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自己公号发的几篇微信文,顺道发在贴吧里存档
在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计谋非反间计莫属。《三国演义》中,周瑜正是凭借反间计使曹操除掉了蔡瑁、张允,为赢得赤壁之战打下了基础;甚至传说皇太极也从这段故事中得到了灵感,使崇祯帝冤杀了袁崇焕。而追根溯源,反间计出现的高峰期,正是战国时代。
名将廉颇堪称最典型的受害者。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就是相信了秦人散布的流言,以年轻气盛的赵括取代其为将,导致了赵国的惨败;后来廉颇客居魏国,赵王派出使臣去探望,想看他是否还堪当大任,大喜过望的廉颇在使臣面前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老当益壮。不料使者收了奸臣郭开的贿赂,回报赵王称:廉将军饭量还不错,但与自己同坐时,一会就去了三次厕所。赵王因此认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再将他召回,也使廉颇满怀郁闷地客死异乡,留在史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思为赵将。”
另一位赵国名将李牧更令人慨叹。秦军灭赵时,他成为赵国最后的屏障,在太行山与秦军展开对峙。秦国无法从正面战场击败他,又是买通了郭开,进谗言称他要谋反,赵王迁因此派赵葱、颜聚取代他为将。李牧不肯接受命令,被赵王派人秘密抓捕并处死。
《战国策》则记载了李牧之死另一个更悲怆的版本:另一名佞臣韩仓诬陷李牧,称他向赵王敬酒时手持匕首欲行不轨,逼迫他自杀。李牧辩称那只是木制的假肢,自己因手臂有残疾才请人做了它。但韩仓拒绝听取这一解释,李牧只得拔出了剑,由于手臂残疾无法用剑,他口衔长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杀而死。在那之后,赵国很快为秦所灭。
探究这些反间计中的流言不难发现,最具杀伤力的罪名几乎都是“谋反”,李牧就是因这一莫须有的罪名遇害;它的升级版则是“某某要称王”,魏国的信陵君正是倒在这一流言之下。为了除掉他,秦国花费万金收买了被他杀死的将军晋鄙的门客,称各国“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信陵君因此准备自行称王。此后秦国还多次派出使者,故意去祝贺信陵君将要成为魏王,几次三番之下,魏王终于按捺不住焦虑,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也使这位王族公子在万念俱灰中纵情酒色,很快郁郁而终。
饱受流言困扰的其他名将贤臣还有很多,魏国的吴起,楚国的伍子胥、屈原,燕国的乐毅、苏秦,齐国的田单……乍看上去,反间计堪称无往不利。一则流言、一名奸臣,外加一群信谣传谣的吃瓜群众,足以害死一位忠良名将。但事实远不像史料记载的这样简单。
任何计谋能得以成功,真正的决定因素从来不在计谋本身,而在它所施加的对象,就像如今大行其道的电话诈骗,人们并不是因骗局的巧妙上当,而是因自身的盲目轻信。那些君王之所以轻易中了反间计,原因大多在于对臣下的过分戒备。
《韩非子》是对君臣关系研究得最透彻的诸子典籍,这部书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君王:不要相信任何人,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被篡权,自己也将下场悲惨。韩非笔下经常出现类似“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的描述,在他看来,“同床”的后妃,“在旁”的近臣,从小一起生活的“父兄”,这些“八奸”全是要提防的对象。不难想象,整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君王,必定是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坐卧不安,听到谣言也多半会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王位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反过来,如果君王对臣子有足够的信任,无论什么样的反间计也不会起作用。名将乐羊的故事就堪称一个强有力的反证。他曾统领魏军攻打中山国,中山国杀死了他的儿子,将肉煮成羹送给乐羊,试图让他方寸大乱、自行退兵。为表明自己不为所动,也为了向魏文侯表示忠诚,乐羊当场将肉羹一饮而尽。当他得胜回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魏文侯送给他一只书箱,里面装满了书信,都是大臣们对他的攻讦。乐羊当即拜倒在地,表示这次的胜利“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秦国更是一个极少受反间计影响的国家。史书中,它曾无数次利用这一手段除掉别国的重臣,自己却极少中计,这显然无法用“除了秦国,其他国家都不会使反间计”来解释,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才是最重要原因。
