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不仅以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闻名于世,还以酿酒之乡而著称。
这里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原始人类在和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含糖野花果的天然发酵,出现了远古时期最初的猿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便出现了用杂粮酿制的叫“咂酒”的发酵酒。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唐朝就有叫作“ 酱”的一种发酵酒。
我国的蒸馏白酒,早在唐代即已出现,有的学者进一步说:“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成都人雍陶诗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当时遵义一带归四川管辖,经济文化与蜀紧密相联,亦已出现经蒸馏而得的“烧酒”。公元1104年,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黔桂交界的直州上任时,就曾与友人一起饮过三壶“酒”并认为“殊可饮”,(遵义旧属 )
元、明之际,文献载有今云南、贵州两地的烧酒办法“一切不正之酒”经蒸馏“可得三分一好酒”。
十六世纪后期,遵义历经了“平播战争”,结束了土司统治。战争结束后,不少内地官兵就在这里落户入籍,贵州小曲酒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创酿董酒的程氏,祖籍江西,入黔落籍至今十五代人,推算当是平播战争前后而来。至清康熙初年,仅董公寺到高坪不到十公里的地段,就有酿酒作坊十几家,在董公寺、刘家坝就有五、六家,在这些酿酒作坊中,要数连续几代以酿酒为生的程氏酒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程氏经历数代酿酒之后,至程明坤一代时,其家族的酿酒作坊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其父早丧,程明坤(字翰章1903-1963)与四哥住在一起,从小参与作坊的酿酒,14岁辍学后,他勤奋好学,全力投入制酒。在得到其四哥的全力支持后,开始了“窖酒”的试酿,选用当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拼命钻研,废寝忘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数年的努力,收集民间有关酿酒、制曲配方进行研究,加以改进,最后形成制小曲的“百草单”后名“蜈蚣单”;制大曲的“产香单”。在制小曲的“百草单”和制大曲的“产香单”中,芳香类药群为主,补气、补血、滋阴类药群为辅。形成的酸、酯、醇、酚等微量成分达100多种,不仅丰富了董酒的内涵,还使酒体具有综合性保健功能形成了“窖酒”全套酿造工艺,酒质独具一格,很快成为遵义名产,人称“程家窖酒”又称“董公寺窖酒”,四十年代初,经人提议定名为“董酒”,独家经营,秘不外传,但年产量从未突破八吨。
董酒成为名产后,在川、黔、滇、湘颇有盛誉,但也带来了种种灾难,程明坤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终于关闭了作坊,所剩董酒销到1949年就告结束。从此,董酒在市场上绝迹了。
1957年,当地**决定恢复这一传统名产,由遵义酒精厂担任试制任务,酒精厂派出人员在原程氏小作坊基础上修灶建窖,恢复生产。市财政局首次投资二千元,用以购买高梁,支付人工费用等项。技术上仍启用程明坤,当年试产一次成功。酒样送上级鉴定,质量得到肯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认定“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予以恢复发展”。董酒从此获得新生。
1958年,市财政部门决定投资二万元,用以解决工具设备,厂房由市人委划拔遵义市杜仲林场一部份房屋,并进行部分搬迁改建。
董酒生产的大窖因劳力和资金不足,由酒精厂派出陈锡初(原董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带领职工家属在大跃进中义务劳动修建。由于土法上马,投资有限,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工人们却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为新生的董酒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59年,董酒以其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被评为贵州名酒。省、市决定再投资,从1959年到1963年,投资7万元,使董酒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吨。
1963年,经省轻工厅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首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董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正当省、市准备再投资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领导干部靠了边,董酒生产只能维持,年产量一直徘徊十年,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原样。
1974年、1975年,经酒精厂再三请示,省里拨款42万元,市里拨款8万元,为董酒扩建120、200吨年产能力创造条件,基建工程于1974年动工。
为了适应董酒日益发展的需要,1976年6月1日,经市领导同意,将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成立遵义董酒厂。分厂时共有固定资产仅二万元、现金只有几十元钱,人员52人,办公桌一张。
独立建厂,面临艰苦创业的局面,全厂在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陈锡初,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梅秀明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义务劳动、修建水池、加班加点、团结战斗,在开拓的路上迈出踏实的步伐。同年,省市又投资29万元,为年产500吨创造条件。十月,粉碎了“四人帮”,政治形势一天天好转。分厂第二年(1977年)董酒年产突破100吨关,1978年达到200吨,第一期基建工程投产见效。
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名酒证书。
自1977年起到1983年,省市又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形成年产1100吨生产能力。
