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复活之路
王焱武告诉《中国新三板》,云南文化是一家主要从事具有云南少数民族特色的大型歌舞集、舞剧的创排、演出,同时还从事剧目创编、形象代言等衍生业务的企业。
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作为云南文化的代表作品,不仅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化演艺形式,同时也复活了民族民间舞蹈。王焱武表示,《云南映象》2003年在昆明首演,之后在云南艺术剧院定点演出,至今已持续14年。每年演出场次300场以上,单场能容纳960 人观看,全年观看人数超过 10 万人。
《云南映象》以产业化形式复活了民族民间舞蹈,也为如何更好地动态保存民族民间舞蹈留下了有益的参照。此后,杨丽萍所打造的其他作品,也一直活跃在文化演艺舞台上,深得人心。
2007年底,杨丽萍开始进行大型原生态打击乐舞《云南的响声》的创作,作为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的姊妹篇,《云南的响声》沿用了《云南映象》的原班人马,2009年5月8日,《云南的响声》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完成首演,之后开始在丽江定点演出。
2011年,杨丽萍开始了大型舞剧《孔雀》的创作,由杨丽萍担任总编导、艺术总监并领衔主演。2012年8月,《孔雀》 在昆明完成首演。
王焱武透露,从首演以来,《孔雀》已完成了上百场的全国巡演;2015年,杨丽萍创作了舞蹈剧场《十面埋伏》; 2016年年底,开始《孔雀之冬》的巡回演出。