在中国历史上,最神奇的计谋非反间计莫属。《三国演义》中,周瑜正是凭借反间计使曹操除掉了蔡瑁、张允,为赢得赤壁之战打下了基础;甚至传说皇太极也从这段故事中得到了灵感,使崇祯帝冤杀了袁崇焕。而追根溯源,反间计出现的高峰期,正是战国时代。
名将廉颇堪称最典型的受害者。长平之战中,赵孝成王就是相信了秦人散布的流言,以年轻气盛的赵括取代其为将,导致了赵国的惨败;后来廉颇客居魏国,赵王派出使臣去探望,想看他是否还堪当大任,大喜过望的廉颇在使臣面前吃了一斗米、十斤肉,又披甲上马,表示自己老当益壮。不料使者收了奸臣郭开的贿赂,回报赵王称:廉将军饭量还不错,但与自己同坐时,一会就去了三次厕所。赵王因此认为廉颇已经老迈,不再将他召回,也使廉颇满怀郁闷地客死异乡,留在史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思为赵将。”
另一位赵国名将李牧更令人慨叹。秦军灭赵时,他成为赵国最后的屏障,在太行山与秦军展开对峙。秦国无法从正面战场击败他,又是买通了郭开,进谗言称他要谋反,赵王迁因此派赵葱、颜聚取代他为将。李牧不肯接受命令,被赵王派人秘密抓捕并处死。
《战国策》则记载了李牧之死另一个更悲怆的版本:另一名佞臣韩仓诬陷李牧,称他向赵王敬酒时手持匕首欲行不轨,逼迫他自杀。李牧辩称那只是木制的假肢,自己因手臂有残疾才请人做了它。但韩仓拒绝听取这一解释,李牧只得拔出了剑,由于手臂残疾无法用剑,他口衔长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杀而死。在那之后,赵国很快为秦所灭。
探究这些反间计中的流言不难发现,最具杀伤力的罪名几乎都是“谋反”,李牧就是因这一莫须有的罪名遇害;它的升级版则是“某某要称王”,魏国的信陵君正是倒在这一流言之下。为了除掉他,秦国花费万金收买了被他杀死的将军晋鄙的门客,称各国“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信陵君因此准备自行称王。此后秦国还多次派出使者,故意去祝贺信陵君将要成为魏王,几次三番之下,魏王终于按捺不住焦虑,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权,也使这位王族公子在万念俱灰中纵情酒色,很快郁郁而终。
饱受流言困扰的其他名将贤臣还有很多,魏国的吴起,楚国的伍子胥、屈原,燕国的乐毅、苏秦,齐国的田单……乍看上去,反间计堪称无往不利。一则流言、一名奸臣,外加一群信谣传谣的吃瓜群众,足以害死一位忠良名将。但事实远不像史料记载的这样简单。
任何计谋能得以成功,真正的决定因素从来不在计谋本身,而在它所施加的对象,就像如今大行其道的电话诈骗,人们并不是因骗局的巧妙上当,而是因自身的盲目轻信。那些君王之所以轻易中了反间计,原因大多在于对臣下的过分戒备。
《韩非子》是对君臣关系研究得最透彻的诸子典籍,这部书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君王:不要相信任何人,否则稍有不慎就会被篡权,自己也将下场悲惨。韩非笔下经常出现类似“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的描述,在他看来,“同床”的后妃,“在旁”的近臣,从小一起生活的“父兄”,这些“八奸”全是要提防的对象。不难想象,整日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君王,必定是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坐卧不安,听到谣言也多半会抱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心理,对他们来说,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王位的安稳才是最重要的。
反过来,如果君王对臣子有足够的信任,无论什么样的反间计也不会起作用。名将乐羊的故事就堪称一个强有力的反证。他曾统领魏军攻打中山国,中山国杀死了他的儿子,将肉煮成羹送给乐羊,试图让他方寸大乱、自行退兵。为表明自己不为所动,也为了向魏文侯表示忠诚,乐羊当场将肉羹一饮而尽。当他得胜回国、论功行赏的时候,魏文侯送给他一只书箱,里面装满了书信,都是大臣们对他的攻讦。乐羊当即拜倒在地,表示这次的胜利“非臣之功也,主君之力也”。
秦国更是一个极少受反间计影响的国家。史书中,它曾无数次利用这一手段除掉别国的重臣,自己却极少中计,这显然无法用“除了秦国,其他国家都不会使反间计”来解释,相对清明的政治环境才是最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