1983年董酒年产突破500吨,人员增到293人,创税利近6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70余万元,全厂面积到达14.84万平方米。一个中型企业规模已经形成。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厂领导将质量放到了第一位,明确提出“董酒质量是董酒厂命根子”,加强了质量检验队伍,健全管理机构,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984年在企业全面整顿基础上,董酒第三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
历年来,董酒曾多次评为贵州名酒,四次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蝉联中国名酒四届,多次荣获金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董酒除了自身完善之外(系列包装和系列规格),董酒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曾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研究的《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叁等奖;自行独立承担的《董酒“一次法”串香(“双醅法”串香)及串香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肆等奖。我公司与省轻工科研所合作低度董酒试制成功并投放市场,荣获86年贵州名酒称号并获金奖。1987年获轻工部优秀新产品称号。获88年轻工部出口产品金奖。
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8年底,计有职工一千余人,年生产能力已接近三千吨。
1989年,董酒厂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董酒年产达三千吨,加上其它产品,总产量已达六千吨以上。
1991年董酒总产量达7386吨(含其它产品)。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
1993年达到顶峰。
1994年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遵义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全厂职工达2370多人。
1995年老厂长陈锡初突然去世,当地政府先后派两任厂长。由于酒厂规模渐渐壮大,员工内部也慢慢分化成为两派,双方都想争夺“革命胜利果实”。两派你整我,我整你,你告我,我告你,互指对方有窗体底贪污受贿的情况,纪委、省纪委后来也参与进来,两边都抓过人,这样搞得人心惶惶。
在陈锡初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先后两任厂长既没能平息内部的斗争,也没有带领董酒走出一条新路。陈去世后的第一任厂长,由于无法打破市场僵局,生产和效益开始大量滑坡,董酒的市场也开始从全国“萎缩到地方”。而1995年正是国内白酒市场群雄割据局面开始的时候。第二任厂长黄天舜对董酒的经营其实有不少想法,但可惜的是“最终没来得及实施”就又被调走了,原因则是在他任内“内部的分化又更加严重”。
到了1997年,尝试过自身努力无法使董酒摆脱困境后,政府把希望寄托在了从深圳赶来的另一家国企―――振业集团(简称深振业)。在黄之后,鳌志西被调到厂里,在他任内董酒发生了两大改变。改变之一,便是认为董香型的董酒所占有的细分市场太小,因此决定大量推出浓香型白酒;而改变之二是在他任内深振业正式入主董酒。
从鳌志西到下一任刘耕乐,公司的主业渐渐转向了浓香型酒。浓香型的酒全部是低廉的低端酒,利润非常少,基本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从1999年左右开始,董香型的好酒基本上便已告停产。
但董酒此时的窘迫境地却让时任深振业总经理的张清泉觉得是个机会,他极力推动双方的合作,但可惜张清泉在任内没有看到双方牵手的那一天。振业当时打算以全资兼并的形式进驻企业,但总经理刚把合作条件谈好就被换了。而在其之后上任的总经理则认为振业不应更多投资酒业,因此在支付过2700万订金之后便不愿再投,要以参股的形式合作,而不是全资控股。
而最终双方合作的结果是:政府将土地划出资产,振业另给职工1800万作为职工股,进而股份占40%多形成相对控股,此时政府有30%多的股权。同时鳌志西等几个管理层被正式调入深振业,开始以振业员工的身份管理董酒。
振业甫一入主,就宣布刘耕乐出任总经理,开始以公司制形式运作董酒,但在市场策略上,刘的做法却和鳌志西并无二致。这一时期董酒推出的浓香型白酒价格一度低到7元一瓶,而2000年之后白酒市场大步跨入了“广告竞争”时代。“当时董酒产量很小,一年100多吨,而浓香型的酒有几千吨,没有钱出来打广告。白酒各品牌间竞争非常激烈,广告打得好卖得就比较多。低端浓香酒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投放广告。”如此一直到刘耕乐2003年离任,董酒没有重新赢得市场,而是迎来了全面停产改制。
1999年,振业集团与遵义市红花岗区达成协议,由兼并改为参股,注入资金3200万,控股40%,加上董酒厂和其他几家小股东,规范成新的股份制企业。
2000年5月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登记注册了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
2001年1月25日,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但这次改革并没有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搞活董酒公司,其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4年7月22日,基酒仓库发生大火,一层存放基酒大约1000多吨付之一炬。2004年9月,在各级**的不懈努力下,董酒公司的改制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4月改制基本结束,共安置职工2000余人。
2005年5月,董酒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权重组。
2005年9月,窖藏十八年董酒和窖藏十二年紫砂董酒上市,定价分别为398元和198元。
2007年3月1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严格的现场审核,窖藏12年董酒的54度、46度两款酒符合《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07年4月,董酒再次完成股权变更并成立了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北京申易通投资公司、七匹狼集团以及上海华欣投资有限公司40%股份。至此,董酒公司已经改制为一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2008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审定会上,以窖藏十二年董酒为样酒的《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省级审定。
