理公司、雄安科技股权交易所、中国雄安财产保险公司、中国雄安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雄安健康保险公司、中国雄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此外还支持雄安新区辖内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重组,成立雄安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准入方面给予支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证监会,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企业挂牌、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挂”,减免挂牌初费;对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
(四)创新金融政策,给予重点支持。组织相关银行在雄安新区开展金融创新试点,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和无抵押信用贷款等方式,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信贷门槛,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和高端高新产业创新发展。
(五)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新区建设。
(六)完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报告》还特别提到,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11日下午,省金融办会同河北证监局约谈了全省52家上市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稳定股价,严防不良炒作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新报道,“雄安炒房团”“雄安概念股”在政府引导下急速降温,但“雄安金融牌照热”又起来了。
财新消息称,雄安新区此次新申请十家金融机构引发舆论热议。一位资深金融业人士评价称,在大量金融机构表态要迁入雄安的同时,申请新设全国性牌照对于吸引资金进入雄安,并无明显帮助。“在金融监管还不能跟上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如果一旦有不合规的股东,还容易借金融机构藏匿关联交易,获得低成本资金套利,并不利于将资金引导进雄安的实体经济。”
4月12日,据北京商报报道,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召开内部研讨会,陆续成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目前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进行了总行层面的战略布局,在国有大行中,工行、农行、建行也已全面部署雄安新区金融服务的建设工作。此外,中国邮政、中华保险、阳光保险、九州证券等也表示要为雄安新区建设做贡献。
4月11日上午,又召集了人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等主要负责同志共谋支持雄安新区发展的金融举措,提出了“早对接、要政策、控风险”为着力点的工作安全,省金融办及“一行三局”立即行动,分工落实,取得初步进展。文件签署日期显示为4月11日。
《报告》称,省金融办及“一行三局”积极跑办协调,争取国家支持,以超常规的金融举措助推雄安新区发展。具体而言:
(一)积极协调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引进金融机构,争取“新三板”、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公司、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及其央行直属机构等一批带动性强、附加值高的金融机构迁址雄安新区,打造金融资源集聚区。
(二)争取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支持,设立金融机构,创建金融业“雄安”品牌。如中国雄安发展银行(全国股份制银行)、中国雄安信托公司、中国雄安资产管理公司、中国雄安证券公司、中国雄安基金管理公司、雄安科技股权交易所、中国雄安财产保险公司、中国雄安人寿保险公司、中国雄安健康保险公司、中国雄安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此外还支持雄安新区辖内县级农村信用社改制重组,成立雄安农村商业银行,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在准入方面给予支持。
(三)理顺管理体制,协调证监会,为雄安新区及周边地区企业挂牌、上市开辟“绿色通道”。对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发”;对在“新三板”挂牌的企业,“即报即审、审过即挂”,减免挂牌初费;对发行公司债、资产支持证券的,“专人对接、专项审核、即报即审”。
(四)创新金融政策,给予重点支持。组织相关银行在雄安新区开展金融创新试点,通过投贷联动、银团贷款和无抵押信用贷款等方式,重点发展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信贷门槛,支持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和高端高新产业创新发展。
(五)成立专项基金,支持新区建设。
(六)完善监管体系,防范金融风险。
《报告》还特别提到,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11日下午,省金融办会同河北证监局约谈了全省52家上市企业主要负责人,提出稳定股价,严防不良炒作等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据财新报道,“雄安炒房团”“雄安概念股”在政府引导下急速降温,但“雄安金融牌照热”又起来了。
财新消息称,雄安新区此次新申请十家金融机构引发舆论热议。一位资深金融业人士评价称,在大量金融机构表态要迁入雄安的同时,申请新设全国性牌照对于吸引资金进入雄安,并无明显帮助。“在金融监管还不能跟上金融行业快速发展的当下,如果一旦有不合规的股东,还容易借金融机构藏匿关联交易,获得低成本资金套利,并不利于将资金引导进雄安的实体经济。”
4月12日,据北京商报报道,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大型金融机构纷纷召开内部研讨会,陆续成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目前政策性银行中,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进行了总行层面的战略布局,在国有大行中,工行、农行、建行也已全面部署雄安新区金融服务的建设工作。此外,中国邮政、中华保险、阳光保险、九州证券等也表示要为雄安新区建设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