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员到歌手
时隔五年,梁博再次登上他口中“专业类的音乐节目”,共计出演三期。不同于《好声音》的是,这一次他在舞台上演唱的,均是自己的原创歌曲,的确实现了《好声音》夺冠后想让世界听到他自己写的歌这一愿望。从《灵魂歌手》、《日落大道》再到《男孩》,他在五年内成功将“学员”身份剥离,用作品说话,以“歌手”角色站稳脚跟。
这五年,他经历了解约、签约、赴美、回国、出专辑、读硕士等一系列事件,看起来足够充实。他也因这些事件,和其中的曲解,被误会、被嘲讽、被责怪。不过,他很少以辩驳回应事件,能给出的答复多以“做一个能对得起观众的歌手”为标准,以至于这种回答成为惯例、成为标签、成为事实。
这和当初还未成名之前,他在豆瓣上写给自己的日记如出一辙。“当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你还会依然坚定吗...”这是他在2011年更新的最后一篇。回味这段扪心自问的话语,梁博从容地答道:“我觉得我一直都是自己……我越这么走就越坚定”。 抱着赤子之心,走在灵魂歌手的路上,这或许是梁博坚定的方向。
这次访谈中,尽管全程梁博大多在用平淡的音调讲述,但话题问到关键处,他会用强硬口气自己划出重点,口吻也转为引起注意的第二人称,仿佛正站在另一个维度上,看着参与这场谈话的自己,并约束自己把脱口而出的话吸收、消化、贯彻下去。他是注视自我的男孩,可与那耳喀索斯不同,他没有沉湎于水中倒影,而是在不断打磨一个更好的自己。
感受即真实 直觉即方向
梁博曾在许多平台说过,自己踏入音乐大门的钥匙是一把吉他,当年吉他老师弹的一曲Beyond,则让他确定今后一定要走音乐这条路。所谓感召,不过是这么简单,感召之后则是路漫漫。初中和艺术中专时期,梁博练琴、组乐队,一度是老师眼中“有问题的孩子”;考上吉林艺术学院后,浸淫在注重实践的教育环境中,遇到懂得并支持自己的老师,得以厚积;大学生涯中途参加《好声音》,外界看来“薄发”时机已成熟,梁博却声明,相比于让全世界望见他的身姿,他站在舞台上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能有机会得到四位顶尖音乐人的指导。赛后梁博赴美体验生活,读硕精进,所作所为意在不辜负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决赛现场的梁博
我们时代的需求停留在感受和表象上,共鸣大于真相和思考。个体的孤独需要第三方供暖来消解冰冷。对于梁博来说,约翰·列侬谈创作的“ Tell the truth and make it rhyme”(说出真相,顺便押韵)不如改为“说出感受,即为真实”。感受的具体化,是简单直接、正中靶心的歌词,配以好听的旋律。能做到朗朗上口,在梁博眼中就已经是一支好作品。
在访问中,梁博拒绝对自己歌曲的编曲、结构、配器等问题给出详细解释,他直言“不需要让人分析作品”、“不喜欢把东西灌输给别人”,只有直接、本能的答复才是他所期待的,出于直觉的答复“说的才是实话”。他对自己的乐手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跳出乐手身份去听他的歌,再来评判好不好。与反馈相对应的是他“无法被程式化”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完全由音乐指引,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是与乐队即兴,还是一个人闭关,是否合作、与哪位制作人合作,这些问题无法预设,只有在电光石火、音乐流淌出的刹那才有答案。
血肉歌者 自然养成
英国学者Keith Negus在1992年《制造流行》(Producing Pop)一书中区分了两种创造的形态。一为“有机”(Organic),唱片公司挖掘艺人的才能,进行培养,艺人通过优质的专辑作品建立长期的消费群体;另一类型为“人造”(Synthetic),唱片公司打造艺人,决定其形象、为其创作相应的歌曲,以短期的效益(通常以单曲为展开点)和年轻的受众为目标。
很显然,梁博属于前一种类型的艺人。这是他在造星时代从众多选秀歌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粉丝有较高的忠诚度:他“真实”、不卑不亢,重视创作,始终强调自己的出发点是音乐。与此同时,梁博的歌曲并不需要听众长篇累牍的分析,在满足打动自己的原则下,尽量贴合大众审美的取向,这就完成了一套关于梁博的构造,而他唱的是不是摇滚早已不重要了。如梁博所说,他的音乐,“风格就是不能固定”。不是摇滚成就他,而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在这场流行音乐的圈地运动中,他感动了自己,也成功地感动了大众,因为他正来自大众,他知道自己是谁。
梁博接受Billboard中国专访
Q=Billboard中国
A=梁博
Q: 从第一张到第二张专辑,我们发现歌词从少年对未来的迷茫转向了爱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A: 首先我一定是有自己的经历的。但是情感写照,这毕竟是一个作品、艺术品,不可能所有东西都不加修饰地放进去。第一张专辑的词表达是抽象的,但是那时候的年龄和很多东西就是没达到,也无法改变。……我想要的是能感动自己、又能感动别人的作品。
Q: 《灵魂歌手》这张专辑的封面乍一看还挺像窦唯的,请问您怎么看窦唯呀?