2008年之后,大家都知道了。
呵呵。
如题。
1995年迄今,最值的收藏董酒品种。窖藏18年董酒以1987年基酒为主体降度勾兑,以宜兴传统土陶瓶装瓶,54度。窖藏12年紫砂以1993年基酒为主体降度勾兑,以宜兴紫砂瓶装瓶,54度。窖藏18年董酒与1989年白董对比,口感不分伯仲。窖藏12年紫砂,与1993年红董对比,口感更胜红董。二者酿造时的百草单和产香单都是未删减方单。
董酒的历史
遵义,不仅以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闻名于世,还以酿酒之乡而著称。
这里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原始人类在和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含糖野花果的天然发酵,出现了远古时期最初的猿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便出现了用杂粮酿制的叫“咂酒”的发酵酒。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唐朝就有叫作“ 酱”的一种发酵酒。
我国的蒸馏白酒,早在唐代即已出现,有的学者进一步说:“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成都人雍陶诗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当时遵义一带归四川管辖,经济文化与蜀紧密相联,亦已出现经蒸馏而得的“烧酒”。公元1104年,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黔桂交界的直州上任时,就曾与友人一起饮过三壶“酒”并认为“殊可饮”,(遵义旧属 )
元、明之际,文献载有今云南、贵州两地的烧酒办法“一切不正之酒”经蒸馏“可得三分一好酒”。
十六世纪后期,遵义历经了“平播战争”,结束了土司统治。战争结束后,不少内地官兵就在这里落户入籍,贵州小曲酒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创酿董酒的程氏,祖籍江西,入黔落籍至今十五代人,推算当是平播战争前后而来。至清康熙初年,仅董公寺到高坪不到十公里的地段,就有酿酒作坊十几家,在董公寺、刘家坝就有五、六家,在这些酿酒作坊中,要数连续几代以酿酒为生的程氏酒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程氏经历数代酿酒之后,至程明坤一代时,其家族的酿酒作坊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其父早丧,程明坤(字翰章1903-1963)与四哥住在一起,从小参与作坊的酿酒,14岁辍学后,他勤奋好学,全力投入制酒。在得到其四哥的全力支持后,开始了“窖酒”的试酿,选用当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拼命钻研,废寝忘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数年的努力,收集民间有关酿酒、制曲配方进行研究,加以改进,最后形成制小曲的“百草单”后名“蜈蚣单”;制大曲的“产香单”。在制小曲的“百草单”和制大曲的“产香单”中,芳香类药群为主,补气、补血、滋阴类药群为辅。形成的酸、酯、醇、酚等微量成分达100多种,不仅丰富了董酒的内涵,还使酒体具有综合性保健功能形成了“窖酒”全套酿造工艺,酒质独具一格,很快成为遵义名产,人称“程家窖酒”又称“董公寺窖酒”,四十年代初,经人提议定名为“董酒”,独家经营,秘不外传,但年产量从未突破八吨。
董酒成为名产后,在川、黔、滇、湘颇有盛誉,但也带来了种种灾难,程明坤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终于关闭了作坊,所剩董酒销到1949年就告结束。从此,董酒在市场上绝迹了。
1957年,当地**决定恢复这一传统名产,由遵义酒精厂担任试制任务,酒精厂派出人员在原程氏小作坊基础上修灶建窖,恢复生产。市财政局首次投资二千元,用以购买高梁,支付人工费用等项。技术上仍启用程明坤,当年试产一次成功。酒样送上级鉴定,质量得到肯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认定“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予以恢复发展”。董酒从此获得新生。
1958年,市财政部门决定投资二万元,用以解决工具设备,厂房由市人委划拔遵义市杜仲林场一部份房屋,并进行部分搬迁改建。
董酒生产的大窖因劳力和资金不足,由酒精厂派出陈锡初(原董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带领职工家属在大跃进中义务劳动修建。由于土法上马,投资有限,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工人们却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为新生的董酒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59年,董酒以其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被评为贵州名酒。省、市决定再投资,从1959年到1963年,投资7万元,使董酒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吨。
1963年,经省轻工厅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首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董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正当省、市准备再投资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领导干部靠了边,董酒生产只能维持,年产量一直徘徊十年,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原样。
1974年、1975年,经酒精厂再三请示,省里拨款42万元,市里拨款8万元,为董酒扩建120、200吨年产能力创造条件,基建工程于1974年动工。
为了适应董酒日益发展的需要,1976年6月1日,经市领导同意,将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成立遵义董酒厂。分厂时共有固定资产仅二万元、现金只有几十元钱,人员52人,办公桌一张。
