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她对孔家的护短对他的政权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损伤,这在1948年蒋经国上海打虎运动中最为明显。但是看他的日记,他却并未这样认识,这里面有他对她的信任、理解与心疼吧。1948年年底,她去美国争取援助前一天,他在日记中写到:“昨夜与妻聚谈,依依不舍,夫妻爱情老而弥笃,屡想中止其飞美也,但为国家外交计,不能不令其行”“午夜妻又悲泣不止,彼称为何国家陷入今日之悲境,又称:彼对经儿之爱护,虽其亲母亦绝无如此真挚,但恐经儿未能了解深知耳”。1945年后,孔宋两家因为种种原因先后失势,他不但没有因此看轻她,反而心疼她被各类“孔宋丑闻”所伤。“彼为余与国家以及宋、孔之家庭受枉被屈,实有不能言之隐痛,故其悲痛之切,乃非言词所能表达其万一。”
1947年他曾在日记里写下与她合葬的心愿,为此他似乎宁愿不葬中山陵。“愿吾夫妻将来终老于此(溪口),生则同乐,死则同穴,若果国葬而不能同穴,则夫妻皆不愿同国葬。”1948年前后,国民党军事上连连失利,又有许多将士选择投靠中共。这个时候,她的支持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安慰。“可说今日环境之恶劣,为前所未有。而最足自慰之一点,就是余妻对余之信仰与笃爱,始终为余之慰藉。”“六时半起床,妻言:‘星期日应可多眠一时,稍节劳力,你尚不知自发已全白,长此操劳,精力何以为继。’余闻之只有彼此怜惜。”她要他多睡一会,“你不知道你的头发都已经白了”,危难中夫妻间的酸楚与温情溢于言表。到了1949年5月,上海眼看也要守不住了,那时她在美国。在无比的焦头烂额中,他还抽时间去到岳父岳母的墓前告别,也是替她给爸爸妈妈最后一次扫墓,之后回到他们新婚时住的爱庐去看最后一眼。“与经儿同往虹桥路岳父母墓前敬谨告别,回程到东平路爱庐视察,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1950年的台湾风雨飘摇,她已在美国安顿好的家人劝她留在美国,不要再回台湾。但她毅然回到他的身边,与他共同面对一切。
我觉得他们婚姻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有一个属于两个人孩子。她和她的二姐一样,也在战乱中流产。之后身体一直未能恢复,两次怀孕都小产了。晚年她还曾对身边人遗憾地说:“我真希望能有一个女儿。”我有时觉得,他之所以和她一起纵容孔家几个娃(后来在台湾,在孔家已经失势后仍然如此),也是怜惜她没能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吧,他懂得孔家的几个孩子对她的意义及在她心中的位置。他知道前妻所生的儿子对继母并没有那么真心,所以时时维护着她,并努力确保他去世之后她在蒋家的地位。为了缓和她与蒋经国的矛盾,他甚至还曾假借她的名义给蒋经国发过慰问电报。他曾经留下过好几份遗嘱,每一份都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认她为“唯一之母”。临死前他曾嘱托儿子,要“以事父之心事母”。