A: 我特别喜欢窦唯。最喜欢的是比较俗的,大家意义上比较俗的,《Don’t Break My Heart》黑豹时期的。因为我觉得现在可能时代过滤比较快,但早期火起来的歌就是经典,就是好听,不像现在娱乐比较混杂,所以火的东西不好听。但那时候火的东西是真好听。就像是地下和主流,当然我们不排除现在有的人还没出来,我也没觉得我出来了。但你得相信那些站在流行音乐前沿的人,他会是没有才华的么?
所有时代都一样,陈奕迅、周杰伦、林俊杰,这些我很喜欢的歌手,就是最主流的、最火的,你不向他们看齐向谁看齐?这是我整个的一个价值取向。你可以向有才华的人看齐,我身边的朋友挺多,我和主流的、顶尖的艺人聊天,也和有才华的、没什么才华的,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小众的艺人聊天,我甚至更愿意听一些所谓矫情的文艺青年所不喜欢的热门的人物说话。我喜欢的东西挺俗的,可能他说的在音乐上不过高尚,但是他的歌曲、他所看到的视角比孤芳自赏、地下室里蹲着的人强多了。并不是说小众就多么自豪,那是一个不正确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向大舞台,向大众歌曲的方向走,只是说一个时期比一个时期做得好。
其实应该能听到,从《迷藏》到接下来的单曲,在审美取向上是往“朗朗上口”的方向去做的。但是像《鬼》、《男孩》、《给我一点温度》,必须站在朗朗上口最前沿,在我的作品,每个作品都在向这样的音乐看齐,这是对的。这是永远不会改的方向。
不管多么有才华的人,多么有坚持的人,如果你问他,他的音乐是不是想被更多的人听到,如果他说不是,只是想自己清高,那他一定是骗你的。没有人不希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音乐)。
Q: 您的摇滚乐启蒙是谁?您喜欢哪些乐队/歌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最近在听什么歌么?
A: Beyond是我的摇滚乐启蒙。我是从国内往国外听,现在越听越杂,比如马友友、《Starboy》。有特别新的,有特别老的,我不会按风格去听,全看随机。是遇见的。比如前一阵听Daft Punk,头盔封面那张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
因为你的感受是真的,你说你喜欢摇滚乐,但没准失恋的时候听的就是流行歌曲。不局限于摇滚乐。
我前几天在听成龙大哥的《醉拳》。这首歌在专业上把中国元素与编曲结合了。其实我总听成龙的歌,那种深情和那种质感,必须是他来唱。每次当需要找感受的时候,我会听他的。
还有一个,电影《见龙卸甲》原声碟的最后一首,《赵子龙》,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作曲家黎允文创作的。
因为有时候听音乐是听情绪,不是永远在吸收、学习,那太假了。学习是生活中一点点积累的。《醉拳》,甚至电视剧配乐,都可以感染你的情绪,(我)甚至听完一首歌可以写出一首词。
Q: 《迷藏》是一次录制而成,那么对您来说,录制专辑、现场演出有何区别?还是说录制就是演出的另一个版本?做演唱会和参加音乐节是否有不同体会?