独立建厂,面临艰苦创业的局面,全厂在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陈锡初,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梅秀明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义务劳动、修建水池、加班加点、团结战斗,在开拓的路上迈出踏实的步伐。同年,省市又投资29万元,为年产500吨创造条件。十月,粉碎了“四人帮”,政治形势一天天好转。分厂第二年(1977年)董酒年产突破100吨关,1978年达到200吨,第一期基建工程投产见效。
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名酒证书。
自1977年起到1983年,省市又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形成年产1100吨生产能力。
1983年董酒年产突破500吨,人员增到293人,创税利近6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70余万元,全厂面积到达14.84万平方米。一个中型企业规模已经形成。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厂领导将质量放到了第一位,明确提出“董酒质量是董酒厂命根子”,加强了质量检验队伍,健全管理机构,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984年在企业全面整顿基础上,董酒第三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
历年来,董酒曾多次评为贵州名酒,四次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蝉联中国名酒四届,多次荣获金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董酒除了自身完善之外(系列包装和系列规格),董酒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曾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研究的《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叁等奖;自行独立承担的《董酒“一次法”串香(“双醅法”串香)及串香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肆等奖。我公司与省轻工科研所合作低度董酒试制成功并投放市场,荣获86年贵州名酒称号并获金奖。1987年获轻工部优秀新产品称号。获88年轻工部出口产品金奖。
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8年底,计有职工一千余人,年生产能力已接近三千吨。
1989年,董酒厂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董酒年产达三千吨,加上其它产品,总产量已达六千吨以上。
1991年董酒总产量达7386吨(含其它产品)。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
1993年达到顶峰。
1994年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遵义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全厂职工达2370多人。
1995年老厂长陈锡初突然去世,当地政府先后派两任厂长。由于酒厂规模渐渐壮大,员工内部也慢慢分化成为两派,双方都想争夺“革命胜利果实”。两派你整我,我整你,你告我,我告你,互指对方有窗体底贪污受贿的情况,纪委、省纪委后来也参与进来,两边都抓过人,这样搞得人心惶惶。
在陈锡初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先后两任厂长既没能平息内部的斗争,也没有带领董酒走出一条新路。陈去世后的第一任厂长,由于无法打破市场僵局,生产和效益开始大量滑坡,董酒的市场也开始从全国“萎缩到地方”。而1995年正是国内白酒市场群雄割据局面开始的时候。第二任厂长黄天舜对董酒的经营其实有不少想法,但可惜的是“最终没来得及实施”就又被调走了,原因则是在他任内“内部的分化又更加严重”。
到了1997年,尝试过自身努力无法使董酒摆脱困境后,政府把希望寄托在了从深圳赶来的另一家国企―――振业集团(简称深振业)。在黄之后,鳌志西被调到厂里,在他任内董酒发生了两大改变。改变之一,便是认为董香型的董酒所占有的细分市场太小,因此决定大量推出浓香型白酒;而改变之二是在他任内深振业正式入主董酒。
从鳌志西到下一任刘耕乐,公司的主业渐渐转向了浓香型酒。浓香型的酒全部是低廉的低端酒,利润非常少,基本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从1999年左右开始,董香型的好酒基本上便已告停产。
但董酒此时的窘迫境地却让时任深振业总经理的张清泉觉得是个机会,他极力推动双方的合作,但可惜张清泉在任内没有看到双方牵手的那一天。振业当时打算以全资兼并的形式进驻企业,但总经理刚把合作条件谈好就被换了。而在其之后上任的总经理则认为振业不应更多投资酒业,因此在支付过2700万订金之后便不愿再投,要以参股的形式合作,而不是全资控股。
而最终双方合作的结果是:政府将土地划出资产,振业另给职工1800万作为职工股,进而股份占40%多形成相对控股,此时政府有30%多的股权。同时鳌志西等几个管理层被正式调入深振业,开始以振业员工的身份管理董酒。
振业甫一入主,就宣布刘耕乐出任总经理,开始以公司制形式运作董酒,但在市场策略上,刘的做法却和鳌志西并无二致。这一时期董酒推出的浓香型白酒价格一度低到7元一瓶,而2000年之后白酒市场大步跨入了“广告竞争”时代。“当时董酒产量很小,一年100多吨,而浓香型的酒有几千吨,没有钱出来打广告。白酒各品牌间竞争非常激烈,广告打得好卖得就比较多。低端浓香酒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投放广告。”如此一直到刘耕乐2003年离任,董酒没有重新赢得市场,而是迎来了全面停产改制。
1999年,振业集团与遵义市红花岗区达成协议,由兼并改为参股,注入资金3200万,控股40%,加上董酒厂和其他几家小股东,规范成新的股份制企业。
2000年5月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登记注册了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
2001年1月25日,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但这次改革并没有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搞活董酒公司,其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4年7月22日,基酒仓库发生大火,一层存放基酒大约1000多吨付之一炬。2004年9月,在各级**的不懈努力下,董酒公司的改制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4月改制基本结束,共安置职工2000余人。
2005年5月,董酒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权重组。
2005年9月,窖藏十八年董酒和窖藏十二年紫砂董酒上市,定价分别为398元和198元。