在他去世后3年,极少感情外露的她在给蒋经国的一封信里深情地怀念了他。“经国览:3月27日、29日来电均悉。父亲去世三年之期将届,在此三年中,余每倏而悲从中来,上年返回士林,陈设依旧,令我有紧紧人去楼空之感,以往惯常之音足声皆冥冥俨然,不禁唏嘘。余与父亲除数次负任去美,其他时日相伴近半百年岁,尤以诸多问题,有细有巨均不惮有商有量,使彼此精神上有所寄托,二人相勉,所得安慰非可形诸笔墨。自忖余对我之生父,相处总共仅短短九年余,因我八岁即离家来美求学。返国后年余彼即弃养;与余母亲相与总共只十七年,即与父亲结缡,可谓自龀龄启蒙,最亲近最长久伴侣,兼相依为命者,乃父亲耳。此种扣心萦怀性,只有如汝与方媳结合四十余年者,可能体会之。余幼承庭训,均授以对大悲伤、大灾祸以坚强镇静为鹄的,余虽不能谓事事做到,但时以之自律自勉。忝在母子之份,又汝29日电深为关切,能体会余三年之绪,乃罄心之。母,4月1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557255151/
1947年他曾在日记里写下与她合葬的心愿,为此他似乎宁愿不葬中山陵。“愿吾夫妻将来终老于此(溪口),生则同乐,死则同穴,若果国葬而不能同穴,则夫妻皆不愿同国葬。”1948年前后,国民党军事上连连失利,又有许多将士选择投靠中共。这个时候,她的支持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安慰。“可说今日环境之恶劣,为前所未有。而最足自慰之一点,就是余妻对余之信仰与笃爱,始终为余之慰藉。”“六时半起床,妻言:‘星期日应可多眠一时,稍节劳力,你尚不知自发已全白,长此操劳,精力何以为继。’余闻之只有彼此怜惜。”她要他多睡一会,“你不知道你的头发都已经白了”,危难中夫妻间的酸楚与温情溢于言表。到了1949年5月,上海眼看也要守不住了,那时她在美国。在无比的焦头烂额中,他还抽时间去到岳父岳母的墓前告别,也是替她给爸爸妈妈最后一次扫墓,之后回到他们新婚时住的爱庐去看最后一眼。“与经儿同往虹桥路岳父母墓前敬谨告别,回程到东平路爱庐视察,全室皆空,但觉凄凉与愧惶而已。”1950年的台湾风雨飘摇,她已在美国安顿好的家人劝她留在美国,不要再回台湾。但她毅然回到他的身边,与他共同面对一切。
我觉得他们婚姻最大的遗憾是没能有一个属于两个人孩子。她和她的二姐一样,也在战乱中流产。之后身体一直未能恢复,两次怀孕都小产了。晚年她还曾对身边人遗憾地说:“我真希望能有一个女儿。”我有时觉得,他之所以和她一起纵容孔家几个娃(后来在台湾,在孔家已经失势后仍然如此),也是怜惜她没能有一个自己亲生的孩子吧,他懂得孔家的几个孩子对她的意义及在她心中的位置。他知道前妻所生的儿子对继母并没有那么真心,所以时时维护着她,并努力确保他去世之后她在蒋家的地位。为了缓和她与蒋经国的矛盾,他甚至还曾假借她的名义给蒋经国发过慰问电报。他曾经留下过好几份遗嘱,每一份都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认她为“唯一之母”。临死前他曾嘱托儿子,要“以事父之心事母”。
在他去世后3年,极少感情外露的她在给蒋经国的一封信里深情地怀念了他。“经国览:3月27日、29日来电均悉。父亲去世三年之期将届,在此三年中,余每倏而悲从中来,上年返回士林,陈设依旧,令我有紧紧人去楼空之感,以往惯常之音足声皆冥冥俨然,不禁唏嘘。余与父亲除数次负任去美,其他时日相伴近半百年岁,尤以诸多问题,有细有巨均不惮有商有量,使彼此精神上有所寄托,二人相勉,所得安慰非可形诸笔墨。自忖余对我之生父,相处总共仅短短九年余,因我八岁即离家来美求学。返国后年余彼即弃养;与余母亲相与总共只十七年,即与父亲结缡,可谓自龀龄启蒙,最亲近最长久伴侣,兼相依为命者,乃父亲耳。此种扣心萦怀性,只有如汝与方媳结合四十余年者,可能体会之。余幼承庭训,均授以对大悲伤、大灾祸以坚强镇静为鹄的,余虽不能谓事事做到,但时以之自律自勉。忝在母子之份,又汝29日电深为关切,能体会余三年之绪,乃罄心之。母,4月1日”。
https://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55725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