A: 现场演出的唯一区别就是有观众、氛围,因此表达的东西会不一样。做演唱会时,彩排的质量可能会很高。当演唱会走起来的时候,你的发挥可能有些许偏差,但那个情绪到达的顶峰,是观众不进场时绝对达不到的。
看过我彩排的人都知道,我不能也做不到观众不进场就做一个虚伪的互动。彩排导演说,“说话”,我可以说,但不可能把词念出来,除了介绍团队这种程式化的内容。但观众一进来,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了。
演唱会独立,音乐节更多的是互动、玩儿,演唱会是一个完美的呈现。音乐节有其意义,那不是你固定的听众群体,是展示你(的一个舞台)。演唱会可能更集中。
时隔五年,梁博再次登上他口中“专业类的音乐节目”,共计出演三期。不同于《好声音》的是,这一次他在舞台上演唱的,均是自己的原创歌曲,的确实现了《好声音》夺冠后想让世界听到他自己写的歌这一愿望。从《灵魂歌手》、《日落大道》再到《男孩》,他在五年内成功将“学员”身份剥离,用作品说话,以“歌手”角色站稳脚跟。
这五年,他经历了解约、签约、赴美、回国、出专辑、读硕士等一系列事件,看起来足够充实。他也因这些事件,和其中的曲解,被误会、被嘲讽、被责怪。不过,他很少以辩驳回应事件,能给出的答复多以“做一个能对得起观众的歌手”为标准,以至于这种回答成为惯例、成为标签、成为事实。
这和当初还未成名之前,他在豆瓣上写给自己的日记如出一辙。“当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的时候,你还会依然坚定吗...”这是他在2011年更新的最后一篇。回味这段扪心自问的话语,梁博从容地答道:“我觉得我一直都是自己……我越这么走就越坚定”。 抱着赤子之心,走在灵魂歌手的路上,这或许是梁博坚定的方向。
这次访谈中,尽管全程梁博大多在用平淡的音调讲述,但话题问到关键处,他会用强硬口气自己划出重点,口吻也转为引起注意的第二人称,仿佛正站在另一个维度上,看着参与这场谈话的自己,并约束自己把脱口而出的话吸收、消化、贯彻下去。他是注视自我的男孩,可与那耳喀索斯不同,他没有沉湎于水中倒影,而是在不断打磨一个更好的自己。
感受即真实 直觉即方向
梁博曾在许多平台说过,自己踏入音乐大门的钥匙是一把吉他,当年吉他老师弹的一曲Beyond,则让他确定今后一定要走音乐这条路。所谓感召,不过是这么简单,感召之后则是路漫漫。初中和艺术中专时期,梁博练琴、组乐队,一度是老师眼中“有问题的孩子”;考上吉林艺术学院后,浸淫在注重实践的教育环境中,遇到懂得并支持自己的老师,得以厚积;大学生涯中途参加《好声音》,外界看来“薄发”时机已成熟,梁博却声明,相比于让全世界望见他的身姿,他站在舞台上的唯一目的,不过是能有机会得到四位顶尖音乐人的指导。赛后梁博赴美体验生活,读硕精进,所作所为意在不辜负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决赛现场的梁博
我们时代的需求停留在感受和表象上,共鸣大于真相和思考。个体的孤独需要第三方供暖来消解冰冷。对于梁博来说,约翰·列侬谈创作的“ Tell the truth and make it rhyme”(说出真相,顺便押韵)不如改为“说出感受,即为真实”。感受的具体化,是简单直接、正中靶心的歌词,配以好听的旋律。能做到朗朗上口,在梁博眼中就已经是一支好作品。
在访问中,梁博拒绝对自己歌曲的编曲、结构、配器等问题给出详细解释,他直言“不需要让人分析作品”、“不喜欢把东西灌输给别人”,只有直接、本能的答复才是他所期待的,出于直觉的答复“说的才是实话”。他对自己的乐手也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跳出乐手身份去听他的歌,再来评判好不好。与反馈相对应的是他“无法被程式化”的创作过程,这一过程完全由音乐指引,是先有词后有曲,还是先有曲后有词,是与乐队即兴,还是一个人闭关,是否合作、与哪位制作人合作,这些问题无法预设,只有在电光石火、音乐流淌出的刹那才有答案。
血肉歌者 自然养成
英国学者Keith Negus在1992年《制造流行》(Producing Pop)一书中区分了两种创造的形态。一为“有机”(Organic),唱片公司挖掘艺人的才能,进行培养,艺人通过优质的专辑作品建立长期的消费群体;另一类型为“人造”(Synthetic),唱片公司打造艺人,决定其形象、为其创作相应的歌曲,以短期的效益(通常以单曲为展开点)和年轻的受众为目标。
很显然,梁博属于前一种类型的艺人。这是他在造星时代从众多选秀歌手中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这也解释了为何他的粉丝有较高的忠诚度:他“真实”、不卑不亢,重视创作,始终强调自己的出发点是音乐。与此同时,梁博的歌曲并不需要听众长篇累牍的分析,在满足打动自己的原则下,尽量贴合大众审美的取向,这就完成了一套关于梁博的构造,而他唱的是不是摇滚早已不重要了。如梁博所说,他的音乐,“风格就是不能固定”。不是摇滚成就他,而是他自己成就了自己。
在这场流行音乐的圈地运动中,他感动了自己,也成功地感动了大众,因为他正来自大众,他知道自己是谁。
梁博接受Billboard中国专访
Q=Billboard中国
A=梁博
Q: 从第一张到第二张专辑,我们发现歌词从少年对未来的迷茫转向了爱情,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A: 首先我一定是有自己的经历的。但是情感写照,这毕竟是一个作品、艺术品,不可能所有东西都不加修饰地放进去。第一张专辑的词表达是抽象的,但是那时候的年龄和很多东西就是没达到,也无法改变。……我想要的是能感动自己、又能感动别人的作品。
Q: 《灵魂歌手》这张专辑的封面乍一看还挺像窦唯的,请问您怎么看窦唯呀?