2007年3月1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严格的现场审核,窖藏12年董酒的54度、46度两款酒符合《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07年4月,董酒再次完成股权变更并成立了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北京申易通投资公司、七匹狼集团以及上海华欣投资有限公司40%股份。至此,董酒公司已经改制为一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2008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审定会上,以窖藏十二年董酒为样酒的《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省级审定。
2008年之后,大家都知道了。
这里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原始人类在和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含糖野花果的天然发酵,出现了远古时期最初的猿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便出现了用杂粮酿制的叫“咂酒”的发酵酒。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唐朝就有叫作“ 酱”的一种发酵酒。
我国的蒸馏白酒,早在唐代即已出现,有的学者进一步说:“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成都人雍陶诗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当时遵义一带归四川管辖,经济文化与蜀紧密相联,亦已出现经蒸馏而得的“烧酒”。公元1104年,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黔桂交界的直州上任时,就曾与友人一起饮过三壶“酒”并认为“殊可饮”,(遵义旧属 )
元、明之际,文献载有今云南、贵州两地的烧酒办法“一切不正之酒”经蒸馏“可得三分一好酒”。
十六世纪后期,遵义历经了“平播战争”,结束了土司统治。战争结束后,不少内地官兵就在这里落户入籍,贵州小曲酒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创酿董酒的程氏,祖籍江西,入黔落籍至今十五代人,推算当是平播战争前后而来。至清康熙初年,仅董公寺到高坪不到十公里的地段,就有酿酒作坊十几家,在董公寺、刘家坝就有五、六家,在这些酿酒作坊中,要数连续几代以酿酒为生的程氏酒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程氏经历数代酿酒之后,至程明坤一代时,其家族的酿酒作坊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其父早丧,程明坤(字翰章1903-1963)与四哥住在一起,从小参与作坊的酿酒,14岁辍学后,他勤奋好学,全力投入制酒。在得到其四哥的全力支持后,开始了“窖酒”的试酿,选用当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拼命钻研,废寝忘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数年的努力,收集民间有关酿酒、制曲配方进行研究,加以改进,最后形成制小曲的“百草单”后名“蜈蚣单”;制大曲的“产香单”。在制小曲的“百草单”和制大曲的“产香单”中,芳香类药群为主,补气、补血、滋阴类药群为辅。形成的酸、酯、醇、酚等微量成分达100多种,不仅丰富了董酒的内涵,还使酒体具有综合性保健功能形成了“窖酒”全套酿造工艺,酒质独具一格,很快成为遵义名产,人称“程家窖酒”又称“董公寺窖酒”,四十年代初,经人提议定名为“董酒”,独家经营,秘不外传,但年产量从未突破八吨。
董酒成为名产后,在川、黔、滇、湘颇有盛誉,但也带来了种种灾难,程明坤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终于关闭了作坊,所剩董酒销到1949年就告结束。从此,董酒在市场上绝迹了。
1957年,当地**决定恢复这一传统名产,由遵义酒精厂担任试制任务,酒精厂派出人员在原程氏小作坊基础上修灶建窖,恢复生产。市财政局首次投资二千元,用以购买高梁,支付人工费用等项。技术上仍启用程明坤,当年试产一次成功。酒样送上级鉴定,质量得到肯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认定“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予以恢复发展”。董酒从此获得新生。
1958年,市财政部门决定投资二万元,用以解决工具设备,厂房由市人委划拔遵义市杜仲林场一部份房屋,并进行部分搬迁改建。
董酒生产的大窖因劳力和资金不足,由酒精厂派出陈锡初(原董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带领职工家属在大跃进中义务劳动修建。由于土法上马,投资有限,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工人们却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为新生的董酒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59年,董酒以其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被评为贵州名酒。省、市决定再投资,从1959年到1963年,投资7万元,使董酒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吨。
1963年,经省轻工厅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首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董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正当省、市准备再投资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领导干部靠了边,董酒生产只能维持,年产量一直徘徊十年,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原样。
1974年、1975年,经酒精厂再三请示,省里拨款42万元,市里拨款8万元,为董酒扩建120、200吨年产能力创造条件,基建工程于1974年动工。
为了适应董酒日益发展的需要,1976年6月1日,经市领导同意,将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成立遵义董酒厂。分厂时共有固定资产仅二万元、现金只有几十元钱,人员52人,办公桌一张。
独立建厂,面临艰苦创业的局面,全厂在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陈锡初,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梅秀明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义务劳动、修建水池、加班加点、团结战斗,在开拓的路上迈出踏实的步伐。同年,省市又投资29万元,为年产500吨创造条件。十月,粉碎了“四人帮”,政治形势一天天好转。分厂第二年(1977年)董酒年产突破100吨关,1978年达到200吨,第一期基建工程投产见效。
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名酒证书。
自1977年起到1983年,省市又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形成年产1100吨生产能力。
1983年董酒年产突破500吨,人员增到293人,创税利近6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70余万元,全厂面积到达14.84万平方米。一个中型企业规模已经形成。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厂领导将质量放到了第一位,明确提出“董酒质量是董酒厂命根子”,加强了质量检验队伍,健全管理机构,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984年在企业全面整顿基础上,董酒第三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
历年来,董酒曾多次评为贵州名酒,四次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蝉联中国名酒四届,多次荣获金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董酒除了自身完善之外(系列包装和系列规格),董酒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曾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研究的《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叁等奖;自行独立承担的《董酒“一次法”串香(“双醅法”串香)及串香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肆等奖。我公司与省轻工科研所合作低度董酒试制成功并投放市场,荣获86年贵州名酒称号并获金奖。1987年获轻工部优秀新产品称号。获88年轻工部出口产品金奖。
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8年底,计有职工一千余人,年生产能力已接近三千吨。
1989年,董酒厂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董酒年产达三千吨,加上其它产品,总产量已达六千吨以上。
1991年董酒总产量达7386吨(含其它产品)。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
1993年达到顶峰。
1994年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遵义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全厂职工达2370多人。
1995年老厂长陈锡初突然去世,当地政府先后派两任厂长。由于酒厂规模渐渐壮大,员工内部也慢慢分化成为两派,双方都想争夺“革命胜利果实”。两派你整我,我整你,你告我,我告你,互指对方有窗体底贪污受贿的情况,纪委、省纪委后来也参与进来,两边都抓过人,这样搞得人心惶惶。
在陈锡初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先后两任厂长既没能平息内部的斗争,也没有带领董酒走出一条新路。陈去世后的第一任厂长,由于无法打破市场僵局,生产和效益开始大量滑坡,董酒的市场也开始从全国“萎缩到地方”。而1995年正是国内白酒市场群雄割据局面开始的时候。第二任厂长黄天舜对董酒的经营其实有不少想法,但可惜的是“最终没来得及实施”就又被调走了,原因则是在他任内“内部的分化又更加严重”。
到了1997年,尝试过自身努力无法使董酒摆脱困境后,政府把希望寄托在了从深圳赶来的另一家国企―――振业集团(简称深振业)。在黄之后,鳌志西被调到厂里,在他任内董酒发生了两大改变。改变之一,便是认为董香型的董酒所占有的细分市场太小,因此决定大量推出浓香型白酒;而改变之二是在他任内深振业正式入主董酒。
从鳌志西到下一任刘耕乐,公司的主业渐渐转向了浓香型酒。浓香型的酒全部是低廉的低端酒,利润非常少,基本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从1999年左右开始,董香型的好酒基本上便已告停产。
但董酒此时的窘迫境地却让时任深振业总经理的张清泉觉得是个机会,他极力推动双方的合作,但可惜张清泉在任内没有看到双方牵手的那一天。振业当时打算以全资兼并的形式进驻企业,但总经理刚把合作条件谈好就被换了。而在其之后上任的总经理则认为振业不应更多投资酒业,因此在支付过2700万订金之后便不愿再投,要以参股的形式合作,而不是全资控股。
而最终双方合作的结果是:政府将土地划出资产,振业另给职工1800万作为职工股,进而股份占40%多形成相对控股,此时政府有30%多的股权。同时鳌志西等几个管理层被正式调入深振业,开始以振业员工的身份管理董酒。
振业甫一入主,就宣布刘耕乐出任总经理,开始以公司制形式运作董酒,但在市场策略上,刘的做法却和鳌志西并无二致。这一时期董酒推出的浓香型白酒价格一度低到7元一瓶,而2000年之后白酒市场大步跨入了“广告竞争”时代。“当时董酒产量很小,一年100多吨,而浓香型的酒有几千吨,没有钱出来打广告。白酒各品牌间竞争非常激烈,广告打得好卖得就比较多。低端浓香酒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投放广告。”如此一直到刘耕乐2003年离任,董酒没有重新赢得市场,而是迎来了全面停产改制。
1999年,振业集团与遵义市红花岗区达成协议,由兼并改为参股,注入资金3200万,控股40%,加上董酒厂和其他几家小股东,规范成新的股份制企业。
2000年5月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登记注册了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
2001年1月25日,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但这次改革并没有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搞活董酒公司,其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4年7月22日,基酒仓库发生大火,一层存放基酒大约1000多吨付之一炬。2004年9月,在各级**的不懈努力下,董酒公司的改制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4月改制基本结束,共安置职工2000余人。
2005年5月,董酒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权重组。