A: 我特别喜欢窦唯。最喜欢的是比较俗的,大家意义上比较俗的,《Don’t Break My Heart》黑豹时期的。因为我觉得现在可能时代过滤比较快,但早期火起来的歌就是经典,就是好听,不像现在娱乐比较混杂,所以火的东西不好听。但那时候火的东西是真好听。就像是地下和主流,当然我们不排除现在有的人还没出来,我也没觉得我出来了。但你得相信那些站在流行音乐前沿的人,他会是没有才华的么?
所有时代都一样,陈奕迅、周杰伦、林俊杰,这些我很喜欢的歌手,就是最主流的、最火的,你不向他们看齐向谁看齐?这是我整个的一个价值取向。你可以向有才华的人看齐,我身边的朋友挺多,我和主流的、顶尖的艺人聊天,也和有才华的、没什么才华的,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小众的艺人聊天,我甚至更愿意听一些所谓矫情的文艺青年所不喜欢的热门的人物说话。我喜欢的东西挺俗的,可能他说的在音乐上不过高尚,但是他的歌曲、他所看到的视角比孤芳自赏、地下室里蹲着的人强多了。并不是说小众就多么自豪,那是一个不正确的事情,所以每个人都希望向大舞台,向大众歌曲的方向走,只是说一个时期比一个时期做得好。
其实应该能听到,从《迷藏》到接下来的单曲,在审美取向上是往“朗朗上口”的方向去做的。但是像《鬼》、《男孩》、《给我一点温度》,必须站在朗朗上口最前沿,在我的作品,每个作品都在向这样的音乐看齐,这是对的。这是永远不会改的方向。
不管多么有才华的人,多么有坚持的人,如果你问他,他的音乐是不是想被更多的人听到,如果他说不是,只是想自己清高,那他一定是骗你的。没有人不希望和别人分享(自己的音乐)。
Q: 您的摇滚乐启蒙是谁?您喜欢哪些乐队/歌手?能和我们分享一下最近在听什么歌么?
A: Beyond是我的摇滚乐启蒙。我是从国内往国外听,现在越听越杂,比如马友友、《Starboy》。有特别新的,有特别老的,我不会按风格去听,全看随机。是遇见的。比如前一阵听Daft Punk,头盔封面那张的(《Random Access Memories》)。
因为你的感受是真的,你说你喜欢摇滚乐,但没准失恋的时候听的就是流行歌曲。不局限于摇滚乐。
我前几天在听成龙大哥的《醉拳》。这首歌在专业上把中国元素与编曲结合了。其实我总听成龙的歌,那种深情和那种质感,必须是他来唱。每次当需要找感受的时候,我会听他的。
还有一个,电影《见龙卸甲》原声碟的最后一首,《赵子龙》,是一个特别优秀的作曲家黎允文创作的。
因为有时候听音乐是听情绪,不是永远在吸收、学习,那太假了。学习是生活中一点点积累的。《醉拳》,甚至电视剧配乐,都可以感染你的情绪,(我)甚至听完一首歌可以写出一首词。
Q: 《迷藏》是一次录制而成,那么对您来说,录制专辑、现场演出有何区别?还是说录制就是演出的另一个版本?做演唱会和参加音乐节是否有不同体会?
A: 现场演出的唯一区别就是有观众、氛围,因此表达的东西会不一样。做演唱会时,彩排的质量可能会很高。当演唱会走起来的时候,你的发挥可能有些许偏差,但那个情绪到达的顶峰,是观众不进场时绝对达不到的。
看过我彩排的人都知道,我不能也做不到观众不进场就做一个虚伪的互动。彩排导演说,“说话”,我可以说,但不可能把词念出来,除了介绍团队这种程式化的内容。但观众一进来,我就知道要说什么了。
演唱会独立,音乐节更多的是互动、玩儿,演唱会是一个完美的呈现。音乐节有其意义,那不是你固定的听众群体,是展示你(的一个舞台)。演唱会可能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