2005年9月,窖藏十八年董酒和窖藏十二年紫砂董酒上市,定价分别为398元和198元。
2007年3月1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严格的现场审核,窖藏12年董酒的54度、46度两款酒符合《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07年4月,董酒再次完成股权变更并成立了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北京申易通投资公司、七匹狼集团以及上海华欣投资有限公司40%股份。至此,董酒公司已经改制为一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2008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审定会上,以窖藏十二年董酒为样酒的《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省级审定。
2008年之后,大家都知道了。
呵呵。
如题。
1995年迄今,最值的收藏董酒品种。窖藏18年董酒以1987年基酒为主体降度勾兑,以宜兴传统土陶瓶装瓶,54度。窖藏12年紫砂以1993年基酒为主体降度勾兑,以宜兴紫砂瓶装瓶,54度。窖藏18年董酒与1989年白董对比,口感不分伯仲。窖藏12年紫砂,与1993年红董对比,口感更胜红董。二者酿造时的百草单和产香单都是未删减方单。
董酒的历史
遵义,不仅以中国革命的转折点闻名于世,还以酿酒之乡而著称。
这里的酿酒历史十分悠久,据考古出土文物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距今一、二十万年前,遵义一带就有人类劳动生息。原始人类在和自然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发现了含糖野花果的天然发酵,出现了远古时期最初的猿酒。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便出现了用杂粮酿制的叫“咂酒”的发酵酒。据文献记载,这一带在唐朝就有叫作“ 酱”的一种发酵酒。
我国的蒸馏白酒,早在唐代即已出现,有的学者进一步说:“西南地区可能先有烧酒”。成都人雍陶诗曰:“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当时遵义一带归四川管辖,经济文化与蜀紧密相联,亦已出现经蒸馏而得的“烧酒”。公元1104年,著名诗人黄庭坚在黔桂交界的直州上任时,就曾与友人一起饮过三壶“酒”并认为“殊可饮”,(遵义旧属 )
元、明之际,文献载有今云南、贵州两地的烧酒办法“一切不正之酒”经蒸馏“可得三分一好酒”。
十六世纪后期,遵义历经了“平播战争”,结束了土司统治。战争结束后,不少内地官兵就在这里落户入籍,贵州小曲酒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创酿董酒的程氏,祖籍江西,入黔落籍至今十五代人,推算当是平播战争前后而来。至清康熙初年,仅董公寺到高坪不到十公里的地段,就有酿酒作坊十几家,在董公寺、刘家坝就有五、六家,在这些酿酒作坊中,要数连续几代以酿酒为生的程氏酒坊所酿小曲酒最为出色。
程氏经历数代酿酒之后,至程明坤一代时,其家族的酿酒作坊已具有一定规模,由于其父早丧,程明坤(字翰章1903-1963)与四哥住在一起,从小参与作坊的酿酒,14岁辍学后,他勤奋好学,全力投入制酒。在得到其四哥的全力支持后,开始了“窖酒”的试酿,选用当地优质糯高梁为原料,拼命钻研,废寝忘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历经数年的努力,收集民间有关酿酒、制曲配方进行研究,加以改进,最后形成制小曲的“百草单”后名“蜈蚣单”;制大曲的“产香单”。在制小曲的“百草单”和制大曲的“产香单”中,芳香类药群为主,补气、补血、滋阴类药群为辅。形成的酸、酯、醇、酚等微量成分达100多种,不仅丰富了董酒的内涵,还使酒体具有综合性保健功能形成了“窖酒”全套酿造工艺,酒质独具一格,很快成为遵义名产,人称“程家窖酒”又称“董公寺窖酒”,四十年代初,经人提议定名为“董酒”,独家经营,秘不外传,但年产量从未突破八吨。
董酒成为名产后,在川、黔、滇、湘颇有盛誉,但也带来了种种灾难,程明坤在内外交困的处境中,终于关闭了作坊,所剩董酒销到1949年就告结束。从此,董酒在市场上绝迹了。
1957年,当地**决定恢复这一传统名产,由遵义酒精厂担任试制任务,酒精厂派出人员在原程氏小作坊基础上修灶建窖,恢复生产。市财政局首次投资二千元,用以购买高梁,支付人工费用等项。技术上仍启用程明坤,当年试产一次成功。酒样送上级鉴定,质量得到肯定,国务院总理办公室认定“色、香、味均佳,建议当地**予以恢复发展”。董酒从此获得新生。
1958年,市财政部门决定投资二万元,用以解决工具设备,厂房由市人委划拔遵义市杜仲林场一部份房屋,并进行部分搬迁改建。
董酒生产的大窖因劳力和资金不足,由酒精厂派出陈锡初(原董酒厂党委书记、厂长)带领职工家属在大跃进中义务劳动修建。由于土法上马,投资有限,厂房设备十分简陋,工人们却不畏艰辛,日以继夜地为新生的董酒洒下了辛勤的汗水。
1959年,董酒以其别具一格的优良品质被评为贵州名酒。省、市决定再投资,从1959年到1963年,投资7万元,使董酒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吨。
1963年,经省轻工厅推荐,参加全国第二届评酒会,首次评为中国名酒,荣获金质奖。董酒跨入中国八大名酒行列,极大地鼓舞了职工。正当省、市准备再投资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领导干部靠了边,董酒生产只能维持,年产量一直徘徊十年,生产规模一直保持原样。
1974年、1975年,经酒精厂再三请示,省里拨款42万元,市里拨款8万元,为董酒扩建120、200吨年产能力创造条件,基建工程于1974年动工。
为了适应董酒日益发展的需要,1976年6月1日,经市领导同意,将董酒车间从遵义酒精厂分出,成立遵义董酒厂。分厂时共有固定资产仅二万元、现金只有几十元钱,人员52人,办公桌一张。
独立建厂,面临艰苦创业的局面,全厂在党支部书记、革委会主任陈锡初,党支部委员、革委会副主任梅秀明同志的带领下,进行义务劳动、修建水池、加班加点、团结战斗,在开拓的路上迈出踏实的步伐。同年,省市又投资29万元,为年产500吨创造条件。十月,粉碎了“四人帮”,政治形势一天天好转。分厂第二年(1977年)董酒年产突破100吨关,1978年达到200吨,第一期基建工程投产见效。
1979年,董酒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再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名酒证书。
自1977年起到1983年,省市又先后投资达700多万元,形成年产1100吨生产能力。
1983年董酒年产突破500吨,人员增到293人,创税利近600万元。固定资产达到370余万元,全厂面积到达14.84万平方米。一个中型企业规模已经形成。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厂领导将质量放到了第一位,明确提出“董酒质量是董酒厂命根子”,加强了质量检验队伍,健全管理机构,逐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1984年在企业全面整顿基础上,董酒第三次评为国家名酒,荣获金质奖。
历年来,董酒曾多次评为贵州名酒,四次评为轻工部优质产品,蝉联中国名酒四届,多次荣获金奖。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董酒除了自身完善之外(系列包装和系列规格),董酒人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曾与贵州省轻工科研所合作研究的《低度董酒(董醇)的研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叁等奖;自行独立承担的《董酒“一次法”串香(“双醅法”串香)及串香技术的研究》项目获得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肆等奖。我公司与省轻工科研所合作低度董酒试制成功并投放市场,荣获86年贵州名酒称号并获金奖。1987年获轻工部优秀新产品称号。获88年轻工部出口产品金奖。
1988年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
1988年底,计有职工一千余人,年生产能力已接近三千吨。
1989年,董酒厂被授予国家二级企业称号。
1990年,董酒年产达三千吨,加上其它产品,总产量已达六千吨以上。
1991年董酒总产量达7386吨(含其它产品)。
1992年董酒产销量达到11610吨。
1993年达到顶峰。
1994年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成立了遵义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全厂职工达2370多人。
1995年老厂长陈锡初突然去世,当地政府先后派两任厂长。由于酒厂规模渐渐壮大,员工内部也慢慢分化成为两派,双方都想争夺“革命胜利果实”。两派你整我,我整你,你告我,我告你,互指对方有窗体底贪污受贿的情况,纪委、省纪委后来也参与进来,两边都抓过人,这样搞得人心惶惶。
在陈锡初之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先后两任厂长既没能平息内部的斗争,也没有带领董酒走出一条新路。陈去世后的第一任厂长,由于无法打破市场僵局,生产和效益开始大量滑坡,董酒的市场也开始从全国“萎缩到地方”。而1995年正是国内白酒市场群雄割据局面开始的时候。第二任厂长黄天舜对董酒的经营其实有不少想法,但可惜的是“最终没来得及实施”就又被调走了,原因则是在他任内“内部的分化又更加严重”。
到了1997年,尝试过自身努力无法使董酒摆脱困境后,政府把希望寄托在了从深圳赶来的另一家国企―――振业集团(简称深振业)。在黄之后,鳌志西被调到厂里,在他任内董酒发生了两大改变。改变之一,便是认为董香型的董酒所占有的细分市场太小,因此决定大量推出浓香型白酒;而改变之二是在他任内深振业正式入主董酒。
从鳌志西到下一任刘耕乐,公司的主业渐渐转向了浓香型酒。浓香型的酒全部是低廉的低端酒,利润非常少,基本是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从1999年左右开始,董香型的好酒基本上便已告停产。
但董酒此时的窘迫境地却让时任深振业总经理的张清泉觉得是个机会,他极力推动双方的合作,但可惜张清泉在任内没有看到双方牵手的那一天。振业当时打算以全资兼并的形式进驻企业,但总经理刚把合作条件谈好就被换了。而在其之后上任的总经理则认为振业不应更多投资酒业,因此在支付过2700万订金之后便不愿再投,要以参股的形式合作,而不是全资控股。
而最终双方合作的结果是:政府将土地划出资产,振业另给职工1800万作为职工股,进而股份占40%多形成相对控股,此时政府有30%多的股权。同时鳌志西等几个管理层被正式调入深振业,开始以振业员工的身份管理董酒。
振业甫一入主,就宣布刘耕乐出任总经理,开始以公司制形式运作董酒,但在市场策略上,刘的做法却和鳌志西并无二致。这一时期董酒推出的浓香型白酒价格一度低到7元一瓶,而2000年之后白酒市场大步跨入了“广告竞争”时代。“当时董酒产量很小,一年100多吨,而浓香型的酒有几千吨,没有钱出来打广告。白酒各品牌间竞争非常激烈,广告打得好卖得就比较多。低端浓香酒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来投放广告。”如此一直到刘耕乐2003年离任,董酒没有重新赢得市场,而是迎来了全面停产改制。
1999年,振业集团与遵义市红花岗区达成协议,由兼并改为参股,注入资金3200万,控股40%,加上董酒厂和其他几家小股东,规范成新的股份制企业。
2000年5月在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重新登记注册了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组建了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初步具备了现代企业的特征。
2001年1月25日,贵州遵义振业董酒(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贵州振业董酒股份有限公司。但这次改革并没有从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上搞活董酒公司,其自身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2004年7月22日,基酒仓库发生大火,一层存放基酒大约1000多吨付之一炬。2004年9月,在各级**的不懈努力下,董酒公司的改制工作全面展开;
2005年4月改制基本结束,共安置职工2000余人。
2005年5月,董酒公司成功完成了股权重组。
2005年9月,窖藏十八年董酒和窖藏十二年紫砂董酒上市,定价分别为398元和198元。
2007年3月1日,经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严格的现场审核,窖藏12年董酒的54度、46度两款酒符合《全国白酒行业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行业规范》和《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规则》要求,准许使用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
2007年4月,董酒再次完成股权变更并成立了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万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股份,北京申易通投资公司、七匹狼集团以及上海华欣投资有限公司40%股份。至此,董酒公司已经改制为一家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具有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的股份制企业。
2008年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审定会上,以窖藏十二年董酒为样酒的《董香型白酒》地方标准顺利通过专家组的省级审定。
2008年之后,大家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